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据估计,目前中国至少有1000万心衰患者.严重心力衰竭年死亡率达到40%~50%,轻到中度心衰患者年死亡率为15%~25%;在心脏病患者中,约50%最终死于心衰.预防心衰最好的办法是早发现早治疗.但由于早期心衰无明显临床症状,使许多患者未能及时确诊,等发现心衰时已经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HF)是我国及全世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其发病率和患病率显著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胰岛素抵抗(IR)是机体对胰岛素刺激反应性降低,同时是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胰岛素抵抗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而引发心衰,是研究心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通过心肌胰岛素抵抗机制进展相关性研究,概述心肌胰岛素抵抗所致的心衰机制的发生进展,以期为心衰后续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H2S)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心衰模型组(HF组),NaHS(外源性的H2S)干预组(NaHS组).其中心衰模型组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NaHS组在给予ISO的同时每天腹腔注射NaHS—次.统计各组大鼠死亡率,测定肺与体重比值;通过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左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HE,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TUNEL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2S提高了心衰大鼠存活率,降低肺与体重比值;明显改善心衰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及心肌损伤情况,并且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H2S对心衰大鼠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阻止心衰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梁德贤 《中国医疗前沿》2013,(9):100-100,84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测定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2012年于本院就诊,疑似心衰的384例患者进行X线胸片、心电图以及心脏超声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分为心衰组(HF组)89例和非心衰组(非HF组)295例,对HF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24h、48h、72h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水平,并与非HF组比较差异;将295例HF组患者按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级121例,Ⅲ级101例,和Ⅳ级73例,分别在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 HF组与非HF组比较:用药前,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HF组(P<0.05);用药后,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持续下降,且用药前、用药24h、48h、72h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用药72h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与非HF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F组内部分级比较:治疗前,Ⅱ、Ⅲ、Ⅳ患者血浆BNP水平依次升高,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级患者血浆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下降后依然呈Ⅱ、Ⅲ、Ⅳ依次升高趋势,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边快速测定BNP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的实时监测均有一定价值,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工作中的应用具有更深层次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5.
敖伟 《海南医学》2016,(4):607-61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其发生发展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各种体液因子的复杂变化.心衰标志物的检测是诊断心衰最方便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志物是尿钠肽,但其对心衰的诊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探究其他敏感可靠的检测指标,对于心衰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现临床上广泛应用以及近年研究认为极具应用前景的心衰检测标志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chronic heart failure)也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由于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不断发展恶化的终末阶段,死亡率极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西医利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提高心肌收缩力,以达到改善血流动力学、纠正心衰的目的,但有些患者疗效不佳,同时各类心衰治疗药物都有其各自的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到的优势,和西医配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现本文将近5年来(2010年以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蔡晓萍 《微创医学》2002,21(6):898-899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预后差.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目前已明确,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因此当代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心衰模型组(HF组),NaHS(外源性的H2S)干预组(NaHS组)。其中心衰模型组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NaHS组在给予ISO的同时每天腹腔注射NaHS一次。统计各组大鼠死亡率,测定肺与体重比值;通过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左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HE,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TUNEL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2S提高了心衰大鼠存活率,降低肺与体重比值;明显改善心衰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及心肌损伤情况,并且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H2S对心衰大鼠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阻止心衰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3年病死率约为60%.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在以后12周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死亡的发生率为25%.心力衰竭所致的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较短时间内对心力衰竭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传统诊断心衰的指标主要依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临床体征,一直缺乏有效评价心脏功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生物标志物分析可能是心衰诊断的重要补充.目前几个大的、以成果为基础的研究,正着手调查使用BNP系列监测心衰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整体医疗费用的降低[1].  相似文献   

10.
蔡晓萍 《医学文选》2002,21(6):898-899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其发病率高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预后差。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 ) ,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目前已明确 ,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因此当代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 ,阻断心肌重塑。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理论基础  近来研究发现 ,持久的交感兴奋性过度增强对心脏将产生不利影响 [1,2 ,3 ,4]。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肾素的过多分泌 ,这种全身及组织的 R…  相似文献   

11.
王军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0):1874-1874,1880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多年来肌酸激酶(CK-MB)测定被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的重要检测手段.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及CK-MB,探讨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行三野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监测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价值. 方法 对96例术前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的食管癌患者,于术前、术毕、术后1~3 d采集静脉血,分别进行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7例围术期≥1次血清cTnI水平超过参考值范围,其中4例被确诊为心肌损伤.余89例均未发现心肌损伤,但术后1 d血清AST、LDH、CK及CK-MB均高于术前. 结论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生化监测首选心肌肌钙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种心肌标志物(cardiac markers)的临床应用正不断深入,其心肌损伤后释放动力学已基本明确;早期标志物肌红蛋白和决定性标志物心肌钙蛋白T或I(cardiac troponin T and I)按照一定程序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常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大大提高;心肌钙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预后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心肌钙蛋白T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人心功能评估有价值。作者简要回顾了国外对心肌标志物,尤其是心肌钙蛋白T和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4.
李明瑞  钟志雄 《海南医学》2022,(15):2004-2007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也是共同结局,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预后差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寻找特异性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用于心衰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ST2是近年来心血管方面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目前常用心衰标志物脑钠肽(BNP)相比,ST2稳定性更高,受年龄、肾功能和肥胖等因素影响小,被认为是心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从ST2的生物学特征、抗炎抗纤维化机制以及在心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评估其作为心衰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心力衰竭(HF)的发病率日益升高.Framingham研究显示,在45~94岁年龄段,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病率约翻一番.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统计,50~59岁HF的患病率为1%,≥80岁者高达10%,年龄每增加10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1].老年患者占HF总数的70%,而HF又是造成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其猝死发生率5倍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心力衰竭治疗的回顾及现状(上) 1 基本概念 1.1 心力衰竭的概念 心力衰竭定义为: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即为心力衰竭.本文所指的心力衰竭是指慢性收缩性心衰.  相似文献   

17.
人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标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存玲  徐国宾 《北京医学》2004,26(6):411-412
人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cTnI)被定为诊断心肌损伤的确定标志物,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但由于它在人血清中不稳定、极易被降解和存在形式多样等诸多因素,不同试剂盒对同一份标本的测定结果会出现显著差异,因此cTnI测定的标准化工作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各国科学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WHO将心肌酶的动态升高列入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确诊指标之一。常用的血清酶指标有天冬氨酸转移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正常情况下,这些酶存在于胞浆中,细胞受损后,迅速释放入学中,但血清酶峰值及达峰时间受细胞膜通透性、损伤及再灌注程度影响。另外,骨骼肌等心外组织受损时,血清酶浓度也会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心肌损伤判断的特异性。血清肌钙蛋白具有比血清酶学指标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测定其浓度是判断心力衰竭进展中心肌损伤的敏感标志物。血中肌钙蛋白升高是判断心肌损伤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可作为疑诊为心衰个体的辅助诊断工具,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变化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58例心衰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进行测定.结果 心衰(HF)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多种因素导致心肌发生损害,心室负荷过重而出现心肌重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病的终末期阶段。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是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严重危及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已变成国际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尽早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对HF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日趋完善,近年来研究发现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可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心室重构等机制参与HF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有可能成为未来临床中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血清Cys C在心力衰竭中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