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司匹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模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系统和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抗高糖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培养于正常糖浓度培养液(5.5 mmol/L)、高糖培养液(33 mmol/L)、高糖+阿司匹林(0.01~1 mmol/L)培养液以及含L-NAME(300μmol/L)培养液,48 h后采用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鉴定衰老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分析Caveolin-1蛋白表达,液质联用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DMA的含量并计算DDAH的活性。结果高糖作用内皮细胞48 h后,细胞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ROS、ADMA水平以及Caveolin-1蛋白表达升高,DDAH活性降低。0.01~1 mmol/L阿司匹林剂量依赖性地降低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ROS和ADMA水平以及Caveolin-1蛋白表达,同时升高细胞DDAH活性(P均0.05)。L-NAME(NOS的抑制剂)能完全抑制阿司匹林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高糖环境下阿司匹林(0.01~1mmol/L)能抑制Caveolin-1表达,改善DDAH-ADMA系统的活性而进一步发挥抗氧化损伤、抗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GSCME)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衰老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3组:对照组(D-葡萄糖5.5mmol/L)、高糖组(D-葡萄糖40mmol/L)、GSCME组(GSCME 50μg/ml+D-葡萄糖40mmol/L),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SA-β-gal阳性衰老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干预24、48、72h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OD:48h:(0.599±0.062)比(0.375±0.013)],P均〈0.01;高糖孵育48h后SA-β-gal阳性细胞率[(50.70±1.49)%比(89.63±0.69)%]、G0/G1期细胞百分率[(49.15±2.56)%比(76.59±3.58)%]、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1.03±0.15)比(3.60±0.36)]均明显增加,P均〈0.01。与高糖组相比,GSCME孵育48h、72hHUVECs增殖率显著上升[48h:(0.375±0.013)比(0.424±0.023)],P均〈0.05,孵育48h显著降低SA-β-gal阳性细胞率[(89.63±0.69)%比(65.81±1.50)%]、G0/G1期细胞百分率[(76.59±3.58)%比(52.70±5.64)%]及细胞内ROS水平[(3.60±0.36)比(1.67±0.21)],P〈0.05~0.01。结论:蛹虫草提取物可延缓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进程,降低细胞内活性氧从而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是否具有抗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于正常糖浓度培养液 (5.5 mmol/L)、高糖培养液和高糖(33 mmol/L)+阿司匹林(0.01、0.1、1及3 mmol/L)培养液中培养48 h,观察细胞形态、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衰老细胞,PCR-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高糖培养液作用HUVEC 48 h后,细胞呈现衰老状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端粒酶活性明显减低,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S期显著减少,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增加。0.01、0.1和1 mmol/L阿司匹林作用后细胞形态改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端粒酶活性增强,S期细胞显著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P<0.05)。而3 mmol/L阿司匹林作用后与高糖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糖环境下阿司匹林(0.01、0.1和1 mmol/L)具有抗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炎症相关基因在高血糖"代谢记忆"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对比3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活性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白细胞介素(IL)-6 mRNA表达水平、活性氧(ROS)水平、内源性NO合酶(eNOS)基因表达和eNOS(Ser-1177)磷酸化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NO含量显著高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而MCP-1、ICAM-1和IL-6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P0.01);代谢记忆组NO含量显著高于高糖组,而MCP-1、ICAM-1和IL-6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高糖组(P0.01)。正常对照组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和活性氧簇细胞渗透性指示剂(CM-H2DCFDA)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P0.01);代谢记忆组DHE和CM-H2DCFDA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高糖组(P0.01)。正常对照组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而Ser-1177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P0.01);代谢记忆组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糖组,而Ser-1177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高糖组(P0.01)。结论早期高血糖可持续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进而令其功能紊乱,即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仍然存在着持久的eNOS高表达,产生高血糖代谢记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虫草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糖(40mmol/L)孵育,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组:空白组、高糖组、冬虫夏草组、蛹虫草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SA-β-gal染色阳性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内活性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衰老相关的p16、p2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细胞内活性氧增加(P<0.05)。与高糖组比较,蛹虫草组及冬虫夏草组细胞增殖增加,S期细胞明显增多,SIRT1mRNA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内活性氧和p21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虫草提取物对损伤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IRT1mRNA表达,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抑制p21mRNA表达,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和胶原生成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Akt信号途径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胰酶和胶原酶双酶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细胞,应用EPO、Ang Ⅱ、PI3-K抑制剂LY294002、NOS抑制剂L-NAME等不同因素干预.ELISA法检测CF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浓度.化学酶法检测CF培养液中的NO浓度以及NOS总的活性及其亚型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iNOS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EPO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 Ⅱ诱导的CF培养液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以及提高NO的浓度.10 U/ml的EPO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浓度的抑制分别达到了28%和46%,同时NO浓度则提高了154%.EPO也显著抑制了Ang Ⅱ促CF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同时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并促进eNOS蛋白的表达.应用LY294002使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培养液中的NO浓度也随之下降.L-NAME不能降低eNOS蛋白表达,但抑制了NO的生成.EPO抑制Ang Ⅱ诱导的CF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合成作用均能被二者阻断.结论 EPO可抑制Ang Ⅱ诱导的新生大鼠CF中TGF-β1的表达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促使CF中eNOS表达,从而促进NO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十两茶提取物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衰老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株于含有10%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使用ox-LDL孵育建立衰老细胞模型,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评价内皮细胞的衰老状态,分别予以不同剂量十两茶提取物及辛伐他汀预处理,检测培养液中活性氧(ROS)、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以及端粒酶活性水平。结果 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模型中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ADMA水平增强,DDAH和端粒酶活性降低,而十两茶提取物预处理可明显抑制这一过程(P<0.05)。结论十两茶提取物在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进程中起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ADMA水平以及提高DDAH水平和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桐凝  张锦  赵宏宇 《山东医药》2009,49(16):51-52
使用正常糖浓度培养液和高糖培养液处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48h后,观察细胞形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衰老细胞,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发现,与正常糖浓度处理的内皮细胞比较,不同浓度高糖培养液作用48h后的内皮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周期多停滞于G0/G1期,S期显著减少,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认为高糖环境可加速内皮细胞衰老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对高胰岛素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NO浓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酯酰肌醇3激酶(P13K)和蛋白激酶B(PKB)表达的影响,探讨RGZ改善高胰岛素状态下内皮功能障碍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高浓度胰岛素培养HUVEC72h,并用不同浓度的RGZ进行干预。检测NO浓度,PI3K mRNA的表达,PKB、eNOS总蛋白和PKB丝氨酸473(PKB-Ser473)、eNOS丝氨酸1177(eNOS-Ser1177)的磷酸化表达。结果高浓度胰岛素培养HUVEC能呈剂帚和时间依赖性地降低N0的浓度,抑制内皮细胞P13KmRNA表达和PKB-Ser473、eNOS-Ser1177的磷酸化。用RGZ干预能硅著升高高胰岛素培养的内皮细胞NO的浓度和PKB、eNOS的磷酸化,增强PI3KmRNA表达;eNOS和P13K阻断剂均能阻断RGZ对高胰岛素培养的内皮细胞中NO浓度的升高,PI3K阻断剂还能阻断RGZ对高胰岛素培养内皮细胞PKB、eNOS的磷酸化。结论高胰岛素能下调P13K/PKB/eNOs信号通路而抑制内皮细胞NO的产生,RGZ能通过上调PI3K/PKB通路而增强高胰岛素培养的内皮细胞eNOS的活性和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业已显示,内皮诱导的一氧化氮(NO)及其前身L-精氨酸可以促进血管生成,但对其精确机理现了解甚少.N-氮-L-精胺酸乙酯(L-NAME,1mmo/L)能抑制内源性的NO生成,进而抑制家牛主动脉内皮单层细胞边缘的内皮细胞胚芽,而其非活性的对映体D-NAME(1mmol/L)则不能抑制内源性的NO生成.L-NAME能抑制内源性的NO释放,已由NO专用电极通过安培计测量得到证实.在改进的Boyden舱内,L-NAME(1mmol/L)能显著地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但根据[a~3H]胸腺嘧啶核甙混合物分析评价,L-NAME并不影响内皮DNA的合成.然后,我们用L-NAME在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抑制NO,并检测内皮细胞粘着分子表达式的变化.在正常氧和低氧环境中,L-NAME(1mmol/L)能抑制粘合家分子,αvβ_3的表面表达.αvβ_3是促进内皮细胞存活和血管生成的一种重要的粘合素分子.然而,L-NAME并不影响血小板内皮细胞粘着分子-1,细胞间粘着分子-1,血管内皮粘着分子-1,间隙连接蛋白43,以及VE-钙粘附因子的表达,据报道这些分子可能影响血管生成.总之,L-NAME抑制内皮NO合酶可以减离体内皮细胞的迁移,但不能使其增生,进而,内源性内皮诱导的NO能维持粘合素分子αvβ_3的功能表达,αvβ_3是内皮迁移、存活和血管生成的递质.所以,内皮诱导的NO通过粘合素因子依赖机制,在支持内皮细胞迁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