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贺旭  伍津津  杨桂红 《重庆医学》2008,37(9):914-916
目的介绍一种快捷、简便、灵敏和准确的测定组织工程皮肤活力的方法。方法采用SYTO 13和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2种荧光核酸染色剂对冻存后组织工程皮肤进行染色,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等方法计算活细胞。结果4℃条件下,组织工程皮肤冻存7d后表皮活力值为未冻存时的62.46%;冻存7d后真皮活力值为未冻存时的54.21%。结论SYTO/EB双重核酸染色法是测定组织工程皮肤活力的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培养系统中层黏蛋白(LN)合成表达的影响,观察垂直应力对组织工程皮肤生长及基底膜构建的作用.方法 常规制备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并根据应力作用与否分成两组培养.应力作用组每天接受垂直应力作用15 min,其他与对照组相同.在浸没培养3 d后,继续进行气-液界面三维培养.培养10、15 d后,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的基底膜构建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陈旧培养基中游离LN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表皮分层分化较对照组的组织工程皮肤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LN染色良好,且陈旧培养基中游离型LN-5的含量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垂直应力作用有助于组织工程皮肤系统中LN的表达,并最终促进体外基底膜结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分泌情况.方法 收集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制备过程中复方壳多糖皮肤替代物(SE)、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DE)、单层角质形成细胞(KC)以及复方壳多糖DE与KC在transwell内共培养的培养液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中b-FGF分泌量.结果 b-FGF分泌量依次为单层KC<复方壳多糖DE/KC共培养<复方壳多糖SE<复方壳多糖DE.结论 角质形成细胞能调控成纤维细胞分泌b-FGF能力,有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实验性皮肤癌基底膜的变化。方法用甲基胆蒽诱发的Balb/c小鼠,对其癌组织基底膜的层粘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皮肤不典型增生,皮肤乳头状瘤和原位癌,基底膜呈完整的线性分布,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基底膜的线性分布出现不连续缺损,甚至基本消失。结论基底膜的分布状态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胶原蛋白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胶原蛋白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培养理想方法.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鉴定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利用本室自制胶原蛋白,制备胶原凝胶和胶原海绵两种组织工程支架;在成功构建人工真皮的基础上,种植角朊细胞,构建人工复合皮肤,并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制备的胶原海绵孔径平均100~150μm,孔隙率89%,组织相容性良好;两种皮肤替代物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阳性,HE染色可见均具有表皮和真皮双层结构,厚度约3mm,在形态结构上与正常皮肤相似.结论 培养的人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胶原蛋白支架上气-液界面培养可构建出具有类似天然皮肤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6.
皮肤基底膜带(BMZ)是表皮和真皮之间重要的粘合结构,对于维持皮肤的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超微结构水平上,BMZ分为丰桥料及透明层上部、透明层下部、致密层和致密下层等四层结构。目前已经明确,大疮性类天抱疮(BP)、妊娠疮疹(HG)、癫痕性类天疙疮(CP)、钱状IgA大抱病(LABD)、获得性大疮性表皮松解症(EBA)和大疤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等疾病均是由与基底膜相关的一些蛋白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病理学和免疫电镜(IEM)等技术的应用,逐步揭示皮肤BMZ各层中与免疫性皮肤疾病相关各…  相似文献   

7.
李媛  陆伟  冀堃  刘源  董绍忠  金岩 《医学争鸣》2009,30(24):2921-2924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皮肤与正常皮肤表皮层组织学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全层皮肤,以正常在体皮肤作为对照,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观察表皮层的异同.结果:组织工程皮肤与正常皮肤在组织学上有一定差异,缺少上皮钉突,CK19在组织工程皮肤成熟期表达阴性,但CK10和pan-CK在两者表达皆为阳性,透射电镜观察上皮结构接近正常皮肤.结论:组织工程皮肤表皮层与真皮层结合不如正常皮肤紧密,可能与缺少上皮钉突有关,其表皮细胞基本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8.
潘云川 《海南医学》2002,13(10):66-68
近年来 ,一门新兴学科———组织工程学———倍受医学界的瞩目。作为一门边沿学科 ,它的意义在于实现体外预制有生命的组织和器官 ,以完全替代人体有病变的组织和器官。如在烧伤整形外领域 ,运用组织工程皮肤来进行修复皮肤缺损和瘢痕 ,重建功能形态。使皮肤移植从自体皮肤移植和异体皮肤移植发展到生物工程合成皮肤移植 ,而不必考虑自身皮源缺乏的问题 ,外形则愈加完美 ,可望成为未来解决大面积创面修复的理想方法。1 组织工程学的概念1 1 组织工程学定义新兴的组织工程 ,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和方法 ,用少量组织细胞通过体外培…  相似文献   

9.
李洁  李欣  蒋如如  阎春生  哈小琴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17-19,27, 27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仿生组织工程皮肤的科学化和简单化,为了提高组织工程皮肤的安全性、耐久性、弹性、生物相容性和临床疗效,一些功能强大的种子细胞已经在皮肤修复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内皮祖细胞可以通过成人外周血和脐带血从受体体内无创供应,也可以从诱导的多能干细胞中提取,可分化为组织内皮细胞,显示出了治疗血管化的巨大潜力。机体的各种损伤导致皮肤缺损或先天性畸形的修复,往往需要采取各种类型的组织移植,应用皮瓣的转移或游离移植是其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本综述主要阐述了内皮祖细胞在改善皮瓣血运状况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组织工程皮肤构建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研究者们应用类似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细胞作为组织工程肌腱的种子细胞,未获明显进展。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肌腱细胞均来源于中胚层,细胞形态相似。如果成纤维细胞能取代肌腱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肌腱组织工程则可望解决种子细胞缺乏的难题。作者曾应用成纤维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修复肌腱缺损取得初步成功,但缺乏长期观察结果。本研究旨在长期观察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并与肌腱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肌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人组织工程全层活性皮肤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亚玲  金岩  聂鑫  胡大海 《医学争鸣》2004,25(3):224-228
目的 :观察人组织工程全层活性皮肤 (ActivSkin)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ActivSkin修复深度创面 31例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观察应用ActivSkin后受体、供体的性别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并对病例进行随访 .结果 :治疗组深II度创面 2 5例 ,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6d(P <0 .0 5 ) .III度创面 6例 ,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2 0d(P <0 .0 5 ) .随访病例提示 :ActivSkin移植后组织相容性好 ,作为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三维结构支架的牛胶原膜在体内可降解 ,无免疫排异及局部炎症反应发生 .结论 :ActivSkin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较理想的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新型皮肤代用品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脂肪并与已构建的复合皮组装培育,试构建出含脂肪层的组织工程化皮瓣。方法(1)构建组织工程脂肪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SCs并进行三系分化诱导鉴定。ASCs与胶原凝胶混合并进行体外成脂诱导,诱导15 d后分别进行倒置显微镜、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观察。(2)构建复合皮从包皮组织中分离培养表皮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Fb与胶原凝胶混合后培养5 d,将Kc接种到含有Fb的凝胶表面,在液面下培养4 d后移至气-液界面继续培养10 d形成复合皮。(3)构建含皮下脂肪组织的3层结构的皮肤复合组织将培养的复合皮与脂肪组织按正常皮肤结构顺序组装后继续培养3 d并行HE染色观察。结果(1)ASCs具有成脂、成软骨和成骨分化能力。ASCs凝胶复合物体外成脂诱导15 d后,可见细胞内充满圆形脂滴,呈单房或多房形,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均显示为成熟脂滴。(2)经过气-液界面培养后,Kc成层分化,形成基底上层。(3)组装培育后的皮肤复合组织分3层,表层Kc成层分化并形成基底上层;中层和底层连接处细胞聚集;成脂分化的ASCs位于底层。结论分别应用Kc、Fb和ASCs三种细胞,在体外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脂肪和复合皮,且按序组装培育,可构建出组织工程化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测Alport综合征患者肾小球基底膜(GBM)超微结构改变与GBM上层粘连蛋白α1 (laminin α1)和α5 (laminin α5)分布的关系。方法:199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Alport综合征的患者20例,另外选择6例肾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在透射电镜下测量GBM厚度以及增厚和撕裂的范围。对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laminin α1、laminin α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在GBM的分布进行半定量评分:0分为0%,1分为≤25%,2分为25%~50%,3分为50%~75%,4分为≥75%。结果:透射电镜下观察Alport综合征患者的GBM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和撕裂分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对照组的laminin α1主要在肾小球系膜区,GBM无显色;laminin α5则沿着GBM均匀显色。Alport患者的laminin α1在肾小球系膜区的分布低于对照组,主要在GBM上显色;laminin α5在GBM上的分布低于对照组;GBM上laminin α1与laminin α5半定量评分呈高度负相关(r=-0.83,P<0.001)。GBM增厚及撕裂范围与laminin α1的半定量评分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76, P<0.001; r=0.56, P=0.015),与laminin α5的半定量评分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59, P=0.010; r=-0.53, P=0.025)。结论:Alport综合征患者GBM中异常分布的laminin α1和laminin α5与GBM增厚和撕裂的超微病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薄基膜肾病(TBMN)是最常见的肾病,人群中至少有1%受累。是成人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α3∶α4∶α5三聚体异常引起的。基因学证据提示,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杂合子引起常染色体遗传TBMN,这些突变基因也是导致Alport综合征的原因。作者对TBMN的流行病学、遗传学、病理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柴胡皂甙-d治疗抗肾小球基膜型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Sd)治疗抗肾小球基膜型(GBM)肾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抗GBM肾炎大鼠模型,用SSdx在疾病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给药,观察SSd对其的疗效。结果:SSd治疗可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脂和减轻肾小球病理变化。同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肾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活性氧(RO)清除剂活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均增强。  相似文献   

16.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珊瑚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天然珊瑚(natural coral,NC)的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观察其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复合后修复兔桡骨缺损的能力。方法:从兔股骨转子窝抽取骨髓,体外培养扩增,将其接种于珊瑚上,一组分别于1、3、7、14天取材,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另一组进行诱导,培养5天后接种于兔桡骨1cm缺损中.以珊瑚填充桡骨缺损组作为对照。结果:从第1天开始,珊瑚表面即有细胞贴壁,随时间延长,细胞数量增多,到14天时有大量胶原形成。种植于兔桡骨缺损者4周时珊瑚降解不明显,骨组织形成较少,8周时见珊瑚部分降解.骨组织形成较多,20周时珊瑚完全降解,骨折愈合。结论:BMSCs与NC复合可构建组织工程骨,能修复骨缺损,并具有成骨可靠、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胶原膜对表皮角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分为PLGA组和胶原膜组,表皮角质细胞以3×10^7cm^-2密度分别种植于PLGA和胶原膜上;对照组为单层表皮角质细胞培养。于第7天和第14天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种植后第1,3,5,7,14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观察细胞损伤程度,应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一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表皮角质细胞种植后第7天,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粘附于PLGA和胶原膜呈原有三维结构稳定均一生长,第14天有纤维丝状细胞外基质生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相点LDH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LGA组和胶原膜组表皮角质细胞分泌IL-1β、IL-6和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LGA和胶原膜在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中作为一种生物支架,增强表皮角质细胞分泌IL-1β、IL-6和IL-8能力,对加速创面愈合可能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上皮细胞(MC)和基底膜(BM)在乳腺乳头状病变中的分布情况。方法:用单克隆抗体HHF35(抗肌动蛋白)和抗Co11 Ⅳ(抗四型胶原)对42例乳头状病变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1.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瘤病的导管周多有较连续的MC和BM分布,而在乳头状结构中前者亦有MC和BM分布,而后者却无;2.乳头状导管内癌导管周可有也可无MC和BM,若无可能预示着肿瘤浸润的开始,而乳头状癌既无MC,也无BM表达;3.良恶性病变中MC和BM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005)。结论:MC和BM标记对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