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现仅就左右寸口之浮脉所主病证,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试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心悸属中医学"惊悸、怔忡"范畴,心主血脉,血养心神,心气充沛、阴血充足,则脉道充盈;气虚则血行无力,血虚则不得养心,故发为心动悸、脉结代。复脉汤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温振心阳的功效。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党参、大枣补气益脾以滋化源;地黄、阿胶、麦冬、麻仁甘润滋阴以补心血;桂枝、生姜辛温通阳以助复脉;与益气养阴药相配,既可温而不燥,又使气血充盈、脉道通利,则心动悸而脉结代之症可解。全方标本兼治、气血同调,配伍严谨,共收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相似文献   

3.
4.
总结了李七一教授治疗心悸的经验,把心悸辨证分为心血瘀阻型、痰火扰心型、气阴两虚型、心阳不振型,由此入手分析其独特的治疗经验和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对"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的理解,并结合个人的临床观察结果,说明"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对临床判断患者预后及诊断肿瘤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俞景茂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治儿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俞老师用药轻灵,药味平和,疗效卓著。现就俞老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李亚平教授治疗心悸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和总结其对心悸的认识与辨证分型.结果:李亚平教授将心悸分为3种证型: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证;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在临证用药时辨证论治,选用补气活血方、真武汤合生脉散化裁、滋水清肝饮加减.结论:李教授所立治则合理,遣药组方严谨,治疗心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丁甘仁先生认为外感泄泻与"脾、湿"关系密切,治疗外感泄泻,从"脾、湿"入手,再据兼挾之不同邪气佐以不同治法。脾虚常致食滞、气滞,故予健脾、祛湿、消食、和胃、理气之法。丁甘仁先生对于本病辨证准确,处方精当,用药醇正,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9.
张磊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之一,已从医近60载。张老精研岐黄,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医术精湛,临证尤擅长运用经方,常获奇效。笔者有幸侍诊,得窥一二,现略举几例张老以经方治疗外感发热病案作一探讨,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朱虹江教授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其临证核心是辨证论治,运用其宣肺之法,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3,(12):1813-1815
目的:总结刘如秀教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刘如秀教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思路及治疗的有效方剂。结果:刘如秀教授主张提高外感热病疗效的关键是把好气分关,控制并消除气分高热表现,将病情完全中断于气分。同时,外感热病后期应频服养阴生津之剂。结论:刘如秀教授治疗外感热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跟随老师临床、观察学习,整理其经验。总结田惠民老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为辛温辛凉并用,风寒风热两解。  相似文献   

14.
支楠教授与孔伯华老中医一脉相承,继承和发展了孔门学术思想与经验,善于将温热病辨证思想应用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辨证中.孔老认为,外感温热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外感淫邪而成.清热疏风为基本治法,兼有清肺平肝、解毒利湿、生津和胃.临床细辨病势、病位、兼加、体质而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5.
周仲瑛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具有丰富的经验.认为其病因以风为先导,常挟寒、挟热、挟燥,表现风寒、风热、风燥为患.病机总属肺气宣肃失常,治应祛邪利肺,因势利导,以宣通肺气为基本要法,同时重视化痰祛痰.临证时当慎防病情演变转化,须治随证转,并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咳,慎用收涩镇咳药,必要时结合辨病用药.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浮紧、浮缓、浮数都是表寒证的具体脉象表现,后世医家往往未能很好理会表寒证出现浮数脉的事实,或者是忽略这些细节,直至将浮数脉作为表热证的对应脉象,而把浮数脉剔出表寒证,所以用辛凉解表方药统治浮数脉.就<伤寒论>中浮数脉之表寒证证治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17.
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30余年,在肺系疾病的防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兹将晁老师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整理如下。1 宣降结合,重视宣散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为华盖之脏,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且为娇脏,不耐寒热...  相似文献   

18.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病证,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每于情志波动、劳累后发作,并伴胸闷、气短、失眠、眩晕诸症,与西医学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症状相似[1].心悸病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惊悸"等.孙天福教授系全国中医临床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以往注家所注“肝左肺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结合《内经》的多篇文章论述指出:《内经》对人体内脏疾病的体表表现有系统的认识,“肝左肺右”主要指脏器病变的体表表现在左在右的不同而言.这与现代医学发现的肝脏肿瘤多转移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而肺的相应病变转移至右侧的规律相符.上述观点是以前注释的重要补充,既符合中医藏象学说,同时也佐证了淋巴管是经络结构成分之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是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论述杂病的部分,开创了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先河。由于其中所载方药精效著,被后世医家称为"经方",并因此享有"方书之祖""医方之经"的美誉。但《金匮要略》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并非仅因其方剂,而还应包括全书所论理、法、方、药等各方面对后世临床起到的重要指导作用。其中,脉诊的论述对后世脉诊理论体系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在此,文章就书中所论"脉浮"进行了整理和更深一步的学习,从而,提出了笔者对仲景之"脉浮"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