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开展核酸检测后青岛地区献血者HIV检测情况,探讨减少一遍ELISA检测及实施献血者归队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2年9月13日~2013年6月1日期间的献血者标本,应用两种ELISA试剂检测HIV抗原/抗体,并用Roche Cobas S201血液筛查系统进行核酸检测,将HIV抗原/抗体反应性标本送至市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进行HIV确认.结果 ELISA方法共检出HIV抗原/抗体反应性标本90例,确认试验阳性13例,确认试验阴性77例,假阳性率85.56%(77/90),确认阳性者全部为ELISA双试剂反应性标本.HIV抗原/抗体非反应性标本经NAT检测无一例HIV RNA反应性;HIV抗原/抗体反应性标本90例,经NAT检测HIV RNA反应性标本13例,全部为ELISA双试剂反应性标本.结论 NAT与HIV确认试验有很好的符合性,开展NAT检测可以减少1遍HIV ELISA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余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采用两种ELISA法筛查试剂进行抗HIV检测献血者标本24739例,反应性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单试剂筛查为反应性的标本和阴性标本同时进行核酸(定性)检测,并调查HIV确认阳性者职业和年龄的分布。结果筛查反应性标本20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阳性3例,确认不确定4例,确认阴性13例,单试剂筛查为反应性的标本和阴性标本核酸(定性)检测均为阴性。18~25周岁献血者初筛阳性率为50%,确认阳性3例,确认不确定例数为2例。结论在进行无偿献血者招募时对特定年龄段和特定人群应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和经输血传播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采集低危固定献血者的血液,最大限度的降低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无偿献血者中检测出抗-HIV阳性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已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关于无偿献血人群是否存在 HIV感染 ,国内报道不多 ,笔者在 1 999~ 2 0 0 1年期间从街头无偿献血者中初检出9例抗 - HIV抗体阳性 ,阳性标本经市卫生防疫站HIV初筛实验室及省 HIV确认实验室检测 ,结果5例为抗 - HIV- 1阳性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9名献血者中女性 1名 ,男性 8名 ,献血前的健康检查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操作 (其本人均否认有吸毒史 ,肝炎史 ,性病史 ) ,金标法检测 HBs Ag阴性。2 实验室检查 抗 - HIV1 /2抗体检测均采用EL ISA间接法。试剂盒分别由上海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梅毒血清学检测在大连血液中心献血者筛查中作为HIV替代检测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08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间大连市血液中心的血液检测数据,按献血者年龄、性别、类别和时间段分别比较不同献血人群的TP和HIV的流行率,估算通过梅毒血清学检测排除的HIV窗口期感染的频率。结果共有321973份血液标本数据纳入统计分析,确认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1393例、确认HIV抗体阳性献血者58例,梅毒与HIV合并感染仅4例。大连地区献血者中梅毒和HIV的流行特征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献血者类别及变化趋势的差异。梅毒血清学阳性的血液检出HIV阳性频率显著高于梅毒血清学阴性的血液(P<0.05),但对HIV的检出只有较低的敏感度(7.69%)和阳性预期值(0.21%)。HIVRNA检测的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梅毒血清学检测对献血者HIV感染检出的敏感度。研究期内,梅毒血清学检测对HIV窗口期的排除率仅为6.5×10-7。结论在本中心现有的HIV抗体和HIVRNA联合检测条件下,梅毒血清学检测作为大连地区献血者HIV替代检测指标的应用价值极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联合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连云港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2016年1~12月连云港市采集33 776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2次HIV血清学ELISA检查,2次ELISA检查无反应性标本行1次NAT检测,ELISA或NAT筛查反应性标本送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Westtren Blot(WB)确认。结果 33 776例无偿献血标本中,ELISA法或NTA法筛查HIV反应性无偿献血标本50例,其中6例经WB确诊抗-HIV阳性,抗-HIV阳性率为0.178‰,其中2016年1~6月、7~12月抗-HIV阳性率分别为0.125‰、0.224‰。血站筛查的抗-HIV阳性的献血者中,抗-HIV阳性献血者男性占76.0%,30岁献血者占56.0%,初中及以下学历献血者占64.0%,工人和农民占32.0%,首次献血者占84.0%。结论该市中心血站筛查的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以青年、男性、低学历、工人和农民为主;2次ELISA法和1次NAT筛查血液标本,可尽量缩小窗口期感染的风险,最大程度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0月对采集的99 566份血液标本做2次HIV ELISA筛查和1次NAT,筛查阳性标本送至大连市疾控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记法确认,对确认阳性标本的献血者进行跟踪调查.将HIV感染人群与总体的无偿献血人群档案情况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LISA筛查阳性标本118例,确认阳性19例,男性17例,女性2例;感染者年龄19 ~29岁(63.2%),未婚青年(63.2%),均为性传播感染,尤其是通过男男同性传播;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职业为服务人员和工人,学历为初中、高中、中专和本科等的人群是相对的感染HIV高危群体.结论 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感染HIV呈逐年增长态势.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我们应积极普及无偿献血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献血前的健康询问和献血者的自我排查,建立艾滋病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7.
黄秋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92-3893
目的 确证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携带者,有效屏蔽和淘汰不合格献血者,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方法 采用ELISA法及胶体硒法双孔检测后,对有反应性样本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证.结果 在157例送检样本中ELISA法、胶体硒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出HIV阳性情况分别为74例(47.1%)、61例(38.9%)和49例(31.2%),在HIV确证的献血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 采供血机构在日常献血者血液检测中存在HIV筛查假阳性和不合格献血者再献血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1—2015年开封市无偿献血人群抗体筛查不合格情况,了解HIV抗体筛查不合格者在无偿献血者中分布特征,为本地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及血液采集提供参考。方法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IV抗体筛查采用ELISA试验,HIV抗体筛查可疑标本送开封市疾病控制中心使用免疫印迹法确认,并对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264 952例无偿献血者中检出35例HIV抗体筛查不合格,总不合格率13.2/10万,其中男性不合格率(18.2/10万)高于女性不合格率(4.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6~45岁不合格率(23.4/10万)为最高,不同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起HIV不合格率略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献血者HIV抗体不合格率为26.1/10万,再次献血者HIV抗体不合格率为5.9/10万,不同献血次数献血人群抗体不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开封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不合格现状,血站要继续加强HIV筛查同时,还要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开始把好关,根据本地区HIV抗体不合格特点,确定本地区低危人群范围,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对于多次献血合格的再次献血者,也不能放松征询要求,改进血液安全检测策略,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当前HIV实验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可通过检测HIV特异性抗体、抗原、核酸或病毒分离培养加以确立,常规使用的标准诊断项目是血清学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复检试验和确认试验3个部分.筛查试验按检测标本种类分为血液检测、唾液检测和尿液检测;按测试原理分为酶联免疫法(ELISA)、凝集法和层析法;按检测速度分为常规法和快速法(如快速试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简单法(如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若筛查试验阳性,则需做确认试验[1,2].我国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尚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病特点,为献血者招募和血液检测方案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种血清学试剂对献血者进行筛查,2012年开始同时用核酸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中HRV RNA,血清学阳性的标本送到市疾控中心做确认。结果血清学共筛查献血者495 279例,确认阳性44例,阳性率0.9;NAT检测标本112 940,确认阳性20例,全部为血清学双试剂阳性标本。结论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1.
《Transfusion》1964,4(3):195-199
Present blood bank practices of using either clotted blood or ACD pilot tubes stored at 4 C. give equally satisfactory antigen preservation up to 21 days of storage. Thereafter, there is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that the pilot tube blood sample stored in ACD retains antigen reactivity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an does the blood stored as a clot. The added difficulty of the repeated washings of the ACD stored sample required to remove traces of plasma and anticoagulant must be considered in evaluating the advantages of either system. The anticipated use of storage formulae capable of maintaining better preservation of the stored blood for periods up to 42 days requires that the problem of the "proper" pilot tube be reconsidered. In this light, the preliminary serum screening of all recipients, using fresh pools of red cells bearing all the important known blood factors, becomes valuable. It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at the screening test be adopted by all blood banks and that particularly careful attention be directed to crossmatching tests on stored blood approaching the expiration date.  相似文献   

12.
13.
脐血红细胞的渗透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已成为研究热点[1,2],脐血中含有高于成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有更年青的红细胞[3],还含有多种造血因子[4],具有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脐血输注辅助治疗已在国内使用[5,6].笔者在开发、研究脐血资源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了解脐血红细胞,尤其是年轻红细胞的特点做了一些实验,发现脐血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正常成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52012年长沙地区812 088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2 088份检测结果中总体不合格率为6.46%。ALT、HBs Ag、Anti-HCV、Anti-HIV、Anti-TP五项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均有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25 438.708、253.495、747.226、260.777、295.934,均P<0.05)。ALT不合格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丙肝与梅毒的不合格率大致为上升趋势,HBs Ag阳性检出率呈先降后升趋势,Anti-HIV初检阳性率变化不大。结论: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与相应疾病的流行病学趋势相关,献血前严格筛查与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是降低血液不合格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稚血细胞及其种类、幼稚程度、数量多少相关的多种疾病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6.
A. J. Katz    E. E. Morse 《Transfusion》1973,13(5):324-327
A change in distribution policy by a central blood bank resulted in greater than three days of additional shelf life of blood at hospitals. This change in distribution policy was temporally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in statewide outdating from 11.9 to 9.2 per cent. The magnitude of the decrease in outdating is similar to that predicted by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effect of longer shelf life of bloo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longed shelf life of blood at hospitals was causal to reduced outdating. This experience, taken with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indicates that a central blood bank can make a major, beneficial impact on hospital outdating by distributing blood on a date closer to its date of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末梢血、静脉血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寻求准确有效采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82例住院采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同一时间采集末梢血、静脉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标本的血常规结果。结果末梢血与静脉血WBC、RBC、Hb、MVHC、Hct、MCV、PLT等7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MV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代临床应用静脉血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误差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是首选的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50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血小板膜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spondin,Ts)与部分生化指标改变的相关性,有利于制定急性脑梗塞早期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s,生化指标用508型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脑梗塞组血浆中血小板膜Ts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血钙相关良好,相关系数分别在0.33、0.34、0.31、0.56以上,P<0.05。而脑动脉硬化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16、0.07、0.07,P>0.05。结论:Ts是血小板膜上α-颗粒蛋白,表达于激活后血小板表面,血浆中Ts含量增高值与上述生化指标正相关性改变参与脑梗塞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