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觅  任晔  杨卿  郭风劲  杨彩虹 《骨科》2015,6(6):290-294
目的 探讨断层解剖学分析在软组织肉瘤外科边界设计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四肢软组织肉瘤患者10例,术前行0.625 mm薄层扫描MRI和/或CTA检查。逐层详细分析断层解剖结构,确定肿瘤累及间室、反应带区域,以间室结合广泛边缘切除为原则准确设计肿瘤切除的边界,手术严格按照设计边界进行。对术后标本观察反应带和边界厚度,做两个维度最小边界测量,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确认切除标本边缘是否存在肿瘤细胞。结果 ①术后肿瘤实体与术前断层解剖分析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测量肿瘤外正常组织厚度,手术类型达到广泛切除或治愈性切除标准,与术前计划一致。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手术切缘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浸润。③末次随访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逐层断层解剖分析为软组织肉瘤提供精确数字化外科边界,合理而精确切口设计,减少出血、创伤和肿瘤污染的可能性,有利于肿瘤切除时实现治愈性切除。规范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和逐层断层解剖分析应该成为恶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前设计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断层解剖学分析在软组织肉瘤外科边界设计中的作用。 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收治软组织肉瘤10例病例,术前薄层扫描MRI或(和)CTA检查。逐层详细分析断层解剖学信息,确定肿瘤累及间室,反应带区域,以间室结合广泛边缘切除为原则准确设计肿瘤外科边界,手术严格按照设计边界进行。对术后标本观察反应带和边界厚度,做两个维度最小边界测量,病理学除定性诊断外,做手术切缘观察,确认是否存在肿瘤细胞。术后每三个月随诊一次。 结果 1. 术后肿瘤实体与术前断层解剖分析大小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2.术后测量肿瘤外正常组织厚度,手术类型达到广泛切除或治愈性切除标准,与术前计划一致。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手术切缘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浸润。3. 随诊时间从3月至15月,平均9.3月。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逐层断层解剖分析为软组织肉瘤提供精确数字化外科边界,合理而精确切口设计,减少出血、创伤和肿瘤污染可能性,有利于肿瘤切除实现治愈性切除。规范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和逐层断层解剖分析应该成为恶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前设计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5%。最常见的是脂肪肉瘤,其次是平滑肌肉瘤和纤维肉瘤。无论对初次就诊还是复发的病人,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即肉眼上彻底切除肿瘤,并且尽可能达到镜下切缘阴性。手术完整切除可显著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下肢软组织肿瘤中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显像对18例下肢软组织肿瘤进行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边缘情况、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以及内部回声、血流分布等,并进行术前导引下针吸活检,根据超声结果确定手术切除范围,与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手术后进行高频超声复诊切除效果.[结果]18例肿瘤病理超声提示17例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17/18).肿瘤切除后高频多普勒超声复诊显示1例血管瘤仍有少量血流信号,其余病例肿瘤切除彻底.[结论]高频超声可观察肿瘤的位置、性质、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彩色血流成像埘提示肿瘤的良、恶性质有参考价值,并对肿瘤切除后效果及复发概率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腹股沟切口在巨大髂窝软组织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中心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对15例髂窝巨大肿瘤病人应用腹腹股沟切口行切除术的术中及术后资料。结果 15例病人均成功切除肿瘤(R0切除13例)。手术时间360~720 min,术中出血500~8000 mL,联合患侧髂外动(静)脉切除重建10例,结肠或直肠切除13例,肾脏切除9例,膀胱部分或全切除4例、患侧附件或睾丸切除4例。R0切除率87%,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1例(6.7%),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应用腹腹股沟切口治疗巨大髂窝肿瘤暴露清晰,肿瘤切除完整,手术安全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并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再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手术后复发并再次手术的25例复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复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因多次复发(1~5次,平均1.68次/例),共行手术42次,包括完整切除26次,部分切除11次,探查活检5次.手术中联合脏器切除共19例,合并大血管切除共5例.末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是52.0%,40.0%,28.0%.累及重要血管的肿瘤的完整切除率(35.7%)比未累及重要血管(75.0%)者明显降低(P=0.013),而肿瘤是否累及临近脏器对手术完整切除率没有影响(P=0.462).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评估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对于复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只要无明显手术禁忌,就应积极予以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肉瘤的外科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贤松  李时望 《腹部外科》2001,14(3):186-187
软组织肉瘤有 1 0 %~ 1 5%原发于腹膜后。尽管辅助治疗对肢体肉瘤有一定疗效 ,但迄今化学治疗对腹膜后肉瘤无效 ,而放射线因对胃肠道和神经的损伤限制了足够放射剂量 ,故放射治疗的效果亦较差 ,因此积极的外科手术对腹膜后肉瘤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完全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才能为患者长期存活提供机会。但要达到完全切除肿瘤而又不切除部分周围组织或器官则很困难 ,甚至不可能。本文就此探讨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外科处理和影响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一、处理方法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前需判断肿瘤…  相似文献   

8.
手部软组织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手部软组织肿瘤后的复发率。方法对1994年至2003年,经手术治疗的手部各类软组织肿瘤81例的病史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复发率。81例中腱鞘巨细胞瘤33例,血管瘤23例,血管球瘤12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8例和恶性黑色素瘤1例。除1例恶性黑色素瘤将其周边5cm内的软组织一并切除外,另80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将肿瘤完整切除。结果79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2例失访。按单病种(血管瘤)算复发率为8.70%(2/23),按总数算复发率为2.53%。79例手功能恢复均良好,其中2例为海绵状血管瘤,于术后5个月和半年分别复发,经再次手术后随访1年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手部软组织肿瘤,在手术显微镜下无创操作,逐层剥离,可以完整地切除瘤体,并减少肿瘤复发的因素。对恶性肿瘤周围软组织必定要按常规切除范围切除。  相似文献   

9.
正整块切除(en-bloc切除)概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彻底切除肿瘤(R0切除),要求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时,强调采用"no-touch"隔离切除技术完整切除各组淋巴结,同时清扫胰腺周围、肠系膜上动脉(SMA)周围和腹膜后的软组织(淋巴、神经、胰腺系膜等),最后将肿瘤、各组淋巴结及周围软组织整块去除,突出手术切除的整体性,以降低术中肿瘤残余和肿瘤细胞脱落的风险~([1-4])。本文对整块切除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广泛切除和腓肠肌皮瓣修复治疗胫前软组织恶性肿瘤(附8例报告)天津市肿瘤医院骨软科(300060)杨蕴邢汝维张谨宋金钢我院从1993年6月至1996年12月对8例胫前软组织肿瘤病人,采用肿瘤广泛切除后腓肠肌肌皮瓣覆盖创面的方法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不离体无水乙醇灭活辅助手术治疗软组织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组织肉瘤常发生于下肢,部位深在,瘤体长到一定大小后常与重要的血管、神经发生粘连,还可以侵犯骨膜。手术时如将肿瘤连同神经一起切除将导致下肢永久性残疾,而连同血管或骨一起切除还须进行重建。肿瘤切除后局部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可能导致肿瘤复发。虽然切除肿瘤后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但并发症多,疗效并不理想。我们采用不离体无水乙醇灭活法术中处理被软组织肉瘤侵犯的神经和股骨干.取得了较好的初步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胸部软组织肉瘤在全身各类型肿瘤中较为少见,组织来源于皮肤肌肉等软组织。胸部软组织肉瘤局部复发率高,是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对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经典手术方式是由Mohs提出的莫氏手术,旨在减少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直至Moehrle提出治疗肉瘤的三维手术概念[1],强调手术切缘的无瘤化。我院在2010年后逐步对胸部肉瘤采用三维手术切除方式。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胸部软组织肉瘤患者,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骨软组织肿瘤的术后复发应明史可任陈长玉方振东局部复发是骨软组织肿瘤的一种重要生物学行为,也是临床工作中颇感棘手的问题。虽然原发肿瘤切除后局部复发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很明显与手术方式和肿瘤性质有关。然而,有何种生物学特性的肿瘤更易具复发倾向,肿瘤的...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往往在较晚期诊断出,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方式基本已被标准化。切缘无肿瘤细胞浸润的完整切除是腹膜后肿瘤手术的主要目标。术前对腹膜后血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肱骨近端低恶性或良性骨肿瘤切除术后一期修复,恢复上肢功能的2例情况探讨提出对低恶性骨肿瘤的切除力求彻底,争取整块切除,并包括肿瘤侵袭的四周软组织,游离时按肿瘤切除原则不解剖瘤体,应在瘤体外进行,对切除后剩余的骨组织还要用液氮  相似文献   

16.
<正>骨盆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解剖结构复杂,是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肿瘤的切除,尤其累及髓臼周围的骨盆肿瘤,因其功能重建的复杂性而显得尤为困难,肿瘤体积大、侵及范围广,因此手术技术难度大、术后合并症多,易发生切口感染或不愈合,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许多困难。2014-04,我科对1例接受根治切除手术的巨大骨盆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脊柱旁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10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8例脊柱旁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为36岁(11~58岁)。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5例,纤维肉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不能确定具体类型的高级别肉瘤有2例,骨肉瘤1例,尤文肉瘤1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按照改良的脊柱旁软组织肉瘤分型,1型10例,2型和3型分别为3例和4例,2+3型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1例患者接受术前化疗,1例接受术前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1~3型脊柱旁软组织肉瘤的手术计划分别为:1型肿瘤行广泛切除手术,2型肿瘤行经椎弓根截骨的整块切除手术,3型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椎体行广泛切除手术。8例患者因肿瘤切除后脊柱不稳定而行人工椎体置入和钉棒系统固定手术。术后6例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剂量为55~63Gy/25~30F,11例接受化疗,1例接受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术后观察伤口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1型患者中,7例实施广泛切除,3例实施边缘切除;2型患者中,2例实现广泛切除,1例实施边缘切除;3型患者均采取边缘(2例)或广泛(2例)切除方式切除肿瘤;2+3型患者实现边缘切除。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9d和23d出现手术伤口感染,经清创和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控制;2例患者出现术后肌力下降,经康复治疗和营养神经治疗后改善。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50个月)。3例患者在术后3~10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均未接受放疗。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因肿瘤脑转移而死亡;4例患者在术后3~38个月出现肺转移灶,均接受内科治疗和肺转移灶切除,目前带瘤生存;其余13例患者无瘤生存。结论:脊柱旁软组织肉瘤在准确的病理诊断基础上,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评价Embosphere微球介入栓塞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效果。24例软组织肿瘤患者,使用Embosphere微球对其进行介入栓塞,随访术后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副反应及并发症,肿瘤坏死,8例原发性软组织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结果显示,肿瘤缩小Ⅰ级12例(50.0%),Ⅱ级5例(20.8%),Ⅲ级6例(25.0%),Ⅳ1例(0.4%);肿瘤坏死Ⅰ级0例,Ⅱ级5例(20.8%),Ⅲ级16例(66.7%),Ⅳ3例(12.5%;疼痛缓解Ⅰ级6例(60%),Ⅱ级2例(20%),Ⅲ级2例(20%),Ⅳ0例;手术切除患者平均出血量6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Embosphere微球治疗软组织肿瘤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术前栓塞可降低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兼顾肿瘤根治与手术安全是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术者需结合自身经验与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简单有效、安全合理的切除方法、阻断技术和断肝设备,并按照规范化的手术方案进行个体化的肝癌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直肌旁入路在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应用腹直肌旁入路治疗的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病人19例。单一腹直肌旁入路5例,腹直肌旁入路+延长入路8例,腹直肌旁入路联合后方K-L入路6例。结果 19例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均完整切除,切口长度9~23 cm,手术时间90~210分钟,出血量420~1240 ml,无神经、盆腔脏器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例术中出现股静脉损伤且术中及时修补,术后1周和术前VAS评分分别为3.4±0.8和7.3±1.6。19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58个月,平均(26.0±5.8)个月,无复发14例,局部肿瘤复发并再次行手术切除2例,恶性肿瘤因远处转移死亡3例。结论腹直肌旁入路可快速进入盆腔腹膜后位置,相比于骨盆其他手术入路,可触及解剖结构更为广泛,适用于盆腔腹膜后软组织肿瘤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