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甘露醇剂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选取高血压幕上性非丘脑出血、脑压增高不突出、发病 6h内、血肿量 <5 0mL的患者 84例 ,将 2 4h内应用 2 0 %甘露醇 2 5 0mLQ8h或Q12h者称为常规组 (2 8例 ) ,12 5mL者称为半常规组 (2 8例 )及未使用甘露醇组 (2 8例 )。 4 8h复查脑CT ,血肿增大超过 33%为血肿早期扩大 ,分析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 常规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 11例 ,半常规组 3例 ,未使用甘露醇组 2例。常规组与半常规组、未使用甘露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结果相同。结论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 2 4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发生率 ,使病情加重。半常规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甘露醇应用时间对丘脑出血血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选择300例丘脑脑出血、入院在3h以内,经CT检查出血量在60ml以内的患者,无脑疝迹象,分为即刻应用甘露醇组(150例)和12h后用甘露醇组(150例)。72h复查脑CT,血肿增大超过3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发病12h内应用甘露醇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发病12h内使用甘露醇组发生血肿扩大106例,12h后用甘露醇组2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12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使病情加重。对于脑压增高没有危及生命的患者,尤其发病12h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宜盲目使用甘露醇,以免使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观察指标的评估.方法 将93例同期入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甘露醇组(A组)46例,入院24 h内应用甘露醇;非甘露醇组(B组)4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监护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血肿扩大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脑CT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病情稳定时间、监护时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持续动态观察评估,为早期合理应用甘露醇提供临床治疗依据,对于减少血肿扩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选取高血压幕上性非丘脑出血、脑压增高不突出、发病6h内、血肿量〈50ml的患者104例,将24h内应用20%甘露醇250ml者作为常规组(38例),125ml者作为观察组(38例)及未使用甘露醇者作为对照组(28例)。48h复查脑CT,当血肿增大超过33%为血肿早期扩大,分析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 常规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16例(42.1%),观察组4例(10.5%),对照组2例(7.1%)。常规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结果相同。结论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使病情加重。125ml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早期应用甘露醇对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是高血压性脑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脑疝的首选药物,但近年来经过临床及头部CT的动态观察,我们发现中小量脑出血在早期应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治疗的过程中有可能使血肿扩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2年1月—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发病6小时内头部CT检查血肿量均≤30ml幕上非丘脑出血,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均动脉压,以及吸烟、酗酒、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治疗的60例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进行分组,将未出现早期血肿扩大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出现血肿扩大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记录并分析可能引发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病程≥5年、出血部位为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6 h内使用甘露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9分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血压病程≥5年、出血部位为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6 h内使用甘露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9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血压病程长、出血部位靠近脑室系统、血肿形态不规则、6 h内使用甘露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低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干预,降低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0例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Kazui血肿扩大判定标准,对早期未应用甘露醇组(A组)和应用甘露醇组(B组)血肿扩大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在发病后1个月行改良Rankin生活质量等级评分(mRS).结果 A、B组血肿扩大发生率分别为37.5%(12/32)、60.3%(35/58)(P<0.05);A、B组发病后1个月mRS≥4发生率分别为46.9%(15/32)、69.0%(40/58)(P<0.05).结论 早期应用甘露醇增加脑内血肿扩大发生率,是轻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早期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稳定组,对2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7例发生早期血肿扩大(27.02%);发病6h内的患者较发病6-24h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高(P=0.000);多因素分析显...  相似文献   

9.
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发病24 h后接受甘露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6 h内接受甘露醇治疗。分别进行动态CT观察血肿变化,并在第1天、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好转率、血肿扩大率分别为56.66%、28.00%,对照组好转率、血肿扩大率分别为30.76%、51.9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可诱发继续出血,并对患者的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CT平扫预测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平扫图像,根据复查血肿是否扩大分为扩大组(n=44)和未扩大组(n=7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及CT征象与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影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CT首次检查时间、出血量、黑洞征、混合征、黑洞征和混合征(P均0.05);影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黑洞征和混合征、CT首次检查时间(P0.05);混合征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特异度(94.9%)最高;黑洞征和混合征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敏感度(47.7%)、阳性预测值(75.0%)、阴性预测值(75.8%)、约登指数(0.388)最高。结论 CT平扫可有效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黑洞征和混合征、缩短CT首次检查时间预测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影响血肿扩张的因素。方法:将197例HIC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血肿扩张组(15例)和未扩张组(182例)在性别、年龄、易患因素、起病时间间隔、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结果:血肿扩张组多有饮酒、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易患因素。起病时多有血压高,起病至第一次CT检查时间间隔短(<6小时),血肿体积大(>25cm~3)。实验室检查多有血糖高、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损害。结论:饮酒、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凝血系统疾病、起病时间间隔短(<6小时)、血肿体积大(>25cm~3)均是影响和预测血肿扩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颅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颅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比102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初诊及发病后48 h内的头颅CT,分析符合颅内血肿扩大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与血肿扩大有关的评价参数12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颅内血肿扩大发生率为52.9%(54/102);初诊时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CT平扫影像学检查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血肿是否扩大将其分为血肿扩大组(n=32)和非血肿扩大组(n=48)。记录所有患者的CT平扫影像学征象及血肿体积,比较两组比较CT平扫影像学征象及血肿体积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单一征象、血肿体积与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性,以ROC曲线分析CT平扫影像学征象、血肿体积评估血肿扩大的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肿扩大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血肿扩大组的CT平扫出现“岛征”、“黑洞征”、“混杂征”占比均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 < 0.05);血肿扩大组的血肿体积大于非血肿扩大组(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岛征”、“黑洞征”、“混杂征”、血肿体积与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均呈正相关关系(r=0.423、0.456、0.427、0.516,P <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岛征”、“黑洞征”、“混杂征”联合血肿体积评估血肿扩大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89.6%,均高于单一征象及血肿体积。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岛征、黑洞征、混合征、初诊血肿体积增大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基于CT平扫影像学表现及血肿体积对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入院即时和发病24 h内测定血肿体积,根据是否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将其分为扩大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AICH)“动态点征”区域CT灌注(CTP)参数定量预测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AICH首诊平扫CT、CTP原始图像、灌注参数图及24 h内复查CT,根据CTP原始图像有无“动态点征”分为阳性组(n=21)和阴性组(n=24);比较组间血肿体积变化、“点征”/密度最高区域(强化区),血肿全部区域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CBV)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强化区灌注参数预测血肿扩大的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阳性组血肿体积变化与“动态点征”总出现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首诊2组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中,阳性组血肿体积明显大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17例(17/21,80.95%)、阴性组2例血肿扩大(2/24,8.33%)。阳性组强化区rCBF、rCBV及强化区与血肿区rCBF、rCBV差值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5)。以rCBF=8.90 ml/(min·100 g)、rCBV=6.55 ml/100 g为截断值,预测血肿扩大的AUC分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3例。2组均采用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及脱水、止血、抗炎、控制血压等治疗,A组同时给予尼莫地平。于第7、14、21天行CT检查以测量周围水肿体积,NI 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及死亡和再出血情况。结果:A组与B组比较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显著减小(P<0.05),NI HSS评分明显降低(P<0.01)。2组死亡例数无显著性差异,A组无再出血及持续出血。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减轻行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赵高年  刘颖 《临床医学》2009,29(9):10-11
目的探讨积极控制血压能否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共7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7例及对照组35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h内将收缩压降至170mmHg(1mmHg=0.133kPa)左右,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8.1%;对照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31.4%,两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有明显升高,对其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