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发急性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是否伴发急性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组68例和糖尿病组92例,另选取8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检测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检测受检者的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内斑块的形成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结果 正常组受检者的血清同型半管氨酸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和脑梗死组(P<0.05);糖尿病组和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以及程度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的程度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r=1.63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升高,且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反映冠状动脉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我们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和颈动脉IMT,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8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7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6例脑梗死患者及40名对照者的血Hcy水平并同时检测其血脂、血糖及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和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结果脑梗死组的血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叶酸以及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之间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无差异。将脑梗死组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斑块的数量分为无斑块组、单一斑块组和多个斑块组比较其血Hcy水平发现其组间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Hcy水平与IMT值成正相关关系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IMT值成负相关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形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导致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增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尿酸、同型半光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检测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IMT正常组、增厚组和斑块组uA分别为(303.85±78.59)、(372.30±95.35)和(436.51±61.16)μmol/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EH患者UA及HCY水平与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相关性。斑块形成组的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显着高于内膜正常组和中膜增厚组(P〈O.05),血尿酸亦与同型半胱氨酸里正相关(FO.45,P〈0.01)。结论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比较急性脑梗死与普通人群的血清胱抑素C(Cys C)、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Cys C、UA、Hcy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ys C、UA、Hcy,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患者各指标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Cys C、UA、Hcy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颈动脉硬化程度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膜正常组与内膜增厚组血清Cys C、UA、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内膜正常组IMT与血清Cys C、UA、Hcy不相关(P> 0.05);内膜增厚组及斑...  相似文献   

7.
朱荣志  周英  李其英  崔贤炉  徐爱琴 《安徽医药》2015,19(10):1955-1956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住院的154例资料完整的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另外选择92例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无脑梗死病史的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率、软斑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异常率、发生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为斑块发生率及软斑发生率较高,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发生率及发生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率也较高;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8.
刘胜娜 《海峡药学》2016,(6):168-169
目的:研究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治疗前后的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时,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比较时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32例研究对象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关于MS的诊断建议列为MS组并且血压升高的患者列为MS并高血压组,对照组(普通高血压患者)3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CCA)与颈内动脉(ICA)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颈动脉系统有无斑块存在。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CCA.IMT、ICA.IMT在MS合并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吴正美  胡明  王甫香 《安徽医药》2010,14(12):1431-143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90例脑梗死患者,65例非脑梗死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探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两组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形态。结果脑梗死组中71例患者颈动脉共有115块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中有15例共有15块斑块形成,发生率为23.1%;脑梗死组颈动脉IMT(1.26±0.27)mm和对照组IMT(0.53±0.25)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软斑块且不规则为主,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以钙化型硬斑块且规则型为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形态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血浆Lp-PLA2和Hcy的浓度,并且测定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的Lp-PLA2和Hcy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IMT为(1.42±0.51)mm,与Lp-PLA2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315,P〈0.01);与Hcy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427,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Lp-PLA2,Hcy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塞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T2DM合并脑梗塞患者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未合并脑梗塞的T2DM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并分析血清Hcy、hs-CRP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cy及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623、0.414,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生与Hcy有关,其机制可能是Hcy参与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入选103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6例健康体检者,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Hcy,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0.51) μmol/L比(12.32±0.16) μmol/L,P<0.01];脑梗死内膜增厚组、斑块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无斑块组[(18.37 ±0.24)、(20.16±0.58) μmol/L比(13.25±0.13) μmol/L,P<0.05];斑块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 血浆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对高Hcy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是一种值得研究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4.
张冬  张继明 《天津医药》2016,44(7):902-90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关系,为早期筛查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分为未合并脑梗死组(A组)与合并脑梗死组 (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的Hcy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A组、B组Hcy、HbA1C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0.05),B组Hcy、HbA1C水平高于A组(P<0.05);Hcy水平与HbA1C、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存在线性相关性(P<0.05); 发生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34);且Hcy水平比较结果为IMT重度狭窄组>IMT中度狭窄组 >IMT轻度及无狭窄组(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P﹤0.001)。结论:Hcy水平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高Hcy血症加重了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加剧了颈部血管狭窄的发生,是预防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重要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治疗脑梗死患者76例(研究组)及7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研究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y、叶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76例患者中44例出现颈动脉硬化,按照IMT、PSV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颈动脉梗死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组Hcy、IMT存在相关性,中度组及重度组Hcy、IM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动脉膜粥样硬化有一定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脑梗死进展和治疗情况。同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干预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低于对照组(P〈0.01),间接胆红素(IBI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Hcy血症、血清胆红素水平偏低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林艳  常振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19-2620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尿酸( 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15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结果分为无斑块组37例、稳定斑块组52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1例,测定三组血清Hcy和UA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稳定斑块组Hcy和UA水平分别为(15.92±2.52)μmol/L 和(294.85±25.52)μmol/L,均高于无斑块组( t =7.33、6.89,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Hcy和UA水平分别为(23.17±3.82)μmol/L和(388.57±26.61)μmol/L,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t=9.82、10.02、6.90、7.12,均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Hcy和UA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月至12月I类切口择期手术患者病历共120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0例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 8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格率为91.84%,以单一用药为主,涉及4个品种,给药时机为术前0.5 ~2 h的占67. 35% ,术后未用药和疗程不超过 48h的占87. 75%。结论该院的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