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侧裂区胶质瘤1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首选且有效的方法。侧裂区胶质瘤周围血管丰富,肿瘤被额颞叶覆盖,切除难度较大,而术后并发症较多,2001~2004年我们共收治侧裂区胶质瘤18例,均经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回区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28例。术中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代偿回流静脉,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8例。术后出现偏瘫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认为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回区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肿瘤全切除率高,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完成67例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并对其平均注册误差,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正常结构的保护及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7例平均注册误差为(1.1±0.4)mm,术中病灶定位准确,全切除47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和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老年人岛叶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经外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人岛叶区低级别胶质瘤9例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偏瘫1例、失语1例,均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早期复查头颅MRI,未见明显肿瘤残留;近期复查头颅MRI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是治疗老年人岛叶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方法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的疗效,讨论显微解剖学的理论基础。方法对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9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9例。均在处理完肿瘤后行终板造瘘术。结论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系通过胚胎组织残留的透明隔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正常组织损伤极少,可在直视操作下切除第三脑室及松果体区肿瘤,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率高,对于未做肿瘤全切除及考虑术后局部组织肿胀或放疗期间局部肿胀致导水管开口梗阻者,可同时行终板造瘘术,以解决脑积水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显微全切除鞍膈脑膜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鞍膈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有效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13例患者采用改良手术入路,扩大病变部位的暴露范围,减少术中因牵拉所造成的脑损害,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分块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护与病变关系密切的血管、神经、丘脑下部、垂体、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结果 13例均一次全切除肿瘤,随访1~8年,无肿瘤复发,除1例术前视力已完全丧失外.3例生活自理。9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经纵裂胼胝体前切除鞍膈脑膜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可一次全切除肿瘤,并能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结构。微侵袭显微外科技术是其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38例经CT确诊高血压脑壳核出血(出血量40-80ml)患者,均采用经翼部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脑壳核血肿清除术.结果:38例中死亡3例,存活35例.术后6个月随访,生活自理21例,生活部分自理8例,生活不能自理6例.认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壳核出血为最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3例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通过KP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 33例肿瘤均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28例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术中无死亡。术后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改善和恢复者32例,1例因术后急性肺梗塞死亡。术后随访显示除死亡病例外,肿瘤全切者无肿瘤复发,KPS评分均有所提高。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早期出现呼吸障碍,本组2例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并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1周后脱机。结论外生型或有较大囊变、相对局限的脑干胶质瘤可行积极手术治疗,术后积极控制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使用荧光素钠辅助下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显微手术的肿瘤全切情况及患者预后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85例,根据肿瘤切除术中是否使用荧光素钠辅助分别设为荧光素钠手术组(52例)和常规手术组(33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患病年龄、侧别、肿瘤最大直径、囊实性情况、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术前术后KPS评分差、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 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术前术后KPS评分差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PFS和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荧光素钠辅助下的高级别胶质瘤显微手术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缩短手术时长,延长患者PFS和OS,使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0.
罗斌  李冰  孙梅  黄楹 《山东医药》2010,50(30):40-41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直径2.5-4.8 cm的鞍上颅咽管瘤(囊变8例,伴有钙化2例,完全实性8例)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根据肿瘤位置利用不同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部切除15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9例视力改善。结论额外侧锁孔入路能提供足够的鞍上区手术空间,可充分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减少脑牵拉,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保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51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予以面神经监测。结果行肿瘤全切术46例,次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5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47例,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44例。结论熟悉局部显微解剖、采用术中面神经监测、手术者经验及精细操作是保护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上蚓部肿瘤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7例小脑上蚓部肿瘤患者,采用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结果本组中4例幕下型脑膜瘤均SimpsonⅠ级切除,2例血管母细胞瘤及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胶质瘤均得到全切除,均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5a,肿瘤均未见复发。结论经枕下天幕入路开颅简单,术野清晰,有利于小脑上蚓部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微创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包括伽玛刀治疗后,肿瘤增大或囊性变扩大2侧)经微创显微手术治疗16例NF2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听力损伤程度选择手术切除时机和肿瘤侧别,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三叉神经和听觉脑干反应监测。 结果双侧听神经瘤9例均分期分侧切除,单侧听神经瘤切除7例,共切除25侧听神经瘤(2侧肿瘤未行手术)。全切除肿瘤22侧(22/25,88%),另3侧肿瘤近全切除(为唯一存在听力耳)。椎管内神经鞘瘤3例和颅内脑膜瘤1例,均获得肿瘤全切除。近全切除的3侧听神经瘤和尚未行肿瘤切除的2侧听神经瘤(尚存有效听力),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术前残存有效听力的11侧耳,术后保留不同程度的听力5侧,听力保留率为45.5%(5/11)。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者23侧(23/25,92.0%),半年后复查显示面神经功能H-B I~Ⅲ级的有23侧,H-B Ⅳ级2侧。术后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应根据双侧肿瘤的大小、听力水平、解除脑干压迫的迫切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和是否合并其他肿瘤,来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选择最佳的肿瘤切除的时机、肿瘤侧别和肿瘤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枕下后正中入路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外科结合超声吸引切除的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鞘瘤5例,脑膜瘤7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观察16例患者的术后疗效。 结果1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损伤加重者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7年,除1例术后仍有肢体乏力、行走不稳外,其余患者症状消失。1例次全切除患者术后3年复发。 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显微手术技巧要求高,脑干、后组颅神经和血管保护十分重要,枕下后正中入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破裂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7例脑AVM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全组37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其中恢复工作21例,生活自理10例,需要他人照顾2例,死亡4例(死者均为术前脑疝时间较长患者)。结论选择适当的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改善脑AVM破裂出血的预后,血肿清除加AVM切除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1例60岁及以上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主要采用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全切除及次全切除91例,大部切除25例,部分切除5例.住院期间视力好转80例,占88.9%.随访MRI72例,肿瘤无复发或静止状态67例,复发需再次手术5例.术后生活自理率80%.结论 多数老年垂体腺瘤初期的临床表现隐匿,发现时往往肿瘤大、压迫视神经,尽早鞍区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对老年垂体瘤有效、安全,尤其是经鼻蝶入路.  相似文献   

17.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8例蝶骨嵴脑膜瘤,(根据所见肿瘤主体部位分为外侧型和内侧型)。外侧型25例行手术全切除,内侧型23例中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5例视觉障碍明显改善,1例单侧视力损害加重,动眼神经损伤1例,偏瘫1例,死亡1例。术后26例随访2个月~9a,复发6例均为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患者。认为经翼点入路手术可获良好显露,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黏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30例脑胶质瘤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行CT灌注成像,测量术前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术后病灶区、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结果显示,术前脑胶质瘤随肿瘤级别的增高病变区rCBV升高,P<0.01;术后复发者,病变区CBF、CBV较未复发者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升高,P均<0.01;未复发者,病变区CBF、CBV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低,P均<0.05.认为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对胶质瘤进行术前分级,而且有助于术后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老年人垂体腺瘤的临床综合疗效,以选择对该类型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垂体腺瘤190例,将其分为经蝶手术组和经颅手术组,对肿瘤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蝶组158例,肿瘤全切除112例(71.0%),次全切除30例,部分切除16例;经颅组32例,全切除8例(25.0%),次全切除16例,部分切除8例。经蝶组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较少,手术后生活质量较高。结论:经蝶显微手术可作为大多数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甲醛同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2例24侧和28例成人干性颅骨标本进行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和相关参数的测量,并临床应用切除斜坡下段和枕骨大孔区肿瘤21例.发现乙状窦、枕髁和椎动脉是该入路重要的解剖标志,乳突尖到枕髁外缘中点为(29.56±3.24)mm;枕髁后缘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12.23±3.13)mm.临床应用该入路切除斜坡下段和枕骨大孔区肿瘤21例,肿瘤全切8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提示采用枕下极外侧入路切除斜坡下段、颈静脉孔区、枕骨大孔区腹侧和高位颈髓腹侧病变,可以增加术野空间,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