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穿刺是手足口病脑脊液检查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今年我科采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针头代替腰穿针行腰椎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对椎体脂肪沉积鉴别诊断水平,现结合我院最近收治的1例椎体脂肪沉积病例,误诊为椎体血管瘤,对其影像学表现特征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44岁。因腰酸、左腿无力20 d,加重2 d入院。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左腿无力,否认腰部外伤史,约2 d前出现腰酸、腿无力有所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腰椎CT示:腰椎退行性变、L3椎体血管瘤可能,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为求进一步确诊,即来我院行腰椎MRI+增强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AK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 38例腰椎滑脱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2例腰椎Ⅰ度滑脱行BAK后路原位椎间融合 ;16例腰椎Ⅱ度滑脱病例用单枚BAK后路斜向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2 .5年。椎体间植入物均融合。病人术后症状都有明显改善。优良率为 95 %。结论对腰椎Ⅰ度滑脱和Ⅱ度滑脱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腰椎Ⅰ度滑脱单纯行BAK后路原位椎间融合 ;对腰椎Ⅱ度滑脱用单枚BAK后路斜向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滑脱的复位和生理前凸的维持 ,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男,57岁.1992-10出现腰痛,在当地医院行腰椎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经按摩、针灸、牵引治疗疼痛缓解.1999-01腰痛加重且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及跛行,来本院就诊住院.查体:腰椎右侧凸畸形,腰4/5棘突叩压痛,双下肢放射痛,但感觉无异常,肌力Ⅴ级,腰椎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局部冲洗联合静脉滴注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96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TXA分成联合使用组(TXA局部冲洗联合静脉滴注)、局部使用组(TXA局部冲洗)和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对7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75例经14~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现将2例带状疱疹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滑脱的病例进行报道,结合文献分析误诊的原因。1病历摘要例1:男,56岁。因阵发性腰腿痛10 d、加重2 d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既往史:于2003-03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行椎间盘摘除、腰椎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8.
2000-08~2006—12我科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及骨折等患者300余例,现对术中术后出血量超过600ml的25例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3~68(平均44)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行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9.
孙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84-8284
目的探讨腰椎间隙感染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08-2011-04行手术治疗的7例腰椎间隙感染病情特点的分析,分别进行心理、疼痛、术前、术后及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 7例患者在治疗及护理后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及疼痛护理;术后预防感染注重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侧脑室引流术配合腰椎穿刺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尽早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灌注,术后第2天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结果:24例脑室出血存活20例(83.3%),患者恢复快,存活患者生活质量高,死亡4例(16.7%)。结论:微创侧脑室引流术配合腰椎穿刺术能尽快清除脑室内积血、疏通脑脊液循环、降低颅内压,使患者转危为安,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36岁。 1999- 0 5入院。因反复腰腿痛 2 a余 ,左侧尤甚 ,用力、咳嗽可加剧。于外院行腰椎 CT检查 ,诊断腰5骶 1椎间盘突出症 ,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 ,反复尿路感染 ,腰腿痛无好转 ,且渐加剧 ,痛剧时彻夜难眠 ,不能平卧 ,并渐觉左下肢乏力。入诊本院 ,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5例手术后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资料及特点,均行疼痛、心理、术前、术后及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随访6~30个月,所有病例疼痛症状均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对椎间隙感染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前、术后及功能锻炼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腰腿痛患者腰椎牵引失败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尽管许多证据均已说明牵引治疗腰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临床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导致失败的因素。分析腰腿痛患者进行腰椎牵引无效的原因。方法:对48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行腰椎牵引无效的患者重新检查体征,修正诊断、重新制定治疗方案,以分析牵引失败的原因。结果:35例患者属于诊断错误(占全部病例的72.9%),其中28例应为臀上皮神经卡压征,占全部病例的58.3%,3例患者为梨状肌综合征,2例患者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例为棘上韧带损伤,1例为跗管综合征,以上患者经重新选择治疗方案后症状明显好转。其余13例患者属诊断正确,建议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或改变牵引参数,但未能随访。结论:腰椎牵引无效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被误诊。腰腿痛的原因较复杂,建议对腰腿痛的患者必须仔细检查体征,不可仅依靠影像学报告。  相似文献   

14.
对肺错构瘤1例分析如下。1摘历摘要男,69岁。以体检发现左肺舌叶肿块3个月,外伤后腰背疼痛4 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3个月体检时发现左肺舌叶肿块。入院前4 d患者自己摔倒后腰背疼痛,不能站立,在当地医院行腰部CT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入院前3个月体重减轻约15 kg,偶伴咳嗽。父患直肠癌去世约20 a,母患肺癌去世约13 a。当地医院已诊断为肺癌并腰椎转移,建议辅助化疗,未行,转至我院治疗。入院后行骨扫描示第2腰椎骨代谢异常,考虑骨转移。但重行胸CT示左肺上舌叶可见约2.1 cm×2.9 cm肿块影,边缘光整,密度欠均匀,内可见爆米花阳钙化影,余肺野未见明确实质性病灶。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头颅CT未发现异常。入院后我们考虑从现病史和家族史看,肺癌并腰椎转移可能性非常大,但我们分析若肺癌并腰椎转移,应该说已是肺癌晚期,双肺不应该就一个病灶,况且若已转移到腰椎,纵隔应该早有转移淋巴结,而不应该是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结合胸CT示肿块特点,我们认为有可能是肺错构瘤。告知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我们决定开胸行肿块切除,并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示考虑肺软骨性错构瘤。术后病理:错构瘤。2讨论19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下腰痛与腰椎前凸重建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124例因退行性病变行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随访有下腰痛的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无下腰痛的患者共9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三者之间关系.[结果]两组术前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的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的腰椎前凸Cobb角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凸Cobb角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术后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三项指标与术后6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均与腰椎前凸Cobb角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呈负相关(r=0.702、0.682,P<0.05).[结论]退行性病变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下腰痛和腰椎功能障碍与腰椎前凸角丢失有关,应尽量矫正腰椎前凸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内固定器材选择及椎间植骨融合率。【方法】对行Steffee椎弓根螺钉系统、协和钢板、RF系统、SRS内固定装置复住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椎滑脱24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24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应用具有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 椎间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SRS内固定装置因其复位程度高、融合率高、且体积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最值得提倡、推荐的一种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7.
椎管内肿物由于病变特殊 ,起病隐匿 ,常以胸腰部疼痛及双下肢麻木前来骨科就诊 ,发病早期在诊断上较困难 ,常易误诊漏诊。我科 1995~ 2 0 0 0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椎管内肿瘤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8~ 6 0岁。从发病到入院手术 2个月~ 3a。首发症状 4例出现无诱因腰部及下肢疼痛 ,直腿抬高实验阴性 ,行腰椎牵引、推拿、理疗、针灸无效 ,疼痛无明显缓解 ;出现传导束征肢体麻木无力或跛行 2例。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大小便困难尿潴留 2例。本组均拍腰椎正侧位片 ,3例腰椎生理前凸变直 ,2例 X线平片发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腰椎穿刺术时,穿刺针在椎间隙中具体进针部位。方法:对45例行腰椎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椎间隙上一椎体下缘中线,椎间隙正中和下一椎体上缘中线三个不同部位进针,观察穿刺成功情况。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为100%,B组穿刺成功率为60%,C组穿刺成功率为26.67%。结论:进针部位沿椎间隙上一椎体下缘正中线垂直进针,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应当加以重视,可以减轻患者术中、术后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近年来国内外脊柱生物力学基础实验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探讨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法机制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OVID数据库1950-01/2006-07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spine,biomechanics,de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manipul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01/2006-07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治疗文献,检索词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生物力学,推拿”,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在图书馆手工检索1985-01/2005-12出版的相关专著。纳入标准:①脊柱生物力学研究。②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脊柱骨折。②手术治疗。③重复的综述与临床治疗文献。从腰椎生物力学的角度阐述手法的作用途径,评价推拿的临床疗效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文献30篇,其中3篇为研究性论著,1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将文献进行综合评价。①躯干肌的协调收缩可维持腰椎节段的结构性稳定,调节腰椎活动范围,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退行性腰椎滑脱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等退变明显,生物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不能发挥其稳定功能,抗剪切力下降,其腰椎旋转中心后移,应力和载荷分布不协调;同时,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背肌肌力下降,躯干肌肌力失衡导致腰椎曲度变化,进一步影响腰椎稳定性。②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减小骨盆前倾角及腰椎前凸,降低剪切应力,消除神经根压迫,结合针对性的导引和功能训练可改善腰椎承重力线,改善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和柔顺性,提高躯干肌群的肌力和腰椎稳定性。结论:推拿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的保守方法,手法的筛选、规范以及疗效的客观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AF系统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AF系统内固定后行横突、关节突植人工骨植骨治疗。结果:经10个月~6 a随访,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48%恢复到术后91%,植骨融合率96.8%。结论:AF系统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