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使用DPP-4抑制剂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测定治疗前后BMI、SBP、DBP、TC、TG、FPG、2 hPG、Scr、谷丙转氨酶(AST)、HbA1 c、FC-P及2 hC-P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P)].结果 12周后FPG[(7.94±0.52)mmol/L]、2 hPG[(12.29±1.07) mmol/L]、HbA1c[(8.44±0.50)%]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FC-P水平[(6.52±0.13) pmol/L]、2 hC-P水平[(7.83±0.17) pmol/L]及HOMA-β均增加(P<0.01).研究期间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结论 DPP-4抑制剂可降低T2DM患者FPG、2 hPG、HbA1c水平,同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GLP-1受体激动剂组(GLP-1组,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和DPP-4抑制剂组(DPP-4组,接受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8周。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8周后两组FBG、2hPG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DPP-4组比较,GLP-1组治疗后FBG[(7.48±0.45)mmol/L比(6.64±0.28)mmol/L]和2hPG[(11.15±1.01)mmol/L比(9.26±1.82)mmol/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5。GLP-1组与DPP-4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2%比33.3%)无显著差异,P=0.078。结论:与DPP-4抑制剂比较,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在控制血糖和减轻体重方面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的疗效. 方法 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原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PP-4抑制剂或安慰剂,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试验中,DPP-4抑制剂组有2例、安慰剂组有1例出现低血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 c均下降[FPG:(9.25±1.69)vs(6.79±0.88) mmol/L;HbA1 c:(8.79±1.71)%vs(6.76±2.09)%,P<0.05],安慰剂组各指标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c较安慰剂组降低[FPG:(6.79±0.88)vs(8.61±1.12) mmol/L;2 hPG:(8.68±0.91)vs(9.98±1.35) mmol/L;HbA1c:(6.76±2.09)%vs(8.33±1.45)%,P<0.05].无论组内还是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血脂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HbA1c水平,未发现体重增加,且不影响患者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T2DM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75例T2DM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7例,接受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8例,接受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胰岛素、胰岛素原水平(pro-Ins)等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FPG、2 h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HOMA-β由(37.10±22.70)升至(48.60±26.30),pro-Ins/Ins由(0.43±0.20)降至(0.36±0.19),BMI由(26.70±6.80) kg/m2降至(25.80±5.90)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OMA-β、pro-Ins/Ins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沙格列汀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不增加体重,且对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DDP)-4抑制剂对胰岛素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20例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随机分成基础组和西格列汀组,两组均进行原胰岛素治疗剂量不变,基础组联合吡格列酮,西格列汀组联合西格列汀,观察两组血糖、代谢、GLP-1及DPP-4表达。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GP)、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淋巴细胞CD26、Toll样受体(TLR)-4及GLP-1、DPP-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西格列汀组变化均较基础组显著(均P<0.05),基础组低血糖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西格列汀组(P=0.024);基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西格列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1,P=0.305)。结论 DDP-4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T2DM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24ml静滴,对照组给予葛根素0.4g静滴,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剂α-硫辛酸能明显改善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T2DM患者180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单纯T2DM组(78例)和T2DM合并CAS组(DMCAS 组,102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临床检查指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CAS的独立影响因素, 将DMCAS 组患者根据CAS分级分为1、2、3级,比较不同分级的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GLP-1 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水平。统计学分析GLP-1与CAS分级、FPG、LDL和IMT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P-1对T2DM合并CAS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FPG、LDL、GLP-1和IMT为T2DM患者合并CA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GLP-1与CAS分级、FPG、LDL和IMT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预测T2DM患者CAS发生的最佳GLP-1水平为6.59 pmol/L(P<0.05)。 结论:T2DM合并CAS患者血清GLP-1水平明显降低,且与CAS严重程度相关;GLP-1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T2DM患者C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3年发生心力衰竭相关住院(HHF)风险,并分析发生HHF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海安市人民医院的老年T2DM患者。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按照1∶1∶1∶1比例,根据降糖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230例)、GLP-1 RA组(常规降糖治疗+GLP-1 RA,230例)、SGLT2i组(常规降糖治疗+SGLT2i, 230例)和DPP-4i组(常规降糖治疗+DPP-4i, 230例)。比较各组的基线临床资料情况和随访3年的发生HHF风险,Cox回归分析发生HHF的危险因素。结果 920例老年T2DM患者中,女性403例(43.8%),年龄60~80岁,平均为(71.7±8.4)岁。四组的基线临床资料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位随访34个月(29~40个月),失访91例(9.9%),156例(17.0%)患者发生H...  相似文献   

9.
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含GLP-1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是目前与肠促胰素有关的治疗T2DM的药物。LIRA-DPP-4i研究表明,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相比,具有更有效降(HbA1c、FPG降幅更大)、更明显减轻体重和更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的特点。利拉鲁肽还可降低糖尿病前期发病率,早期应用更早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2DM组、T2DM+GLP-1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T2DM组及T2DM+GLP-1组高脂喂养、NC组普食喂养4 w,给予T2DM组及T2DM+GLP-1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受试大鼠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T2DM+GLP-1组大鼠在钳夹实验前30 min开始持续输注GLP-1,检测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及0、30、60、90、120 min血清胰岛素浓度。Wester印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降低(P0.05),骨骼肌Akt磷酸化水平下降;与T2DM组比较,T2DM+GLP-1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增加(P0.05),骨骼肌Akt磷酸化水平升高;各组间胰岛素浓度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GLP-1可以增加平静状态T2DM大鼠葡萄糖摄取,改善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一改善作用不依赖于胰岛素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代谢和内分泌参数的影响. 方法 将24例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DPP-4抑制剂组,各12例.分别服用二甲双胍500mg,3次/d和DPP-4抑制剂100mg,1次/d,治疗12周.评估治疗前后各项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b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降低[HbA1 c:(5.8±0.7)% vs (6.9±1.7)%,(5.8±0.3)%vs(6.5±1.1)%;HOMA-IR:4.0(3.0,5.2) vs2.3(1.1,4.2),7.1(5.4,8.6)vs 5.7(3.9,6.7),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睾酮(T)水平降低[1.8(1.2,2.8) vs 1.1(0.7,1.7) nmol/L,P<0.05],DPP-4抑制剂组血清T水平也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DPP-4抑制剂可改善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高血糖和IR,并可能有助于改善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139例新诊断T2DM患者,按照HbA1 c水平分为A、B、C3组,采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100 mg,1次/d口服治疗,持续治疗52周. 结果 治疗52周后,3组HbA1c分别由12.0%、8.4%、6.8%降至7.1%、6.9%、6.5%.FBG、2hBG、胰岛素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血脂、UAlb、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发生低血糖事件,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可安全有效地降低HbA1c及7个时点(三餐前后、睡前)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T2DM患者的安全性及HbA1 c达标率.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及Scopus数据库从建库至2013年7月的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应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J2值检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α=0.05作为检验水准. 结果 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T2DM患者59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SGLT2抑制剂治疗后HbA1c达标率较高(疗程≤26周OR:2.49,95%CI:1.90~3.24,P<0.05;疗程>26周OR:2.22,95%CI:1.47~3.34,P<0.05),体重减轻明显(疗程≤26周WMD:-1.72kg,95%CI:-1.96~-1.48,P<0.05;疗程>26周WMD:-2.30 kg,95%CI:-2.78~-1.81,P<0.05),低血糖风险小(疗程≤26周RR:1.45,95 %CI:0.97~2.16,P>0.05;疗程>26周RR:1.05,95%CI:0.89~1.23,P>0.05),泌尿系感染在短期治疗稍高(RR:1.30,95%CI:1.05~1.76,P<0.05),长期治疗后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率较高(≤26周RR:3.88,95% CI:2.64~5.69,P<0.05; >26周RR:3.24,95%CJ:1.95~5.37,P<0.05). 结论 与安慰剂相比,SGLT2抑制剂糖化达标率高,能减轻体重,且发生低血糖风险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患者HbA1 c与IR的相关性.方法 291名受试者行75 gOGTT,根据结果分为T2DM、IGR和正常糖耐量(NGT)组,分析各组HbA1c与IR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FPG、2 hPG、HbA1c、LDL-C、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IGR组,HDL-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ISI低于IGR组(P<0.05或P<0.01).T2DM组HbA1c与TG、HOMA-IR呈正相关(r=0.17,P=0.03;r=0.19,P=0.02),与HOMA-β、ISI呈负相关(r=-0.39,P=0.00;r=-0.28,P=0.00).IGR组HbA c与HOMA-β、ISI呈负相关(r=-0.49,P=0.00;r=-0.32,P=0.02).NGT组HbA1c与HOMA-IR、HOMA-β、ISI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DM组HbA1 c、HOMA-IR高于IGR组,不同糖耐量组HbA1c与I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多普勒超声结果,将113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组(A,n=55)与单纯T2DM组(B,n=58),另选正常对照组(C,n=57).ELISA测定研究对象血清MIC-1水平. 结果 A、B组血清MIC-1水平高于C组(P<0.01),A组高于B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IC-1水平与FPG、HbA1 c、SBP、DBP、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正相关(r=0.183、0.287、0.173、0.194、0.270、0.287,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10,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bA1 c、TG、HDL-C是血清MIC-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04、0.176、0.296,P<0.05). 结论 T2DM患者血清MIC-1水平升高,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清MIC-1水平较单纯T2DM患者进一步升高.HbA1c、TG、HDL-C是MIC-1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bA1c对于T2DM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T2DM患者230例,IGR患者130例和糖耐量正常(NGT)者102名,行75 gOGTT,同时测定FPG、2 hPG、HbA1c等临床指标. 结果 T2DM组FPG、2 hPG高于IGR、NGT组,IGR组FPG与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R组2hPG高于NGT组.T2DM组HbA1c高于IGR、NGT组(P<0.01),IGR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FPG、2hPG呈正相关(r=0.698、0.652,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HbA1c≥6.4%为诊断切点的曲线下面积0.922(95%CI:0.899~0.946),HbA1c≥6.4%时与FPG及与2 hPG诊断T2DM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A1c可作为T2DM诊断标准之一,HbA1c≥6.4%为最佳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型/2型(Th1/Th2)免疫失衡在中老年IFG发病中的作用及与IR的关系.方法 根据FPG及2hPG将381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IFG1、IFG2、IGT、T2DM、糖耐量正常(NGT)组.ELISA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同时检测胰岛素及HbA1c水平.结果 IFG1、IFG2、IGT组与NGT组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增加(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其他组比较,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1、IFG2、IGT、T2DM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与NGT组比较均降低(P<0.05),IFG2组与IFG1组比较,IFN-γ升高(P<0.05),IL-4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IFG人群存在IFN-γ和IL-4升高,HOMA-IR与HOMA-β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中TNF-α、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的影响. 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8周+腹腔注射小剂量STZ(15 mg/kg)建立糖尿病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ALFD组(NF,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干预组[DM,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500mg/(kg· d)];吡格列酮干预组[DP,10只,高糖高脂饲料+吡格列酮15 mg/(kg·d)];阿卡波糖干预组[DA,10只,高糖高脂饲料+阿卡波糖100mg/(kg·d)].干预4周后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NF组比较,DM、DP及DA组的TNF-α及CYP2E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DM、D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降低程度小于DM、DP组(P<0.05).同时,TNF-α及CYP2E1蛋白表达呈现相同趋势TNF-α:NF(51.86±3.78)%,DM(20.78±2.51)%,DP(19.34±3.17)%,DA(41.37±2.98)%,P<0.05; CYP2E1:NF(33.87±4.15)%,DM(16.78±2.54)%,DP(15.69±1.79)%,DA(22.67±4.02)%,P<0.05]. 结论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均可减少大鼠肝脏TNF-α、CYP2E1的表达,其中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作用相似,阿卡波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