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顺序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1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探讨不同放化疗顺序对不同高危因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1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T1-2N0-1M0)临床资料。按放化疗顺序分为先放疗组、先化疗组和化疗-放疗-化疗组("三明治组")。先放疗组32例、先化疗组107例、三明治组52例。对各组病例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T1、T2)、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学类型、脉管癌栓、分子分型、手术放疗间隔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存在不同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中5年局部复发(LRR)和总生存(OS)的差异。结果 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癌栓、手术放疗间隔时间是影响5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中T1、T2期患者的5年LRR和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与三明治组淋巴结转移N0期患者5年L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化疗组和三明治组N1期患者5年LRR分别为4.5%和1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3,P=0.028)。先化疗组和三明治组N1患者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有脉管癌栓患者5年LRR分别为5.3%、9.2%、18.1%(P>0.05);5年OS分别为61.5%、90.1%、87.2%(χ2=6.282,P=0.043)。3组无脉管癌栓患者5年LRR、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手术放疗间隔时间≤ 6个月的患者5年L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放疗间隔时间>6个月均为先化疗组,先化疗组中手术放疗间隔≤ 6个月与>6个月患者的5年LRR为5.2%和14.1%(χ2=4.886,P=0.027),OS分别为96.9%和85.7%(χ2=5.758,P=0.038)。结论 临床治疗时根据个体化选择方案。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而局部存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先进行放疗;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或脉管癌栓的高危患者,应早期开始化疗,放疗可以延迟,但不能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颈椎受侵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使用调强放疗(IMRT)和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颈椎受侵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53例,其中调强放疗24例,肿瘤靶区剂量72~74 Gy/33次。常规放疗29例,靶区剂量68~74 Gy /34~37次。全部患者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方案的同步化疗及放疗后4~6周期的辅助化疗。结果 调强组和常规组3年总生存率为87.7%和65.5%,5年总生存率为45.5%和9.1%(χ2=6.89,P<0.05);两组间的局部无进展3 年生存率分别为87.4%和69.9%,5年生存率为49.4%和9.4%(χ2=13.26,P<0.05)。但两组间的无远处转移3年生存率为94.4%和40.8%,5年生存率为 79.8%和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分期(χ2=8.53,P<0.05)和调强放疗(χ2=8.02,P<0.05)为患者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调强组放疗后口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Z=-2.67,P<0.05),两组患者急性口咽黏膜炎和骨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放疗相比,颈椎受侵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行调强放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但未能降低远处转移率;同时,调强放疗可以降低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美国SEER数据库2004-2014年收录的术前或术后行放疗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探讨新辅助放疗与辅助放疗对T3N0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疗效。方法 将美国SEER数据库2004-2014年间收录的接受术前放疗或术后放疗的行食管癌根治术的555例T3N0期患者资料纳入研究,其中接受新辅助放疗的有486例(新辅助放疗组),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有69例(辅助放疗组)。分析并比较新辅助放疗与辅助放疗对T3N0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疗效,同时采用1:1倾向性匹配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新辅助放疗组肿瘤特异性生存明显优于辅助放疗组(χ2=6.030,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及放疗顺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Wald=10.099、10.562、4.331,P<0.05),其中辅助放疗组肿瘤特异性死亡风险及总体死亡风险分别是新辅助放疗组的1.649(95%CI 1.173~2.316,P=0.004)倍、1.402(95%CI 1.020~1.928,P=0.037)倍。1:1倾向性匹配后分析提示,新辅助放疗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明显优于辅助放疗组(χ2=6.293,P<0.05)。结论 与术后辅助放疗相比,新辅助放疗能够改善T3N0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寻找无创性的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0分期Ⅲ、ⅣA、ⅣB期,先行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TPF)方案时辰诱导化疗3周期;后予调强放疗(IMRT)同期紫杉醇化疗2周期。诱导化疗前均行DCE-MRI检查,并获取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将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与同期放化疗结束的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7例患者中,71例完成治疗并有长期完整随访信息,中位随访77个月(9~86个月),3年、5年OS分别为80.2%、67.6%;3年、5年PFS分别为73.2%、60.5%;同步放化疗结束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组与部分缓解(PR)组之间的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537,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短组的OS(χ2=3.982,P<0.05)和PFS(χ2=4.019,P<0.05)均高于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组;年龄≥ 45岁的患者OS(χ2=7.593,P<0.05)和PFS(χ2=5.624,P<0.05)明显低于年龄<45岁的患者。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临床分期晚(ⅣA、ⅣB期)(P=0.048)、年龄≥ 45岁(P=0.031)是鼻咽癌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P=0.018)、年龄≥ 45岁(P=0.004)、N(2~3期)分期晚(P=0.032)和强化峰值<3 000(P=0.005)则为鼻咽癌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DCE-MRI参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可能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可靠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访2012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30例。临床分期依据2009 AJCC/UICC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Ⅲ~ⅣB期患者行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ASPP在13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iASPP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其表达对鼻咽癌患者疗效和生存的影响。结果 130例患者中iASPP阳性表达者86例(66.2%),阴性表达者44例(33.8%)。不同N分期和临床分期患者的iASP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5、4.947,P<0.05)。治疗后3个月,iASPP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ASPP阳性表达者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和无进展生存(PFS)均低于iASPP阴性表达者(82.6% vs. 95.4%,χ2=4.335,P=0.037和74.4% vs. 93.1%,χ2=6.640,P=0.01)。N2~3患者3年DMFS、PFS和总生存(OS)均低于N0~1患者(χ2=8.058、9.554、6.98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ASPP表达水平及N分期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χ2=4.336、5.228,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iASPP阳性表达水平升高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后放疗对局部晚期伴微乳头型肺腺癌(MPPAC)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病理诊断为MPPAC的45例pN2-3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总生存和无病生存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9.8个月,1年及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4%和30.3%。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为13个月,1年及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3%和28.9%。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2.3和13.4个月(χ2=13.329,P<0.05),中位DFS分别为16.2和10.4个月(χ2=7.972,P<0.05)。全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57.14%(20/35)。亚组分析发现,对于EGFR突变患者,放疗组和未放疗组中位OS分别为25.6和18.4个月(χ2=9.268,P<0.05),中位DFS分别为21.6和12.6个月(P>0.05);对于无EGFR突变的患者,放疗组和未放疗组中位OS分别为21.8和10.6个月(χ2=9.595,P<0.05),中位DFS分别为15.2和6.6个月(χ2=4.538,P<0.05)。结论 PORT能够改善根治术后pN2-3期MPPAC患者生存,局部晚期根治术后的MPPAC患者仍需PORT。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化疗(POCRT)和单纯化疗(POCT)的疗效。方法 对术后140例病理分期为Ⅲa-pN2的NSCLC患者用随机信封法分为POCRT组和POCT组,每组7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和顺铂,共化疗4个周期。在第1、21、43、64天给予紫杉醇175 mg/m2,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POCRT组在化疗的第1天给予同期放疗,50.4 Gy/28次。结果 POCRT组5年总生存率为37.9%;POCT组5年总生存率为27.5%,POCRT组死亡风险比为0.69(95%CI,0.457~1.044,χ2=3.224,P>0.05)。POCRT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30.3%;POCT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8.8%,POCT组复发风险比为1.49(95%CI,1.008~2.204,χ2=4.193,P<0.05)。亚组分析显示POCRT组能明显提高pN2淋巴结≥2枚患者总生存率(χ2=5.308,P<0.05)。POCRT组复发率(χ2=5.308,P<0.05)和远处转移率(χ2=3.840,P<0.05)均显著低于POCT组。POCRT组1例患者死于脓毒血症,POCRT组发生3,4级放射性食管炎高于POCT组(χ2=8.010,P<0.05),两组血液学毒性相似且可耐受。结论 和POCT相比,POCRT能减少 Ⅲa-pN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无复发生存率,POCRT未能提高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T1~2N1M0)三阴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及预后危险因素,为该分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术后病理分期为T1~2N1M0三阴乳腺癌患者共87例。根据术后是否放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53例),未疗组(34例)。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术后放疗、年龄、月经、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T分期、淋巴结阳性数及转移率、手术方式、Ki-67指数等对患者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LRR)、远处转移(DM)率、无复发生存(RFS)率、总生存(OS)率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后放疗组与未疗组5年LRR(9.4%和15.2%)和RFS(81.3%和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3、12.789,P<0.05),而DM及O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淋巴结转移率、年龄、Ki-67指数是影响5年LRR的危险因素(P<0.05);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 5 年 DM 的危险因素(P<0.05);放疗、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率和Ki-67指数是影响5年 RFS 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和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5年LRR的独立危险因素(HR=0.279、5.277 P<0.05);脉管癌栓是影响5年DM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13, P<0.05);放疗、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5年RFS 独立危险因素(HR=0.378、2.35、5.084, P<0.05)。结论 术后放疗可以改善T1~2N1M0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但对5年的DM和OS影响不大。术后放疗、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Ki-67指数、年龄与早期三阴乳腺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ⅠB1~ⅡA宫颈癌术后患者预后因素,评估调强放疗及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模式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362例ⅠB1~ⅡA宫颈癌术后符合1项或多项中危复发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362例患者中行同步放化疗161例,单纯放疗131例,未辅助放疗70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风险,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3年、5年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20%和88.39%。回归分析发现肿瘤≥ 4 cm和低分化癌是复发的风险因素(OR=3.287,2.870,95% CI:1.366~7.905,1.105~7.457,P<0.05)。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和单纯放疗降低了肿瘤≥ 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或腺鳞癌以及低分化癌者的复发率(χ2=6.725~7.51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治疗模式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HR=0.290,95% CI:0.128~0.659,P=0.003)和总生存期(HR=0.370,95% CI:0.156~0.895,P=0.024)。亚组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或单纯放疗延长了肿瘤≥ 4 cm或低分化癌患者的OS(χ2=7.614、5.964,P<0.05)。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未增加3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放射性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在宫颈癌中危复发风险病例中肿瘤体积大、分化程度低影响患者的预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治疗模式较单纯放疗和未辅助放疗可延长肿瘤体积大或低分化癌术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对比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自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临床分期为T3/T4或淋巴结阳性且肿瘤下缘距肛门10 cm以内初治直肠腺癌患者共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强放疗组和三维适形放疗组,调强放疗组66例,三维适形放疗组64例。调强放疗方案为盆腔放疗剂量45 Gy,1.8 Gy/次,共5周,同步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外放1 cm加量放疗剂量至55 Gy。三维适形放疗为盆腔放疗45 Gy,1.8 Gy/次,共5周,两组于放疗第1~14天及第22~35天接受卡培他滨1 650 mg·m-2·d-1口服化疗。手术于放化疗结束后6~8周进行。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程度以及临床分期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出现放疗终止情况,分别为调强放疗组1例3级腹泻与三维适形放疗组1例3级乏力。两组血液及非血液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出现。手术类型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级病理降期(病理完全缓解)率调强放疗组为22.7%,三维适形放疗组为1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与4级病理降期率两组比例分别为42.4%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 P=0.036)。结论 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同期加量调强放疗为可行治疗方案,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可进一步提高病理降期。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INR-16008004。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fusion of greater cornua with the body of hyoid bone. Age of fusion of hyoid bone can help in determining the age of an individual, especially of unknown dead bodies where only skeletal remains are available. A victim of compression of neck will more likely have fracture of hyoid bone if his hyoid bone is fused. Indian authors have reported that the fusion of hyoid bone occurs after 40 years of age. Studies done by foreign workers observed that hyoid bone fused at an earlier age (30-40 years). A total of 170 excised hyoid bones from dead bodies belonging to the age group of 20-65 years were studied. Fusion occurred earlier in females as compared to males by about 5 years. The mean age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fusion in males was 38.25 and 53.16 years, respectively. The mean age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fusion in females was 38.00 and 48.50 years, respectively. All the hyoid bones were fused after the age of 60 year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fusion on right and left side.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外涂湿疹膏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有2例患儿复发。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延迟性脾破裂中的诊断和误漏诊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组延迟性脾破裂的误漏诊5例(41.66%).对多发伤与脾破裂并存可能认识不足,外伤史轻微或伤员隐瞒外伤史,缺乏腹痛-缓解-突然再腹痛的典型病史,缺乏“对冲性脾破裂”力学分析和整体化诊断思路等为其误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详细的外伤史和全面系统检查,重视腹以外多发伤掩盖腹内脏器伤及延迟性脾破裂可能.确立外伤-腹内脏器伤-脾破裂整体化诊断思路.不间断地辅以B超检查脾形态学变化和腹内有无积液,腹腔穿刺确定有无血腹、X线胸腹部检查观察左侧胸肋角和膈肌运动情况、必要时CT检查以尽早发现脾包膜下血肿,降低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Th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activity measurements of a solution of 55Fe organized by the BIPM in 2005 are reported and analysed. This exercise, which follows the procedures of the CIPM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to update older comparisons, is a renewal of the comparison organized by the BIPM that took place in 1978. A EUROMET comparison was organized in 1996 specifically to compare activity measurements of a 55Fe solution by means of liquid-scintillation techniques. Results of these three comparison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adionuclide solution was provided by the NPL, which also distributed the samples to the participants. The activity of the ampoules was measured by 16 laboratories using 12 methods producing 25 results. Some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n uncertainty assessments pertaining to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used are drawn. The outcome of four different estimators is compared from which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one outlier can be confirmed. Further measurements should be made to try to reduc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results. To date the outcome of the present comparison does not show an improvement to that of the 1996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5.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例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的海马硬化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和 18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海马头部浅沟的显示情况、海马头部大小和信号改变。结果  18例海马硬化患者中 ,16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明显变浅 ,几乎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存在。硬化侧海马头部均有萎缩 ,并在T2 WI和液体衰减恢复 (FLAIR)成像呈高信号。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为 88.9%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是诊断海马硬化的一个可靠征象 ,结合患侧海马有萎缩性改变和T2 加权成像信号增高 ,可肯定诊断海马硬化。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In order to get an idea of the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duration of pregnancy in establishment of paternity, 511 records from 17 lower courts in Sweden were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when a blood group investig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cases remain where the paternity claim should be rejected by a court of law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period of pregnancy has been extremely long or short.It was shown that only very extreme probability values (percentages) should give reason for rejection of paternity claims if a larger risk of error is to be avoided. The risk is somewhat smaller with long pregnancies than with short one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emphasize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probability assessment in paternity suits.This report was 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Medical-Legal Seminar, Stockholm 197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济源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将2013-2015年济源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75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周收集1次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其中检出的部分细菌做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2013-2015年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及妥布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逐年增高趋势,对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及头孢唑啉则呈现出较高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及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及四环素的使用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左氧氟沙星与利奈唑胺的使用强度则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医生在治疗过程叶中,应遵循早期、联合、足量的用药原则,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医院应高度重视感染的控制工作,定期开展感染隐患排查,结合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时阔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减少和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结肠支架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肠支架在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文献 ,分析了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半结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肠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理想 ,多数可在 2 4h内解除梗阻。结论 结肠支架植入是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的理想方法 ,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靶控吸入模式与新鲜气体控制吸入模式两种七氟烷吸入模式下手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波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辅助药物应用、七氟烷消耗量、苏醒情况与术中知晓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80例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靶控吸入组(T组)和新鲜气体控制吸入组(F组),每组40例。两组麻醉诱导相同,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和芬太尼4μg/kg后,吸入8%的七氟烷,然后静注维库溴胺0.1 mg/kg,3 min后气管插管。术中麻醉,T组靶控呼出七氟烷浓度为2.3%,F组持续吸入2.3%七氟烷(氧流量1.5 L/min),两组舒芬太尼按0.15 ng/ml目标血浆浓度靶控输注(TCI),按需追加维库溴胺。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血压、心率、辅助药物剂量、七氟烷消耗量、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和术中知晓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组在术中和结束时的BIS值高于F组(P〈0.05),T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高于F组(P〈0.05),去氧肾上腺素和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其余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七氟烷靶控吸入麻醉模式麻醉深度确实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七氟烷消耗量低,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武警某院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提取急诊科2015年下半年的处方,遴选出使用抗菌药物(除去眼膏、外用膏药及中成药)的处方。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 包括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比例、使用居前6位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等。结果 在2015年下半年急诊处方中有抗菌药物处方3872张,占处方总数的22.3%。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中,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42.9%。使用居第一位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占39.8%。单联处方77.86%,二联处方22.14%,无三联处方。结论 2015年下半年我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规定,但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