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伶俐  张术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215-215,228
目的分析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后,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直径大于5cm肌瘤的腹腔镜肌瘤切除术,其中30例术前给予曲普瑞林醋酸盐(研究组),38例未用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肌瘤直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切除术后两组肌瘤直径比较,研究组肌瘤直径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率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研究组中有28例进行了缝合,手术时间为(44±17)min,出血量为(50±20)mL;对照组中有35例进行了缝合,手术时间为(102±30)min,出血量为(120±105)mL,两者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3)研究组、对照组术后2个月后随访,两组术前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结论对于较大体积的子宫肌瘤行腹腔镜肌瘤切除术术前应用GnRH—a 3个月,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拓宽了腹腔镜子宫机肌瘤切除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3组:腹腔镜辅助组56例.腹腔镜组50例.开腹对照组64例。对3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发病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术后月经改善、肌瘤复发等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发病率、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另外两组(P〈0.05),术后肌瘤复发率高于另两组(P〈0.05),手术失败率高,中转开腹18例;腹腔镜辅助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改善,术后肌瘤复发同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无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发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应用曲普瑞林缩小肌瘤从而利于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3例子宫肌瘤超过12孕周大小的患者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于月经周期的第2天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mg,每月1次,共3个月,设为研究组。以往术前未用曲普瑞林施行同样手术的大肌瘤患者148例,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153例患者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子宫肌瘤体积、术中平均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应用曲普瑞林可以明显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减少子宫血流,使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并改善贫血的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阴式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患者89例。结果:两组手术在并发症、术后病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TVM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LM组(P〈0.05)。TVM组剔除肌瘤个数多于LM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部位无限制,适合肌瘤数目多、无或有轻度盆腔粘连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合肌瘤数目〈4个、位置表浅、盆腔粘连较重、阴道狭窄及未婚者。  相似文献   

5.
陈雪花 《中外医疗》2012,31(21):67+69-67,6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和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62例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的62例产妇,分别分为肌瘤剔除组和单纯剖产组。并对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瘤剔除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剖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及并发症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有选择性的由有经验的妇产科医师在剖宫产术时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是有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剔除肌瘤的安全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在我院妇产科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者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按照是否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分成两组.其中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58例(治疗组).其余50例患者仅实施剖宫产手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58例均治愈,手术时间(60.0±19.3)rain。术中出血量(268±49)ml,术中缩宫素使用量(46.1±6.2)U,术后缩宫素使用量(26.5±4.7)U;对照组50例手术时间(47.6±11.3)min,术中出血量(254±35)ml,术中缩宫素使用量(27.4+4.3)U,术后缩宫素使用量(25.9±3.8)U。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45.581),术中缩宫素使用量较对照组多(t=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中出血量(t=5.824)、术后恶露干净时间(t=4.338)、术后住院天数(t=4.55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肌瘤大小、所处部位、类型以及术者手术经验等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在剖宫产同时行剔除肌瘤及其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3种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探讨该治疗方法在不同类型子宫肌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无其他疾病的典型子宫肌瘤患者共52例,其中肌壁间肌瘤22例,浆膜下肌瘤16例,黏膜下肌瘤14例。采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与碘化油的混合液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血液血色素含量、子宫肌瘤瘤体大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100%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种子宫肌瘤瘤体在术后6个月均非常显著地缩小(P〈0.01),其平均大小分别只有术前的39.6%(肌壁间肌瘤)、21.3%(浆膜下肌瘤)、24.8%(黏膜下肌瘤)。3种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含量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3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均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4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分别于3、6个月随访复查,观察临床症状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UAE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尤其以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栓塞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8.4%,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6.2%;2例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勾95%。术前18例有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为68~103g/L;术后6个月复查血红蛋白均达到正常范围。结论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燕 《广东医学》2004,25(3):320-321
目的 观察手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及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将 7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8例 ) ,采用米非司酮 1 0mg,1次 /d ,连服 3个月后手术。对照组(36例 ) ,纠正贫血后 ,择期手术。详细记录两组术前 ,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均闭经 ,症状消失 ,贫血纠正。子宫缩小 32 5 % ,肌瘤缩小 4 6 7% (P <0 0 1 )。②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 2 4h平均血红蛋白 ,横切口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疗效显著 ,使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84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6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及肌瘤剥除率。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其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剥除肌瘤数目占术前B超检测数目的94%,而开腹手术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1.
袁新荣  龚时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17-22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资料完整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及对照组。米非司酮组30例,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5天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共6个月;GnRH-a组30例,术后月经来潮第5天,皮下注射亮丙瑞林3.75mg,30d注射1次,共6次;对照组30例,术后未用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缓解情况、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及GnRH-a组患者疼痛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及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组及GnRH-a组患者累积复发率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P<0.05),而米非司酮组与GnR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用药前雌二醇水平为(206±15)pmol/L,用药后雌二醇水平显著下降至(120±9)pmol/L,但仍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GnRH-a组用药前雌二醇水平为(214±16)pmol/L,用药后雌二醇水平显著下降至(62±9)pmol/L,达绝经期水平。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巩固治疗,有效、方便、价廉、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40)对猪脑外伤并失血性休克后脑灌注的影响。方法 12只实验用小型猪在麻醉镇静、机械通气下,采用脑额叶气击伤、硬膜外球囊及股动脉放血的方法,建立脑外伤急性颅高压并失血性休克模型。建模后稳定1 h,将12只动物随机分入三组(n=4),分别静脉输注等失血量的羟乙基淀粉200/0.5(HES组)、20%失血量的7.5%高渗氯化钠注射液(HS组)、35%失血量的HSH40注射液(HSH组)。观察建模前(T01)、建模后60 m in即复苏处理前(T0)、复苏处理后15 m in(T15)、30 m in(T30)、60 m in(T60)、120 m in(T120)、180 m in(T180)时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的变化;同时观察T01、T0、T15、T60、T120五个时点的血钠、血浆渗透压(OSM)、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氧摄取率(OER)的变化。结果与复苏处理前(T0)比较,各组复苏处理后MAP均明显上升,HSH组上升速度最快;达峰后,HSH组和HES组MAP呈缓慢下降趋势;而HS组MAP则下降迅速。HSH组和HS组复苏处理后各时点ICP较T0均明显降低(P〈0.05);复苏处理后,HES组各时点ICP均高于T0,除T15外的各时点ICP与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处理后,各组CPP均迅速上升,达峰后下降,各时点CPP均明显高于T0(P〈0.05);HSH组、HS组CPP的上升速度快于HES组;HSH组CPP在复苏处理后各时点均高于HES组(P〈0.05),达峰后明显高于HS组(P〈0.05)。各组Da-jvO2和OER在T0时较T01时增大(P〈0.05),复苏处理后各时点较T0时降低(P〈0.05);HS组和HSH组的OER于T60降至T01水平(P〉0.05),但HS组T120时的OER又高于T01(P〈0.05)。HSH组、HS组复苏处理后各时点的血Na+浓度和OSM较T0均明显升高(P〈0.05),峰值出现于T15。结论小剂量(约6.6 mL/kg)HSH40在有效纠正猪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MAP的同时,可以降低升高的ICP,提升CPP,恢复性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Xia EL  Duan H  Huang XW  Zheng J  Yu 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73-17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TCRM)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TCRM手术,术中进行B超声或腹腔镜监护。962例中0型子宫肌瘤281例,Ⅰ型316例,Ⅱ型282例,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34例,宫颈肌瘤11例,脱出肌瘤23例,子宫腺肌瘤15例。用TCRM五步手法实施手术。结果962例患者的子宫大小平均为孕(74±13)周(5~11周),宫腔深度平均(83±14)cm(7~13cm),切除肌瘤最大直径为72cm。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977%。切除肌瘤重量平均(23±31)g(4~145g)。手术时间平均(32±173)min(9~145min)。术中出血平均(8±19)ml(5~400ml),无输血者。并发症为一过性发热3例,子宫出血1例,子宫穿孔1例,TURP综合征2例。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黏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91%,Ⅱ型为9402%,宫颈肌瘤和脱出肌瘤为100%,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为84%,子宫腺肌瘤为87%。术后痛经减轻的比例为78%,贫血治愈比例8295%。结论TCRM切除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黏膜下和壁间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病人46例,术后生存期均超过1年,根据消化系统重建方式分为管状胃组26例与全胃组20例.管状胃组给予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治疗,全胃组给予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肺部并发症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全胃组(P<0.05);2组病人术后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全胃组下降更显著(P<0.01);管状胃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3周,且均明显高于术后同期全胃组评分(P<0.01).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相对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病人术后肺功能影响小,术后短期生存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5.
吴瑞华  王爱侠  施琰 《医学综述》2012,18(7):1117-1118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阻断术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在瘤体周围注入催产素后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门诊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复发、月经改善及生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无一例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均未见肌瘤复发,3例未生育者正常妊娠至足月。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干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Hcy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脑梗死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每天3次,每次500 mg.于病人治疗前(入院次日)和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病人Hcy水平,并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MMSE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的BI评分则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BI和治疗6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应用自拟消癥经验方内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应用自拟消癥经验方+米非司酮治疗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子宫肌瘤体积以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雌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应用自拟消癥经验方内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能够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E2等性激素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CASH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11月骨科收治的30例老年髋部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2例老年髋部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eCASH护理管理,术后3 d内护士每天运用Nu-DESC评估,比较2组病人术后发生谵妄情况、2组病人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2组病人住院时间及2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非计划拔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均无谵妄,2组病人术后不同时点(术后24 h、48 h、72 h)谵妄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生谵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及非计划拔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髋部病人术后实施eCASH护理模式,早期给予有效的镇痛,一切以病人的舒适为中心,有利于减低老年髋部病人术后谵妄发生,降低老年髋部术后病人住院时间,减少老年髋部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及非计划拔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预防老年髋部病人术后并发症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演变与预后关系。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84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102例(缺血组)和出血性脑卒中82例(出血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6、8周测血hs-CRP水平。并随访1年,观察再发脑卒中情况。结果:2例在发病后2周病死予以剔除。2组患者治疗后1~8周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2~8周hs-CRP亦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P<0.01)。缺血组患者治疗前后1~8周hs-CRP水平均低于出血组(P<0.05~P<0.01)。2组随访观察1年,hs-CRP持续未恢复正常者再发脑血管病率为44.23%,高于hs-CRP恢复正常者的发生率为11.7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hs-CRP均明显增高,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s-CRP恢复较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快,hs-CRP持续未恢复者再发脑血管病的概率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3-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