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巴西大累西腓地区选择了193名男性,分成3组:第一组为无症状的微丝蚴血症病人138例,第二组为临床和实验室确诊为无微丝蚴血症的班氏丝虫病患者30例,第三组为在该流行区居住15年以上,并确定既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0例经过3—4个疗程海群生(DEC)治疗后微丝蚴血症复现者用单剂量伊维菌素和标准疗程DEC的疗效比较。用随机抽样,双盲法进行实验。两种治疗组病人均出现完全而短暂的清除微丝蚴血症的作用。一年后,采用伊维菌素治疗组中7例复现微丝蚴血症,DEC组为5例,疗前微丝蚴密度高的患者,疗后一年微丝蚴血症复现也多。两治疗组的副作用均轻微,伊维菌素组常出现发热反应,DEC组则常出现淋巴丝虫病的局部反应。 我们认为伊维菌素是一种有效而实用、可替代DEC治疗班氏丝虫病微丝蚴血症复现者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1982年,我们在湖北省阳新县白沙公社用呋喃嘧酮治疗103倒班氏丝虫病病人。 治疗对象 选择微丝蚴密度6~193条/60mm~3、年龄5~76岁的班氏丝虫病患者103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4例;儿童10例,成人93例。 治疗方法 将103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41例,微丝蚴数平均51.7条/60mm~3,每天服呋喃嘧酮20mg/kg,3次分服,连服7天。第2组32例,微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丝虫感染不同感染期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作者在孟买附近的丝虫病流行区观察了37名受检者,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年龄,居住在流行区的时间,病史和体检结果,夜间涂血片检查,并作微丝蚴计数。将受检组分成三组,第1组12例为无任何丝虫感染症状的正常人,第2组9例为曾有微丝蚴血症的丝虫感染者,检查时发现其中经海群生治疗的5例(2a组)中4例无微丝蚴(mf),1例仍有9mf/20μl,未经治疗的4例(2b组)微丝蚴密度为1—4mf/20μl,第3组为16例四肢象皮肿病人。另设对照组9人,远离流行区而很少有感染的机会。取班氏丝虫病病人的微丝蚴作抗原,夜间取血经肝素处理,核孔薄膜过滤,冲洗,然后将mf混悬在pH7.4的PBS中;彭亨丝虫微丝蚴取自感染的多乳鼠的血,经Percoll梯度分离后混悬于PBS中,成虫也取自上述动物,洗净后制成匀浆。以上三种抗原再经  相似文献   

5.
从印度和中国贵州收集95份班氏微丝蚴血症病人(有5例兼有鞘膜积液)及41份微丝蚴阴性的鞘膜积液、乳糜尿或象皮肿病人血清,自中国贵州取14份马来微丝蚴血症及13份象皮腿病人血清,设3个对照组,第1组系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分别从美国和中国贵阳各收集36及49份,第2组为非流行区3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取自中国贵  相似文献   

6.
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只有皮肤和眼是盘尾丝虫微丝蚴的寄居部位。最近,在非洲和西半球发现了盘尾丝虫微丝蚴尿症,并发现部份病人服海群生后在尿、血和脑脊液中出现微丝蚴。为了查明海群生是否引起盘尾丝虫微丝蚴向尿、血和痰中移行,作者在危地马拉的耶波卡巴附近一个咖啡种植场内对14名盘尾丝虫病患者进行了此项观察。将观察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男女各半,口服海群生50毫克;对照组4例均为男性,口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经海群生治疗后剩留的微丝蚴感染蚊虫后能否发育成感染期幼虫。试验对象为3例班氏微丝蚴携带者,第1例为41岁农民,经海群生3个疗程(总量为12.9克)治疗后115天又查到微丝蚴;第2例为15岁的学生,服海群生一个疗程(总量5克),于治后46天查见微丝蚴;第3例为35岁的家庭妇女,未经治疗作为对照。在晚上10~11时用实验室饲养的致乏库蚊分别  相似文献   

8.
为了详细地了解伊维菌素治疗淋巴丝虫病中虫体死亡动力学和药物所致的副反应,作者在巴西累西腓地区选择了43例年龄在18—46岁无症状的班氏微丝蚴血症患者,微丝蚴计数为105条—6030条/ml(中位数为1106条);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4组,各组病人血中微丝蚴几何均数分别为每ml中511条,579条,612条和588条,组间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9.
已证实,伊维菌素是降低人体血循中微丝蚴数量的安全而有效的药物,但在群体防治中其抑制作用的有效期限尚不明确,因此,作者在海地对伊维菌素治疗病人进行了两年的追踪观察。志愿者为16~65岁无其他疾病的微丝蚴阳性海地患者30例,随机分成3个组,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传播阻断后班氏丝虫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消长、持续时间及人群新感染情况。 方法 选择湖南省吉首市儿科坨寨作为观察点,进行22年纵向观察(1984-2005年),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定期进行全民血检,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和自然转阴情况,以及新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检测人群丝虫抗体水平。在传播季节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以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方法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结果 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19年间,10次全民血检共检出微丝蚴血症者4例,其中原微丝蚴血症者3例,新感染者1例。4例微丝蚴血症者中,1例7年内自然转阴,1例第9年转阴后第12年又查到微丝蚴,至第13年自然转阴,另1例第14年转阴后第19、20年又分别查到微丝蚴,至第21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新感染者微丝蚴血症持续5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血清学(IFA、 IgG4)检测未发现新的抗体阳性者。致倦库蚊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及感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丝虫病传播阻断后,个别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血症可持续2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1.
1979年5月,作者等用左旋咪唑三日疗法双疗程治疗59例班氏丝虫病患者。分二组。甲组:左旋咪唑9mm/kg/d,分2次服;乙组:左旋咪唑5mg/kg/d合并海群生10mg/kg,分3次服。疗程均为3天。10天后继续第二疗程。结果:甲组33例和乙组29例的治前微丝蚴密度为87.4条和143.6条。第一疗程后甲组的微丝蚴阴转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9%  相似文献   

12.
关节炎曾被认为可能是丝虫病的一种表现。本文报告了33例似乎是丝虫引起的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33例病人连续3夜采血检查微丝蚴,并用班氏微丝蚴作抗原作了间接萤光抗体试验测定血液中的丝虫抗体。为了排除其他病因,还进行了乳胶絮状试验、淋菌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等。多数病例以海群生柠檬  相似文献   

13.
为确知海群生治疗罗阿丝虫病的疗效、治疗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作者对100例16~65岁的男女性罗阿丝虫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100例中76例经寄生虫学证实(57例微丝蚴血症阳性,19例在皮肤或结合膜找到成虫),24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免疫电泳而诊断。全部病人均住院接受海群生治疗,每天剂量分2次服,剂量由小逐日增大。微丝蚴血症阳性者,第一天以3mg(基质)开始;微丝蚴血症阴性者,以12.5mg开始。以后每天剂量加倍,直至300~400mg/天(即6mg/kg),然后维持3周,整个疗程约4周。对于微丝蚴血症阳性者,一开始就同时给予抗组织胺药物,此药虽不能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但可减轻其强度。若副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于1985年在国内开始应用计数蚊胃摄入微丝蚴数与供血者同量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的方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时的微丝蚴摄入量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以3组共16例不同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作供血源,即超低密度(60μl末梢血查不出微丝蚴,1ml静脉血微丝蚴10条以下)7例、低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5条左右)5例,和中等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数10条)4例,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数与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t分别为0.667、0.791和0.014.p均大于0.05);3组淡色库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依次为11.5%、37.1%和45%。以上结果提示,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未见浓集现象,而幼丝虫发育成熟率则随供血者微丝蚴密度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据Zaman(1973)和McMahon(1979)报告,采用左旋咪唑每kg体重2.5~3mg单剂口服虽能迅速杀灭班氏和马来丝虫微丝蚴,但清除血中微丝蚴时作用不持久。因而作者用左旋咪唑与海群生合用治疗班氏丝虫病。49例班氏微丝蚴血症患者,年龄7~71岁,非洲人,按微丝蚴不同密度分为4组,第一天给予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2.5mg单剂口服,次日给于海群生每公斤体重6mg,此后每周1次,总计服药8次。观察对象疗前和治疗开始后6周和6个月,于晚上9~10时从指尖取0.1ml血用计数池法计数微丝蚴。于每种药物投药前后作体检。疗前49例微丝蚴血症患者0.1ml血平均微丝蚴21条(6~311条),治疗开始后6周及6个月追踪检查,微丝蚴转阴率分别为60%(18/30)及55%(17/31),阳性者微丝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测定海群生治疗后循环微丝蚴数量减少对血清微丝蚴抗体滴度的影响。实验是在菲律宾卡坦端内斯省进行的。当地为夜间周期型班氏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8例无慢性淋巴管阻塞的微丝蚴血症者志愿参加实验,其中5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为12~77岁。每一患者口服海群生10mg/kg/天,共3周。治前与治后1、2、3、6周晚9时采集血标本,计数经核孔过滤的1ml抗凝血中的微丝蚴数。并收集血清以测定微丝蚴凝集抗体:从感染沙鼠的腹腔取得马来丝虫微丝蚴,经Eagle氏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后稀释至每ml含1,000条微丝蚴,加至置  相似文献   

17.
取健康长爪沙鼠20只,每只腹腔接种活感染期幼虫约100~200条,感染后1~6wk为每wk采血一次,8~24wk为每两周采血一次,感染后3个月起,连续3次抽取沙鼠腹腔液镜检微丝蚴,将其分为微丝蚴(十)组(第1组)和微丝蚴(一)组(第1组) 采用感染期幼虫和微丝蚴的超声粉碎片段抗原,以及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长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了口服海群生治疗班氏丝虫病的研究。观察了下述4方面的疗效:1.在高度和低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用不同总剂量的间歇治疗;2.仅选择阳性病例治疗;3.4年前治疗后仍持续阳性的病人再给予短期集中治疗;4.海群生短期集中治疗前加服1剂左旋咪唑。间歇治疗:在低流行区(微丝蚴阳性率为12%,0.1ml血中平均微丝蚴8条)仅选择阳性病人治疗的共3组。第1组每月给药1次,共6个月,总剂量为30~36mg/kg;第2组先每天服1次,连续3天后再每月1次,  相似文献   

19.
鉴于海群生常常引起严重副反应,限制了它在现场大规模应用;左旋咪唑也偶然引起象海群生所致的副反应,作者选用了毒性低的甲苯咪唑和甲苯咪唑合并小剂量左旋咪唑治疗马来丝虫微丝蚴阳性病人。选择20例微丝蚴阳性而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成年男性病人,分成两组,一组12例口服甲苯咪唑每日3次,每次500mg,连续21天。另一组8例给上述剂量甲苯咪唑的同时,并用左旋咪唑每周2.5 mg/kg体重,连续3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象为32例感染盘尾丝虫的男性塞内加尔患者,年龄20~40岁。皮肤活检微丝蚴阳性,临床、眼科学检查及生物学常数均属正常。从每例患者取皮肤4块(左右髂嵴及左右腓肠肌外表皮肤各2块)进行微丝蚴计数。对有钩虫者连续3天粪检并进行钩虫卵计数。 32例患者分为4组(A,B,C,D),每组8例。当A组口服伊维菌素(Ivermectine)单剂量5μg/kg时,B组给予安慰剂。如A组无效,则B组试用10μg/kg。治后14天观察未发现药物有抗微丝蚴作用(微丝蚴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