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 5例Stanford B型亚急性期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局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监控下,切开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内膜破口处,封闭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结果患者原发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封闭,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术后1月及6月用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复查显示无内漏及移位等并发症,假腔血栓形成.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适合带膜支架介入治疗,具有技术可靠,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型动脉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进行血管腔内隔绝术(其中2例为DeBakeyⅢa型,6例为DeBakeyⅢb型)。结果8例均成功行血管腔内隔绝术,出现I型内漏4例,经球囊扩张后2例内漏消失,2例仍有少量内漏。进行22~36个月的临床随访。1例于术后23个月死于颅内出血,余7例均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带膜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5例Stan-ford B型亚急性期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局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监控下,切开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内膜破口处,封闭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结果患者原发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封闭,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术后1月及6月用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复查显示无内漏及移位等并发症,假腔血栓形成。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适合带膜支架介入治疗,具有技术可靠,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方法 2002年12月~2005年1月,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降主动脉夹层病人21例,女2例,男19例, 年龄(56±7)岁。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给予足够健康教育、密切注意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结果 21 例病人共植入22枚覆膜支架。术前血压控制平稳,20例术中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术后3~6个月螺旋CT 随访,无远期死亡,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无破裂、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认真的护理措施对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烟囱”支架技术在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观察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17例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使用“烟囱”技术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6例,女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支架释放后即时血管造影显示破口封堵完全,“烟囱”支架血流正常.随访3-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无术后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患者出现左足乏力1例、头晕1例、胸闷痛2例、Ⅰ型内漏2例.无严重神经系统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未见移位、明显内漏及“烟囱支架”闭塞等异常.结论 对于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使用“烟囱支架技术”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近3年江西省人民医收治的21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行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的位置关系.切开右侧股动脉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支架后重复造影检查以观察真假腔血流变化、主动脉分支供血的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假腔不再显影,支架通畅,无扭曲、移位.结论 EVAR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有效的,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急性期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TAD)腔内修复术后早、中期手术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完成80例急性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手术在发病72 h内完成.手术前行胸腹主动脉夹层强化CT检查,在DSA手术室全麻下切开股动脉进行支架置入术,出院前进行CTA检查,手术后半年至一年内复查CTA.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后失去随访.5例术后造影提示有Ⅰ型内漏,4例1年内复查消失或造影剂溢出量明显减少,1例手术后仍有明显Ⅰ型内漏,1年后接受再次支架手术成功.其余支架安装后造影显示破口封闭,无内漏.住院期间死亡2例,1例为高龄患者降主动脉破裂,1例为夹层逆行撕裂至升主动脉后破裂.住院期间发生严重低氧血症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均经治疗后恢复.结论 急性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进行腔内修复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中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后近端Ⅰ型内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东莞康华医院2009年6月至2014年7月期间83例行TEVAR术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及术后分别采用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螺旋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内漏进行评估.术后随访时间为2-63个月.结果 83例患者中出现近端Ⅰ型内漏10例,术中出现内漏者6例,迟发性Ⅰ型内漏4例.结论 Ⅰ型内漏是TEVAR术的常见并发症,血管因素、移植物的选择以及术者的经验均可影响内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技术在治疗胸主动脉钝性外伤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7例胸主动脉钝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A及术中造影评估病变,回顾术中技术成功率,死亡及截瘫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CTA随访明确有无内漏、支架移位等情况.结果 所有创伤都累及主动脉峡部,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例、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6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其中1例先行左-右锁骨下动脉转流术.术中6例部分或全部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所有手术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无死亡及截瘫发生.术后随访时间2~28个月,无左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支架无内漏及移位.结论 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DeBakev Ⅲ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选择DeBakey Ⅲ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例,先行保守治疗4周,然后行TEVAR.治疗过程中采用全主动脉64排CTA观察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假腔内血栓、降主动脉夹层的变化.结果 术后9例患者均恢复较好,痊愈出院;随访6~30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DeBakey Ⅲ A主动脉夹层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行TEVAR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B型主动脉夹层5例,切开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后重复造影检查。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置入的人造血管支架使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明显改善降主动脉及分支血管血流。术后4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内漏患者术后随诊,7个月后消失,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是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的治疗途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袁军  林英忠  刘伶 《内科》2008,3(5):704-705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在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8年行腔内隔绝术的1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带膜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CTA随访14例假腔完全血栓化,夹层破裂死亡1例,出现新发破口2例,内漏1例。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前破口定位。术中真腔确认及支架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应用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 :在全麻、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 (DSA)监控下 ,切开股动脉 ,将带膜支架置入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处 ,将破口封闭。采用国产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 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DeBakeyⅢa型 2例、Ⅲb型 4例 ,Ⅰ型 1例。 7例中 60岁以上 5例 ,其中 70岁以上 2例 ,有 6例伴随其他脏器疾病。结果 :所有患者带膜支架置入后破口完全封闭 ,真腔血流恢复正常 ,技术成功率 10 0 %。无中转开胸手术 ,无截瘫、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无围术期死亡。随访 1~ 12个月 ,1例 2个月后腹主动脉内膜破口再置一个带膜支架 ,余 6例均经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证实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 ,尤其适合不能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EVR)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5例DeBakeyⅢ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中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较少。术后1~22个月随访,术后30d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左下肢体运动障碍,余13例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b型夹层动脉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因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8例。术前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CT血管造影(CTA),术中造影再次评估病变部位及解剖位置,切开股动脉,行覆膜内支架置入,封堵原发破口,手术成功后再次造影检查。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支架37枚,全部获得成功。术中造影见少量内漏4例,3例经支架近端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无需特殊处理。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明显扩大。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采用MedtronicTalentTM带膜支架置入治疗 5例StanfordB型亚急性期主动脉夹层患者 ,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监控下 ,切开股动脉 ,将带膜支架系统置入降主动脉内膜破裂口处 ,封闭破口。结果 :所有患者带膜支架置入后破口完全封闭 ,真腔血流恢复正常 ,技术成功率 10 0 %。无急诊开胸手术、截瘫、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无围手术期死亡。 1例术中发生新的StanfordA型夹层 ,所有患者在 1~ 8[平均 (4 .5 5± 2 .1) ]个月的随访期内经螺旋CT证实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亚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 ,可望部分替代外科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75例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适应证的选择、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7年6月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EVAR治疗75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6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4±12.6(29~83)岁.1例29岁女性病因考虑为埃-当综合征,2例年青男性分别继发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外伤车祸.全部患者均经螺旋CT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重复造影检查.结果 75例患者共置入81枚带膜支架.其中2例因近端破口接近左锁骨下动脉,先行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再置入支架,支架近段覆盖左锁骨下动脉.25例支架置入后出现明显内漏,20例予球囊扩张,6例置入1枚短支架后内漏消失.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埃-当综合征女性患者术中出现股动脉、髂外动脉、髂总动脉广泛血管撕裂,失血性休克,经抢救好转恢复.2例术后早期死于夹层破裂.术后随访1~24个月,2例(包括1例埃-当综合征患者)术后半年发生猝死,1例术后1年复查CT发现支架远端出现破口,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其余存活者复查螺旋CT示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无瘤体破裂、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EVAR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老年高危患者.而对于年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要注意排除埃-当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用EVAR治疗埃-当综合征的血管并发症,目前尚未见报道,其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 总结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 胸主动脉夹层 4 9例 ,男 4 4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1 6± 1 8)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 ,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 支架置入全部成功 ,术后即刻造影 4 0例无内漏 ,9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 ,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例因支架置入位置过高 ,行外科升主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随访 :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 ,术后造影 9例有内漏者 ,无加重 ,4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 ,余者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架型人工血管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穿透溃疡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4年3月,行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主动脉穿透溃疡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23±119)岁。2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慢性TypeB23例,急性TypeB1例,TypeA1例。主动脉穿透溃疡5例。术后随诊1~32个月。结果30例支架型人工血管均成功植入。5例有近端内漏,1例术中发生升主动脉夹层,2例分别在术后1d、7d发生升主动脉夹层。术后30d内死亡2例。术后30d内死亡率为67%。1例术后20个月因近端内漏接受第2次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术后随诊1~32个月,无死亡,亦无支架移位、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穿透溃疡的有效方法,中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07例(男88例,女19例,年龄28~83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iography,MRA)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穿刺左肱动脉行主动脉造影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监视下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送入胸降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 107例成功进行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随访1~48个月,术后1个月3例死亡.104例行CTA复查,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术后6个月,1例再发生升主动脉夹层,置入一枚支架后后假腔消失.术后1年,主动脉均未见病变.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