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2.
杨晓华  谭南  林爱心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086-1088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状况,为肺炎支原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4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4 827例取咽拭子进行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827例患儿中MP阳性为764例,阳性率为15.8%;男性患儿3 004例,阳性率为15.3%;女性患儿1 823例,阳性率为16.6%.全年均可检出MP,且无季节差异。1岁~3岁患儿的感染率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以婴幼儿发生率为最高,男女性别感染无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应加强对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院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2011年38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38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MP-Ab总阳性率为35.2%。0~1岁婴儿期MP-Ab阳性率11.2%;1~3岁幼儿组MP-Ab阳性率20.5%;4~6岁学龄前期MP-Ab阳性率33.2%;7~14岁学龄期MP-Ab阳性率24.5%;40岁老年组阳性率8.9%。通过观察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6月份阳性率最高为40.3%,阳性率的高低与不同的年龄段有关。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MP感染率较高,发病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MP-Ab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病因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应引起重视,做好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497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结果 在497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108例,阳性率为21.7%,其中女患儿阳性率为31.5%,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年龄段中,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O.01),学龄前儿童(4 ~6)发病率最高(47.5%);一年中不同季节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四季均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  相似文献   

5.
孔梅  邢长永  卢霭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234-2234,2238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流行情况,分析其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建立可行的筛查方法。方法采集401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和外周血双份标本,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性检测咽拭子MP—DNA和被动凝集法定量检测血清MP—igM。结果4016例咽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出MP—DNA阳性1687例、MP—IgM阳性1252例,两者均为阳性1197例;〈12岁、12。18岁、〉18岁3个年龄层阳性率分别为69.9%、3.4%和26.7%。结论MP—IgM定量检测适合于各年龄层MP感染的筛查。MP-DNA定性检测更适合于儿童年龄层MP感染的筛查及确诊;儿童MP感染高发率及成人MP感染率呈增高趋势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儿科门诊就诊及儿科病房住院的6 823例确诊为儿童肺炎的患者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1)6 823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1 843例,阳性率为27.01%,其中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32.68% vs.23.21%,P<0.01).(2)<1岁、1~<3岁、3~<6岁、6~1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检出率分别为5.4%、28.0%、40.3%、43.8%(P<0.01),其中大于或等于3岁者总检出率高于小于3岁者(P<0.01).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低,以秋冬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7.
冯维良 《中国医刊》2013,48(2):82-83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在门诊及住院儿童呼吸道炎症中的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运用富士SERODIA-MycoⅡ试剂盒明胶颗粒为载体的凝集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并测定其血清滴度.抗体阳性即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滴度≤1∶40判为既往感染,血清滴度≥1∶80判为近期感染.结果 受检患儿13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47例,平均感染率33.1%;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感染率分别为:42.4%、15.1%、16.7%、38.5%.春冬季感染率与夏秋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0 ~3岁、4~7岁、8~14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2.2%、33.2%、33.7%,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炎症的重要病原体,掌握肺炎支原体在不同季节感染率的分布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的状况及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血清做倍比稀释,用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SERODIA-MYCOⅡ做颗粒凝集实验。结果在515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病例2831例,阳性率为54.9%,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9.6%和63.3%,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门诊与住院患儿阳性率分别为65.5%和43.2%。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门诊患儿阳性率高于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作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65-267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283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283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统计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季节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837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410例,阳性率14.4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性别方面:女性阳性率(15.70%)高于男性(13.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方面:0~3岁组儿童阳性率最高,为16.74%;10~12岁组儿童阳性率最低,为9.42%,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段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P<0.05)。季节方面:冬季阳性率最高为15.38%,夏季阳性率最低为11.62%,冬夏季节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例阳性菌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性均在90%以上。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易发在秋冬季,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咽拭子培养法可快速鉴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并进行药敏检测,对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新新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52-255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抗体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在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5月间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1岁12例,1~<4岁37例,4~<8岁21例,≥8岁10例),测定MP-IgG、MP-DNA、MP-IgM.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MP-IgG、MP-DNA、MP-IgM阳性率,分析各指标单一与联合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价值.结果:4~<8岁组和≥8岁组MP-IgG、MP-DNA阳性率高于<1岁组、1~<4岁组,MP-IgM阳性率高于<1岁组,MP-IgM阳性率低于1~<4岁组.1~<4岁组阳性率高于<1岁组.4~<8岁组与≥8岁组MP-IgG、MP-DNA、MP-IgM阳性率和<1岁组、与1~<4岁组MP-IgG、MP-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gG+MP-DNA+MP-IgM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AUC为0.77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6%、96.21%,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结论:不同年龄段患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同,会影响MP的免疫应答,MP-IgG、MP-DNA、MP-IgM联合诊断能够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孙菊娣  蒋建胜  寻湘琪 《当代医学》2009,15(18):157-158
目的了解溧阳地区2006年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流行病学特点,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来我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704例患儿取咽拭子进行MP—DNA快速液体培养,对不同季节、年龄、性别及地区患儿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04例患儿中MP阳性数为652例,阳性率38.1%;2~3月份、10~12月份是发病高峰,5~8月份发病率较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6岁的发病率达594%;市区显著高于农村;发病率与性别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P感染已成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发病与年龄、季节、地区有密切关系,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在2011~2012年,乌鲁木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者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在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1299例,使用快速MP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进行MP快速分离培养,同时进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9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结果1299例儿童呼吸道感染者中MP检出率为13.70%(178/1299)。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MP感染在民族、年龄及性别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MP对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高。结论MP感染为乌鲁木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快速MP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可以协助临床病因诊断,指导医师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分布及性别因素。方法:对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06年2月~2008年1月住院及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金标法(PA)做血清肺炎支原抗体(Mp-lgM)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年共检测患儿541例,阳性数为148例,阳性率为27.4%。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以小学儿童为较高,1岁以下为较低,性别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其引起小儿肺炎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抗体,了解海口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发病和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海南省中医院1103例患者3 mL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样本血清中9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IgM抗体,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3例患者中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抗体阳性323例(包括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9.28%(323/1103).阳性率最高的是肺炎支原体25.57%(282/1103),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3.35%(37/1103);混合型感染占1.27%(14/1103),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感染阳性率婴儿组为21.83%(55/252)、幼儿组为53.38%(79/148)、儿童组为40.97%(59/144)、少年组为60.00%(9/15)、青年组31.43%(22/70)、中老年组为13.71%(65/474),各年龄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6,P<0.05);病毒感染阳性率婴儿组为2.38%(6/252)、幼儿组为8.11%(12/148)、儿童组为7.64%(11/144)、少年组为6.67%(1/15)、青年组为1.43%(1/70)、中老年组1.69%(8/474),各年龄组非典型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5,P<0.05).男性非典型呼吸道病原阳性率为21.64%(156/721),女性阳性率为35.34%(135/382),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感染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4,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导致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原体感染在年龄组和性别间存在差异.少年组和幼儿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感染率最高,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neumonia,MP)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 Ⅱ),对2011年1-6月就诊的1541例患儿进行检测.结果 在1541例患儿中,MP抗体检测阳性者685例,阳性率为44.45%.各年龄组阳性率为:<1岁组31.52%,1~3岁组45.63%,4~6岁组45.71%,7~13岁组47.60%,年龄组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13.00,P<0.05).性别比较,女性MP抗体阳性率46.44%,男性41.42%,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25,P>0.05).结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性别间阳性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尽早进行MP抗体检测,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南宁市2013年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其感染状况及病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9 115例拟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抗体。结果 9 115例呼吸道患者检出MP阳性例数为4 558例,检出阳性率为50.00%,其中男性检出阳性率为46.75%,女性检出阳性率为54.1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为4岁(60.60%)及8岁(60.60%)及8岁(69.89%),≤1岁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00%、28.2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每月均可发病,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2013年MP感染在性别、年龄、季节存在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69.89%),≤1岁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00%、28.2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每月均可发病,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2013年MP感染在性别、年龄、季节存在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20岁为主要易感人群,全年均可发,以冬季为高发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原体抗体检测对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小儿18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185例健康小儿为作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及比较,另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同稀释倍数的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3~7岁患儿的阳性率最高,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者之间的检出率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抗体检测对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较高,对于小儿患者的疾病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亚地区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4年1~12月就诊的294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Ig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942例患者中MP-IgM阳性616例,总阳性率20.94%,男性阳性率为18.42%(337/1830)、女性阳性率25.09%(279/1112),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岁组阳性率最高(27.57%,169/613),≥60岁组最低(14.67%,104/709),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者全年均有发病,4~10月份为本地区的发病高峰期。结论三亚地区MP总感染率不高,女性高于男性,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高危感染人群,临床上应加强对MP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