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生化比色和免疫法测定5 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RBP、β2 微球蛋白(β2 - MG)、尿素(Urea)、肌肝(Cr)含量。结果:5 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RBP含量为(86 .5 2±36 .5 0 ) mg/ L ,β2 - MG为(2 84 7.2 1±2 5 8.5 3) mg/ L ,Urea为(10 .35±3.6 2 ) m g/ L,Cr为(2 5 7.4 3±98.6 4 ) mg/ L 。对照组分别为(49.6 5±13.82 ) mg/ L、(76 6 .2 6±10 8.6 1) mg/ L、(5 .12±0 .98) mg/ L和(6 8.11±2 3.6 0 ) mg/ L。它们两两间存在显著差别(P<0 .0 5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RBP与β2 - MG、Urea、Cr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RBP可以作为反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异常的较敏感指标。并且RBP和β2 -MG间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欣秋 《广西医学》2004,26(10):1525-1526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是分子量为 1180 0d的小分子蛋白质 ,经肾小球滤过 ,由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当肾小球损伤及肾小管功能受损时 ,血液及尿中的 β2 MG含量将发生改变 ,本文着重研究原发肾小球疾病中 β2 MG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及方法1 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取自我院 1998年至 2 0 0 3年住院病人 ,按全国肾脏病科研协作组诊断标准分组[1] 。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组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分别于发病时及尿常规正常后检查。原发肾病综合征敏感组 31例 ,不敏感组 16例 (男 2 9例 ,女 18例 )。年龄 2~ 13 5岁 ,平均 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并高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患者与C反应蛋白 (CRP)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将 130例患者按β2 MG的高低分为两组。高尿 β2 MG组 (≥ 0 .15mg/L) 6 6例 ,正常尿 β2 MG(<0 .15mg/L)组6 4例。分析两组之间CRP、空腹血糖 (GLU)、肌酐 (Cr)、血脂之间差异。结果 :高尿 β2 MG组CRP、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均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P <0 .0 1)。其中 β2 MG浓度与CRP浓度呈正相关 (r =0 .5 9,P <0 .0 1) ,而且高尿 β2 MG组冠心病 (CHD)的发病率高于正常 β2 MG组 (48.5 %vs.2 6 .6 % )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H伴高尿β2 MG者CHD的发生率高 ,可能与CRP浓度的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液中 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在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中的改变。方法 :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 30例正常对照组和 2 8例各期 SL E患者的血清及尿液β2 - MG,同时测定尿蛋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 β2 - MG为 (1.9± 0 .8) mg/ L,尿液 β2 - MG为 (1.7± 1.4 ) mg/ L;SL E活动期血清 β2 - MG(4 .8± 1.2 ) mg/ L ,尿液β2 - MG为 (4 .3± 1.5 ) m g/ L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而 SL E亚临床型和稳定期其血清及尿液中β2 - 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L E早期就存在肾小管功能的损害 ,监测血及尿液中微量蛋白的水平对确定肾脏损害程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的病理意义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关系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36例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血及尿中的ET和CGRP质量浓度 ,同时测定GFR。结果 :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ET质量浓度血浆为 ( 72 .4 5± 2 0 .6 5)ng/L〔对照组 ( 47.72± 5.95)ng/L〕 ,尿为 ( 2 3.72± 5.18)ng/L〔对照组 ( 18.55± 2 .83)ng/L〕 ;CGRP质量浓度血浆为 ( 90 .0 1± 2 9.77)ng/L〔对照组( 51.73± 15.2 2 )ng/L〕 ,尿为 ( 58.33± 2 2 .53)ng/L〔对照组 ( 2 6 .2 1± 7.2 2 )n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血、尿中ET呈正相关 (r =0 .34 1,P <0 .0 5)。血、尿中CGRP呈显著正相关 (r=0 .516 ,P <0 .0 0 1)。血ET与CGRP呈显著正相关 (r =0 .573,P <0 .0 0 1) ,与GFR呈显著负相关 (r =- 0 .593,P <0 .0 0 1) ;尿ET与GFR呈显著负相关(r=- 0 .330 ,P <0 .0 1)。血、尿CGRP与GFR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392、0 .4 12 ,P均 <0 .0 1)。提示 :慢性肾炎患者病程发展与血及尿中ET、CGRP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肾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改变在增生性肾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h EGF)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PGN)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 4例 PGN、12例非 PGN患者及 13例正常人血清、尿液和肾活检组织 h EGF含量 .结果  PGN组肾组织、尿 h EGF含量显著高于非 PGN组 (0 .6 3± 0 .18vs 0 .5 9± 0 .15 ,2 75± 5 1vs6 4± 19,P<0 .0 1)和正常对照组 (0 .6 3± 0 .18vs0 .5 4± 0 .14 ,2 75± 5 1vs5 4± 18,P<0 .0 1) ,PGN组血清 h EGF较非PGN和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肾组织 h EGF含量愈高 ,肾小球病理改变程度愈重 (r=0 .6 5 1,P<0 .0 1) ;尿 h EGF含量与肾组织 h EGF含量正相关 (r=0 .80 6 ,P<0 .0 0 1) .结论  h EGF可能与 PGN发病机制有关 ,尿 h EGF含量测定可反映肾组织局部 h EGF含量变化 .  相似文献   

7.
136例Ⅳ型胶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测定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 10 6例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结果 肝脏疾病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Ⅱ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Ⅳ型胶原可作为慢性肝病纤维化程度、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 6 4例尿白蛋白排出率 (UAER)在 30~ 30 0mg/d的 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5例 )和对照组 (2 9例 ) ,治疗组维持降糖治疗并同时用葛根素注射液 10ml+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连续两周 ;对照组仅维持降糖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测定UAER、尿转铁蛋白 (TRF)、尿IgG、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和尿N乙酰 β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UAER(78 35± 6 5 6 )mg/d、αl -MG(16 0 8± 1 30 )mg L、β2 -MG(2 4 4 5± 2 3 6 ) μg L ,显著低于对照组 (10 3 7± 9 5 6 )、(2 1 6± 2 19)、(32 5 9± 2 2 1) ,(P <0 0 5 ) ;TRF(10 4 3± 1 0 8)mg/L、尿IgG(19 6 1± 2 86 )mg/L ,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 (15 4 5± 1 4 4 )、(36 35± 5 11) ,(P <0 0 1)。治疗后UAER、α1 -MG显著低于治疗前 (10 5 78± 9 39)、(2 1 78± 2 0 3) ,(P <0 0 5 ) ;β2 -MG、TRF、尿IgG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 (378 5±2 0 3)、(15 4 8± 1 33)、(36 97± 4 81) ,(P <0 0 1)。结论 葛根素可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评价肾功能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 ,CysC)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5 6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及血肌酐 ,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血肌酐均显著增高 (P <0 .0 0 1) ,且在肾功能损害早期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较血肌酐的升高更显著 (P <0 .0 2 5 )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GFR呈负相关 (r =- 0 .92 ) ,较血肌酐与GFR负相关 (r=- 0 .86 )更好。结论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有一定临床价值 ,尤其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Pharm acia U ni CAP系统检测 2 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 17例治疗后血清 ECP的含量 ,计数静脉血嗜酸粒细胞 ,测定肺通气功能 FEV1 。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血嗜酸粒细胞 (0 .2 75± 0 .2 6 3)× 10 9/ L 较正常升高 (0 .0 6 8± 0 .0 2 8)× 10 9/ L,P <0 .0 1;血清 ECP浓度 (16 .0 9± 13.6 8) μg/L 高于正常对照和治疗后 (3.78± 1.77) μg/ L;(4 .2 4± 2 .5 6 ) μg/ L,P <0 .0 1。哮喘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 ECP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r =0 .5 716 ,P <0 .0 1)。血清 ECP含量与 FEV1 呈显著负相关 (r =- 0 .430 9,P <0 .0 5 )。结论 :ECP在哮喘气道炎症机制中起作用 ,反映哮喘活动情况 ,是临床评价哮喘嗜酸细胞炎症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水平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RI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和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结果 :当糖尿病患者血HbA1c正常时 ,其尿mALB及 β2 MG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随着血HbA1c水平的增高 ,其尿mALB及β2 MG水平随之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 ,并随血HbA1c水平的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 ;糖尿病患者血HbA1c水平与尿mALB及 β2 MG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不同血HbA1c水平患者之间的尿mALB及 β2 MG水平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bA1c水平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联合检测HbA1c、mALB及 β2 MG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尿mAlb、β_2 MG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mAlb)、β2 -微球蛋白 (β2 MG)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6 4例糖尿病患者的尿中mAlb和 β2 MG含量 ,并与 6 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在未出现蛋白尿和血清肾功能检查异常时 ,糖尿病组尿mAlb和 β2 MG均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mAlb和 β2 MG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及尿中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的变化 ,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诊断中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病人和 36例正常对照者晨尿清蛋白 (uAlb)、β2 微球蛋白 (β2 MG)排泄量及血清和尿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③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t =3.38~ 8.32 ,P <0 .0 5、0 .0 1) ;且均与uAlb呈正相关 (r =0 .316 8~ 0 .6 4 76 ,P <0 .0 5、0 .0 0 1) ,而与 β2 MG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 =- 0 .1774~ 0 .0 137,P >0 .0 5 )。④结论 血与尿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 ,其水平升高的幅度 ,可反映糖尿病病人肾小球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干扰素 (IFN) -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等方法 ,对 60例CHB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HBVDNA水平比较。结果 治疗 9个月后肝纤维化计分从治疗前的 13 4± 5 4下降到治疗后的 10 2± 5 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Ⅳ )、Ⅲ型前胶原 (PCⅢ )、层黏蛋白 (LN)分别为 ( 165 2± 98 4)ng/ml、( 13 6 3± 5 8 9) μg/ml、( 187 6± 42 3 ) μg/ml、( 15 8 4± 10 8 6)ng/ml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 ;血清HBVDNA水平 ( 10 5.8± 3 .6copies/ml)较治疗前 ( 10 7.6± 3 .4copies/ml)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IFN -γ治疗CHB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疗效 ,其对HBV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诱素-1(Lkn-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与临床指标、病理组织学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即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组、膜性肾病组、IgA肾病组、系膜增生性肾炎组)、1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其中8例行肾活检术)及11例健康者血清Lkn-1、TNF-α含量.计算肾活检穿刺患者病理切片中肾小球数总数、硬化肾小球数.并进行方差检验.结果 与健康者比较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IgA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kn-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Lkn-1、TNF-α水平与硬化肾小球比例呈正相关(r=0.667、0.672,P<0.01),TNF-α水平与24h尿蛋白呈正相关(r=0.348,P<0.01).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kn-1、TNF-α水平与血肌酐浓度呈正相关(r=0.925,P<0.01;r=0.649,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血清Lkn-1、TNF-α水平随硬化肾小球比例增加而逐渐升高(r=0.758,P<0.05;r=0.889,P<0.01).结论 血清Lkn-1、TNF-α水平在部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明显增加,并且随肾小球病变及肾间质纤维化加重而逐渐升高,提示Lkn-1、TNF-α高表达可能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反应及肾脏纤维化病变进展密切相关.测定血清Lkn-1、TNF-α水平对判断肾脏病变进展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1,6,10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庆斌  刘艳  祝家庆  马爱群  王燕妮 《医学争鸣》2003,24(15):1400-1401
目的 :观察血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白介素 (IL) 1 β,IL 6及抗炎细胞因子IL 1 0含量在急性冠脉事件、稳定性冠脉事件及健康对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 1 0 0例及我院健康志愿者 1 2 0例作为观察对象 ,ACS患者症状稳定 4mo后对其进行随访 .血清IL 1 β,IL 6及IL 1 0含量测定用免疫测定法 .结果 :血清IL 1 β浓度在ACS患者发病时和稳定期高于健康对照 (1 6 0± 2 7vs 84± 2 5ng·L -1 ,P <0 .0 5 ;1 2 4± 2 9vs 84±2 5ng·L -1 ,P <0 .0 5 ) ;血清IL 6浓度在ACS患者发病时和自身稳定期及健康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血清IL 1 0浓度在ACS患者发病时低于自身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 (1 4± 6vs2 5± 8ng·L -1 ,P <0 .0 5 ;1 4± 6vs 2 9± 7ng·L -1 ,P <0 .0 5 ) .结论 :IL 1 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IL 1 0对于AS斑块稳定性起保护作用 ,且其血清中低浓度表达可作为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治疗伴有大量蛋白尿的急性肾小球肾炎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伴有肾病范围内蛋白尿的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PGN)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经肾活检确诊伴有肾病范围内蛋白尿的EPGN患者分成两组 ,观察组 1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大剂量标准疗程的强的松治疗 ,对照组 8例单纯常规治疗 ,治疗 3个月后比较两组蛋白尿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 2 4h蛋白尿治疗前后分别为 6 .2 3± 2 .6 4 g和 0 .84± 1.0 4 g ,对照组分别为 5 .78± 2 .4 7g和 2 .30± 1.71g ,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伴有肾病范围内蛋白尿的EPGN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M)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HK 2 )对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生物学效应的影响。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AM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 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分为 4组 (1)TGF β1组 ;(2 )AM组 ;(3)AM TGF β1组 ;(4 )对照组。以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 ;细胞总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以3H 脯氨酸掺入量及培养液内3H 羟脯氨酸放射性活性来判断 ;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的纤连蛋白 (FN)含量 ;FN、IV型胶原和TIMP 1mRNA的表达采用RT PCR法 ;2 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AM水平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并设对照组。结果  (1)AM对TGF β1的生长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 ;(2 )AM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GF β1刺激的胶原合成和分泌 ,与TGF β1组相比 ,AM(10 -8mol/L)分别抑制了 8% (P >0 .0 5 )和 30 % (P <0 .0 5 )的胶原合成和分泌 ,AM(10 -7mol/L)则分别抑制了 5 7% (P <0 .0 5 )和 6 4% (P <0 .0 1) ;并且AM明显抑制TGF β1刺激的FN分泌 ,AM TGF β1组FN分泌 (2 0ng/ μl± 5ng/ μl)较TGF β1组 (2 8ng/ μl± 6ng/ μl)降低了 30 % (P <0 .0 5 ) ;AM显著抑制TGF β1刺激的IV型胶原、FN及TIMP 1mRNA的表达 ;(3)肾小管间质轻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患者血浆AM水平较对照组分别增  相似文献   

19.
樊平申  孙忱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3,24(10):928-930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系统性硬皮病(PSS)和皮肌炎 (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在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的意义 .方法 :用夹心ELISA法及 3H TdR掺入法检测了临床确诊的结缔组织病 6 0例 (SLE ,PSS ,DM各 2 0例 ) ,并选 30例正常人作对照 .从中选取 30例住院结缔组织病患者 (SLE ,PSS ,DM各 10例 )经临床治愈后 ,采用相同方法检测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的变化 .结果 :sIL 2R ,IL 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水平的存在于SLE ,PSS ,DM患者血清中 [sIL 2R (kU·L-1) :4 6 6± 198,4 2 1± 192 ,4 12± 174vs118± 5 4 ,P <0 .0 1;2 2 .5± 6 .0 ,2 0 .6± 5 .9,18.8± 4 .0vs9.6± 1.8,P <0 .0 1].SLE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较不伴肾功能损害者明显升高 [sIL 2R (kU·L-1) :5 99± 12 3vs 4 30±79,P <0 .0 5 ;IL 6 (kU·L-1) :2 5 .1± 6 .5vs 18.2± 4 .6 ,P <0 .0 5 ].患者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 =0 .5 86 ,0 .6 4 3,0 .5 75 ,P <0 .0 5 ) .治疗后较治疗前sIL 2R及IL 6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SLE ,PSS和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明显升高 ,两者呈正相关 ,而伴肾功明显损伤者升高更明显 ,治疗后则明显降低 .  相似文献   

20.
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 1 0 2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入院后 2 4 h内的胆红素和尿 Ig G、TRF、Alb、β2 - MG、α1- MG及出院前 1天的尿 Ig G、TRF、Alb、β2 - MG、α1- MG,与 2 0例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对照组 )对比。结果 :血清总胆红素在 2 0 5 .2~ 2 5 6.5 μmo1 / L时 ,尿 β2 - MG、α1- M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 ;血清总胆红素 >2 5 6.2 μmo1 / L,不仅尿 β2 - MG、α1- MG显著升高 ( P<0 .0 1 ) ,而且尿 TRF、Alb也较对照组升高 ( P<0 .0 5 ) ;出院前 1天 ,尿 β2 - MG、α1- MG、TRF、Alb大都恢复正常。结论 :高胆红素对足月新生儿肾小球 ,肾小管功能均有暂时性损害 ,对肾小管损害早于肾小球 ,测定尿微量蛋白可以监测高胆新生儿的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