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一  李玉静  臧海英  康燕婕  王一飞 《河北医药》2010,32(20):2822-2824
目的探讨一过性黑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眼科确诊的一过性黑礞和非一过性黑礞患者各80例为调查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史、脂代谢异常史、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分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程度、狭窄部位与一过性黑礞有关联,OR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升高及HDL水平降低与一过性黑礞有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FPG、SBP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过性黑噱的危险因素,其中有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者发生一过性黑礞的危险性比无狭窄者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一过性黑礞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正>一过性黑矇往往首诊于眼科,多为头部及眼部缺血性病变及颈动脉狭窄的首发症状。患者主诉发生一过性黑矇时多为无痛性及无其他身体不适,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见或模糊,约数秒或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恢复。如不及时就诊治疗,一部分患者则会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急症,视力急剧下  相似文献   

3.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42(3):300-301
<正>一过性黑矇(AmF)是指突然的无痛性视力障碍,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多数持续不超过1h,90%的患者不超过10min。一过性黑矇有时是颈动脉狭窄的首发或唯一症状。发病率占颈动脉阻塞的30%~40%。目前认为,一过性黑矇是判断颈动脉狭窄的一项重要指标,常提示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1]。本文对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中风的预防提供更全面的方法。方法从住院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吸烟、BMI、高血压、空腹血糖、体育运动、Hcy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的水平及体育运动有关(P〈0.05)。结论严密检测各种危险因素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检出率,建立更全面的脑卒中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行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方法:1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血栓保护伞保护下,置入颈动脉支架,并以球囊扩张狭窄部位。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出现同侧脑梗塞1例,穿刺点皮下血肿3例,颈动脉夹层1例,血管痉挛2例,分别通过手术或药物治愈。随访3~15月,TIA减少3例,对侧脑梗塞1例,其余患者TIA消失,语言及肢体活动改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行术治疗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配合血栓保护伞使用,操作安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是眼及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易引起头及眼部缺血性病变。一过性黑矇是头部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因颈动脉走行明确,便于超声检查,因此临床中可用于预测眼部头部缺血性病变的情况。空腹血糖是检查糖尿病的重要检验指标,本研究就空腹血糖值的变化对一过性黑矇伴颈动脉硬化的影响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过性黑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眼科就诊及体检中心受检者的一过性黑矇患者同时伴有颈动脉狭窄者103为病例组,同期体检中心受检者中无一过性黑矇及颈动脉狭窄者103例为对照组。对2组一般情况、眼部情况、双颈动脉彩超及实验室检验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与一过性黑矇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压及血脂指标升高可增加一过性黑矇及颈动脉狭窄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 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经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冠状动脉狭窄组和正常组(对照组) ,再根据狭窄程度分成三个亚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结论:对中年以上,尤其有多种危险因素者需行颈动脉B超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昝朝霞  刘满林  郭永和  成万钧 《河北医药》2009,31(14):1707-170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RAS)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6例,根据肾动脉造影有无RAS将患者分为RAS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标准和左心室壁厚度(IVSd)标准比较2组LVH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LVMI和室间隔厚度([VSd)的差异。结果106例(22.3%)患者存在单侧或双侧RAS。RAS组的LVMI和IV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论以LVMI还是IVSd作为LVH标准,RAS组LVH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AS和高血压发病时间(年)、脉压水平以及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都是LVH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伴发RAS能够进一步促进LV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入院当天(术前3~6 d)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测定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2.12±0.76)分,病程、个人年收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动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中的面对为患者自我效能的有利因素,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为不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不理想,存在一定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个人年收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影响动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不同程度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及治疗组均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降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对于血脂异常,对照组给予非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或控制患者饮食,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d,疗程为6个月,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TG、TC、LDL-C、HDL-C和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G、TC、LDL-C、HDL-C和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颈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效果明显,对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赵守财  杨倩  吴雪松  倪进军  薛莲  周志明 《安徽医药》2016,20(11):2055-2060
目的 比较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术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及近期不良事件,探讨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颈动脉CAS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再通术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狭窄CAS术和闭塞再通术中及术后相关因素、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有54例颈动脉狭窄和17例颈动脉闭塞患者,5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而纳入狭窄组;17例颈动脉闭塞患者,再通失败2例,成功再通并置入支架患者15例并纳入闭塞组。狭窄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30%,平均为13%~18%,技术成功率为100%。闭塞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30%,平均为17%~22%,但是再通技术成功率为88.2%。两组病例中狭窄部位、术后心动过缓、术后低血压及高灌注综合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长度、球囊预扩、保护装置的应用与否、支架长度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闭塞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支架长度、保护装置的应用与否、支架长度及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并发症:狭窄组小中风2例,大中风0例;闭塞组小中风1例、大中风1例。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其中狭窄组为3.7%,闭塞组为13.3%。但颈动脉闭塞组与狭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总临床成功率为98.6%。2月至1.5年随访,无支架内再狭窄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耐受性较好,但由于颈动脉闭塞病例数较少,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可能过高,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可能被低估,今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应用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4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采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对其颈动脉部位进行检查诊断,并结合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对患者颈动脉狭窄内径检测结果,与常规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6例患者共存74条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其中,轻度狭窄42条、中度狭窄24条、重度狭窄7条、完全闭塞1条;此外,超声血管增强技术检测患者颈动脉狭窄血管内径值与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情况检查应用中,对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脑梗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脑梗死患者83例(狭窄梗死组)、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无症状狭窄组)及健康查体者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分析纤维蛋白原含量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狭窄后脑梗死类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狭窄梗死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狭窄组及健康对照组[(309±65)g/L比(280±18)g/L、(262±2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性脑梗死患者(I型,7例)纤维蛋白原水平[(421±22)g/L]明显高于皮层下梗死(Ⅱ型,16例)、白质疏松型梗死(Ⅲ型,21例)及分水岭梗死(Ⅳ型,39例)[分别为(318±63)、(303±66)、(293±54)g/L](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45例)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38例)[(357±45)g/L比(257±41)g/L](P〈0.05)。神经功能缺失重度组患者(9例)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轻度(42例)、中度(32例)[(412士27)g/L比(255±27)、(358±27)吕/L],独立生活能力预后好组患者(56例)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预后差组(27例)[(282±55)g/L比(373±3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重度颈动脉狭窄及其所致脑梗死密切相关,支持特定的梗死类型,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肾动脉动脉粥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129例行肾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的患者,记录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并分析.结果 颈动脉硬化越重,肾动脉狭窄发病率越高,狭窄程度越重.结论 颈动脉与肾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对共同危险因素的预防及干预,有助于延缓相关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血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的血糖水平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年龄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阻力指数呈正相关;血糖浓度与斑块长度和厚度呈正相关;斑块厚度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也呈正相关。结论 血糖升高加重大动脉的血管狭窄,内膜-中膜厚度增厚,斑块长度延长和厚度增加。对依从性差的糖尿病患者,要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颅脑和视网膜视神经供血不足的并发病变。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便于乡村医生了解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因果关系,现介绍有关血脂的几个问题供参考。1 血脂血浆中脂质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磷脂和非酯化脂肪酸。除非酯化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外,不溶于水的脂类则与血浆中的球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CP),能与脂质结合的球蛋白称载脂蛋白(Apo)。各种脂蛋白中蛋白质和脂质的含量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82例患者为脑梗死组及74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脑梗死组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8mm(42.68%)与对照组(27.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软斑50.00%,及溃疡斑17.11%)检出率67.11%,稳定性斑块检出率32.89%;对照组中不稳定斑块(软斑21.05%,及溃疡斑5.26%)检出率26.31%,稳定性斑块检出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起始处及颈总动脉主干。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积极采取措施,增强斑块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