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乐  康双琴 《陕西中医》2002,23(11):1052-1052
从生理上讲女子有经、孕、产、乳的特点 ,故机体长期处于“气有余、血不足”的失衡状态。肝体阴而用阳 ,体阴者 ,主藏血 ,用阳者主疏泄。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 ,肝气郁结 ,易出现乳胀、乳痛等症。肝气的疏泄与情志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则气机调畅 ,血运畅通 ;情志舒畅 ;若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则心情抑郁 ,多愁善感或烦躁易怒。肝气郁滞 ,易克乘脾土 ,引起脾的功能失调。《血证论》云 :“木之性主乎疏泄 ,食气入胃 ,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 ,而水谷乃化 ,故肝不能疏泄水谷 ,荡湿中满之证 ,在所难免。”木郁克土 ,脾虚运化失职 ,水液内停 ,溢…  相似文献   

2.
乳腺小叶增生辨治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小叶增生是临床乳腺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乳腺属于性器官,其组织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生理性增生和复原,当复原不全时则导致乳腺导管、小叶及周围结缔组织的细胞过度增生。中医学认为,冲任的生理变化直接影响着乳房与子宫的生理功能。在月经周期中,冲任血海有着先充盈后疏泄的不同变化,乳腺也伴随着冲任血海的变化而先增生后复原。经前期冲任之气血充盈,乳腺小叶便随之生理性增生,经后随着月经外溢,冲任之气血疏泄,乳腺小叶由增殖状态转为复原,可见,乳腺的生理变化与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变化是一致的,皆受到冲…  相似文献   

3.
尚彦杰  张驰 《河南中医》1999,19(5):26-26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现就乳腺增生的中医证治近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王飞霞[1]认为其病因有二:①情志不畅,脾虚不舒,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导致乳络阻塞不通,肝郁曰久则气滞血瘀与痰浊互结于乳房而为乳癖。②冲  相似文献   

5.
针药并治乳腺小叶增生32例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王术平近年来,笔者采取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2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23岁3例,24~33岁22例,34~49岁7例。单侧乳房发病者5例,双侧乳房发病...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名中医龙家俊主任医师,临证30余载,潜心研究乳房疾病,在继承家传方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遣药精专,疗效显著.我们有幸侍诊师侧,略有其药针并用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点滴心得,介绍如下. 1病在肾虚肝郁,痰淤交阻 本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历代中医名家多认为此病乃肝郁脾伤所致.龙师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研究,认为本病常表现出肾阳不足为本,肝郁气结,痰淤交阻为标的虚实夹杂的病候.他在80年代中期,曾先后对10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发现有85%的患者出现肝木疏泄失调症状,67.2%的患者出现肾阳虚症状.据此,龙师认为本病多与肝肾相关.盖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为子母之脏,一主开,一主阖,有开才能阖,有阖才能开.龙师说,命门即肾阳,肾阳既为元气之根本,五脏的阳气则非肾阳不能舒发,故肝气之舒达也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若肾阳不足,母病及子,肝郁不达,疏泄失职,气血循行障碍,气滞湿生,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淤交阻,结于乳房,而致乳癖.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与内分泌有关的慢性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晚婚、离婚、人工流产、不愿哺乳、精神紧张、社会竞争等等致使乳腺增生病有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特异性疗法,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显示出其独特优势.现就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证治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浙贝母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问心 《中医杂志》2004,45(7):491-492
贝母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的有川贝母与浙贝母,前者价昂而后者价廉. 贝母化痰,长于治嗽,内伤咳嗽习用川贝母,方如百合固金汤;外感咳嗽习用浙贝母,方如贝母瓜蒌散;亦可用于喉痹,方如吹喉散;用于瘰疬,方如消瘰丸;用于瘿瘤,方如海藻散坚丸、玉壶汤;用于痈毒,方如仙方活命饮;用于胁痛,方如化肝煎;还可用于胃痛吐酸,方如乌贝散.  相似文献   

9.
1992年一患者因双侧乳房乳腺小叶增生经前乳房胀痛就诊.笔者予一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之方,药物有柴胡、郁金等品.出乎意料的是1999年患者因它病再次就诊,诉服上次所开中药6剂后经前乳房胀痛未再发作.此后每遇因小叶增生致经前乳房胀痛者多遵上述原则,以基本方:柴胡12g,郁金9g,佛手6g,八月札6g,荔枝核9g,橘核、橘络各6g,丝瓜络6g,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二大主症,并每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轻重变化,多在月经来临前加重,它是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乳腺增生病归属中医乳癖的荡畴,多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VORHERR研究发现乳腺增生病变,30%的患者有上皮增生,这些患者罹癌危险是正常妇女的5倍,其中约5%的患者3年可能癌变,10%的患者10年内可能癌变,15%的患者15-20年内可能癌变。因此,研究和治疗乳腺增生病将有助于乳腺癌癌前期病变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早期预防乳腺癌。从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在本院中医外科门诊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柳鲁临  孔凡英 《中医杂志》2003,44(4):251-252
鹿角霜为鹿角熬胶后所存骨渣,味咸,性温;功能益肾助阳,补力虽弱但不滋腻,且有收敛作用;可治肾阳不足,脾胃虚寒,妇女子宫虚寒、崩漏、带下等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以鹿角霜为主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50例患者均为中医妇科门诊病例,年龄25~54岁,病程7天~12年,均符合乳腺小叶增生诊断标准[中医杂志 1995;36(8):484]。  相似文献   

12.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任何年龄的妇女.该病变是以腺体小叶和乳腺导管末梢扩张、增生和囊性改变为主的病理过程.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多由于孕激素分泌不足和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多,致使月经周期中乳腺组织的增生和复旧过程发生紊乱而罹患之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前5~7d,乳房胀满疼痛,月经来潮乳房胀痛缓解,乃至消失,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现将乳腺小叶增生的常见中医药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阳和汤系清代医家王洪绪之名方,为阴证痈疽而设,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此方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薏苡仁甘淡、微寒,功能除湿健脾、清热排脓,临床主要用于小便不利、脾虚泄泻、风湿痹痛、肺痈、肠痈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重用薏苡仁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现介绍如下。张某,女,33岁,2009年5月初诊。患者诉双侧乳房胀痛1年,两乳房内发现大小不一的硬结,且胀痛。月经来潮前和情绪变化时加重。近日乳房疼痛加剧,烦躁不安,夜间痛甚,食欲不振,月经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小叶增生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拟消癖汤内服,散结散外用治疗女性乳腺小叶增生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并每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轻重变化,多在月经来临前加重,它是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冲任为本"是纲,脏腑定位为目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辨治规律。阐述了对女性"冲任"的新认识。同时提出了"冲任"为女性生理生殖轴的核心。论述了乳房与胞宫、冲任、脏腑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拓展了辨治思路,规范了辨证步骤,提出了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其味甘,涩而性平,长于止血,兼能散瘀。临床用以治疗妇腺增生,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0.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女中的常见多发症。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黄体素的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有关。现代医学谓乳房纤维腺瘤。中医称为:“乳癖”。主要病因是由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所致。我科从1988年5月至1990年6月,采用针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5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2例中,25~34岁者12例;35~44岁者36例;44岁以上者4例。单侧患者31例,双侧患者21例,以中年妇女多见。52例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