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孕妇中的发生率约为3%~5%[1],25%~85%的GDM患者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母婴并发症[2,3],对母婴危害极大。由于目前对GDM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临床上对GDM的认识处理受到很大限制。我们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及胎盘激素水平等方面初步探讨GDM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治GDM提供基础依据。对象与方法1.对象:妊娠26~36周孕妇共43例。确诊为GDM的孕妇20例(A组),年龄24~35岁,平均27.4±3.6岁。该组孕妇8例有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或病理孕产史。余23例为随机挑选的正常妊娠妇女(B组),年龄23~3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县11个乡镇农村1 050例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logisi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分析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结果 1 050例妊娠期妇女中符合GDM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者50例,GDM发生率为4.8%。经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年龄35岁、有糖尿病家族病史、BMI指数偏高、月经不规律者(以多囊卵巢综合征者为主)组间对比具有较高的GDM发生率,其中年龄35岁、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女应该科学计划妊娠,避免高龄妊娠,重视进行具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者的妊娠期糖尿病防治工作,对高危人群需要严密实行全孕期监护,以确保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北京平谷地区GDM发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974例孕妇,排除孕前糖尿病后诊断GDM患者184例(GDM组),同期非GDM孕妇790例(N-GDM组)。比较两组年龄、孕前BMI、孕期BMI增幅、谷丙转氨酶、BP、DM家族史,探讨GDM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妊娠、分娩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平谷地区GDM发病率高达18.9%(184/974)。GDM组孕妇年龄中位数高于N-GDM组[31(28,35) vs 29(27,32)岁,Z=-4.719,P0.01],GDM组孕前BMI中位数高于N-GDM组[24.2(22.2,26.2)vs 22.0(19.9,24.8)kg/m~2,Z=-6.351,P0.01],GDM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N-GDM组[60.9%(112/184)vs 42.7%(337/790),χ~2=19.29,P0.01]。GDM、N-GDM组孕妇早产率[1.6%(3/184)vs 3.3%(26/790)]、妊娠期高血压病患病率[2.7%(5/184)vs 2.5%(20/790)]、巨大儿[4.3%(8/184)vs 6.5%(51/7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结论平谷地区GDM发病率较高,高龄、孕前超重及肥胖与GDM发生增加相关,应进一步加强对孕龄女性孕前体重管理,减少GDM发生;对GDM患者综合管理,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与妊娠糖尿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IR)是出现于妊娠晚期的代谢变化,妊娠期IR对妊娠妇女的糖代谢,脂肪代谢及蛋白质代谢都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葡萄糖摄取和氧化减少,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利用减少,妊娠期IR及潜在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是妊娠糖尿病(GDM)的发病机制。GDM与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有着相同的发病基础,GDM妇女的高血压、T2DM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5.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糖尿病的独立类型~[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GDM发病率为1%~20%,我国GDM发病率为4.3%~5.1%~[2]。Metzerg等在2010年指出,约18%的孕妇会被诊断出患有GDM~[3]。本文就目前GDM护理新进展进行如下综述:1 GDM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妊娠所引起的多种不同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胎盘生乳素、孕酮、催乳素、皮质醇等)水平的升高,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4]。Hedderson等~[5]指出,肥胖与GDM发病密切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的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1—12月收治的10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最终的妊娠结局分成不良结局组和正常结局组,再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不良妊娠结局25例(25.0%),正常妊娠结局75例(75.0%);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妊娠前体质指数、葡萄糖耐量试验指标异常及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2、3.235、2.119、3.336、3.577)。结论 高龄、妊娠前超重、葡萄糖耐量试验指标全部异常及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直接关系到GDM的妊娠结局,应早识别、早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妊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盖筱莉 《山东医药》2011,51(44):13-13
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占妊娠的1%~5%。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控制糖尿病复杂化,病理妊娠、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我院对GDM孕妇进行围生期系统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1]。随着生育年龄的后移,特别是2015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颁布,高龄产妇不断增多,范建霞[2]等研究报道:35岁以上孕妇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是25岁以下者的5.5倍。妊娠期糖尿病持续上升,发病率由5%~6%上升至15%~20%[3],对妊娠结局,使母儿远近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并且子代将来发生肥胖、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妊娠期妇女糖代谢状况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妊娠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产检并正常分娩的单胎妊娠妇女604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血糖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NGTG)组和妊娠糖尿病(GDM)组, 将血糖超过正常但未达到GDM诊断标准的孕妇归为血糖中间状态(ISGBG)组, 分别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13.0系统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 604例孕妇中GDM的发生率20.86%(126/604), ISGBG妇女占40.39%(244/604), NGTG占38.74%(234/6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妊娠年龄(OR=1.092, P<0.001)、孕早期三酰甘油(OR=1.625, P=0.001)、孕早期FT3(OR=1.995, P=0.002)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ISGBG组和GDM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胎儿生产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和胎儿出生体重均较NGTG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与妊娠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 (IR)是出现于妊娠晚期的代谢变化 ,妊娠期IR对妊娠妇女的糖代谢、脂肪代谢及蛋白质代谢都有明显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对葡萄糖摄取和氧化减少、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利用减少。妊娠期IR及潜在的胰岛 β细胞功能不足是妊娠糖尿病 (GDM)的发病机制。GDM与 2型糖尿病 (T2DM)、代谢综合征有着相同的发病基础 ,GDM妇女的高血压、T2DM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与正常孕妇骨代谢特点的异同。方法比较6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组)与13例正常糖耐量孕妇(NGT组)血钙、磷、ALP、250HD、CTx、24h尿钙、跟骨超声(SOS)等骨代谢指标的异同。然后将GDM组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低、高两种不同剂量钙和维生素D干预至分娩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GDM组血钙、磷为(2.3±0.1)mmol/L、(1.3±0.2)mmol/L,NGT组血钙、磷分别为(2.2±0.1)mmol/L,(1.1±0.1)mmol/L(P〈0.05);GDM组和NGT组24h尿钙均升高;GDMB组24h尿钙治疗前为(11.0±6.9)mmol/L,治疗后为(8.2±4.3)mmol/L,明显下降(P〈0.05)。结论GDM孕妇骨代谢特点和NGT孕妇基本相同,24h尿钙均显著增加。GDM可能导致血钙、磷轻度增加。补充足量的钙剂和维生素D可使尿钙丢失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孕产妇艾滋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南宁市2009~2011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报表、HIV阳性孕产妇个案信息表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南宁市孕产妇共检出HIV感染者317例,感染率为0.103%,各年感染率分别为0.100%、0.096%和0.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2,P=0.456);HIV感染者年龄以20-34岁为主,占总数的86.1%;民族以汉族(156例/49.2%)和壮族(143例/45.1%)为主;职业以无业(106例/33.4%)和农民为主(112例/35.3%);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239例/75.4%);性传播227例,2009—2011年艾滋病性传播率分别为0.061%、0.071%、0.087%,各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X2=4.927,P=0.085);2009~2011年HIV感染孕产妇终止妊娠率分别为4.49%、8.08%、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9,P=0.004)。2009—2011年实施母婴阻断人数为290人,阻断率为91.48%,年度阻断率分别为93.26%、90.91%、90.70%,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4,P=0.777)。结论2009—2011年南宁市孕产妇HIV感染率呈平稳趋势,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母婴阻断效果显著,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继续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及措施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5月,河南省艾滋病疫情相对集中的31个县(区)孕产妇的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对31个艾滋病重点县720605名孕妇和产妇检测HIV抗体,检测率93.11%;检测出HIV抗体阳性541例,阳性率0.08%。其中364例为阳性孕妇,223例自愿终止妊娠(占61.27%),5例失访(1.37%),136例选择继续妊娠待分娩(占37.36%)。3年间选择继续妊娠的HIV阳性孕妇,分别为31.51%(46/146)、36.31%(57/157)、54.10%(33/61),呈逐年上升趋势。284例分娩阳性产妇中,250例(88%)采取了母婴阻断预防措施。结论加强孕产妇HIV检测和阳性育龄妇女的孕检工作,早期发现、早期管理HIV阳性孕妇,可以进一步提高HIV阳性产妇的药物阻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大样本群体中探讨不同糖耐量状态孕妇血脂谱及其围生结局,并寻找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50g口服葡萄糖筛查试验(GCT)1hPG≥7.8mmol/L的孕妇共2069例,按100gOGTT结果分为NGT(n=911)、IGT(n=422)和GDM(n=736)3组,并测定3组HbA1c、TG、TC、LDL-C、HDL-C水平,以上指标均在24~28孕周获得。结果(1)不同糖耐量状态的孕妇TG、TC、LDL-C、HDL-C均较非孕参考范围明显升高。从NGT—IGT—GDM组,TG逐步上升(P〈O.01),HDL-C逐步下降(P〈0.01),TC和LDL-C无统计学差异。(2)经过对血糖的严格干预后,3组的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无差异,然而巨大儿的发生率在GDM和IGT组仍明显高于NGT组(14.1%,13.1%7J$6.6%,P〈0.01)。(3)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GTT中的FPG(OR=2.98,95%CI1.63~5.48,P〈0.01)、孕期体重增加(OR=1.12,95%CI1.06~1.19,P〈0.01)为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为独立保护因素(OR—0.41,95%C10.20~0.86,P〈0.05)。结论妊娠时,血脂各组分较非孕状态明显升高,从NGT→IGT→GDM,TG逐步上升而HDL-C逐步下降。即使经过血糖的严格干预,巨大儿的发生率并不能降低到NGT组水平。FPG水平和孕重增加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0809名孕妇在孕24~28周做50g葡萄糖负荷试验,阳性者再做75gOGTT,据血糖结果分为糖代谢正常(GNGT)组、妊娠糖尿病(GDM)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组,比较三组妊娠的结局。结果GDM和GIGT组的患病率分别为0.61%和2.50%。GDM组孕妇产后即时出血、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GNGT组;GIGT组剖宫产、羊水过多、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GNGT组,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GNGT组。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因此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肺结核病患者中HIV的感染情况以及HIV阳性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128名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HIV血清学检测。结果16128例患者中,14611例(90.6%)进行HIV检测,确认HIV抗体阳性98例,阳性率0.671%,男性7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2.4岁±7.6岁。98例HIV检测阳性患者中,21岁~40岁年龄段患者感染者60例(61.2%),其它年龄段38例(38.8%)。静脉注射吸毒者70例(71.4%)和性传播者16例(16.3%)。结论肺结核合并HIV人群以男性和青年人为主,静脉注射吸毒和性途径是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41例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特征及母婴阻断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母婴阻断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对接受婚检、产检及助产服务的孕产妇进行HIV筛查,阳性个案进行确诊试验。对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全人口孕产妇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02%(41/178 029)。HIV感染孕产妇平均年龄27岁,绝大多数为汉族,受教育程度偏低,大部分无业或农民;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是性传播。76.9%(30/39,2例失访)的孕产妇顺利分娩;分娩产妇中母亲用药率为56.7%(17/30),婴儿用药率为60.0%(18/30);46.7%(14/30)的婴儿成功随访至结案,未检出HIV感染个案。结论母婴阻断效果明显。在母婴阻断干预过程中,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儿的随访工作难度较大,要根据孕产妇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内蒙古通辽地区孕妇、乳母碘营养状况,为指导本地区孕妇、乳母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的抽样和检测方法,在随机抽样中选择8个旗县(市、区),重点抽样选择2个旗县及2010~2011年各级盐业公司生产的部分碘盐,随机抽样监测采用直接滴定法(GB/T13025.7—1999)定量测定碘盐;重点抽样监测采用半定量法检测碘盐。共抽检120名孕妇、哺乳期妇女和400名8~10岁儿童尿样,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采用触诊法检查3963名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共检测居民食用盐2328份,其中非碘盐率0.41%,碘盐覆盖率99.59%,碘盐合格率99.11%,合格碘盐食用率98.71%,碘盐中位数31.4mg/kg。重点抽样检测食用盐600份,碘盐覆盖率98.17%,非碘盐率1.84%。共检测120名孕妇、哺乳期妇女及400名8~10岁儿童的尿碘,其中孕妇尿碘中位数345.23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245.07μg/L,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328.3μg/L。共抽检3963名8—10岁学龄儿童,检出甲状腺肿大106名,肿大率2.67%。结论通辽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西藏拉萨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5-2016年,以拉萨市3个区(县)为调查地区,各地区选择200名孕妇为调查对象;另在江苏徐州、扬州、无锡3市选取450名孕妇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抗弓形虫抗体IgG、IgM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收集拉萨地区孕妇个案调查表信息,对弓形虫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拉萨地区600名被调查孕妇中,99例抗弓形虫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16.50%,与江苏省孕妇抗体总阳性率(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拉萨3区(县)孕妇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喜食生肉者、有动物密切接触史者感染率高。结论 与江苏省相比,拉萨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应积极采取健康教育、早期检查及治疗等综合措施,以预防控制该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湖北省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1月湖北省各医院收治的6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重症37例,危重症23例。女性占55.0%,其中57.6%为孕产妇。年龄2~62岁,中位年龄25岁。98.3%的患者有发热,其它症状有咳嗽(95.0%)、咳痰(68.3%)、呼吸困难(60.0%)、全身症状(60.0%)、上呼吸道感染症状(55.0%)、神经系统症状(33.3%)、消化系统症状(21.7%)、咯血(16.7%)、胸痛(3.3%)。体检:咽部充血(73.3%)、扁桃体肿大(31.7%)、紫绀(36.7%)、肺部罗音(65.0%)。实验室检查:70.0%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68.3%淋巴细胞比率降低。AST升高(57.9%),LDH升高(61.2%),CK升高(50.0%),血沉增快(63.6%),C反应蛋白升高(94.1%)。部分伴ALT、ALP、TBIL、cTnI、Cr升高及低钾、低钠血症,或凝血功能异常。59例接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36例需重症监护,其中13例使用有创机械通气,7例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死亡7例,其中4例为孕妇。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孕产妇所占比例较大、病死率较高。应早期识别和行奥司他韦抗病毒以及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孕产妇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