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偿献血者D~u型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献血者,男,39岁,2001年8月9日来本站献血。对该献血者进行常规RhD血型鉴定,初筛为Rh阴性,进一步做Rh阴性确证实验,确定为D~u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体和异体输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 《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12-513
异体血液输注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 (AIDS)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及各种输血反应 ,包括溶血反应、同种免疫和非溶血发热反应 ,还可引起机体免疫抑制 ,增加癌症复发率 ,术后感染 ,缩短生存时间。近年来我们指导临床采用自体输血的方法抢救、治疗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市医院外科作为指导重点。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10月输血病例中 ,随机抽取 5 0例分为A、B两组 ,A组 2 5例为自体输血者 ,B组 2 5例为异体输血者。 12~ 78岁 ,平均 37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自体输血提供依据。方法抽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210例自体输血患者为研究组(N1组),选取同期内基本资料有可比性的210例同种异体输血患者为对照组(N2组)。对两组输血后(术后)第1、3、7天血常规、凝血功能比较,对两组间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疗效及转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1组输血(术后)笫3天相关检测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2组(术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不良反应N1组0.95%(2/210)、N2组8.57%(18/210)、治愈率N1组70.48%(148/210)N2组48.10%(101/210)。死亡率N1组0.48%(1/210)N2组1.43%(3/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输血优于异体输血、术后恢复快、输血不良反应率低、治愈率更高、死亡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输血方法,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Du型产妇血清中抗-D1例617067四川省攀枝花市血站何红徐安龙产妇佟×,有既往输血史,孕2产1,第1胎人工流产,第2胎为一足月女婴,生产时由于出血过多,输AB型血400ml。婴儿出生时一切正常,但36h后出现黄疸并加重,经医院按“新生儿溶血病”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确定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5月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其中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术前自体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21~73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血前平均Hb为(147.34&#177;12.69) g/L,Hct为(43.41土3.72)%;使用异体血术前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18~71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术前平均Hb为(133.93&#177;25.94) g/L,Hct为(38.24&#177;9.41)%,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00例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组使用血液总量319U,100例输注异体血组使用血液655U,两者相比,自体输血组手术血液使用总量、平均异体红细胞量、平均异体血浆量均明显降低(P<0.05).自体输血组采血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轻度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d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异体输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到出院的平均时间为(6.58&#177;1.9)d,异体输血组患者为(10.01&#177;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而异体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同时自体输血组患者的住院成本明显降低(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较异体输血法对红细胞破坏少,血液输注量少,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感染率低,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瓣膜病等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20岁,女,因在手扶拖拉机跳下跌倒伴腹痛,昏厥1小时于1985年10月13日下午6时送来本院。体检:痛苦面容,神清,面色苍白,全身湿冷。呼吸38次/分,脉搏微弱,血压50/30毫米汞柱。左胸季肋部表皮擦伤,心肺(-),肝区及右肋无压痛,腹胀,肌卫(+),肝脾触诊不满意,全腹压痛反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合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拟行心脏手术患者69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输血方式分为观察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n=35)和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n=34)。于输血前、后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循环指标、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合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输血后1h,观察组PaO_2、PvO_2、SvO_2明显高于对照组(t=5.806、12.866、9.326,P0.05),ERO_2明显低于对照组(t=2.166,P0.05);观察组术后1 d,CD3+、CD4+、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836、4.065、3.231,P0.05),术后7d,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08、6.796、6.497,P0.05);输血前后两组患者循环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维持循环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稳定,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相对异体输血更能改善患者血液氧合、减轻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
自体和异体输血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部分免疫指标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科手术和创伤治疗中,输血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通常是对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输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知道输同种异体血液存在着诸多危险[1~3],此外还表现出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异常[4].为此笔者对妇科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自体和异体输血前后的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D~u型产生抗-D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上因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一般多见于Rh_0(D)阴性的受血者.本文报告1例患者红细胞为D~u型,由于多次输Rh_0(D)阳性血液,使其血清中产生一种专一性的类似抗D的抗体.该抗体能与所有D抗原阳性的试剂红细胞呈阳性反应,而不凝集自身红细胞;该抗体并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储血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患者输血治疗前有计划采集自体血液将其储存,在治疗时将其血液回输。临床实践证明,储血式自体输血不仅有利于择期手术患者、稀有血型患者及具有免疫性抗原抗体的患者输血治疗,而且也是防止输血传染病的传播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笔者对67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储血式自体输血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例孕产妇自体输血的护理,体现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本例孕妇从采血前后、剖宫术前后进行连续的护理.结果孕妇得到精心的护理,情绪稳定,过程顺利.结论有计划的护理对产妇自体输血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例孕产妇自体输血的护理,体现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本例孕妇比采血前后、剖宫术前的进行连续的护理,结果:孕妇得到精护理,情绪稳定,过程顺利,结论:有计划的护理对产妇自体输血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和异体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体输血(治疗组)与异体输血(对照组)手术患者各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回输前两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回输后各项指标有明显回升(P<0.05),但仍低于手术前(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前较手术前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P<0.05),回输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都恢复正常(P>0.05),而对照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 自体输血可保证血流动力学的基本稳定,虽然凝血功能较手术前有一定减退,但回输后基本保持正常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刚  严琼  叶明  杨喜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670-7670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发挥最有效的抗白血病作用,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1].异体干细胞移植前后患者的血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此类患者的全程输血治疗中,密切注意患者体内血型变化,及时调整输血策略,对防止输血相关的反应,尤为重要.本文对本院1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全程输血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D~u型的争论中心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D~u型病人如果接受D阳性血液会产生抗体吗?D~u型妇女怀有Rh阳性胎儿,若不给予Rh免疫球蛋白预防会产生抗D吗?D~u型血液输给Rh阴性病人会产生抗体吗?总之,D~u表现型的血液究竟显示出更多的Rh阳性特性还是Rh阴性特性。 1946年,Stratton认为:D~u型系指只能与部分抗D试剂反应的红细胞,这是使用单个供者的抗-D试验得到的结论。但目前的商品试剂都是多份抗D血清混合。于是D~u的定义有所改变,称不与商品抗-D发生直接凝集,但却具有某种D抗原,如可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法检定或用酶及增强剂(如右旋糖苷)的自动检测法检定的红细胞为D~u型。一般认为D~u型有3种类型:最常见为遗传基因合成的抗原位点较少所致,如D的横位基因为C;第二种类型是基因相互作用;第三种类型为嵌合体。作者建议将D~u型命名为:“D弱阳性”或“D阳性(D~u表现型)”。美国血库协会(AABB)的最新版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围手术期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鞍结节脑膜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围手术期输入异体红细胞,B组围手术期输入自体血,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后0d、术后5d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术后0d两组CD3^+、CD4^+、CD4^+/CD8^+比例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较术前明显降低,A组较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5d各测定值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A组术后5d仍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比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自体输血及同种异体输血疗效及术前预存自体输血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7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分为术前储存式自体血输血组(Ⅰ组,n=85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组(Ⅱ组,n=101例)、输同种异体血(Ⅲ组,n=81例),对3个组的输血情况和2个自体输血组的血液检测指标作分析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Ⅱ组分别有71.9% (61/85)和65.7% (66/101)无需输异体血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而Ⅲ组仅为28.6% (23/81)(P<0.05);2个自体输血组与Ⅲ组的用血量(mL/人)分别为500±200、400±200、1 000±200(P<0.05);Ⅰ组采血前、后血液指标无明显差异,Ⅱ组术后1d的RBC、Hb、HCT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1周恢复正常,术中回收血经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正常,无明显碎片,细菌培养阴性.结论 自体输血可避免大多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输注异体血带来的潜在风险,极大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输血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自体输血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于择期手术肿瘤患者采用贮存式白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肿瘤患者白体输血较异体输血的输血反应率、感染率显著降低,3年生存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白体输血是可行的,能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