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学生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关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太原市六城区两郊县区共2376名小学生,进行"太原市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自填。对其中有关骑车危险行为进行分析。结果骑车违规行为总体报告率为33.9%。骑车带人、双手离把、相互追逐打闹、骑车逆行、攀扶其他车辆、闯红灯乱穿马路等危险行为报告率分别为26.8%,8.7%,6.2%,6.2%,3.2%和2.4%。常骑车带人是最常见的危险行为。高年龄组双手离把、互相追逐打闹、骑车带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的报告率高于低年龄组,男生各项危险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郊县区骑车带人报告率高于城区,核心家庭危险行为报告率较低,单亲/重组/隔代家庭中骑车带人的报告率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结论小学生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与个体、社会、家庭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各自特点采取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柳州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柳州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柳州市部分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学共4 023名学生进行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调查。结果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违规过马路、骑车违章闯红灯、骑车带人和1 a内打过架、到非游泳区游泳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6.54%,20.11%,40.89%,13.20%和19.66%;15.66%的学生在过去1 a中曾感到非常悲伤和无望并持续2周以上;20.71%的学生在过去1 a中曾想过自杀,6.71%的学生制订过自杀计划,2.59%的学生在过去的1 a中曾有自杀行为;37.28%的学生目前吸烟,39.78%的学生经常吸烟;29.89%的学生近期饮酒;5.25%的学生承认曾经服用可引起依赖的药物;各项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在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昭通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及不良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昭通市昭阳区城区及周边10所中学近3 000名学生进行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的健康危险行为在受试学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吃油炸食品和吃甜点的报告率分别为83.31%和82.80%,骑车带人、步行危险行为、游泳危险行为、打架行为、尝试吸烟、上网时间超过自己预想的时间分别为46.65%,30.86%,18.04%,25.77%,45.31%和20.68%。各种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在不同性别、年级(年龄)、学校类型、家庭结构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当前昭通市青少年普遍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建立以卫生、教育部门为核心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共同防止危害健康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徐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及其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拱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对徐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调查,并对2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青少年对自已体重采取的健康相关行为报告率上升的有:为控制体重而锻炼、为控制体重而控制食物摄入、为控制体重而节食24 h或更长,认为自已体重不合适的比例下降;体育锻炼和骑车违章危险行为的报告率上升的有:过去1 a去过没有安全措施地方游泳、经常骑车双手离把、骑车带人,过去7 d每天运动不到1 h、骑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的学生比例下降;在物质滥用危险行为中,尝试吸烟、过去30 d吸过烟、喝过酒、曾使用过摇头丸、大麻等毒品比例普遍上升;网络成瘾危险行为中,希望增加上网时间、隐瞒上网的比例下降,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的比例上升.结论 青少年部分危险行为报告率呈下降趋势,但在骑车违章、烟酒等物质滥用行为方面还需要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中学生骑自行车及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状况,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合自行设计的部分调查项目对广州市12所中学的16 27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中学生骑自行车率为84.4%,骑自行车危险行为发生率为75.7%,男生骑车危险行为发生率(78.6%)高于女生(73.2%),职业中专学生(80.8%)高于高中生(75.3%)和初中生(74.2%),郊县学生(80.0%)高于郊区(74.3%)和市区(69.7%)学生;各项危险行为中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相互追逐打闹、骑车逆行、骑车带人以及闯红灯乱穿马路发生率分别为25.7%、13.6%、24.5%、22.2%、68.1%和11.6%;43.8%的学生知道年满12岁才能骑自行车上路5,0.8%的学生知道在没有划分自行车道的道路上该如何骑驶。结论广州市中学生骑自行车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中学生交通和骑自行车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为预防控制伤害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选取初一至高三学生共13697人,匿名填写《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北京市中学生9.3%报告经常步行违规,42.1%骑车违规;5.5%曾在非安全场所游泳,5.9%曾在非安全场所滑冰;11.5%报告曾随身携带刀棍等危险品,22.4%曾与他人打架;与跌坠等相关的伤害行为较常见,误服药物、中毒、电器、爆炸伤等相关危险行为有一定发生率。不同年龄、性别和学校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率不同。结论中学生是各类伤害相关危险行为高发人群。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12~24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提供依据。方法统一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法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学生中,曾尝试吸烟率为22.7%,吸烟年龄≤13岁的报告率为11.1%,目前吸烟率为9.5%;曾尝试饮酒率为431%,饮酒年龄≤13岁的报告率为23.4%,目前饮酒率为21.4%;吸毒率为0.93%;赌博率为15.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呈上升趋势。提示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学生开展禁烟、控酒、禁赌、禁毒教育,给予他们健康行为指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濮阳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濮阳市大、中学生共计4756人,匿名填写《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过去1 a,大、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偏食、不喝牛奶、不健康减肥的报告率分别为43.00%、30.90%、23.10%;仅有29.60%的学生摄入量的新鲜蔬菜、水果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过去30 d有61.70%的学生骑车违规,过去1a里去过不安全地放游泳、滑冰报告率分别为24.50%、26.90%;学习压力感、斗殴、孤独感、自我伤害倾向、伤心绝望报告率分别为26.30%、17.50%、13.90%、12.90%、11.60%;过去1a里受到严重伤害的报告率12.80%;过去30 d大、中学生的吸烟率为13.60%,饮酒率为33.30%.,醉酒报告率18.30%;网络成瘾报告率8.80%,有14.80%大、中学生参与赌博游戏;性行为发生率为4.20%被动性行为发生率为1.30%。不同性别、不同学段间学生各种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濮阳市青少年中健康危险行为较为普遍,迫切需要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应法规和政策,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实施科学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为青少年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10 405名城市大、中学生,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中学生中,偏食率为38.5%~40.0%;过去1周每天吃甜食1次以上者有22.2%~35.4%,每天吃早餐者仅11.7%~12.8%,每天喝1杯以上牛奶者仅4.7%~6.4%;过去30 d进行减肥者有27.6%~29.0%;过去1周经常参加运动者仅24.8%~50.8%,每天看电视2 h以上者有35.6%~42.4%,每天做课外作业4 h以上者有12.1%~21.3%;过去30 d内骑车违规发生率为39.0%~46.8%;过去1 a严重受伤发生率为35.7%~53.9%,斗殴发生率为15.2%~42.0%,学习压力重报告率为21.5%~31.0%,抑郁报告率为18.5%~22.4%,离家出走意念报告率为23.0%~38.7%,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8.8%~27.5%;过去30 d目前吸烟率为12.6%~25.2%,目前饮酒率为26.1%~48.0%;10.8%~13.1%的人曾使用过镇静催眠药物;网络成瘾者有9.6%~12.6%;高中和大学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7.8%和18.9%。各种健康危险行为中,不同性别及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大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较为普遍,学校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制定伤害行为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参考及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14所学校初一至高三5 02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非故意伤害行为中骑车违规、步行违规、到无安全措施场所游泳/滑冰和跌坠危险行为报告率分别为30.9%、5.0%、23.9%、17.8%和9.8%;故意伤害相关行为中经常遭受欺侮报告率在1.1%~5.4%之间,不良内隐性心理行为报告率在12.9%~24.8%之间,自杀未遂报告率3.8%,离家出走报告率9.3%,有意自伤报告率12.5%。各项行为报告率在不同性别、学段、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生是各类伤害相关行为的高发人群,需结合学生的性别、学段、地区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太原市6城区2郊县区2376名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376名小学生骑车违规、步行违规、不安全游泳总体报告率分别为33.9%,13.0%,8.2%;受欺侮、打架、上下学不安全感总体报告率分别为51.6%,32.0%,6.1%;有孤独感、有学习压力、失眠、抑郁倾向总体报告率分别为24.1%,29.8%,9.6%,10.2%。男生危险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郊区学生骑车违规行为报告率高于城区,城区学生孤独感、抑郁倾向行为报告率高于郊县区,单亲/重组/隔代家庭中儿童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结论太原市小学生有关伤害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受个体、家庭、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 902名高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了解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特征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整群抽取合肥地区2所中学的1902名高中学生进行最近1年内危害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危害健康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伤害行为中,以骑车带人(61.7%)。去非游泳区游泳(17.7%)和认真考虑过自杀(17.1%)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不良生活方式中,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高达52.3%和84.2%,59.0%的学生报告缺乏体育锻炼;5.7%的学生报告有不恰当控制体重行为,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尤其与中学生抑郁情绪有关。结论 应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以防止或降低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3-5月,随机抽取石家庄市6类32所学校7176名学生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石家庄市青少年学生中骑车违规、动手打架、不良情绪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1.5%、37.7%、17.4%,其中男生骑车违规、动手打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城市学生骑车违规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1)。结论青少年中存在许多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应针对青少年的性别和地区差异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学校(含初高中、职校和大学)3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5种伤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骑车违规(50.6%)。步行违规、不安全游泳、受欺侮、上下学不安全感、斗殴等行为的发生以初中生为高,骑车违规及感到孤独、抑郁等情绪相关行为以高中学生明显。安全相关行为、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职业技术学校及普通中学较高,感到学习压力高、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关行为发生率重点中学较高。非故意伤害行为、安全无保障相关行为和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男比女高,不良情绪相关行为则女高于男。结论城市青少年中发生伤害危险行为情况不容忽视,建议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达到预防、控制和减少伤害发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城区初中生故意伤害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区初中生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城区6所初中共1209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61.3%的学生曾经受过欺侮,男生高于女生(P〈0.01)。25.2%学生经常因学习或成绩感到心情不愉快,13.7%的学生有过自杀意念,39.4%的学生有过离家出走意念。女生自杀意念率和离家出走意念率高于男生(P〈0.01)。结论学校、家庭、社会应引起充分重视,共同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控制和减少故意伤害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城区6所初中共1209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骑车违规行为(43.3%)。多种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学校、家中、交通场所是最容易发生严重伤害的地点。结论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率较高,学校、家庭、社会应引起充分重视,共同预防、控制和减少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幼师女生危害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幼师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整群抽取某幼儿师范学校的919名学生进行最近1年内危害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幼师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普遍存在。伤害行为中,以骑车带人(40.8%)和认真考虑过自杀(18.6%)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不良生活方式中,曾经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高达32.1%和80.4%;幼师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较好;不同年级间体重控制行为差异均存在显著意义(P<0.05)。有抑郁性或焦虑性情绪的幼师学生各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抑郁或无焦虑情绪者(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幼师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与抑郁情绪和人格特性有关。结论:应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尽早加强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幼师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福建青少年学生与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2所中学、中专技工学校和大学的1023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与伤害有关的行为。[结果]有5.3%学生有步行违规行为,38.1%骑车违反交通规则,9.0%到非安全场所游泳,19.9%曾经与人打架,5.1%打架受过伤,男生的发生率较高;13.4%有抑郁情绪,15.4%有自杀意念,女生和高中生发生率较高。[结论]应针对不同学校和不同性别学生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的特点,开展早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降低伤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