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年人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应用,成为临床高血压诊断、指导和评价降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ABPM能够提供24h期间多达数十次到上百次的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波动水平和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老年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动态血压的节律变化与老年各个系统器官病变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和矛盾,本文将对老年人ABPM变化特点及与靶器官的相关性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识别和诊断高血压、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降压疗效、指导个体化降压治疗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本指南对2015年发表的《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详细介绍了动态血压计的选择与监测方法、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判定与临床应用、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证、特殊人群动态血压监测、社区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以及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展望,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中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生物的血压节律深入认识,血压动态监测逐步受到临床重视,24h动态血压监测提供丰富的血压数据,反映血压的波动和变异,以及夜间睡眠时的血压和昼夜节律。循证医学资料显示动态血压监测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水平评估和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尤其对老年高血压多种血压模式的认识有广阔应用空间,从而优化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纪宝华临床医师很早就发现诊室中偶测血压(OBP)不能代表受试者平时血压的真实情况,尤其是边缘型和轻度血压升高的人应反复多次检查才能明确诊断。人们为了研究血压波动规律和对预后的影响,开创了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研究,2...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结果动态血压在研究白大衣高血压、运动血压及评价降压药物疗效、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方面优于偶测血压.结论动态血压亦有不足之处,提出了目前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控制状况,为降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1~11月在我所就诊的正在进行降压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49例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控制率均〉50%,但是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比例控制率较低。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加强对夜间血压的控制,临床需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对降压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张维忠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诊断新技术。传统的偶测血压由于测量次数少、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不能可靠地反映血压的平均水平、血压波动和活...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不同动态血压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鑫  李文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9):1297-1298,F0003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近年高血压研究重要进展之一。它客观遵循动态血压节律特点,反映实际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TOD)及预后比诊室血压测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OBPM)更密切相关,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诊疗水平,监测安全降压,优化个体治疗策略。现就该领域多种动态血压模式临床特点及指导降压治疗的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由于动态血压(ABP)能较偶测血压(CBP)更好地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本文对住院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作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昼夜血压节律的改变以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旨在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以及动态血压在扩张型心肌病晚期心衰病人低血压发生检测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血压昼夜模式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梅  赵三明  张琳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1):770-770
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水平都与靶器官损害有关,夜间血压水平对心脑损伤较昼间更为严重[1]。我们对9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与动态血压的同步监测,旨在探讨血压昼夜模式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一、对象与方法按WHO标准...  相似文献   

11.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传统上依据医生在办公室测定的血压读数。然而,血压固有的变异性和其对一过性体力活动和精神因素影响的易感性表明,常规办公室血压读数不能准确地反映个体血压的真实水平。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的发展,为正确地诊断高血压和更深入地开展高血压的研究提供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在临床上具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拟就近十年来有关ABPM临床应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血压监测比偶测血压能提供更可靠的血压测值,显示与高血压靶器官并发症有更密切的关系且它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动态血压监测分直接法与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提供准确的数据,但大范围应用仍以间接法更为人所接受,间接法测量系统应进行精确地有效性和可信度研究。目前,高血压还不宜单独根据动态血压监测作出诊断。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白大衣性高血压;(2)伴靶器官损害的临界高血压;(3)发作性高血压(嗜(?)细胞癌);(4)体位性高血压;(5)顽固性高血压;(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7)降压药疗效判断;(8)对照临床实验时剔除安慰剂效应.  相似文献   

13.
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瓮新新,赵小芳,林修功高血压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应用可提供详尽、准确的血压数据。我们观察了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BPM,现报道...  相似文献   

14.
早期发现和干预血管病变,评估危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上游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3].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不仅可以提供24 h的平均血压,而且还可以了解这段时间内血压的变化情况.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即为血压变异性(BPV).通常用动态血压标准差(SD)与变异系数(CV)动态血压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SD/mean)来表示血压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变异性[4].本实验探讨动态BPV与冠心病关系,为临床预防冠心病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动态血压监测与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夜间高血压、发作性低血压和血压不稳定以往依靠汞柱式血压计很难诊断,ABPM在这方面有独特优点,可指导治疗和随访观察和提高CVD患者血压异常的诊断水平和认识水平,为研究CVD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动态血压参数正常参照值协作研究   总被引:157,自引:3,他引:157  
国内七个医疗单位检测283例年龄20~79岁临床健康者的动态血压,结果表明,国人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111/68±9.6/6,3mmHg(1mmHg=0.133kPa),男(113.9/69.2±9.0/6.0mmHg)女(107.0/66.3±8.9/6.3mmHg)性别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各年龄组之间相差数值较小,各地区动态血压参数值无明显大的差距。推荐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130/80mmHg,白昼均值<135/85mmHg,夜间均值<125/75mmHg,夜间血压下降率≥10%可作为暂时的动态血压正常参照值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运动血压应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检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常用方法有:诊室血压、自我测量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自测血压是受试者在熟悉环境中自己测量的血压,具有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提高患者参与诊治主动性的优点;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 h、白昼与夜间各时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及预后评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白大衣现象对血压影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大衣现象对血压影响的临床意义黄建凤刘国仗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患者在诊疗单位测量血压与在家中测量血压值有差别;随着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应用,欧美学者开始探讨引起这种差别的原因;80年代在多个大规模多中心抗高血压临床试验期间,有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19.
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评估、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化操作是准确测量血压的关键。目前血压测量的方法为:诊室血压测量(OBPM)、动态血压测量(ABPM)、家庭血压测量(HBPM)。文章比较了3种测量方法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适合的血压测量方法。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测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应用动态血压测量,有助于了解24 h血压及其节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3种血压测量方法进行比较,为家庭自测血压用于临床和科研积累经验和科学数据。方法利用“代用盐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成员降压效果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中收集的同一研究对象(n=220)不同方法获得血压(门诊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测量数据,以动态血压数据作为参照,比较家庭血压及门诊血压与动态血压的一致性。干预前,217人3种血压测量方法数据均合格;干预结束时,189人3种血压测量方法数据均合格;将干预前和干预结束时测量合格的数据合并分析(n=406)。利用Bland-Altman对3种测量方法测得的血压水平进行组内一致性检验,并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利用McNemar卡方检验比较3种方法的个体内一致率。结果门诊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3种方法测得的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9,5±16.4)/(87.2±9,5)、(137.8±17.1)/(83.2±10.3)和(138.O±14,2)/(82.4±9.3)mmHg。家庭血压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优于门诊血压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0.55/0.62)和(0.36/0.46)。以动态血压为参照,家庭自测血压水平与动态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0.7mmHg,P〉0.05),而门诊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动态血压水平(11.7/4.0mmHg,P〈0.05);家庭自测血压的收缩压个体内差异显著优于门诊血压(≤|5|mmHg为28.3%vs16.5%,P〈0.05;≤|10|mmHg为49.7%vs33.5%,P〈0.05),舒张压个体差异略高于门诊血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动态血压测量值相比,家庭自测血压比门诊血压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