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提高剖腹产儿的母乳喂养率。方法将120例剖腹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剖腹产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取循证式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率。结果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85.0%,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产妇,根据现存的和潜在的问题给予循证式护理,能够促进剖腹产产妇提前泌乳,从而大大提高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将无合并症和无母乳喂养禁忌证的剖宫产术后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持续静脉镇痛泵。对照组采用按需肌注哌替啶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汁分泌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持续静脉镇痛泉州于剖宫产术后有利于消除因疼痛引起的不舒适,而能够早期翻身、下床活动,使蠕动增加,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提前正常进食,有利身体康复.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使用微量镇痛泵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后应用微量镇痛泵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无合并症和无母乳喂养禁忌证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镇痛组使用持续静脉镇痛泵镇痛,对照组术后予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止痛。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内初乳时间及哺乳次数,镇痛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微量镇痛泵不仅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能促进产妇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效果,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镇痛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例均为持续硬外麻醉,穿刺点选择L1~4,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10~18ml.在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带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镇痛情况和泌乳情况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镇痛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且能提前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服用猪蹄木瓜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0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术后6h给予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改为产妇餐。观察组术后6h给予服用猪蹄木瓜汤,肛门排气后改为产妇餐。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服用猪蹄木瓜汤能缩短泌乳始动时间,促进乳汁分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泵在剖官产术后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例孕妇分为2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100例为观察组;采用肌注杜冷丁100例为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新生儿体质量变化、产妇阴道出血情况、术后睡眠、肛门排气及副作用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0);新生儿体重在出生后第三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道出血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睡眠、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泵持续输注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合液镇痛操作简便、镇痛效果好、右利干母罂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后使用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对提高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208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于产后1~3天给予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乳房肿胀、母乳喂养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4、48、72小时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产后3天内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可使产妇泌乳的始动时间提前,提高产妇泌乳量,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官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60例,把其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180例,对照组180例;镇痛组是在剖官产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时.对照组180例足术毕拔除硬外管,术后6~8小时如果产妇出现疼痛难忍时肌注止痛剂.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乳汁分泌、新生儿黄疸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比对照组早而且多;出现新生儿黄疽低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无差异(P>0.01).结论 刮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及早促进母乳分泌,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术后排尿情况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观察和护理。方法20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和对照组(肌注杜冷丁镇痛)。观察手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小时镇痛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最早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安全、简便。产妇下床活动时间早,肠蠕动恢复快,肛门排气早。泌乳量增多,母乳喂养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胡颖珺 《海峡药学》2011,23(6):186-18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0.3%罗哌卡因对产妇早期泌乳及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毕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注入0.3%罗哌卡因2mL.h-1,持续50h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估计镇痛效果,泌乳始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指标)。结果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有效解决术后疼痛,促进早期泌乳,促进胃肠功能早恢复,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宗兰  肖竹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31-1632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例采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110例应用传统镇痛方法(肌内注射盐酸派替啶)。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术后开奶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开奶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能缩短术后开奶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妇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8、24、48h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乳时间较对照组短,24h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PCA),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疼痛,能促进泌乳和胃肠功能恢复,掌握母乳喂养方法,有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1 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00例和实验组6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支持、宣教及床边指导.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同样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12 h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治疗.结果 实验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出现乳房胀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治疗能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提升,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为母乳喂养提供了保障,此方法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光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23-132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改善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积极性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及产妇护理前和护理后3、5d的母乳喂养积极性及母乳喂养正确性.结果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情况好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3、5d的母乳喂养积极性及母乳喂养正确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积极性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及保证其正确哺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效果以及对泌乳、肠蠕动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年龄22~36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和对照组(术后按需肌内注射杜冷丁).通过观察其镇痛、镇静的效果以及对泌乳、肠蠕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各时点VAS镇痛、镇静评分,泌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效果满意,且能促进泌乳和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利于新生儿的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6.
韩玉兰  周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32-1133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剖宫产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气时间、泌乳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前、术后1、3d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排气时间、泌乳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对产妇术后恢复作用积极,可显著改善多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采取剖宫产的产妇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少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多率(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乳量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成功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41.41±3.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41±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剖腹产初产妇提高母乳喂养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翟剑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06-10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比较接受舒适护理的100例产妇(实验组)和接受常规护理的100例产妇(对照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产妇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增加产妇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严坤  刘敏  李志英 《河北医药》2005,27(3):175-176
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 +芬太尼连续硬膜外泵注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盐酸罗哌卡因 +芬太尼连续硬腰外泵注麻醉进行分娩镇痛 92例 (治疗组 ) ,并随机选取正常分娩的初产妇 92例为对照 (对照组 ) ,两组产程中均应用电子胎儿监护仪行胎心、宫缩连续监测。结果 治疗组镇痛效果优 79例 ( 85 .9% ) ,良 10例 ( 10 .9% ) ,中 3例 ( 3 .2 % ) ,(无效果 )差者 0例 ;治疗组用药后宫缩压力和胎心无明显变化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加快 (P <0 .0 1) ,分娩方式上治疗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为低 (P <0 .0 5 ) ,第二产程、缩宫素应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 2h内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本法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 ,对母婴无明显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骐  崔雯  方明星 《安徽医药》2010,14(6):712-713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组(Ⅰ组)及术后疼痛时用哌替啶肌注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观察术后6、12、24、48h VAS评分以及术后24、48h血浆泌乳素(PRL)水平,另外观察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Ⅰ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1),术后24、48h的PRL水平亦高于Ⅱ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并可促进术后泌乳素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