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颧骨的突出位置和形态使其易遭受损伤,颧骨骨折发生率在面部骨折中仅次于鼻骨。因其解剖、生理特点及面部美观的要求,对颧骨复位体骨折入路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究竟是选择离骨折部位近的局部小切口入路还是选择隐蔽手术瘢痕、但远离骨折部位的半冠状切口、唇龈切口入路,尚有争议。为了对比2种手术入路的优劣性,本文回顾性  相似文献   

2.
颧骨颧弓骨折临床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颧骨、颧弓是头面部外伤容易伤及的部位,受伤后容易发生骨折,断端易发生凹陷错位而导致面部外形的改变。正确诊断颧骨、颧弓骨折,通过治疗恢复颧骨、颧弓原有的宽度、突度及高度是恢复面中部侧方外形及功能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8例应用耳屏前弧形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行充分的颧骨复合体三维CT检查准备及心理干预,术后创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做好口腔护理,早期张口训练等。结果本组病例均取得外形及功能良好的恢复效果,无明显畸形,张口受限明显改善。结论耳屏前弧形切口径路手术方法和精心护理,对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患者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半冠状切口结合小钛板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半冠状切口结合小钛板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2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其治疗方案均采用半冠状切口下完成骨折复位,继以小钛板内固定,术后随访3~12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半冠状切口结合小钛板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固定可靠及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眶上颌骨复合骨折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开放性骨折患者行清创术同时予复位固定,闭合性骨折则应用发际切口及唇龈切口径路或两种径路并行复位固定。结果:35例术后有2例咬合不定,1例面部畸形,2例张口受限,其余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熟悉局部解剖,及早复位,进行坚固内固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颧骨及鼻部是面部最为突出的支架骨,容易遭受外伤而发生不同类型骨折,甚至并发上颌骨复杂骨折,导致面部畸形等并发症。我科收治2例颧骨与上颌骨复杂骨折患者,经半冠状切口加下睑切口修复颧骨与上颌骨复杂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介绍电击伤致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2009年6月~2013年7月,共9例患者因头部电击伤致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就诊,年龄17~55岁,男8例,女1例,均伴有颅骨坏死。病情平稳后一期行头部坏死组织清创,局部头皮瓣转移,供区游离皮片移植手术。至少3个月后二期行植皮区周围扩张器植入术,三期行扩张器取出,移植皮片切除,扩张皮瓣转移术。结果9例患者经手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1例植皮区皮下血肿。二、三期扩张器修复后9例患者头部均达到满意外形。结论分期修复电击伤致头皮缺损伴颅骨缺损能够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颌骨畸形继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自 1 997年 1 0月~2 0 0 2年 9月共 46例颌骨畸形伴OSAHS少年儿童 ,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证实。年龄从 4~ 1 8岁 ,平均年龄 1 1 4岁 ,其中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畸形 32例 ;小下颌畸形患者 9例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2例 ;Crouzon综合征 3例。患者术前常规拍照、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全景片。每位患者根据畸形情况 ,采取单侧或双侧牵引成骨治疗 ,根据侧位片预测 ,一般牵引到略微反覆盖为准。牵引幅度为 5~ 35mm ,平均牵引幅度 1 8 34mm。比较患者术前后颅颌面形态、呼吸道测量分析、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颌骨畸形明显改善 ,头影测量分析提示上呼吸道狭窄得以显著缓解 ,最小后气道径 ( x±s)由 (5 48± 2 76)mm增加到 (9 97± 2 0 5)mm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index,AHI, x±s)从术前 (66 31± 1 7 1 5)次 /s降低到 (3 1 6± 1 70 )次 /s,以上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牵引成骨治疗颌骨畸形继发OSAHS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 :①耳后“C”形切口 ,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 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6例 ;②颞侧舌形切口 ,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 4例 ;③颞 耳 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 6例。其中 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 11例术后存活 3年以上 ,5例术后 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 ,3年生存率为 6 9%。结论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 ,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 ,并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报告8例面中部骨折病人,其中鼻额筛复合骨折6例,击出性骨折(眶底暴折)2例。治疗中结合鼻内窥镜技术,获得了术前诊断明确,术中操作细致、准确,术后恢复迅速,8例均治愈出院,随访半年~1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面神经减压术对颞骨骨折面瘫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颞骨骨折面瘫面神经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 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颞骨骨折伤及膝状神经节面瘫病人的临床资料。16例面瘫13~96日后经中颅窝一乳突联合进路及乳突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标准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结果手术后临床随访6~1 8月,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面瘫2月内手术恢复满意或较满意均达H-B Ⅱ级以上占70%(11/16);面瘫3月后手术的5例病人获得一定好转效果。结论面神经全程减压术有效治疗颞骨骨折引起的面瘫;伤后2月内手术为较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外伤性面瘫适当的处理方法,回顾了27例经手术治疗的外伤性面瘫。成人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经乳突、上鼓室进路。术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7年。术中发现4例有2处以上损伤。损伤部位见于面神经水平段11例次、膝状神经节周围及迷路段9例次、垂直段8例次。面瘫完全恢复20例,Ⅱ级恢复2例,Ⅲ级恢复5例。就手术治疗适应证及进路进行了讨论,认为经乳突上鼓室进路可暴露膝状神经节及迷路段远端,对大多数病例已足够,其损伤较小,易为患者接受,但此进路不能暴露面神经出颅部,故少数病例仍需经颅中窝进路减压。  相似文献   

16.
改良上颌骨拆装术治疗前中颅底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上颌骨拆装术在治疗前中颅底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上颌骨拆装手术入路方式切除前中颅底肿瘤10例。其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1例。观察术后疗效,并对10例患者进行术后12个月到5年的随访。结果 根据肿瘤性质、大小及位置的不同而采用改良上颌骨拆装手术入路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9例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鼻漏,7d后自愈。1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年死于脑转移。结论 术前对肿瘤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距离肿瘤最近、能充分暴露肿瘤的改良上颌骨拆装入路,不仅可以完全切除肿瘤,而且创伤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5例骑跨中后颅窝底脑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骑跨中后颅窝底脑肿瘤15例,包括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3例,垂体瘤1例,均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其中11例采用硬脑膜内入路,4例采用硬脑膜外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切除骑跨中后颅窝底肿瘤的理想入路之一。结合各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邻近结构、生长方向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并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机地结合是取得最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