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也感冒     
郭红  乐湘华 《家庭药师》2013,(10):35-35
大家都知道感冒,但是不久前陈女士携5岁的儿子亮亮到医院就诊,医生开单让亮亮查了血常规、大便常规,最后诊断为胃肠型感冒。陈女士不禁好奇了:胃肠也会感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联合降钙素原检查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接受治疗的细菌感染患者为细菌组共计30例,诊断为病毒感染的患者为病毒组共计30例,同时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情况。结果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的降钙素原及血常规检查较对照组及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降钙素原检查较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水平较病毒感染及未感染患者明显升高,可以反映病毒感染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597例,根据痰培养结核杆菌分为阴性组330例,阳性组267例,收集其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结果阳性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患者人数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之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结核痰培养成阳性的患者,其红细胞沉降率高于阴性患者,而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之间则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血常规检查是体检中最基础、最常用的血液检验项目,每个去医院就诊的人都很有可能需要进行这一检查。那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前来的6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检测出贫血患者60例,以患有地中海贫血患者20例为观察一组;以患有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为观察二组,比较三组各项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一组、二组MCV、MCH、MCHC、RBC、HB指标低于对照组,RDW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二组MCHC、RBC、HB指标低于观察一组,RDW高于观察一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各项血常规资料存在差异,可应用血常规检查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出血热是人吃了带出血热病毒鼠类污染的食物所致的一种疾病,其早期症状与感冒很相似,极易被误诊。但是,笔者通过对70例早期出血热患者和68例感冒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的观察分析,发现前者血常规的部分结果非常独特,这时出血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以及控制方法。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球仪对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38例患者的血常规标本进行检测,针对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不同的温度、血液采集部位、存放时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血常规检验会受到存放温度、时间、检验方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也会影响到血常规检验结果。结论针对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问题进行分析,加强标准检验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用静脉采血的结果相较于末梢采血更具有应用价值,与患者的实际指标更加符合,因此建议应用静脉采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在急诊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占所有就诊患者的40%。在鉴别病毒或细菌感染最有价值的是病原菌培养,往往急诊上做不到,临床医师往往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判定病毒或细菌感染,但血常规检查结果判定病毒或细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尚无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测对妊娠期贫血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人员均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观察两组人员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随着孕妇孕期的不断增长,孕妇贫血症状发生率不断增大。研究组患者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平均血红细胞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患者小细胞性贫血平均血红细胞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定期给妊娠期贫血孕妇实施血常规检测,能够有效发现孕妇贫血的程度,防止孕妇出现不良事件,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贫血,通常情况下比较容易诊断,患者表现面色萎黄,口唇、指甲苍白,医生检查患者的睑结膜,发现苍白,再结合血常规检查。从而明确患者有无贫血。多数人贫血首先想到去血液科就诊。但是贫血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肾脏因素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孕妇贫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治疗的182例孕妇贫血患者为贫血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无名指末梢外周血液,运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查血常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指标。结果大细胞性贫血组的孕妇MCH、MCV均高于健康组(P<0.05),Hb与RBC数均低于健康组(P<0.05);小细胞性贫血组的孕妇MCV、MCH、Hb和MCHC指标均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医师根据血常规检验报告,分析孕妇的贫血程度和类型,便于及时予以临床指导和治疗,可有效预防孕产期的多种疾病,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方法以2011至2012年期间来我院例行血常规临床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血常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总结血常规,临床检验影响因素。结果经血常规临床检查,为患者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奠定科学依据,并且通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相对较多,包括标本采集类别、仪器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结论规范血常规操作过程,提高标本质量,以及对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的控制,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生化检查及血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6~2020-04我院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我院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及生化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WBC、PLT、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ALT、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ALB、A/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显示出患者血细胞功能及生化指标,临床可根据其对患者病情做出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同时还可为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血液肿瘤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毒性,对敏感的正常细胞也产生严重的损害,受化疗药物影响最大的是白细胞,其次是血小板,有时还会出现严重贫血,化疗后10~14d,患者进入骨髓抑制期,血常规指标进入最低值,21d后血常规恢复正常。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笔者对30例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了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并观察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和生化各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和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20 U/d、每日1次共5 d→10 U/d、每日1次共5 d)治疗,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50 m L/d、每日1次共10 d)治疗。连续用药10 d后,对两组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和生化各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和生化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3%,治疗组为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对照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和生化各指标,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急诊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占所有就诊患者的40%.在鉴别病毒或细菌感染最有价值的是病原菌培养,往往急诊上做不到,临床医师往往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判定病毒或细菌感染,但血常规检查结果判定病毒或细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尚无文献报道.我院于2010年3月-5月选择3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并研究其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对化脓菌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26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血采集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血采集的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中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结果远远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检测结果,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不同,可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在临床上使用静脉血采集来检测血常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观察对比血常规检测中采静脉血和末梢血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的1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5例,分别采取其末梢血及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对比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结果的差别。结果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WBC、RBC、HGB、PLT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WBC、RBC、HGB、PLT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13、0.912、0.922、0.901都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结论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时,静脉血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但是末梢血及静脉血血常规结果呈正相关性,所以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血以及末梢血,对其在检测血常规的过程中血细胞分析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探讨。方法对于今年以来在我院中体检健康人员或者就诊患者9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通过指尖来采集末梢血,另一组通过静脉采集静脉血。在最初采血的时候、采血10min以及30min对其进行多次检测,观察两个小组血常规检测的结果。结果静脉组血小组在这三次测定中其数值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末梢血小组在30min之后其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的检验值和10min的时候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和采血最初阶段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重复性高,但是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导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对比血常规静脉检验和末梢检验的检验结果的差异性,以便为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选择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器,采取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并且对于患者的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分别作出观察、分析和判断,并且这两种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对于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经两种不同检验方法检验之后进行比较,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存在有差异性,且静脉血检验优于末梢血检验,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不同时间段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静脉血和末梢血也存在有差异性,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选择采用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更好服务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推荐选择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保证在3 h之内进行患者样本的检测,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误差的发生。总体上来说,选择采用静脉血在3 h之内对患者进行快速的检验是有效的检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