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全髋或半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常需植入骨水泥,老年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及髋关节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的特点,使得围手术期风险增大。作者对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本院30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同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术中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临床对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部骨肿瘤多采用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鉴于术中应用骨水泥时对血流动力学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同时患者又多为高龄,所以术中的监测与处理尤为重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7~69岁;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2例,继发性高血压1例;术前检查有心功能改变5例,其中1例ST段轻度下移,3例QRS示低电压。1.2方法23例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材料为进口骨水泥。麻醉药品为2%利多卡…  相似文献   

3.
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术中监测与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彦  娄朝辉  夏俊 《中国康复》2002,17(3):164-165
目前临床上对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部骨肿瘤多采用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鉴于术中应用骨水泥时对血流动力学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 ,同时患者又多为高龄 ,所以术中的监测与处理尤为重要。现结合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完成的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 2 3例 ,对术中的处理与监测做一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4 7~ 6 9岁 ;手术时间 12 0~190min ,平均 14 0min ;既往史有原发性高血压 2例 ,继发性高血压 1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全髋置换术日益增多,术中为了提高人工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松动或松动所引起的疼痛,需要植入骨水泥,由此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本院白2002年以来,对全髋置换术中植入骨水泥前,除加速输液、吸入纯氧外,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同时与仅加速输液、吸入纯氧的病例相对照,进行比较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邵敏  张百挡 《新医学》2006,37(8):523-52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12髋)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型人工全髋关节22髋,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78髋,杂交固定型(即股骨假体采用骨水泥型固定,髋臼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型固定)人工全髋关节12髋.术后1例发生关节脱位,3例手术侧肢体发生深静脉栓塞.所有患者经5年随访,假体无松动,不需翻修,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患者多见手术,而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多并发潜在心血管硬化和心肌缺血,选择较安全、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尤为重要。喉罩作为喉上型通气装置,在置入和拔除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本次研究旨在观察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麻醉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采用Flo Trac/Vigileo系统进行目标导向性容量治疗和传统的补液方法对全麻下行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循环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采用常规补液方案进行补液;V组采用Flo Trac/Vigileo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依据每搏量变异度(SVV)、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CI)指导的目标管理补液方案进行补液。记录术中输液量、失血量、尿量以及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V组患者术中血压的波动更小,且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液体总输入量没有差异,但V组晶体输入量低于对照组,胶体的输入量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Flo Trac/Vigileo系统以SVV、CI、CVP为目标的补液方案能更好地维持全麻下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比传统补液方案更为理想的容量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硬联合麻醉(CESA)兼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作用时间灵活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全髋置换术是老年患者的常见手术,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刺激大为特点,但老年患者通常伴有心、肺、脑等疾病,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给麻醉的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者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填充骨水泥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水泥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粘剂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组成,为室温自凝粘固剂,可将植入体牢固地固定在活体骨上,提高关节稳定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全髋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其他关节置换术。但骨水泥填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诸多影响,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有的甚至心脏骤停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可提供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操作,减少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但止血带充气、放气过程中可能导致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加重老年患者的心脏负担,严重者可引发止血带反应,甚至休克。本文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中老年患者使用止血带行膝关节置换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术中患者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3月进行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51例(151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并发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合并症、术前服用糖皮质激素、甘油三酯(TG)、CHOL、患髋既往手术、术中输血、术中出血总量、血红蛋白、白蛋白、骨水泥的使用、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等资料进行收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对比发现:血栓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TG与非血栓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资料对比显示:血栓组患者骨水泥的使用情况以及手术持续时间与非血栓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VT形成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TG、骨水泥以及手术时间为影响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G≥1.7mmol/L、使用骨水泥以及手术时间过长为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卧位组(P组)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坐位组(S组),每组40例进行手术。P组于蛛网膜下腔在卧位时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S组则在坐位时给予同样剂量并保持此体位1 min。观察两组麻醉阻滞平面及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S组平均动脉压(MAP)在各时点较P组明显增高,两组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S组血流动力学较P组稳定。两组阻滞平面在给药后2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采取坐位对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2007年4月,我们为52例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31例,女21例,60~88岁,平均74岁.其中股骨头坏死29例,股骨颈骨折23例,均为全髋置换.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固定方式应用骨水泥型固定假体.  相似文献   

14.
2003年9月~2007年4月,我们为52例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31例,女21例,60~88岁,平均74岁.其中股骨头坏死29例,股骨颈骨折23例,均为全髋置换.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固定方式应用骨水泥型固定假体.  相似文献   

15.
混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随访一组经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的患者,了解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组合应用于健康和骨质质量较差的老年患者的情况。方法 41名患者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于骨形态、骨水泥固定质量和假体稳定性。结果 未出现与骨水泥相关的术中和或术后死亡,各类全身性疾病在围手术期无加重表现。Harris评分为81.1分。股骨近端骨形态A型占20%,B型56%,C型24%。骨水泥固定质量分为A级37%,B级49%,C级4%。结论 混合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较为适用。混合型人工关节的术后即时稳定性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在手术中必须应用现代骨水泥技术。  相似文献   

16.
腰一硬联合麻醉(CESA)兼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作用时间灵活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全髋置换术是老年患者的常见手术,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刺激大为特点,但老年患者通常伴有心、肺、脑等疾病,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给麻醉的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者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廖国荣  何平  龚翰 《大医生》2021,(5):34-36
目的 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紫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半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31例)和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负重训练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7例(65髋)非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即时负重组(实验组)28例(32髋),术后第1d即下地完全负重行走,并依据全髋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程序进行系统地练习;传统组29例(33髋),按传统术后第3周开始部分负重,至术后6周完全负重.2组于术后3月和术后2年分别进行临床和X线评价.结果术后3月实验组Harris评分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术后2年2组在临床效果和X线评价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非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负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不同类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4月-2013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7例患者,其中全髋置换14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56例,生物型半髋置换27例。入选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14天和第1、3个月末,抽血检测ESR、CRP、SAA,比较分析手术前后血清ESR、CRP、SAA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ESR、CRP、SAA水平均升高。ESR在术后第7天升至峰值,在术后第3个月末降至术前水平,各时点3组ES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以后缓慢降低,在术后1个月末降至术前水平。生物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患者术后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全髋置换患者术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患者术后SAA水平较生物型半髋置换术及全髋置换术患者SAA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SAA比ESR变化更快、更敏感,骨水泥对SAA变化有影响,对CRP变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00-5701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分为半髋组42例和全髋组36例。半髋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上略优于半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半髋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医疗费用优于全髋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差异不大,但半髋置换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对老年GardenⅢ~Ⅳ股骨颈骨折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