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广钧 《北京中医药》2006,25(12):727-730
3 奇经八脉及其他相关的经络内容 3.1 奇经八脉 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27、28、29三难中,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复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位.至明代李时珍,在研习之后,撰有<奇经八脉考>附于<濒湖脉学>后.现综合上述内容,以示应用于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阳维脉、阴维脉属于奇经八脉中的两条经脉。关于阳维脉、阴维脉的循行《内经》中无记载。《难经》有“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的记述。《甲乙经》记载了以上二脉的交会穴,王冰又有所补充。李时珍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而成为《奇经八脉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提出了奇经八脉之说,并论述了其生理、病理及诊治作用。《难经》进一步对奇经的概念、循行路线、所主病证做了充实。滑寿和李时珍分别阐发了奇经八脉的功能、生理特点,并整理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起止、所主病证,使之进一步完善。清代叶桂对奇经用药进行了发挥,为奇经理论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著述颇丰,《本草纲目》之外,尚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命门考》、《五脏图论》、《濒湖医案》等书。他的研究,除本草和临床运用外,还广泛涉及其它学科的内容,其中对内丹术研究就是例证之一。他力僻服食“水银”等外丹以求长生之谬说,而肯定了内丹术之健身作用。这一思想在《奇经八脉考》中体现最巨切,明确提出“内景遂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的论点。这里,“内”是指体内:“景”是景象、现象:“遂道”是指经络通路;“惟”是只有:“观”是对体外的观看,是外视;“返观”是从把对体外的观看返回到对自我的观看,是内视:“返观者”是内视的人:“照察”是视察、洞察。意思是说:人体内经络的景象,只有自我内视的人,才能洞察感知到,经络以气机的形式被感知是任何精密仪器所无法检测的。  相似文献   

5.
奇经八脉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奇经八脉是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最早散载于《黄帝内经》各篇,到了《难经》才有专篇阐述,并将八脉总称为“奇经八脉”。以后晋代皇甫谧、王叔和,元代滑伯仁,明代杨继洲、李时珍等医学家所编的著作中对奇经八脉各有论述,特别是李时珍专门编写了《奇经八脉考...  相似文献   

6.
奇经八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评《奇经八脉考》的学术价值450003河南中医学院高希言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奇经八脉考》一书刊于1578年,计十七篇,书中汇集历代医籍中有关奇经八脉循行、主病等内容,加以系统整理;并有个人见解和发挥。本文就该...  相似文献   

7.
论李时珍对奇经八脉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万瑶 《中国针灸》1996,16(6):30-32
明代医家李时珍所撰写的《奇经八脉考》是古代唯一论述奇经八脉的专著。他综合诸家之长,抒发己见,将奇经八脉内容归纳总结,从而改变了对奇经八脉论述的杂沓无章局面。他不仅阐明了奇经八脉的名称涵义、循行、穴位,而且对其病机主治、选穴用药等等都有论述。这对于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浅谈仲景对《神农本草经》药物学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其成书年代最晚在公元一至二世纪,它较为系统地总结汉以前及汉代的用药经验。记述较为翔实。张仲景在所著《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药物多宗《神农本草经》(以后简称《本经》)旨意,并结合前人与个人的临证经验,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9.
孙松生  孙梅生 《中医研究》2009,22(6):61-62,F0003
阴维脉的循行路线,《难经》仅说明起于诸阴之交,并没有明确阐述它的具体起止部位及循行的路线。迨至明代,李时珍才在《奇经八脉考》中把阴维脉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及与各经交会的穴位,作了明确的说明。1《奇经八脉考》中阴维脉的循行《奇经八脉考》云:“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  相似文献   

10.
从《脉经》看《金匮要略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经》卷八、卷九保存了《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的大部分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两书中的相关内容,发现:《金匮》中“脏腑经络先后病”及“五脏风寒积聚病”的许多内容在《脉经》中没有反映;《金匮》中的许多方证原文《脉经》未记载;妇人病的内容,《脉经》明显比《金匮》多;《脉经》原文有助于对《金匮》的理解。认为:造成两书内容差异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脉经》对《金匮》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