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州市就医病人流向与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配合广州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分析就诊病人流向和医疗费用。方法 收集广州城区63所医院1995-1998年的卫生统计年报和财务报表,对比各级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及人均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结果 级别高的部属和省属医院收治病人比例逐年上涨,级别低的区属和集体所有制医院收治比例逐年下降;人均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不同级别医院间差距明显,最高者超过最低者一倍有余。结论 病人就诊流向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卫生资源浪费严重,是社保基金安全运作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广西公立医院的运营效果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7年广西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人均药费、人均检查费、医院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医院业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人均药费、检查费占比及不同收入项目占医院总收入比重情况。[结果]①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药占比下降,门诊药占比由2014年的45. 6%下降至2017年的39. 6%,住院药占比由34. 8%下降至28. 4%,而人均检查费占比逐年上升;②门诊及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略有下降,但在2017年药品零差率政策全面铺开时,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明显反弹;③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均有较大增长,医生工作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负担较重;④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无法弥补药品零差率政策带来的政策性亏损。[结论]药品零差率改革初见成效,但次均医药费用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需探索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我国公立医院及其各级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及预测研究。方法 使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我国各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医疗费用的变动情况,并运用GM(1,1)模型预测对2021—2025年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20年,各级公立医院的药品费用贡献率均最高,并一直呈负向变动,各级公立医院的其他费用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有所成效,门诊费用的药占比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同时要重点管控耗材费用,破除目前由控制单项费用占比导致的医疗服务价格平移的模式,优化医院收入结构;不同级别医院费用结构变动有所不同,要推动各级医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西省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现状及其构成情况,为降低医疗费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收集相关数据并做统计学描述,计算不同级别和主管单位的公立医院门诊与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构成分布情况。结果:2014年江西省公立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合计为183.9元,其中药费占51.7%;一、二、三级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分别为114.4元、157.7元和232.1元;各级医院住院病人合计人均医疗费用为6 337.2元,其中药费占比44.4%,一、二、三级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分别为4 218.3元,4 280.0元和10 307.5元。结论:江西省公立医院门诊与住院病人医疗费用中药占比高,各级医院和县属至省属各层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均呈现逐层递增情况,尤其是住院病人费用成倍剧增。建议政府应该积极采相关取措,推进分级诊疗,禁止不合理用药,规范医生和医院的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3-2017年我国甲状腺癌的次均费用情况,以及费用趋势形成的原因。方法按照医院类型、地区、年龄分别对住院病案首页医院的次均费用进行分析,并计算出2013-2017年次均费用的年均增速。结果2013-2017年甲状腺癌住院次均费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肿瘤专科医院的住院次均费用高于三级和二级综合医院;在医院收费类别中,药费减少,手术费、护理费、耗材费逐年增加,三级医院和东部地区的护理费次均费用增长显著。中部地区的住院次均费用总体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青少年和青壮年的甲状腺癌住院次均费用增加较为显著。结论探索肿瘤专科医院按病种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效果显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取得一定进展;需要密切注意其他类别的费用如耗材费用的上升;需加强甲状腺癌危险因素研究,特别是针对较低年龄人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福建省三明市医院报表信息公开对门诊及住院药费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三明于2013出台政策以控制药费,其效果在2014年趋于平稳,而后三明开始推出医院报表信息公开。研究基于"健康三明"信息平台所公示的25家医院报表数据,构建分段时间序列模型,评估信息公开对药品费用的影响。结果 :医院报表信息公开之前,医院门诊次均药费和住院人均药费呈现上升趋势。报表公开后,短期内门诊与住院次均药费绝对值无显著变化。长期来看,次均药费上涨趋势得到控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医院间各不相同。结论 :医院报表信息公开短期内不会影响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和住院人均药费,但长期来看能控制药费上涨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分析村卫生室就诊患者的就诊情况以及村卫生室采用的诊疗技术,寻求村卫生室适宜治疗技术的提供依据,该研究从山东省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抽取村卫生室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各类疾病就诊频次构成比,确定村卫生室就诊的主要疾病及村卫生室使用的主要诊疗手段.发现就诊人群疾病分布特征明显且相对集中,呼吸系统感染、肠炎、胃炎、高血压、外伤、消化不良、扁桃体炎等前二十种疾病的患病人次数占所有疾病的82.95%,药物治疗占所有诊疗手段的96.03%,门诊中平均药费占平均就诊费用的88.53%.研究认为应加强在村卫生室推广应用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 政策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样本医院集采药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落实政策前后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数据,对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化进行统计,以使用集采药品的首日时间为断点,构建精确断点回归模型,比较不同费用类别的变化情况。结果:样本医院部分集采药品的使用情况还存在进步空间,使用集采药品后,除综合服务类费用及耗材类费用分别上升了1.01和3.07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别费用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患者人均医疗总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了644.58元和300.19元。断点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集采政策显著降低了样本医院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及西药费。此外,患者平均住院日得到有效缩短。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要制定更合理的采购量指标,同时综合调整控费措施,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药费比重与住院总费用之间的关系,提出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措施. [方法]以唐山市12所医疗机构的365名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为研究样本,采用线图、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药费比重与住院总费用之间的关系. [结果]药费比重与住院总费用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449.P<0.01). [结论]住院总费用与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关系密切;唐山市各级医院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相对较高;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上涨.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公费医疗门诊处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南京市三级医疗单位的化费门诊处方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门诊药费是门诊业务收入的主要部分,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男性人群的处方构成与费用比例,已成为门诊药费的一大部分;不同级别医院在处方费用上差异有显著意义,而门诊处方在用药种数上一般均控制在三种以内。这对南京市深化医疗制度的改革,合理制定全市统一的公费门诊处方的管理办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45岁以上人群门诊服务利用、费用和风险。方法:基于CHARLS2018年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t回归。结果:门诊服务利用率明显低于自行购药,门诊费用和自行购药费用月均1 000元以上组占比最高,门诊和购药费用获得医保报销的比例明显低于住院,报销比例亦是如此。门诊保障水平对门诊费用利用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服务利用和自行购药都是引致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慢病患者患病种数的增加,未住院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增加。建议:完善基本医保门诊报销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利用医疗服务,提高基金支出效率;重新认识门诊费用,重构医保待遇保障组合;提高慢病患者的门诊保障水平,减轻慢病患者门诊费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药品集中供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议。方法:运用PASW Statistics 18统计软件对药品集中供应后总费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药品集中供应改革后,药品费用、医疗总费用、门诊均次费用、门诊均次药费、住院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药费和平均住院床日费用等较改革前大幅度减少。结论:降低医疗费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相关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ost recovery of primary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Bangladesh.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cost recovery of a primary health care facility run by Building Resources Across Community (BRAC), a large NGO in Bangladesh, for the period of July 2004 - June 2005. This health facility is one of the seven upgraded BRAC facilities providing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 and is typical of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primary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Bangladesh. Given the current maternal and child mortality in Bangladesh and the challenges to addressing health-related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MDG) targets the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such facilities is crucial.

Methods

The study was designed as a case study covering a single facility. The methodology was based on the 'ingredient approach' using the allocation techniques by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services. Cost recovery of the facility was estimated from the provider's perspective. The value of capital items was annualized using 5% discount rate and its market price of 2004 (replacement value).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3% discount rate.

Results

The cost recovery ratio of the BRAC primary care facility was 59%, and if excluding all capital costs, it increased to 72%. Of the total costs, 32% was for personnel while drugs absorbed 18%. Capital items were17% of total costs while operational cost absorbed 12%. Three-quarters of the total cost was variable costs. Inpatient services contributed 74% of total revenue in exchange of 10% of total utilization. An average cost per patient was US$ 10 while it was US$ 67 for inpatient and US$ 4 for outpatient.

Conclusion

The cost recovery of this NGO primary care facility is important for increasing its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and decreasing donor dependency, and achieving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setting. However, for improving the cost recovery of the health facility, it needs to increase utilization, efficient plann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ir optimum use. It also requires controlling variable costs and preventing any wastage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estimate a multiple-output cost function for a sample of 2,235 hospitals during the period 1984-88 to disaggregate total costs into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componen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utpatient cost growth is roughly proportional to that of inpatient cost, despite much higher relative growth in revenues and utilization on the outpatient side. The stability in the outpatient/inpatient cost ratio implies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outpatient-to-inpatient utilization ratio was offset by a decline in their relative unit cos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总额预付制实施前后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的变化情况,评价总额预付制的实施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实施前后门诊次均费用、门诊药品次均费用、门诊材料次均费用和门诊检查次均费用等数据,采用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额预付制实施后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比实施前下降23.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费用均有所降低。结论总额预付制作为目前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方式之一,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现状。方法: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对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研究。结果:单张处方平均用药数为2.52种,抗生素使用率为33.38%,含激素处方比例为6.09%,含针剂处方比例为50%,处方通用名使用率为56.61%,基本药物使用率为71.75%o,处方平均药品费用为42元。结论: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现状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纵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丹江口市2003-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利用2003-2007年丹江口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有关数据分析并纵向比较。结果:在前后5个运行周期内.丹江口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平均使用率77.7%士10.6%.其中95%-99%用于住院和门诊费用的补偿支出;从2004年到2007年,次均住院补偿费用和补偿比基本呈上升趋势。每千名参合农民住院补偿40人次以上,门诊补偿呈下降趋势,次均门诊补偿费用超过20元,补偿比在80%左右。2006年乡镇卫生院、县级和县以上医院住院补偿比分别为22.87%、38.37%、50.41%。结论:需要提取风险准备金和继续加强对体检的投入;增加对慢性病病人的门诊补偿等补偿项目;建立家庭账户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村卫生室的药品监督。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医院药品应用现状及药品过度应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01年1月-6月间该院总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点48.1%,按销售金额统计排列位于前5位的药品类型分别是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影响免疫功能药物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累计构成比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64.3%。946种药物中215种药品占药品应用金额的80.5%,其余731种药品仅占19.5%。药物过度应用主要表现于抗感染药物及辅助性治疗药物,是医院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构成比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医院医疗收主中药品收入构成比主要是强调合理规范应用药物,解决药品过度应用的问题,不会因此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也不会降低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肿瘤专科医院医保人群收治产生的政策影响,为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和调整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某肿瘤医院医保的门诊、住院、特种病的服务利用情况,以及其中药占比和患者自付比等在改革后的即时变化和趋势变化。结果:肿瘤治疗存在相对特异性,肿瘤专科医院的既往住院药占比介于49.31%~49.96%之间、实际补偿比介于57.05%~63.57%之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案例医院医保人群的费用负担水平出现即刻变动并且呈现趋势变化,门诊人群次均费用的改革变化为-4.33元/月、实际负担率的改革变化为-2.32%/月;药占比下降,改革后门诊与住院药占比分别出现4.63%、2.98%的下降;材料占比有所升高,改革后门诊与住院材料占比分别出现0.22%、1.17%的上涨。结论:改革减弱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减轻了患者负担,但肿瘤治疗存在刚性需求,对医院财务以及基金会带来相对大的冲击,并且需要考虑费用平移后费用去向的临床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