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复杂性尿路感染呈现反复迁延、持久不愈的特点,经典抗感染治疗往往难以控制。运用中医药个体化诊疗模式,探寻证候规律,优化临床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理演变规律,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临床治疗的相关环节,介绍了曹式丽教授对本病的辨治思路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因骨量减少,易于发生骨折而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重要因素。中医药方法诸如二仙汤等治疗骨质疏松症以其副作用小,标本兼顾的特点愈发成为临床的一种治疗趋势。笔者通过整理关于二仙汤及加减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介绍二仙汤及加减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显著疗效,并对研究的可取与相对不足之处作出讨论,希望未来医务工作者们对相关实验与临床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同时,提出联合治疗等方式,以期二仙汤及加减方为代表的中医药方法能够在临床上更加广泛的运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五年内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辩证、用药、结果等方面了解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情况。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工具,以"骨质疏松"为主题词,选择中医、中药、临床研究为副主题词进行扩展,排除动物实验、综述以及发病机制探讨类文献,从临床研究文献的基本要素:文献质量(随机、双盲、对照等)、文献内容(辩证、治疗方法、方药等)以及文献计量学(年度分布、地区分布、期刊分布等)评估研究的质量,总结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概况。结果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逐年上升,治疗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大多制成方便服用的中成药制剂,疗效较好。研究的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尚无此类报导。质量好的临床研究较少。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为主,关于中医药对骨质疏松发病机理的作用、疗效特点等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深入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笔者阅读了近几年来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中医药学者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五年内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辩证、用药、结果等方面了解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情况.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工具,以"骨质疏松"为主题词,选择中医、中药、临床研究为副主题词进行扩展,排除动物实验、综述以及发病机制探讨类文献,从临床研究文献的基本要素:文献质量(随机、双盲、对照等)、文献内容(辩证、治疗方法、方药等)以及文献计量学(年度分布、地区分布、期刊分布等)评估研究的质量,总结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概况.结果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逐年上升,治疗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大多制成方便服用的中成药制剂,疗效较好.研究的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尚无此类报导.质量好的临床研究较少.结论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为主,关于中医药对骨质疏松发病机理的作用、疗效特点等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深入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作为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在逐年上升,严重者可导致骨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治疗效果不确切,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本病属于中医"消渴"合并"骨痿"的范畴,中医治疗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方面展开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疗效确切。现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4个方面对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于具有内在真实性高、易检测到治疗效果及能够证明因果关系等优势,被认为是证明临床干预疗效的最佳设计。然而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RCT研究却遭遇了"水土不服",少有可以得到中医界和现代医学承认的结果。如何通过研究方法的创新,妥善解决规律与个性、标准化与个体化间的矛盾,是中医药临床研究获得高质量循证依据的关键问题。1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RCT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系统常见急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中医辨证施治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近十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及成果,总结出各医家的治疗特色和共识,及其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骨肉不相亲"理论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药和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中医e百、《中华医典》等中医古籍数据库查阅春秋至清代有关"骨肉不相亲"及脾肾相关的古代文献,并检索2015年至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和针灸治疗PMOP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报道,进行系统整理及深入分析。结果中医"骨肉不相亲"理论最早见于《灵枢》,从春秋至清代的古籍中均有相关记载;后世医家据此认为其乃"骨痿"(即现代医学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因此治疗原则由单纯补肾改为补肾健脾;近五年来的相关实验研究证实了该理论的正确性,临床报道也显示了补肾健脾中药或穴位治疗PMOP的优势。结论 "骨肉不相亲"理论经历代医家继承与发展使其内涵日趋丰富,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具有科学性和及POM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在慢性疾病中发病率显著升高,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具有经济负担重、缺少前瞻性研究的缺点,而中医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依从性高及价格适中等优点,具有临床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医药有关其研究越来越多,在治疗上注重滋补肝肾,重视补阴药及活血药的运用,许多研究者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检查指标证明了中药的疗效,而从单味药、药对或是复方着手的许多实验研究又证明其疗效通路机制,除此之外,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也有改善糖代谢及骨代谢的作用。笔者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辩证分析、治法、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深入认识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能为其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沿革与嬗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难治病,为深入挖掘和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原理与方法.不断提高对本病的防治和研究水平,较系统地分析整理了历代中医的有关论述,认为本病与中医学“骨痿”,“骨痹”相关,从病名定义,证候病象,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所用方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在于整体调理.补泻兼施。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对本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生于下肢,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引起深静脉回流障碍;本病属于中医"股肿""瘀血流注""肿胀"等范畴。历年来,医务人员对DVT的临床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该综述从急性期、后遗症期以及骨科术后DVT进行论述,通过总结各医家运用的某些经验效方,发现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上取得了可观效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对本病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排便动力异常、胃肠激素紊乱、肠神经系统损伤、Cajal间质细胞(ICC)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很好的疗效,目前不少学者对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对有关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对临床治疗及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患者由于长期使用葡萄糖透析液、腹膜炎等因素,可导致腹膜纤维化的发生,限制了该治疗方式在临床的使用。中医药防治腹膜纤维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近来中医药在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的开展中医药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目前,虽然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涉及探索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少,因此运用当今先进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成为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将传统医学辩证论治、整体调理的优势和现代西医学的尖端技术充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稳定疗效,推动祖国传统医学的持续发展,是未来临床研究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综述近年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状况,旨在为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和方法 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国家,肾脏是除肝脏以外乙型肝炎病毒最常侵犯的器官,因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肾炎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本病是除狼疮性肾炎之外较为常见的继发性肾炎。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医药为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一定的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索2013年至2018年2月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症(primary osteopototic pain,POPP)的文献,按照中医疗法和作用机理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的新进展。结果提示国内外治疗POPP的中医疗法主要集中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中药熏蒸、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针刀、手法复位和健身气功等10个方面,中医药治疗POPP的研究水平显著提高,且中医与西医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相互结合的趋势性越来越明显。认为目前相关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分组方法、干预措施、指标测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今后逐渐形成规范化的POPP研究指导策略,以期为中医药治疗POPP提供更加有利的循证医学证据,也为今后本病的临床研究设计和治疗方案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年中医学领域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总结,综述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探讨辨证治疗,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参考;了解目前中医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生殖医学杂志》2004,13(2):74-74
中华中医药学会拟于今年科季在黄山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临床学术研究科技论坛”,现向全国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征文。征文内容:1 在对病因不明性和多因素性疾病的诊治等中医药具有比较优势的方面,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诊治上,临床各科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所开展和进行的各项临床研究和分析。2 循征医学、DME、GCP等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评价、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分析研究。3 中医药临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思想观念等发展变化的探讨。4 中医药临床各科…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性肾病 (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本病的发病率较高 ,国内报道其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 8.8% ,居第 3位[1] 。 80 %的膜性肾病临床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占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 2 0 %~30 %。西医多用类固醇激素和 (或 )细胞毒药物治疗 ,疗效不佳 ,且副作用大。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经过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效 ,故本文将近 10年来中医药治疗MN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膜性肾病动物模型的选择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和对MN发病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形成了两种比较公认的MN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