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40岁。因呕血、黑便11天入院。缘于11天前正常进食后半小时突发呕血1次,量约100ml,随后解黑便1次往某医院,电子胃镜示:“食管中下段距门齿30cm以下前壁一条曲张静脉,直径约3mm,呈青蓝色,曲张静脉表面黏膜局部可见红斑、糜烂。”临床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禁食、止血、制酸等治疗,呕血、黑便停止。为行静脉曲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5 7岁。 2 0 0 1年 3月 2 5日突然呕吐胃内容物 1次 ,继而出现左侧胸背部剧烈疼痛 ,伴明显呼吸困难 1小时就医。急诊胸透后以左侧肺不张收住呼吸内科。既往有冠心病史10余年 ,1991年因消化道大出血住院确诊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入院查体 :T36 .7℃ ,P10 0次 / min,R2 6次 / min,Bp140 /10 0 mm Hg(1mm Hg≈ 0 .133k Pa)。口唇轻度紫绀 ,胸廓基本对称 ,右肺呼吸音粗 ,左下肺呼吸音稍低 ,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0 0次 / min,律齐 ,无杂音。腹肌紧张 ,无明显压痛 ,肠鸣音消失。入院诊断高度怀疑肺栓塞 ,主动脉夹层破裂不排除。急查血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6 0岁。因腹痛 9小时入院。发病前无恶心、剧烈呕吐 ,既往有脑出血、阵旧性前间壁心梗病史。查体 :T38.5℃ ,P96次 / m in,Bp12 0 / 80 mm Hg(1m m Hg=0 .133k Pa)。右肺呼吸音低 ,双肺无干湿性罗音 ,上腹肌紧张、压痛 ,反跳痛 (± ) ,以剑突下明显 ,Murphy征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15 .1× 10 9/ L ,GR76 % ,血淀粉酶 5 90 U,尿淀粉酶12 0 0 U,心肌酶谱无异常。腹透排除隔下游离气体及液气屏。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禁饮食 ,行胃肠减压 ,给予乐复星、灭滴灵、6 5 4- 2及极化液治疗 1天后 ,腹痛未减轻 ,出现心… 相似文献
4.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69岁 ,农民。因突发胸腹痛 1h ,呼吸困难 2 0min ,于 2 0 0 2年 6月 17日急诊入院。患者 4h前曾大量饮酒 ,1h前出现呕吐后突感胸部及上腹部剧烈疼痛 ,呈持续性锐痛 ,向后背部放射。 2 0min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呈进行性加重。无咳嗽 ,无咯血 ,无发热 ,无意识障碍。在院外未作任何治疗 ,急诊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10年 ,否认外伤史。查体 :体温 3 7.5℃ ,脉搏 110次 /min ,呼吸 3 4次 /min ,血压 10 5 /75mmHg ,神志清醒 ,急性痛苦病容 ,呼吸急促 ,面色苍白 ,口唇紫绀 ,气管向右侧移位 ,桶状胸 ,… 相似文献
5.
食管憩室与食管早癌都较少见,但均不罕见,而二者合并出现则极为罕见。本例食管早癌发生于食管憩室,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6.
7.
8.
下腔静脉肝段局限性狭窄所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5 7岁 ,教师 ,因间断排柏油便十余天 ,于 2 0 0 0年 9月 9日住院 ,住院后又呕暗红色血两次约 80ml,伴有头晕、心悸等症。住院后血压尚平稳 13/8kPa ,既往无肝病史 ,入院查体 :无肝掌及蜘蛛痣 ,无巩膜及皮肤黄染 ,腹软 ,肝脾不大。腹水征阴性 ,给予止血 ,补充血容量 ,抑酸 ,保护胃粘膜等治疗后病情缓解。辅助检查 :乙肝五项正常 ,甲肝抗体、丙肝抗体均为阴性 ,肝功正常 ;胃镜 ,食管下段可见两条静脉曲张 ,呈暗紫色 ,胃底静脉曲张呈瘤样改变 ,可见红色征 ,胃粘膜可见散在点片状出血性糜烂 ;螺旋CT结果回报 :肝脏回声、管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老年人的食管病变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3个月后的胃食管反流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60岁及以上行食管ESD术后3个月及以上的患者烧心、反酸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量表进行评分。记录患者年龄、病变位置、大小和来源,分析软件SPSS17.0。结果共有144例患者完成了随访,其中男性86例,女性58例,中位年龄65岁(60—80岁)。食管病灶大小0.4-10cm,中位数2cm。病灶下缘距食管胃结合部0—21.5cm,25%和75%位数值分别为4.1cm和12.0cm,中位数值为8.0cm。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40例(27.8%),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者11例(7.6%)。女性较男性患者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症状(P=0.028),病灶下缘距离食管胃结合部〈2.0cm者较2.0cm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P=0.011)。结论食管病变的ESD手术3个月后部分老年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和食管炎,距离食管胃结合部2cm以内的病灶ESD术后患者可能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由某种原因致食管腔内压力骤然升高时引起食管壁全层穿通性撕裂伤 ,是一种迅速危及生命、预后极差的胸部急症。临床较少见 ,误诊率较高。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 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6例为本院 1992年 12月~ 1999年的住院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4 2 .5岁。发病诱因 :病初有剧烈呕吐史 5例 ,其中醉酒后呕吐 2例 ,进食太猛后呕吐与吞咽不适感各 1例。合并胸腔积液 5例 ,其中右侧 3例 ,左侧 2例 ,纵膈脓肿并食管气管瘘、食管主动脉瘘 1例。感染性休克 2例 ,脓毒败血症 1例。死亡 2例…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纵轴超声诊断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平均47.5岁。因腹胀、腹痛、反酸等上消化道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胃镜发现的食管早癌和上皮内瘤变、深度未超越黏膜卜层者15例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沿病变下方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变.结果 15例食管早癌和上皮内瘤变病变,最大卣径2.5~4.5 cm(平均3.2 cm).14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3%(14/15).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手术时间(白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45~15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 ml,均经电凝、氙离子凝固术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内镜下治疗的出血;ESD穿孔发生率0(0/15).术后随访14例,随访期6~18个月(平均11.5个月),创而完全愈合,无一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广基底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2014年1月我院应用电子食管胃镜发现的直径≥2.0 cm胃食管广基病变(息肉、癌前病变、早期局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超声内镜检查位于黏膜肌层以下(包括黏膜肌层)的病灶纳入选择,并行ESD治疗.结果 本组研究共64例患者,54例病灶位于胃内,10例病灶位于食管内,所有病变经ESD完整剥离,术后经病理证实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无病变组织残留.胃组:5例(9.26%)发生术中少量渗血,出血量2~10ml,予以电热活检钳电凝成功止血;1例(1.85%)患者术后8小时出现呕血,鲜红色,Hb从132g/L降至100 g/L,急诊胃镜止血成功.食管:病灶内均未见出血、穿孔、皮下气肿等并发症.随访58例,术后l,3,6个月复查胃镜,创面愈合良好,未见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治疗胃食管广基病变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食管黏膜良恶性病变的常用手段,已成为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食管癌ESD术后5年生存率>95%,但术后食管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食管非环周病变切除后狭窄的发生率为56%~76%,环周病变切除后狭窄率更是高达100%.目前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和口服类固醇激素是预防食...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用张氏剥离刀采用远视距法ESD治疗的20例患者资料,病例均符合食管ESD治疗适应证。病变均完成了整块切除,切除标本大小3.0~11.0 cm;手术时间13~67 min。所有病例术中出血情况与常规方法相同,均可通过电凝或止血钳成功止血;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病例发生。术后食管狭窄3例,但均为轻度狭窄不影响进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张氏剥离刀初步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瘤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4例早期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ESD治疗,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切除黏膜平均最大径为3.0 cm,范围1.5~6.5 cm。病变完整切除151例(92.07%),治愈性切除143例(87.20%),术中穿孔3例(1.83%),1例外科手术修补,2例内科保守治疗。纵膈积气或反应性渗出3例,保守治疗痊愈。无术中大出血及术后迟发出血。本院随访1次以上112例,电话随访30例,失访12例。随访发现病变残留2例(1.22%)。结论观察结果显示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与日本的报道结果近似,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ESD是治疗食管浅表鳞状细胞瘤变的有效治愈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食管早期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ESD术后除了出血、穿孔、术后狭窄等常见并发症外,部分患者术后还可能在食管没有狭窄的情况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等症状,考虑与术后食管动力异常有关。本文主要就食管ESD与术后食管动力异常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观察了75例正常成年人食管下段超声图像特点,并测量其前后径为X=9.818±1.232mm。与83例经X线钡透证实的肝硬化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病人的B超表现进行比较,发现具有食管下段前后径增宽、“双线征”中断、仍能分清食管下段壁三层回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