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剑  方玲 《中国康复》2000,15(2):95-96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骨及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的疾患,多见于中老年入,特别是女性体胖者,症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本病除少数患者因持续性关节疼痛或进行性畸形需行矫形手术治疗外[1],大多数均采用休息、药物、物理因子、手法、心理、支具[2]及运动疗法等治疗。我科1996~1999年对154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并进行了疗效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综合治疗组患者82例118膝,女48例,男34例;年龄48~75岁,平均508岁;病程平均716年。根据站立位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将患膝分为3型[…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黄德清 《中国康复》2001,16(3):166-167
膝关节骨关节炎极为多见 ,是一种慢性病 ,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 ,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 ,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僵硬、活动不便等症状 [1]。本病为间隙性发作 ,虽然没有药物和方法能抑制关节退行性变的发展和消灭骨赘 ,但对于局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可以改善症状、延缓进展、恢复功能 [2 ]。1 998年以来 ,作者对 1 6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6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为门诊和住院患者 ,男 5 2例 ,女 1 1 6例 ;年龄 5 4 - 82岁 ,平均 6…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梁英  李鹏  肖良晋  胡燕 《中国康复》2005,20(2):106-10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63例,分为2组,均急性期休息并物理因子治疗,综合组同时配合CPM、运动疗法及肌力训练。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和ADL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综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杨闯  周贤刚 《中国康复》2005,20(1):45-45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3例, 随机分为综合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综合组急性期制动,并配合理疗及运动疗法,对照组制动并口服舒筋活血 片。结果:治疗30d后,综合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78.6%,症状积分评定综合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除年龄外,肥胖、超负荷运动、遗传、环境、饮食、性别等都可能是发病因素。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则表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免疫因素等都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有关。主要表现为关节功能减退、关节疼痛。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技巧较以前都有较大提高,其中非手术疗法中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行连续、规律的治疗计划则较困难。现将康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综述如下,以供临床选择应用。1合理的休息与运动锻炼1.1合理休息组织学研究认…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我科自2002年开始运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综合康复组27例41膝,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13例,双侧膝14例,共41膝;男11例,女16例;年龄47—76岁,平均61.5岁;病程平均8.2年。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膝软,跛行,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对照组30例,44膝。其中男14例,女16例,单侧膝16例,双侧膝14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岁,病程平均7.9年,其症状、体征及病程与康复组无差异。分组标准:①首先按性别分组,其次按单双侧膝分组;②依Lysholm膝关节量表(Lysholmkneescoresc…  相似文献   

7.
8.
王建红 《护理研究》2004,18(3):503-504
膝关节骨关节炎(以下简称OA)是以关节软骨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临床上用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并采用GaAIAS激光照射患侧膝关节,同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从2002年2月——2003年4月对22例老年OA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效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膝关节反张康复治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膝关节的稳定性在脑卒中的康复中有重要意义。我们分析了2 0 0 0年1月—2 0 0 3年3月间3 5 2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中伴膝关节反张者10 7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所有10 7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卒中学术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 ,其中男性69例,女性3 8例。45 -5 5岁18例,5 6-65岁3 2例,66-75岁48例,76岁以上9例。脑梗死74例,脑出血3 3例。左膝关节5 2例,右膝关节5 5例。发病时间10天以内者72例,10天—1个月者2 9例,1—3个月者6例。应用溶栓(尿激酶)治疗者5例,其余均以脑保护剂及中药治疗1-3个疗程(每个…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组以关节退化、关节软骨被破坏所致的慢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病程长期迁延,反复发作,是引起老年人下肢功能障碍及活动受限的重要原因,常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目前对治疗该证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进行治疗,特别是急性期的治疗。由于这类药物副作用明显,常使患者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延续性护理对膝骨关节炎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自我康复能力,为更好地拓展延伸护理服务提供实践经验。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骨伤康复科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病例号单数者为观察组、病例号双数者为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进行入院宣教及出院康复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差异康复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2.
刘若伟 《华西医学》2009,(9):2232-223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两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同时辅以功能性电刺激、经络导平针灸等方法进行6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的预后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康复程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92例急性期(发病2周内)入院的脑卒中患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入院时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将患分为轻、中、重度组,并分3个阶段进行康复训练。用步行能力、步态质量、日常生活动作3项指标作疗效评价。本组88例患可独立步行;85例能较好地完成日常生活动作;87例为优良步态。作认为.脑卒中患康复训练宜早期按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规范化康复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将56名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名,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脑卒中偏瘫恢复期规范化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干预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2个月后,实验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焦虑评分:1—2个月后,实验组降低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评分:1个月后,试验组降低分大于对照组(P〈0.05);2个月后,试验组降低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恢复期规范化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持续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短期康复组和持续康复组,各30例。短期康复组在早期康复1个月后给与指导性康复建议回归家庭;持续康复组继续在卒中病房或具有康复专门机构的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持续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短期康复组(P<0.01)。结论持续性康复治疗可以保持康复的连续性,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按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训练组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包括急性期正确肢体摆放,恢复期控制肌痉挛及肢体功能训练、ADL训练等。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自尊水平。结果:经过6周治疗,训练组患者BI和SE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均P0.01);对照组仅BI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训练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提高,从而减轻或消除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对全面康复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辅助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月后肘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月后肩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1月后FMA-UE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月后FIM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杨诒均  刘凤珍 《中国康复》1994,9(3):124-125
对50例接受康复训练和32例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康复组运动模式和肌力恢复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说明康复训练不但可改善运动的质量而且可改善肌力。但治疗后2组比较手功能未见差异,说明对手的训练方法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应用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CES-D)对脑梗塞1个月后的119例患者进行了抑郁发生率的调查,并分别于脑卒中后1、3和6个月时评定抑郁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探讨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脑梗塞后1个月时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4%。②脑梗塞后3和6个月时,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均低于对照组,(P<0.01,0.05)。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影响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