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 方法 将201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分为单纯T2DM组68例、T2DM合并血脂异常组66例、单纯血脂异常组32例和健康对照(NC)组35名,采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测定各组正中、腓肠神经于2000、250、5 Hz的电流感觉阈值(CPT),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T2DM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T2DM组CPT升高(P<0.05),5 Hz时CPT升高最显著(P<0.01).单纯T2DM组和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腓肠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腓肠神经CPT较NC组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血脂异常与高糖毒性是DPN的两个等位危险因素,高糖合并血脂异常可加快DPN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25例受检者根据血脂异常与否分成单纯2型糖尿病组(单纯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68例、单纯血脂异常组(血异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对照组)45例。对各组正中及腓肠神经于不同频率的电流感觉阈值进行测定,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单纯组与合并组患者在病程、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显著高于血异组与对照组(P〈0.01)。合并组与血异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C)指标显著高于单纯组与对照组(P〈0.05)。合并组双侧正中、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明显高于血异组与对照组(P〈0.05)。5 Hz时电流感觉阈值升高幅度最显著(P〈0.01)。血异组双侧正中及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 Hz时电流感觉阈值升高幅度最显著(P〈0.01)。结论血脂异常与高血糖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两个等位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能够使DPN进展加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均应用降糖药物有效控制血糖,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10 mg口服,3次/d〕及甲钴胺(500μg口服,3次/d)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基础加丹参滴丸(10粒,口服,3次/d)治疗,对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电流感觉阈值(CPT)进行对比,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TSCC、CPT值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改善DPN患者TSCC评分,并可降低CPT。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在糖尿病(DM)确诊的10年内,有60%-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一40%的患者可无症状,需经神经功能详细检查明确。糖尿病神经病变(DN)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后者多见,常侵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一旦发生,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损害。有症状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出现后5~8年内死亡率可高达29%-44%。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振动觉阈值检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振动觉阈值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的诊断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就诊的101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振动觉阈值,根据振动觉阈值风险度将其分为低风险组(<15 V)484例、中风险组(15~25 V)302例、高风险组(>25 V)232例.比较患者下肢神经病变症状、基本情况和血糖控制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分别占47.54%、29.67%、22.79%,中风险组、高风险组有神经病变症状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分别为61.26%、65.52%、39.26%).各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振动觉阈值明显高于女性(P<0.01).振动觉阈值与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0)、糖化血红蛋白(P=0.046)及糖化血清蛋白(P=0.030)是振动觉阈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采用振动觉阈值检测筛查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为22.79%,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是振动觉阈值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测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VPT水平进行分层,震动觉正常组200例、震动觉减退组100例、震动觉缺失组60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评价VPT与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3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尿酸(URI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UREA与VPT呈正相关性(P<0.05),BMI、TG与VPT呈负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V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PT测定值与年龄、病程、UREA、BMI、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肌电图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测试的临床价值 ;并探讨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 2 0 0 4 - 0 1~ 0 4上海市静安区医院 2 3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 2h血糖 ,采用肌电图仪对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进行测定。结果 肌电图测试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 ,具有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电压明显高于无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轻收缩峰平均时限延长 ,多相电位比数增大 (P <0 .0 0 1) ;病程明显较长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 0 5 )。结论 高血糖的长期作用是造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基础因素 ,肌电图检测适用于临床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旨在探讨Rydel—Seiffer分级音叉和10g单尼龙丝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无脑血管病及腰椎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289例。入选时双足无溃疡、感染及水肿。所有对象用上述仪器进行定量感觉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计算两种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分级音叉检查中,当以一点的分级音叉测量值≤5为阳性标准时,如果用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金标准,以第Ⅰ跖趾关节或拇趾趾骨间关节为测量点,或两者联合判断,其敏感性分别为69.1%、72.3%和76.6%,特异性分别为73.0%、63.5%和63.5%。如用体感诱发电位(SEP)作为标准,敏感性分别为86.2%、82.8%和89.7%,特异性分别为78.9%、73.7%和73.7%。单尼龙丝检查以NCV检查结果为标准,其敏感性为27.7%,特异性为92.1%;以SEP检查结果为标准,其敏感性为34.5%,特异性为94.7%。结论Rydel—Seiffer分级音叉检查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或无DPN症状将290名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每个患者分别测定QST包括冷感觉(CPT)和热感觉(WPT)及振动觉(QVT)阈值,同时测定双侧正中、尺、胫神经运动支及正中、腓肠神经感觉支的NCV,分析QST与NCV异常率之间的差异和QST阈值与NC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有症状组T2DM患者CPT阈值明显降低、WPT及QVT阈值明显升高(P值〈0.05)。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T2DM患者中QST各项阈值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NCV各项的异常率(,P值〈0.05)。T2DM患者QST各项阈值和NCV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T2DM患者未出现DPN的症状时,已存在QST阈值的异常,并随糖尿病病程的发展逐渐加剧;与NCV检测相比,QST异常能更早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在门诊及住院的33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美国生产的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A检测周围神经的震动阈值,用多元回归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A在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时,早期发现DPN的存在,检测结果显示病变呈对称性,下肢受累较上肢明显。结论应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可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的存在,为早期诊断、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采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为病变组与非病变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频率下感觉神经传导阈值。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具有一定疾病诊断效果,其中两组患者在不同频率下感觉神经传导阈值出现较大差异,病变组患者显著高于非病变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应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病变诊断准确性,对于判断患者疾病发展趋势,早期诊断患者足部溃疡等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 使用温度觉分析仪及振动觉分析仪,用“极限”(limits)法测定22例正常人及45例糖尿病患者肢体四个部位的温度觉、振动觉阈值,并同时检查感觉传导速度。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显著地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糖尿病患者温度觉阈值异常率显著地大于振动觉阈值,提示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更常见;定量温度觉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敏感性高于定量振动觉检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患者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与血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定量感觉检查(特别是定量温度觉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是一种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段丽君  王伟  江霞 《山东医药》2012,52(25):32-33
目的 探讨足部震动阈值在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有神经病变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和正常对照组100例,均进行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早期诊断DN的灵敏度分别为96.67%和85.33%,特异度分别为68.00%和79.00%,一致性分别为89.50%和83.75%.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早期诊断DN的灵敏度高于神经电生理检查(x2=53.341,P<0.05).结论 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无创伤、应用简便,能更早地发现D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辛酸钴胺组和甲钴胺组,每组50例,甲钴胺组给予0.5 mg甲钴胺静脉推注治疗,辛酸钴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0.6 gα-硫辛酸+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AOC、MDA、SOD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7、15、30 d的VP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辛酸钴胺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钴胺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辛酸钴胺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组,血清TAOC、SOD水平明显高于甲钴胺组(P<0.05);辛酸钴胺组治疗后7、15、30 d VPT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VPT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黄芩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芩甙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服黄芩甙3g。结果黄芩甙治疗后患者红细胞AR活性显著降低(1.29±0.64U/gHbvs2.42±0.85U/gHb,P<0.01);黄芩甙缓解神经病变症状总有效率为583%,明显高于对照组(3.3%,P<0.01);治疗后黄芩甙组神经传导速度趋于稳定,部分项目略有改善,而对照组则呈进行性恶化趋势,两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1.4±6.1m/svs269±5.3m/s(P<0.05)和31.8±5.2m/svs26.5±4.8m/s(P<0.05),黄芩甙组的腓总神经、医神经末端潜伏期明显绍短,分别为5.00±0.64m/svs5.60±0.56m/s(P<0.05)和5.10±0.58m/svs5.60±0.57m/s(P<0.05),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也显著提高(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毒性。结论黄芩甙在体内具有明显的AR活性抑制作用,可有效的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有助于防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振动阈值(VPT)危险分度的T2DM患者临床特点. 方法 采用Biothesiometer感觉定量检查仪测定T2DM患者下肢的VPT.根据VPT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度风险组(0~15V)、中度风险组(16~25V)和重度风险组(>25V),并探讨不同VPT风险组的临床特点和构成比,以及不同VPT危险分度和病程的关系. 结果 VPT中、重度风险组的年龄、HbA1 c和病程高于低度风险组(P<0.05);VPT中度受损占26.2%,重度受损占9.2%;中、重度风险组存在明显血脂代谢紊乱;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中重度风险组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和P<0.01). 结论 T2DM患者VPT受损与年龄、病程、HbA1 c、HOMA-β和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会增加治疗难度,为病人带来痛苦。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风险筛查及神经病变感觉缺失筛查、DPN诊断、DPN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可提供确切的临床治疗依据,使DPN高风险人群得到及时治疗,对于防治糖尿病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致残率甚至致死率,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对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振动感觉定量检查仪测定6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双足第1跖骨关节头的VPT。结果糖尿病患者的VPT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P<0.001)。6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升高46例(76.7%),其中低度风险8例(17.4%),中度风险23例(50.0%),高度风险15例(32.6%),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DPN)症状31例(67.4%),无症状15例(32.6%)。<65岁年龄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65岁年龄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病程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5年病程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PT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的年龄较大(P<0.001),病程较长(P<0.005)。二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LDL-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率、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合并率、高血压合并率、吸烟率和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是影响VP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PT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可靠指标。增龄、病程长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用于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简便、无创、重复性好、患者顺应性好。其敏感性优于其他依赖临床症状、体征的方法和尼龙单丝检查。本文介绍VPT及其与其他临床常用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方法的比较,简述了VPT检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年龄、探头的压力、检查者的经验和患者对于检查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