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子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虫病是一种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大便潜血、贫血等症状,常误诊为胃炎或胃溃疡病,导致长期治疗失当.以前诊断钩虫病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大便涂片找虫卵检查,但粪便找虫卵阳性率不高,易导致漏诊.电子胃镜检查是诊断钩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1].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内镜检查作出诊断并捕获成功的十二指肠钩虫病例,且就此类钩虫的形态特点和寄生特性加以描述.方法本组男5例,女16例;13岁~15岁2例,20岁~29岁6例,30岁~39岁12例,40岁以上1例;全部来自农村,并以菜农为主14例.上腹部隐痛不适19例,乏力15例,食后发胀11例,贫血8例.结果内镜示:胃十二指肠粘膜呈苍白的17例;红白相间13例;虫体数1~6条不等;虫体咬吸伤处见渗血,附近伴出血痴及糜烂出血1且例;钩虫尾部有“扇状撒血”现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且就此类钩虫在内镜下所观察到的形态特点,寄生特性及捕获过程加以描述.此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及的.上腹隐痛不适、乏力、食后发胀、贫血、缺乏典型的溃疡病史及大便检查阴性者,宜早作内镜检查,对查明病因大有好处,且能观察到贫血的病因及钩虫咬吸伤处引起的渗血,附近伴出血痴及糜烂出血和虫体肠管内充满血液后钩虫尾部有“扇状撒血”现象等的客观依据,为及早驱虫提供了证据,也易于鉴定诊断.结论内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镜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31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3 800例,检出十二指肠钩虫病31例,检出率0.82%,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男4例,女27例,女:男=6.75:1,年龄25~73岁,平均43.8岁。其中城市患者2例,农村患者29例,全部均有下地劳作史。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隐痛、胀痛、  相似文献   

4.
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可上行寄生于十二指肠及胃窦幽前区,后逐渐出现慢性上腹隐痛及消化不良症状,个别表现为持续黑粪。现就将我院疑诊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确诊的9例钩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行胃镜、肠镜检查94821例,检出钩虫病54例,检出率0.057%,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镜诊治钩虫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等女,48岁,农民因上腹隐痛、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年余入院.曾经他院内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症治疗无好转.且头昏、眼花、无力尤其以活动时胸闷、气急,故诊断为“贫血”,按贫血治疗无好转,来本科诊治.查体:呈贫血苍白貌、眼睑浮肿、睑结合膜及申床苍白;肺无异常,。L‘律齐,率gO次/min腹部除牌服于左肋弓下触及,约3crn,呈弹力性硬外,其他无异常体征血常规:Hb35g/L,WBC3.6x109/L,NO.56,L0.44,血沉为35rum/h内镜:食管无异常胃角、胃窦、胃体、胃底粘膜呈广泛苍白,粘膜皱续无缩小,血管网透不…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农民,61岁。因面色苍白、乏力伴纳差5年余入院。患者于2005年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和纳差,当时在外院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0g/L,当时胃镜诊断为“贫血性胃粘膜相”,给予口服铁剂等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出院。2007和2009年分别再次到医院诊治,血红蛋白最低为26g/L,胃镜诊断“贫血性胃粘膜相”。  相似文献   

8.
结肠钩虫病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5岁,因间歇性左下腹痛、乏力2个月余,加重3d于我院门诊就诊。查体: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大便常规检查示潜血(+),胃镜检查示胃、十二指肠均未见异常,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回盲部未见异常,降结肠距肛门55 cm处见1条寄生虫,虫体呈线形棕黑色,长约1.5 cm,头端吸附在肠壁上。体尾部蚯蚓样自由摆动,吸附处肠黏膜见0.5 cm×0.5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6岁,河南光山农民。因胃不适作胃镜检查,见球粘膜呈点状糜烂,十二指肠降部有一白色线状物附着,呈蠕动状,周围有血液渗出。取出该物。初步印象为十二指肠球部钩虫病。将取出的标本送病理室检查。肉眼观为长约0.8cm的细丝状物,10%福尔马林固定后...  相似文献   

10.
11.
钩虫病的防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钩虫病的病原体是钩虫,其中以十二指肠钩虫(ancylpstoma duodenale)及美洲钩虫(nector americanus)引起人类感染最为重要。新中国成立前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危害极大。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显著减少,感染程度也大为减轻,在大城市基本很难发现钩虫病的病例报道,但在较边远山区,在老年人中仍有一部分人受到钩虫病的威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1例被误诊5年的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0岁,菜农.因上腹痛3d伴腹胀、呕吐入我科.否认肝胆胰疾病史.平时无烟酒嗜好.发病前2月内有间断性上腹部绞痛及黑便,偶有干咳,未正规诊治过.3d前在饱餐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绞痛伴腹胀、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吐后症状不缓解.发病当天在当地医院查呕吐物隐血试验阳性.血淀粉酶1090 U/L.腹部CT示胰腺体积增大,边界模糊,胆囊未见结石影.给予禁食、补液、抗炎及胰酶抑制剂等应用2d后效果不佳转入我院.体检:T38.2℃,P 116次/min,R 23次/min,BP 120/80 mmHg(1 mmHg =0.133kPa).神志清,痛苦面容,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低,心律齐,腹稍膨隆,未见Grey-Turner及Cullen征,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不明显,肠鸣音1~2次/min,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降部溃疡较少见,本统计本院近1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溃疡8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0~1988年对四川省18个市、地的124个县(市)282个农村调查点进行了钩虫病流行现状调查。平均感染率和克粪虫卵数分别为63.82%和563个,感染度Ⅰ、Ⅱ、Ⅲ和Ⅳ度依次占87.61%、9.21%、2.94%和0.24%;单纯十二指肠钩虫(A.d.)感染、单纯美洲钩虫(N.a.)感染和两种钩虫混合感染分别占13.05%、12.55%和70.40%,推算成虫比A.d.:N.a.为1:1.60;钩虫感染者中,平均患病率为10.84%;钩蚴皮炎发生率平均为51.31%,感染时间4~9月占98.96%,高峰期为5~7月占83.99%,主要感染场所为红薯、玉米和蔬菜地。据此认为,目前四川省钩虫病的流行仍然严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7例内镜及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较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 1986年 2月- 1999年 3月,我院经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结合活检和手术病理确诊 2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占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58%。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 27例中,男 17例,女 10例,发病年龄 26~ 72岁,平均年龄 53.5岁。病程最短者 2个月,最长 2年。多数患者有上腹胀痛,不适感及嗳气、烧心、消化不良等症状。其中 11例伴进行性消瘦; 16例伴食欲减退; 4例伴间断性呕吐; 8例上腹部可扪及不规则包块; 10例伴间断性黑便; 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例钩虫病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初期被误诊的情况, 并分析了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人体钩虫感染的动物模型,使有关钩虫病的研究受到一定的制约.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有不少实验室从事人体钩虫模型的建立,该文综述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