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生与Ras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150例不同民族的食管癌、贲门癌进行病理分析及Ras癌基因蛋白和p53抑癌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对比分析.结果 p21蛋白在贲门癌和食管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9%、73.3%,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0.05);p53在贲门癌和食管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5%、76.7%,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0.05).p21、p53与贲门癌及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P>0.05).p21和p53阳性检出率在各民族之间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在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可作为判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敏感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基因Ras、C-myc和抑癌基因P53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及其联合检测对胃镜下活检粘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Ras、C-myc和P53蛋白在胃粘膜异型增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作定位及定性研究.结果 Ras、C-myc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胃粘膜异型增生组中随异型增生程度加重而增高,至胃癌组达最高,其中轻度组与重度组、胃癌组均有显著差异 (P<0.01).中度组的P53与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有显著差异 (P<0.01).胃癌组的Ras、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有显著协同性(P<0.05).结论癌基因Ras的激活发生在胃粘膜癌前病变的早期,癌基因C-myc的激活和抑癌基因P53的失活发生在胃粘膜癌前病变的晚期,癌基因Ras、C-myc的协同表达在胃粘膜癌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中、重度异型增生为重要的癌前病变,对异型增生组织进行多基因联合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由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改变导致的结果,其中抑癌基因失活是常见的导致实体肿瘤发生的最重要的分子基础.目前许多研究证实,P53基因是迄今止发现的广泛存在的,与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据报道近50%的肺癌中存在P53基因表达的异常或基因的突变.P73基因作为P53家族的新成员,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P53有高度的同源性,其全长表达的蛋白可激活P53相关靶基因,诱发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因而被认为可能成为一种新型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本文就P73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在肺癌中的表达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中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癌发生的分子基础——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目前已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发现有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一些癌基因的激活在某些肿瘤中是特异的,所以通过对癌基因激活的检测可协助临床进行肿瘤的诊断;某些癌基因激活发生在肿瘤的早期或癌前阶段,某些癌基因激活发生在肿瘤的晚期,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癌基因激活作为分子探针,监测某些肿瘤发生和协助临床判断预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织中P53、P21蛋白两基因表达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法检测150例,良恶性病变中P53、P2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本组100例恶性肿瘤中P53、P2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0%和53.0%,其中乳癌和胃癌阳性率较高,前者P53、P21分别为85.0%和75.0%,后者60.0%和65.0%,50例良性病变均为阴性表达;②本组恶性肿瘤中P53、P21共同表达阳性率为44.0%,结论:前者提示P21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和异常表达可能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有关,后者提示两基因协同作用的参与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1、P53、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21、P53、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58.3%、47.9%、41.7%.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级、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分级呈正相关,与分期及复发呈负相关.77.1%膀胱癌有上述蛋白异常表达,其中47.9%膀胱癌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蛋白表达.结论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及协同作用,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1、P53、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21、P53、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58.3%,47.9%,41.7%,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级、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分级呈正相关,与分期及复发呈负相关,77.1%膀胱癌有上述蛋白异常表达,其中47.9%膀胱癌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蛋白表达。结论: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及协同作用。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琦 《河南医学研究》2005,14(2):179-181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多阶段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ten,PTEN)是继P53和Rb基因之后,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一种抑癌基因,是至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随着对PTEN研究的深入,对其结构特点、功能机制及信号转导途径等的认识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IGF2基因印迹丢失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江 《广西医学》2007,29(6):850-853
肿瘤易感性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决定,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翁国庆 《广西医学》2009,31(6):877-87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病因学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遗传易感性、饮食习惯及某些环境理化因素有关。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活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p53基因是极为重要的抑癌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它能与特异性DNA序列结合并激活靶基因转录,具有阻滞细胞周期、启动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作用。p53基因失活是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至少50%以上的人类肿瘤存在p53基因高频率突变失活。与其他肿瘤相比,  相似文献   

11.
P53与ERK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53基因和ERK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快捷法检测40例癌组织中p53和ERK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是57.5%,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P〉0.05)2.结肠癌组织ER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是72.5%,其表达随结直肠癌侵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的进展而增高。3.P53蛋白表达强度与ERK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负相关(r=-0.452,p〈0.05)。结论:提示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P53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不能有效抑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使细胞发生癌变,并促进癌变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中P2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鑫  聂绍发  徐晓  钱坤 《九江医学》2003,18(2):63-65
目的:通过检测P21基因表达,以探讨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大肠癌组织(20例)、癌切缘组织(20例)、大肠腺瘤(10例)、炎性息肉(20例)、炎性溃疡(10例)、血吸虫病(6例)及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0例)同步检测P21基因蛋白。结果:P21蛋白除了正常大肠粘膜中无阳性表达外,在癌组织、癌切缘组织、腺瘤、炎性息肉、炎性溃疡及血吸虫病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10.00%、40.00%、15.00%、10.00%、16.67%。癌组织阳性率与其他组织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21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变部位、患者的年龄和DUKE’S分期均无关(P>0.05),但高、中分化腺癌合并后阳性率与低分化及粘液腺癌合并后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21基因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和P53 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8 例乳腺癌和50 例乳腺良性病变分别测定其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免疫组化ABC 法检测P53 基因蛋白在其病理切片上的表达。结果 雌激素水平乳腺癌组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 P<001) ,而孕激素水平差异不大;P53 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乳腺癌组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 P< 0005) 。乳腺癌组雌激素水平腋淋巴结阳性者显著高于阴性者( P< 0005) ,P53 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 P< 0005) 、临床分期显著正相关( P< 005) ;乳腺癌术后5 年内复发或死亡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无瘤生存者( P< 005) ,P53 基因蛋白阳性表达者术后5 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P53 表达阴性者( P< 001) 。结论 雌激素水平过高和P53 基因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表现不佳和预后不良的指标,雌激素水平和P53 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鑫  朱玉华 《九江医学》2005,20(1):52-55
目的探讨C-erbB-2、P21两种基因蛋白联合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大肠癌组织(20例)、癌切缘组织(20例)和大肠腺瘤(10例)、炎性息肉(20例)、炎性溃疡(10例)、血吸虫病(6例)及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0例)同步检测C-erbB-2、P21两种基因蛋白.结果P21与C-erbB-2蛋白在各组织中单阳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组织全阳率与其他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腺癌分别与中、低分化及粘液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期高于A、B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P21蛋白的阳性表达为大肠癌发生的早期表现,C-erbB-2、P21蛋白检测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16蛋白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了解该基因与肺癌的预后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6例肺癌中抑癌基因CDKN2P16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76例肺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7%。P16蛋白表达与肺癌的病理分级及预后有显著差异(P<005),与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结论:P16抑癌基因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某种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和nm23基因的表达对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喉癌病人标本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和57.1%。P53和nm23蛋白阳性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无显性差异(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nm2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P53基因阳性表达和nm23基因阴性表达的喉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癌基因ras产物P_(21)的单克隆抗体SCI-oncogema 1及ABC免疫酶标染色法对53例膀胱癌和7例泌尿系非肿瘤病人的膀胱粘膜石蜡切片进行染色,结合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和分期以及病人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弱例膀胱癌中P_(21)阳性者达32例(60.4%),而7例泌尿系非肿瘤病人的膀胱粘膜标本其P_(21)均为阴性。还发现在膀胱癌P_(21)的阳性率随着病理分级和分期的上升而明显下降,P_(21)阳性膀胱癌其复发率为17.6%,而P_(21)阴性膀胱癌的复发率则高达82.4%。经分析还发现P_(21)表达与膀胱癌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32例P_(21)阳性膀胱癌患者中死于肿瘤者仅3例(9.4%),而21例P_(21)阴性膀胱癌患者中死于肿瘤者多达17例(81%)。提示P_(21)阳性可考虑作为膀胱癌预后较好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53表达在早期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114例早期胃癌中P53及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E的表达。 结果 :正常胃腺上皮无阳性表达 ;胃癌中P53阳性表达位于癌细胞核内 ;P53总阳性率 3 1% ( 3 5 / 114 )P53表达率为男性 3 7% ( 3 1/ 83 ) ,组织学分化型 4 1% ( 3 3 / 80 ) ,均显著增高 ;此率在侵入粘膜下者是 4 0 % ( 2 1/ 5 3 ) ,侵润淋巴管者 4 2 % ( 14 / 3 3 ) ,侵入静脉者 4 7% ( 9/ 19) ,都倾向高于对照组。P53阳性癌的CyclinE表达率显著升高。P53阳性者 5年生存率 74 % ( 2 6/ 3 5 ) ,显著低下。结论 :P53表达很可能参与和促进了早期胃癌的进展 ,P53阳性的早期胃癌生物学恶性度高 ,须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p53、mdm2蛋白在睾丸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法检测 42例睾丸肿瘤 p53、mdm2蛋白阳性表达水平。结果 发现 p53、mdm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5 .2 % (1 9/ 4 2 )和 61 .9% (2 6/ 4 2 ) ,其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mdm2蛋白阳性表达呈高度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p53、mdm2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睾丸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居民贲门癌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肿瘤抑制基因P53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37例贲门腺癌中,18例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配对组织中一致性P53免疫阳性反应的发生率为67%(12/18);定量分析表明,原发病灶中P53蛋白聚集阳性细胞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病灶中P53的表达;P53免疫阳性的贲门腺癌淋巴结转移率(78%)明显高于P53免疫阴性的贲门腺癌淋巴结转移率(29%,P<0.05)。37例贲门癌组织中,nm23免疫阴性者为24例,占65%,nm23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75%)明显高于nm23表达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31%,P<0.05)。在10例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淋巴结周边部转移病灶P53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中心部。提示:P53和nm23在贲门癌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