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延缓骨量丢失;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构成比,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发病机制一直还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内分泌改变、钙摄入不足、缺乏锻炼和遗传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但是临床中发现仅仅靠补充雌激素和补钙是远远不够的,它的发生还与黄体酮和多种营养素有着密切关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点是骨强度降低,骨强度取决于骨质量和骨密度(骨量)两个因素。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两大关键。骨峰值为一生中最高的骨密度值,一般在25至40岁年龄段达到,它由遗传(70%~80%)和环境(20%~30%)两大因素决定。环境因素中已知足量钙的摄入和规则的负重…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发病机制一直还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内分泌改变、钙摄人不足、缺乏锻炼和遗传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但是临床中发现仅仅靠补充雌激素和补钙是远远不够的,它的发生还与黄体酮和多种营养素有着密切关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点是骨强度降低,骨强度取决于骨质量和骨密度(骨量)两个因素。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两大关键。骨峰值为一生中最高的骨密度值,一般在25至40岁年龄段达到,它由遗传(70%~80%)和环境(20%~30%)两大因素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内量减少为特征,骨组织纤维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多发生于老年人或绝经后的妇女。根据本院及国内资料显示,男性超过65岁,女性超过50岁,都将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这可能与该年龄增长和退变有关。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诊断标准,50—59岁年龄段,与骨量峰值比,男性丢失5-5%,女性丢失21-6%;60—69岁年龄段,男性骨量有明显丢失,与骨峰值比减少达17-3%,而女性骨量丢失更为明显,达40-2%之多,骨质疏松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正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是否会发生骨质疏松症,一是峰值骨量的高低;二是骨量丢失的速率,即骨量丢失的快慢。峰值骨量高则意味着"骨银行"储备量较大;骨量丢失速率较慢则意味着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骨量丢失相对会少。所以,影响峰值骨量形成或骨量丢失速率的因素均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固有因素和非固有因素。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中的代谢性骨病,表现为骨量明显丢失和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因而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80~90岁老年人的骨密度由年轻峰值的丢失,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与防治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中的代谢性骨病,表现为骨量明显丢失和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因而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80~90岁老年人的骨密度由年轻峰值的丢失,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的膳食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膳食因素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方便的人为可控因素。通过合理膳食 ,不但有利于生命前期最佳骨峰值的获得 ,而且有利于生命后期骨丢失的减少 ,这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膳食危险因素包括低钙摄入、低蛋白或高蛋白摄入、低维生素摄入、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的咖啡、碳酸饮料、食盐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男性骨质疏松症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男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男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本节将着重讨论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和预防。1 男性骨量变化的特点男性与女性相似,自青春期开始骨量显著增加,中年以后,骨量逐渐减少。但男性骨峰值形成期的持续时间较女性为长,总体骨架较女性大,长骨的直径、长骨皮质骨的厚度、椎体和股骨颈部位的截面面积均大于女性。由于长骨的直径是其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男性长骨直径和皮质骨厚度较大,所以男性的长骨的强度高于女性,不易发生骨折。有人报道,青年男性总的骨矿…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确诊有赖于X线光和BMD测定。根据WHO 1994年的诊断标准确定是低骨量(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的1个标准差以上但小于2.5 SD),骨质疏松(低于峰值骨量的2.5 SD)或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它表明人体单位体积内骨总量减少。人体的组织器官都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各种阶段,骨组织也不例外。年龄越大,骨量丢失越多,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生骨质  相似文献   

12.
王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125-126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缺乏而致骨吸收,特别是小梁骨的骨吸收加速造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约有1/3绝经的妇女患骨质疏松症.特别在绝经后3~4年,每年骨丢失约为2.7%,以后每年为1.7%,8~10年为稳定期.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症性骨折是发生在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在美国大约每年发生骨折的人数为100万人次,治疗费用高达10亿美元,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据报导[2],死亡率为20%,永久残废率为50%,因为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故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目前已逐渐被大家所认识,预防疾病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治疗.许多学者提倡在绝经前期对其进行预防,有效的预防需要评价危险因素,现将有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防,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患病率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充分认识骨质疏松症,掌握其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导致骨量的快速丢失,使中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大大高于男性。绝经后激素治疗能有效阻止骨量丢失,维持骨量,降低骨折危险。特别提倡在60岁以前或绝经10年内开始使用激素治疗。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病机、诊断标准、防治措施和激素补充治疗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中老年妇女易发的骨质疏松症,不仅受其成年后骨骼质量丢失速度的影响,而且也与其骨发育期所达到的骨骼质量峰值有密切关系。Lloyd等人首次进行了青春期女子膳食补钙的研究,以认识早期补钙对骨密度的影响及其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本文就上述研究和其他几个有关的报道资料讨论了钙干预试验的进展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全身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强度下降、骨易碎性增加的全身骨骼疾病,防治时应做到“五宜五不宜”。宜早不宜迟现代医学认为,骨量的丢失年龄段女性为35岁,男性为40岁,骨质疏松的防治也特别强调年龄段,宜越早越好。70岁以上的老人,“五脏皆衰,筋骨懈堕”,此时要想通过治疗来延缓骨量的丢失,就难上加难了。因此,中年以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峰值,防患于未然。宜动不宜静长期循序渐进的运动,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运动还能  相似文献   

16.
郑鲤榕  黄惠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152-152,154
左归丸为补肾名方,可以延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症有独特疗效,但对其机理研究仍未明确,笔者就其方药入手,从药学属性及现代药理出发剖析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正>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可以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早,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为迟。年轻多积累,老年少丢失骨头中的矿物含量在人的一生当中从小时候到年轻时有一个积累过程,积累到最好的程度叫骨量峰值。一般3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也就是说你这时候的骨量"存款"是最多的。年岁再大以后,就只是花这个"存款"了,骨头中的矿物含量就慢慢丢失。如果你年轻时骨量积累得多,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96例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48例,运动组每人每天服用元素钙600mg的同时进行户外运动,对照组每人每天仅服用元素钙600mg。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骨钙素和尿吡叮啉/肌酐)。结果:运动组治疗12个月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同时运动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骨形成指标BGP上升,骨吸收指标U-Pyd/Cr下降,并且该变化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而对照组骨代谢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运动不仅能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髋部的骨量,同时能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有效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积极预防跌倒和骨折。  相似文献   

19.
妇女进入围绝经期以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波动性下降,会减少对钙的吸收,同时破骨过程增加,新生骨骼无法及时形成,骨骼密度降低,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膳食营养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其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分析不同营养物质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阐述科学合理饮食和运动,预防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0.
所谓骨峰值是指人在一生中骨质最坚硬,骨矿含量最高的时期。骨峰值的高低可因人而异,男女也略有不同。骨峰值较高的人,能有效地对抗骨量的丢失,进而延缓骨质疏松的到来。因此,人类设法提高骨峰值,将会延缓甚至杜绝骨质疏松症。 一般来说,女性28岁,男性35岁左右骨峰值就基本形成。但是,女性从35岁,男性从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