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传统手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风险极高,目前腔内隔绝己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主要手段.文章回顾性分析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外伤致DeBakeyⅡ,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12/2008-12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收治了6例DeBakey Ⅱ,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冠状动脉CT成像基础上,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并行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总结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效果.结果:6例DeBakey Ⅱ,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5例无明显渗漏和假腔显影;1例少许渗漏,以适应性球囊逐段贴覆后渗漏消失.均无死亡,CT复查无明显支架移位或渗漏,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DeBakey Ⅱ,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DeBakeyⅡ,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5月~2004年10月,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7例,其中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术后随访采用彩超和增强CT检查。结果7例病人共成功置入10个支架。随访2~28个月,所有支架位置、形态正常。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和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瘤体缩小。2例术后出现微小内漏,分别在2个月、6个月后内漏自行封闭,1例术后出现髂外动脉夹层经PTA和Wallstent治疗。结论腔内隔绝术能有效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部破口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杂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应用杂交外科手术治疗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照架桥方法及术式分为:颈总动脉间架桥加腔内隔绝术19例,颈总动脉-升主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12例,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4例,腹主动脉-双侧肾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3例。结果所有患者夹层破口均被闭合,恢复真腔血流,住院死亡2例(成功率5.2%),术后复查均未发生支架移位,1例原夹层破口处出现内漏,3例出现新破口,再次分别行腔内支架隔绝治愈。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通过外科手术结合腔内隔绝介入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4例胸主动脉夹层和2例腹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前均行彩超、三维重建螺旋CT、MRI等检查确诊。结果术后DSA造影显示:6例动脉夹层消失,覆膜支架近远端与主动脉结合处无内漏,支架无移位。术后3~6个月彩超及CT随访显示腔内覆膜支架无移位及内漏。结论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与术后效果。方法选取临床16例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这些患者均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随访率81%,其中1例因堵闭左颈总动脉急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4例内漏,其中1例为分叉支架由于内漏不闭合术后6个月再行支架术,其余3例于术后3个月自行闭合。随访中1例死亡(心源性猝死)。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仁宇  杨建  杨帆  谭今 《华西医学》2009,24(1):50-52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收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分析。40例患者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位置关系。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人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支架后重复造影检查。观察真假腔血流变化、主动脉分支供血的情况。结果:40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增强CT,假腔不再显影,支架通畅,无扭曲、移位。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动脉腔内隔绝术,其中7例为DeBakeyⅢa型,13例为DeBakeyⅢb型.影像学资料显示有5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术中7例带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另13例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隔绝.结果 全部病例经3~40个月随访,19例存活,1例18个月后因合并假腔支气管瘘大咯血死亡.结论 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动脉腔内隔绝术,其中7例为DeBakeyⅢa型,13例为DeBakeyⅢb型。影像学资料显示有5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术中7例带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另13例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隔绝。结果全部病例经3~40个月随访,19例存活,1例18个月后因合并假腔支气管瘘大咯血死亡。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股动脉置管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周复查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扭曲;术后3个月复查,1例出现轻度内漏,无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内漏自行闭合。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带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带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2例均为S tan 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前均行增强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血管重建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主动脉内膜破裂口发生部位和数目,经股动脉输送导管将带膜支架植于胸主动脉病变处,观察封堵治疗后假腔消失情况和有无内漏发生,并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本组12例技术操作均获得成功,术中无瘤体破裂、无中转手术;带膜支架植入后造影示假腔消失,无内漏发生;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发热,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肝、肾功能异常,带膜支架人造血管通畅,无扭曲,无移位。结论:应用带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微创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病变的经验及近中期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本院2004年4月至2008年11月行腔内隔绝术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Stanford“B”型夹层分离16例,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1例(包括5例外伤性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及1例感染性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果26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1例外伤性降主动脉完全断裂患者,因导丝无法进入升主动脉真腔,微创手术失败,转开胸手术行降主动脉替换。腔内隔绝术成功26例,术后降主动脉破口均立刻消失,真腔扩大。术后早期死亡1例(于术后2周死于胃溃疡大出血);发生Ⅰ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1例;无术后截瘫、感染、远端血管损伤栓塞等并发症。腔内隔绝术成功26例患者中25例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4年,覆膜支架通畅,无移位,真腔扩大,假腔缩小或消失。术后3个月CT复查,2例Ⅰ型内漏中1例内漏完全消失,1例内漏减轻(继续随访中),1例Ⅱ型内漏无变化。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及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创伤小,安全可靠,近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术后操作要点,存在时间长短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2001年9月~2007年6月对180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腔内隔绝术,(即经股动脉将支架-人造血管复合物导入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手术在DSA下完成。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100%,无传统手术造成心、肝、肾及截瘫等并发症,术后平均5d出院。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微创,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本院自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为2例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2例均为男性,年龄34岁和37岁,1例为外伤性,另1例病因不明。在DSA下分别植入50~60mm直型带膜支架堵闭瘘口。结果 2例手术上均获得成功,瘘口立刻消失,痊愈出院,胸部增强CT复查无内漏。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创伤少,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腔内隔绝术治疗1例主动脉夹层极高危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剥离症.Ⅲ型主动脉夹层瘤行传统手术较为困难,需在部分体外循环保护下行开胸手术,不仅术中操作困难,而且易发生吻合口出血、截瘫、左肺出血及心脏意外等,病死率高达6%~67%,而术后截瘫(或轻瘫)达7%~46%.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使病死率大大降低[1].  相似文献   

16.
梁敬萍  方桂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504-150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最为凶险的疾病,发病24 h内死亡率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1]。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近年来该领域的一项进展[2],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等优点。我院自2002年3月~2006年4月共开展此项手术28例,均获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2004年5月至7月期间连续行2例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现就其初步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D)的年发病率约1/10,65%~70%的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亡[1],胸主动脉瘤50%的病人在48h内死亡,70%的病人死于1周内,每h的死亡危险为1%[2]。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E)是近几年来治疗AD的一种新方式,该术式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安全、近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3],病人易于接受。2005年6月~2006年5月,我科共行5例EVE。总结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5~76岁,平均62.5岁。病程2天~1个月。其中2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腹…  相似文献   

19.
107例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08年10月共107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围术期护理。结果:107例均成功植入主动脉带膜支架,除3例死亡外,其余104例均痊愈出院,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腔内隔绝术系微刨手术,适应范围广,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促使手术顺利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的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替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期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采用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0例,术前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所用支架材料为国产形状记忆镍钛合金。结果:在20例患者共放支架血管22只,支架人工血管成功隔绝夹层原发破裂口19你(成功率为95%),胸降主动脉受压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内径,无支架治疗导致的死亡。1例病人手术后6h因严重再灌注损伤死亡(死亡率5%),转手术1例(转手术率5%)。术后1个月之内行增强CT复查,并在术后3月、6月和12月以及每年1次CT随访,未发现与支架人工血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急性期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