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U937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细胞形态、MTT实验、细胞周期测定观察Mat对U937细胞及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Mat(0.2~0.5mg/mL)作用24h后对U937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P〈0.05或P〈0.01),在该浓度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U937细胞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4mg/mL,有效作用时间为1d;Mat(0.1~0.5mg/mL)作用24、48、72h后对HUVECs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亦无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Mat(0.2~0.5mg/mL)作用U937细胞48h后,S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5或P〈0.01);Mat(0.1~0.5mg/mL)作用HUVECs 48h后,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一定浓度Mat对U937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Mat在一定浓度和时间下不能抑制HUVECs增殖,对其细胞周期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生长状态良好的VSMCs,用不同浓度的AGEs(50、100、200、400 mg/L)干预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10-3,10-4,5×10-5,10-5,10-6mol/L)与200 mg/L AGEs共干预不同时间(12、24、48、72 h),MTT法测定VSMCs增殖。结果:50 mg/L AGEs干预72 h时表现出促进增殖的作用,200 mg/L AGEs干预12 h即有增殖促进作用,24 h时作用最强,400 mg/L AGEs各时间点作用同200 mg/LAGEs组;10-3与10-4mol/L二甲双胍干预24 h抑制作用最强,持续到72 h,10-6mol/L抑制增殖作用降低,24 h起效,72 h时仍有作用。结论:AGE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VSMCs增殖;二甲双胍可抑制AGEs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洪  詹慧  沈瑶  齐倩 《中国药师》2013,16(3):322-325
摘 要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活性良好的HSC-T6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形态改变;用CCK-8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Art对该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的影响;用Annexin Ⅴ和PI双染的流式细胞术检测HSC-T6的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①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Art作用过的贴壁细胞数目变少、突触变短变细、细胞表面变皱、由星形变成圆形。②12.5~200 μg·ml-1的Art在0~72 h范围内对HS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③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剂量、时间的增加,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Art能抑制HSC T6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 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人系膜细胞增殖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人系膜细胞,同步化后,用含有0.02、0.2、2、 20、100 mg/L 浓度的LY294002 进行干预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的生长,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 CCK-8 检测人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选择抑制人系膜细胞增殖作用较佳的LY294002 浓度, 分别培养0.5、1、24 、48 h 后用CCK-8 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0.02 mg/L LY294002 对人系膜细胞无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仅为5.05%;在0.2~20 mg/L 浓度范围内,LY294002 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P<0.05),当浓度大于20 mg/L 时,抑制率可达96.75%,细胞停止生长。2 mg/L LY294002 作用0.5 h 对人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不明显(P>0.05);作用1 h 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作用1~48 h,LY294002 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逐渐增强(P<0.05)。结论 LY294002 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具有抑制人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PI3K/Akt/ mTOR 信号通路可能调控人系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浓度分别为0.5mg/ml、1.0mg/ml、1.5mg/ml、2.0mg/ml的苦参碱体外培养Hela细胞24h、48h、72h后,分别用MTT法观察苦参碱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标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各浓度和时间之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FCM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呈现随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各浓度和时间之间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苦参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细胞胶原合成模型并研究三七总苷对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和比例的新生牛血清和大鼠血清混合,筛选刺激HSC-T6细胞胶原合成的最佳条件, 继而用3H-Proline掺入法研究三七总苷对其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10%新生牛血清加3%大鼠血清为刺激HSC-T6细胞胶原合成最佳培养条件。培养48和72 h后,0.01,0.05,0.25,1.00 和1.25 mg&#8226;mL-1浓度的三七总苷对 HSC T6细胞胶原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方差分析,F分别为4.517和5.832(均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体外培养细胞胶原合成模型,三七总苷对细胞胶原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7.
榄香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榄香烯(Ele)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探寻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不同浓度Ele对增殖状态的牛LEC活性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Ele对增殖状态的牛L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结果:低、中、高不同浓度的Ele作用24h后,其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浓度的Ele作用6、12、24、48、72h后,其增殖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Ele对LEC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低、中、高不同浓度的Ele作用24h后,其PCNA表达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浓度的Ele作用6、12、24、48、72h后,其PCNA表达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Ele能有效抑制IhEGF诱导的LEC增殖,对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田晶  崔艳茹  屈飞 《肿瘤药学》2011,(4):379-381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人膀胱癌细胞T24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塞来昔布(25、50、100和200μmoL·L^-1)分别作用于人膀胱癌细胞T24不同时间(24h、48h和72h),MTT检测T24细胞增殖抑制率,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T24细胞中COX-2表达的变化。结果塞来昔布对膀胱癌T24细胞抑制作用存在剂量、时间依赖性,20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72h时抑制率达75.7±1.9%,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或0.01);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显示塞来昔布可显著降低T24细胞中COX-2mRNA和蛋白水平(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塞来昔布可通过减少COX-2的表达抑制人膀胱癌细胞T24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11.transretinoicacid,ATRA)对体外培养的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培养的胃癌BGC-823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检测细胞Survivin基因mRNA的变化。结果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TUNEL检测显示:以5Ix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对BGC-823细胞处理0、24、48、72h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P〈0.05),呈时间依赖性。RT-PCR检测显示BGC-823细胞Survivin基因的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癌BGC-823细胞株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计算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米非司酮对异位间质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米非司酮对异位间质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②米非司酮显著抑制异位间质细胞VEGF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以剂量-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体外增殖,其作用可能与降调异位病灶中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对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其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并使其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复方当归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比较两者的抑制率有无差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于肌成纤维细胞后不同时间的凋亡率。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与肌成纤维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肌成纤维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要强于成纤维细胞,体现了该药物对肌成纤维细胞具有一定的靶向作用。540 mg·mL-1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于肌成纤维细胞细胞24、48、72 h,其凋亡率可随时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及各浓度组之间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可靶向性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具有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刚藤正丁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25、50、100μg·mL-1)金刚藤正丁醇提取物处理,并以环孢素A处理的SGC-7901细胞作为阳性对照,采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MTT法)检测胃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胃腺癌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不同浓度(25、50、100μg·mL-1)的金刚藤正丁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金刚藤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能力,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随着金刚藤正丁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及培养时间的延长,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迁移率由78.1%下降至58.4%(P<0.05)。结论金刚藤正丁醇提取物可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8的浓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经苦参碱干预该细胞48h后,NF-кB信号途径中p65的变化。结果苦参碱可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苦参碱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的浓度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而减少(P<0.05)。苦参碱作用48h后,细胞NF-кBp65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子宫内膜癌转移的作用,可能与抑制IL-8分泌及阻断NF-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GMC,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GMC增殖,选择最佳刺激浓度,并在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不同剂量的条件下,比较GMC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增殖情况.结果 葡萄糖最佳刺激浓度为0.6 g/L;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高剂量组对葡萄糖刺激的GMC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G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5、10、20、40、80、160μmol/L槲皮素处理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反相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对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40μmol/L槲皮素可明显抑制Bcl-2、C-myc mRNA的表达;处理48、72 h时40μmol/L槲皮素明显抑制Bcl-2、C-myc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Bcl-2、C-myc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嘌呤霉素(PAN)诱导小鼠足细胞MPC5损伤模型,观察甘草甜素(GL)及地塞米松(DEX)对足细胞及受损足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探讨GL在体外培养足细胞损伤中是否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对照组、PAN组、GL组、DEX组、PAN+GL组、PAN+DEX组。对照组采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PAN组加入终浓度50mg/LPAN;GL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DEX组加入终浓度1μmol/LDEX;PAN+GL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PAN+DEX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DEX(终浓度1μmol/L),培养24h及48h,采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N组24h及48h时足细胞增殖的光密度(A)值均明显降低(P<0.01),抑制率(IE)分别为55.56%、59.10%;GL组中不同浓度组24h时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GL50mg/L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低浓度GL组(100~4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下降,高浓度GL组(600~8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升高。DEX组24、48h足细胞增殖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足细胞的IE较24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GL组50~600mg/L浓度范围内,24h、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但PAN+GL组800mg/L浓度时足细胞增殖活性不再增加。PAN+DEX组24、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PAN能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GL及DEX对体外培养的正常足细胞增殖有轻微抑制作用,但二者均能促进受损足细胞的增殖,且GL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PAN诱导足细胞损伤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葛璞  高西  王玲 《中国药业》2009,18(13):8-9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细胞数为5×10^4/mL)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上,试验组每孔加入200μL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RMI-1640培养液孵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均明显增大,以40μmol/L浓度的试验组培养48h的抑制率最高,达(45.25±3.1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地塞米松处理后可引起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5),且SKOV-3细胞凋亡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地塞米松能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髓系白血病干细胞(CD34+CD38-KG1a细胞,以下简写为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RES增强allo-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CD16+CD56+CD3-NK细胞(以下简写为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34、CD38、CD3、CD15和CD56。MTT法、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ES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DAPI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IC50的RES作用KG1a细胞24 h后清洗离心获得RES/KG1a细胞。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和RES/KG1a 2种细胞的杀伤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KG1a细胞和RES/KG1a细胞的表面配体ULBP1、ULBP2、ULBP3、MICA和MICB。结果免疫磁珠分选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NK细胞比例为(90.5±3.2)%;KG1a细胞纯度为(91.2±3.9)%。RES对KG1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 h的IC50=24.0μmol·L-1;48 h的IC50=13.7μmol·L-1。RES抑制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NK细胞对RES/KG1a细胞的杀伤能力比其对KG1a细胞的杀伤能力强(P<0.05)。与KG1a细胞比较,RES/KG1a细胞表面配体ULBP1、ULBP2、ULBP3表达明显上调(P<0.05),MICA和MICB变化不明显。结论 RES能够抑制KG1a细胞增值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联合NK细胞对KG1a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这可能与KG1a细胞表面的ULBP1、ULBP2、ULBP3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刀豆蛋白A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ClC-3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刀豆蛋白A(ConA)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内源性ClC 3蛋白的关系。方法 免疫印迹 (Westernblot)法检测ClC 3蛋白表达 ;[3 H] TdR参入法观察Con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①T淋巴细胞上有内源性ClC 3蛋白表达 ,分子量约为 80ku ;②ConA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 ;③ConA刺激T淋巴细胞 2 4、4 8、72h后 ,ClC 3蛋白表达均增加 ;刺激 4 8h后ClC 3蛋白表达增加最多。④ConA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ClC 3蛋白表达。结论 T淋巴细胞上存在内源性ClC 3蛋白表达 ;ClC 3蛋白可能参与了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