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溶栓疗效及出血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溶栓2h内血管再通率为88.9%(24/27),出血发生率55.6%(15/27),均为皮肤黏膜出血,并于1d内消失。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瑞替普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其再通率高、血管开通时间短,给药方便,适合在基层医院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为院前溶栓组和院后溶栓组,两组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院前溶栓组30例,再通数26例,再通率86.7%,院后溶栓组30例,再通数19例,再通率为63.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个月,院前溶栓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例,为16.7%,院后溶栓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例,为36.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 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所用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r-tp A静脉溶栓治疗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疗效指标、血管再通率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疗效指标(MYO、CK-MB、NT-pro BNP)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血管再通率均比对照组高,且心血管总不良事件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0.71%vs 57.1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r-tp 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优化各项疗效指标,提高血管再通率,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溶栓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溶栓组35例,对照组(未溶栓组)40例,溶栓组采用尿激酶及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外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溶栓组临床血管再通率62.86%,病死率11.43%,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的临床血管再通率22.5%,病死率27.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疗效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性别差异。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4 8例 ,其中男性组97例 ,女性组 5 1例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男性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女性组 (P <0 .0 5 ) ;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出血并发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男性组的血糖 (BS)、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明显低于女性组 (P <0 .0 5 )。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女性患者的疗效低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院前组22例于120救护车上和(或)急诊科进行瑞替普酶溶栓,院内组40例于入院后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治疗后60、120min再通率,并发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60、120min院前组临床判断再通率均明显高于院内组(P〈0.05),住院4周内并发各种出血、心力衰竭、低血压及死亡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冠脉的再通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冠脉再通45例,再通率77.6%;9例(15.5%)发生轻微出血并发症。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较在入医院前和住院后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患者 2 2 0例 ,分为入院尿激酶静脉溶栓对照组 (入院组 ) 112例和院前尿激酶静脉溶栓组 (院前组 ) 10 8例 ,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入院组与院前组的开始溶栓时间分别为 4 3± 0 8h和 2 6± 0 4h(P <0 0 1) ,血管再通率分别为 73 2 %和 88 9% (P <0 0 1) ,再闭塞率分别为 10 7%和 13 0 % (P >0 0 5 ) ,4周病死率分别为6 3 %和 5 6% (P >0 0 5 ) ,药物副作用分别为 12 5 %和 12 0 % (P >0 0 5 )。结论 :院前比入院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节省时间 ,提高血管再通率 ,降低病死率 ,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溶栓治疗适应症的相关要求,选择无治疗禁忌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如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肝素钠,而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进行比较,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P<0.05)。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方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传统意义上的常规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血管的再通率高且并发症率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平台的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医院广西桂东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5例,其中收治的25例直接入院溶栓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微信平台院前溶栓病例组25例作为研究组A,25例转院PCI组作为研究组B,随机选用尿激酶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三组患者心功能、救治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B(P0.05)。研究组A极大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延搁时间,从发病到再灌注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时效性更强,患者心肌总缺血时间显著缩短,血管再通率较高,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11例,再通率73.3%,其中10例发病6 h以内溶栓再通8例,再通率80%;5例发病6~24 h溶栓再通3例,再通率6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尿激酶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过程中的监护要点。方法 应用尿激酶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并在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及监测措施。结果 溶栓治疗后有42例血管再通,6例未能再通,4例患者追加尿激酶剂量后再通,4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心脏破裂,2例伴心律失常死亡。结论 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实施高质量的有效监护,可提高临床再灌注率,减少病死率,从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分为A组(2 h之内)21例、B组(2~4 h)21例、C组(4~6 h)23例,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溶栓治疗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再梗死,三组溶栓后冠脉再通率、心功能Killip≥Ⅲ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并结合有效护理措施,能迅速使冠状动脉再通,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陈军 《临床医学》2012,32(1):68-6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结果 再通率明显高于普通溶栓组,病死率及并发症相对降低.结论 AMI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溶栓治疗,再通率高、病死率及并发症少,且不增加继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和肝素钠治疗.结果 两组组间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血管再通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尿激酶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是一种治疗AMI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 80例 ,分别行静脉溶栓治疗和常规治疗各 4 0例 ,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 :血管再通溶栓组心电图ST段下降率为 90 % ,胸痛缓解率为 95 % ,常规治疗组心电图ST段下降率为 12 .5 % ,胸痛缓解率为 17.5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目前仍是重要措施之一。治疗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预后越好。近二年来我们在院前抢救心肌梗死病人中,为争取早期溶栓的时间,采取院前溶栓(即在患者家中或救护车上)的措施选择性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男性16例,年龄46~68岁,女性6例,年龄52~67岁,  相似文献   

18.
探讨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实施院前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院内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冠脉再通率及30d内死亡率。治疗组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为45.2±15.57min,对照组为2.13±1.36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冠脉再通率为68.18%,对照组为5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0d内死亡率为9.09%,对照组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值得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多个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期找到科学的证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检索1989年1月至2009年4月在国内外公开发布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文献,以冠状动脉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短期(<30d)死亡率作为效应指标,应用RevMan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院前溶栓组冠脉再通率优于院内溶栓组[OR 2.67,P<0.01],短期(<30 d)死亡率低于院内溶栓组[OR 0.71,P<0.01],两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84,P=0.94].与PCI组相比,院前溶栓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CI组[OR 2.91,P=0.005],短期(<30 d)死亡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11,P=0.56],但其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相对差,院前溶栓疗效与预后均优于院内溶栓,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 与PCI相比,院前溶栓疗效及预后与PCI相当,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因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相对差,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结论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