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精神病长期住院患者不同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将40例连续住院1 a-5 a的精神病患者设为甲组,40例连续住院≥10 a的精神病患者设为乙组.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出院愿望、长期住院原因、临床特征、用药状况、躯体疾病、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精神病长期住院患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居首,精神症状以阴性为主,多数患者均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1/3以上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60%以上辅助检查均存在明显异常.甲组除年龄显著低于乙组外(t=2.84,P<0.01),其他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甲组有出院愿望者占65.0%,乙组为15.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χ2=20.83,P<0.01).两组长期住院原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的影响因素较多,合并躯体疾病较多,住院时间的长短不同,其治疗方案和康复手段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汕头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接诊的424例来访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来访者中男女比例为1.20:1;年龄多集中于10 a~29 a,以10 a~19 a者最多(33.25%);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为主;职业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大(39.86%),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次之;住址以本市为主(60.61%);诊断以心境障碍最多见(26.42%),其次为神经症类疾病(25.00%).结论 精神病专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以青少年为主,诊断多为抑郁症和神经症.便捷、专业的服务,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咨询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2006年杭州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杭州市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杭州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干预计划.方法 对2006年1-12月第一次到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VCT 门诊求询的887名求询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危险行为等资料.由求询者自己决定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结果 887名求询者以20~39岁男性青壮年为主,占82.64%;男女比例7.82:1;66.52%未婚;56.82%大专以上学历;42.16%为男男性接触者;求询原因以发生危险性行为为主(88.16%);35.40%性行为中从未使用过安全套.98.08%的求询者接受HIV抗体检测,其中阳性7例,检出率0.80%,均为男性,6人通过男男性接触感染,1人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结论 求询者以年轻未婚高学历男性为主,HIV感染者以男男性接触者为主.应广泛开展针对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暗娼、吸毒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妇女等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加强针对男男性接触者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最近本院收治1例脾脏不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乏力3月于2011年5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6 ℃,脉搏74次/分,血压130/80 mm Hg,呼吸16次/分,心、肺、腹阴性.腹部彩超显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入院血常规:白细胞(WBC)85.43×109/L,红细胞(RBC)5.1×1012/L,血红蛋白(Hb)153 g/L,血小板(PLT)1 062×109/L.血涂片:(1)WBC数量明显增多,以中幼、晚幼、杆状和分叶粒细胞增生为主,占82%,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易见,各占5%和6%.(2)血小板呈大堆易见,形态未见异常.(3)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云南省昆明地区上消化道出血(UGB)的病因构成、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 280例UGB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病情变迁,使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男女比例为1.62:1(791:489),年龄15~92(57.5±15.8)岁.患病高峰年龄≥60岁,老年人UGB发病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56.2%比21.3%和56.2%比22.5%,P值均<0.05).(2)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16.8%)明显高于不服者(1.5%),P<0.01.(3)85.4%(1 093/1 280)的UGB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贫血,以中度为主.(4)急诊胃镜确诊率(92.4%)明显高于非急诊胃镜确诊率(54.6%),P<0.01.(5)消化性渍疡出血的止血成功率(87.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出血(52.0%),P<0.01.结论:云南省昆明地区UGB患者以高龄男性为多见.服用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急诊胃镜检查有利于UGB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讨论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浓度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HF患者共72例,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al-3,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所有病例90d,记录生存与否或再次因心衰入院。临床资料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对生存状况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curve)分析。结果:AHF患者的Gal-3浓度(ng/mL)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19.92±9.35)vs.(6.75±1.58),P0.05],并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正相关(r=0.574,P0.01);Gal-3水平在不同心功能临床分级(轻症组、重症组)中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5±8.13)vs.(25.14±6.84),P0.05]。在72例AHF患者中,发生终点不良事件患者Gal-3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患者[(24.67±8.02)vs.(14.89±8.01),P0.05]。独立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NT-proBNP和Gal-3对不良预后有独立预测意义,OR值分别为1.001和1.096;以Gal-3血清浓度17.21ng/mL为cutoff值评估不良预后,其敏感性为81.08%、特异性为74.29%、阳性预测值为76.90%、阴性预测值为78.80%和准确率为77.78%,若联合NT-proBNP评估其效果更优,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结论:Gal-3在老年AHF患者入院早期即有显著升高,并且随心功能临床分级而相应升高,提示血清Gal-3可评价AHF病情严重程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AHF患者的Gal-3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发生者,表明血清Gal-3可以评估AHF患者的预后;若结合NT-proBNP,则可以更好地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上海闵行地区麻疹患者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上海闵行地区麻疹发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的260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1)麻疹发病年龄在18~35岁之间有61.5%.(2)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有73.1%.(3)外地来沪人员占77.7%.(4)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最高体温在38.5~40.2℃之间.在发热第3~5天出疹者占82.7%.(5)89.2%患者有典型皮疹经过.(6)46.2%患者可见麻疹黏膜斑,81.0%出现在病程第3~4天.(7)主要并发症有肝损(79.6%),结膜炎(38.5%),腹泻(23.1%),肺部感染(20.0%).结论:应加强麻疹疫苗的覆盖面,特别是对外地来沪人员及其子女.在育龄妇女中可进行麻疹疫苗的补种复种,进一步加强防病意识,减少流行季节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鉴别诊断.方法:对5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的影像学、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CT表现的差异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1)病变范围:霉茵性鼻窦炎受累情况以单窭病变为主,66.7%的病例病变累及单侧上颌窦;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多为双侧多鼻窦受累.79.4%病例病变累及双侧多个鼻窦.(2)病变密度: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窦腔黏膜增厚、软组织团块影的密度均匀、无钙化灶;78.9%的霉菌性鼻窦炎的窦腔病变中有条带状、斑点状或团块状的高密度钙化影.(3)窦壁骨质的受累状况:化脓性鼻寞炎病例中未见窦腔骨质破坏;而霉菌性鼻窦炎病例中,44.4%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和破坏,位于上颌窦内侧壁.结论:CT扫描对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致伤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第401医院进行智商测定的259例颅脑外伤意识恢复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致伤原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颅脑外伤致伤因素以交通意外伤为主,占80.7%;伤后6个月智力水平恢复依次为轻度低下(39.38%)、中度低下(31.28%)及临界状态(22.39%)。结论伤后促醒与意识恢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利于伤者的智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
5岁以下儿童哮喘116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特征,为哮喘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及呼吸科住院的116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5岁以下儿童哮喘有如下临床特征,(1)大多有反复咳喘史,仅约1/3患儿有家族特应性病史.(2)哮喘发作首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81.90%),以病毒感染为主,其中以RSV、PIVⅢ和ADV列前3位.(3)临床大多以中重度发作为主,常合并肺炎(57.76%),主要是病毒感染,其次是肺炎支原体.(4)血清总IgE可不高,38.89%(42/108)的患儿高于正常.(5)短程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诱发的哮喘发作有较好疗效.(6)预后优于年长儿、成人.结论:5岁以下哮喘患儿大多数无特应性体质,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发因素,肺炎是常见并发症,哮喘家族史、患儿湿疹史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睡眠质量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以菏泽市农村地区3~17岁的ASD患儿274例,应用人口学资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QH)和1周睡眠记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71. 2%(195/274)的ASD患儿存在睡眠问题,其中男83. 6%(107/128)、女60. 3%(88/146),男女患儿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不同性别、年龄组ASD患儿睡眠习惯问卷各维度得分及睡眠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睡眠障碍在农村地区ASD患儿中较为普遍,应进一步加强对ASD患儿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干预,应特别加强对男性ASD患儿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骨髓纤维化(MF)是以骨髓中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成分沉积伴有肝脾等器官髓样化生为特征的综合征.现认为可分为3类:(1)不明原因髓样化生(AMM),特点为MF伴进行性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有幼红及幼白细胞而原因不明.(2)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程中出现MF及髓样化生.(3)发生于其它良恶性疾病的MF及髓  相似文献   

13.
背景儿童智能迟缓是由分类智商中操作智商、言语智商等项目组成总智商的智力结构的低下,一些研究证实中药的某些复方组合成份对其有较好的干预效应.目的观察益智口服液对智能迟缓儿童智力结构的影响.设计以患儿为研究对象的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省级的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一所省级康复中心.对象病例选择2002-01/07,在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和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以CCMD-Ⅱ-R提出的智能迟缓诊断标准确诊为智能迟缓者的6~16岁兰州市城关区辅读学校学生,能够接受药物及训练治疗,非先天遗传性染色体疾病者74例,男47例,女27例.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0例,单纯教育训练组21例.方法治疗组33例均服益智口服液,小于10岁每次服15 mL,10~14岁每次20 mL,14岁服以上者每次服25 mL,3次/d,接受特殊教育训练.对照组20例患儿均口服乙-吡咯烷酮乙酰胺,0.4g/次,3次/d,接受特殊教育训练,单纯教育训练组21例患儿只接受与治疗组、对照组患儿相同的特殊教育.3个月为一疗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及专用工具评估3组治疗前后总智商及分类智商中操作智商、言语智商智力测试,进行组间对照比较.主要观察指标3组总智商改善情况及言语及操作智商提高值.结果74例入选,无脱落.①总智商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44.7±9.8,51.8±11.5)t=2.701,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43.8±14.0,51.0±13.6)t=1.680,P>0.05.单纯教育训练组治疗前后(41.6±7.8,45.2±10.6)t=1.561,P>0.05.②言语智商提高值治疗组8.1±5.5,对照组5 3±3 9及单纯教育训练组4.8±4.8,与治疗组比较,P<0.05.③操作智商提高值治疗组4.0±3.6与对照组及单纯教育训练组1.7±2 2比较,P<0.05.④治疗组言语智商提高程度8.1±5.5与操作智商提高4.0±3.6相比,P<0.01.结论益智口服液能明显改善及提高智能迟缓儿总智商,对分类智商中的言语智商提高程度优于操作智商.  相似文献   

14.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华法林抗凝疗效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种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的差异。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对185例ADHD儿童进行诊断和临床分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65例,多动-冲动为主型8例,混合型112例。对3组患儿均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比较3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以及10项测验结果。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PIQ显著低于混合型(P<0.05),3种亚型组间FIQ和VIQ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填图测验结果显著低于混合型和多动-冲动型(P<0.05)。结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与另两种亚型有不同的智力结构,注意缺陷为主型以右半球脑功能缺陷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反向斑点杂交基因分型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及肝病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株的基因型.方法:用反向点杂交技术(RDB)对109例HCV RNA阳性的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09例HCV RNA阳性血清中,其中单一型感染者98例(89.91%),混合型感染11例(10.09%),单一型感染者中以1b型占绝对优势,共90例(82.57%),2a/2c及6a型分别为2例和3例,另有3例1b+2a/2c和8例1b+6a混合型;HCV 1b型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均占绝对优势,其余有少量2a/2c、6a及某些混合感染型.结论:厦门地区HCV感染者中,以HCV 1b基因型为主,其次为HCV 6a,另有少数2a/2c型.不同基因型在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发热待查2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发热待查病例的部分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2 35例发热待查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5例发热待查病例 ,住院期间确诊 2 0 4例 ,其中感染 14 4例 (6 1.3% ) ,结缔组织疾病 2 9例 (12 .3% ) ,肿瘤 2 1例 (8.9% ) ,其他 10例(4 .3% ) ;原因仍未明确 31例 ,占 13.2 %。确诊病例的疾病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感染均居各年龄组首位 ,<2 0岁及 4 0岁以上年龄段组中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分别居第二、第三位 ,而 2 0~ 39岁组中结缔组织疾病及其他原因居第二、第三位 ,肿瘤居末位。确诊病例的疾病类型还与性别有关 ,感染、肿瘤病例中男性居前二位 ,但女性前二位为感染与结缔组织疾病 ;感染病例中男性仅以呼吸道疾病为主 ,女性则以呼吸道与泌尿道两个系统疾病为主。结论 :发热原因待查以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为主 ,疾病类型与性别、年龄有关 ,感染所累及的系统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 :对药物性肝病 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引起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 ,以抗结核药为最多 (2 7.6 % ) ;用药 2~ 4周出现肝损害最常见 (5 5 .3% ) ;主要表现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 (76 .3% ) ;肝功受损以 AL T、BIL 和 γ- GT增高为主。结论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无特异性。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用药。早期诊断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嬿  于虹  张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3028-3029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在剖宫产后疤痕妊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6a收治的经阴道彩超诊断的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8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1)子宫切口妊娠有特异性的超声声像特征,为诊断提供依据.(2)治疗方法可选用超声引导下妊娠局部注药.(3)利用超声进行治疗后的随诊评估.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用于早期诊断又在治疗和随访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海南省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精神医学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开展联络会诊服务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申请会诊科室、精神科会诊后再诊断情况、因躯体疾病伴发/单纯精神疾病申请会诊等.结果本组患者年申请会诊率为0.03%;男、女比例相同,年龄分别为(55.23±15.79)岁、(57.56±16.66)岁;申请会诊率内科(58.9%)高于外科(34.2%),内科以老年科(15.8%)、心内科(9.6%)、内分泌科(8.9%)为多,外科以妇科(8.9%)、心血管外科(7.5%)、肿瘤外科(7.5%)、骨科(6.2%)为多;精神科会诊后再诊断以睡眠障碍(以失眠为主)(28.1%)、焦虑障碍/焦虑状态(25.3%)、器质性精神障碍(15.8%)、抑郁障碍/抑郁状态(13.0%)、精神分裂症(8.2%)为多;因躯体疾病伴发/单纯精神疾病申请会诊以睡眠障碍(以失眠为主)(13.7%)、精神病性障碍(11.0%)、焦虑障碍(10.3%)、癌性病变伴发精神异常(9.6%)、脑梗死/脑出血后伴发精神异常(8.9%)为多.结论综合性医院普通临床科室有较大精神科会诊需求,非精神科医师对抑郁症状的识别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