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在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保护作用,探讨1,25(OH)2D3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UUO空白对照组、1,25(OH)2D3治疗组、贝那普利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1,25(OH)2D3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大鼠RIF模型。于术后第9周处死动物,取血标本做血钙浓度和肾功能检测。取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间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HGF、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HGF和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25(OH)2D3治疗组、贝那普利组血肌酐、尿素氮均较UUO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血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1,25(OH)2D3治疗组和贝那普利组RIF程度轻于UUO空白对照组。1,25(OH)2D3治疗组HGF和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UUO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上调(P<0.05)和下调(P<0.05)。结论:1,25(OH)2D3抑制RIF的作用与其抑制TGF-β1表达和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同时上调H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整合素α5β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扶正化瘀方影响该蛋白表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1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瘀方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又分为2 d、1、2、3、4、5、6周共7个动态观察点.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瘀方稀释液灌胃,共用药6周.其余大鼠灌以等量生理盐水.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α5β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随肝纤维化形成,模型组大鼠肝组织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早期以FN升高明显,而后以α5β1及α-SMA增加较为显著,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预防组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减轻,肝羟脯氨酸含量下降,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减少.结论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脏整合素α5β1表达逐渐增加,肝损伤早期FN显著上升,并可通过α5β1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肝纤维化.扶正化瘀方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FN与整合素α5β1表达,该作用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衫醇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纤维化模型+紫衫醇组,肝纤维化模型用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每日1次连续7 d诱导,之后,肝纤维化模型+紫衫醇组大鼠给予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液,隔日1次,共3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观察肝脏病理学和血清学指标变化,及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标志物α-SMA的表达。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别用TGF-β1、紫杉醇+TGF-β1处理,以无处理的HSC-T6细胞为对照,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纤连蛋白及I、III型胶原m 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组织无病理学改变,肝纤维化模型组出现肝纤维化病变,肝纤维化模型+紫杉醇组可见肝组织中度坏死,无明显坏死结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模型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紫杉醇组转氨酶、总胆红素(TIBL)、透明质酸(HA)水平均明显升高,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后者较前者在TBIL、ALB、HA方面有明显改善(均P0.05);正常对照组肝组织无明显α-SMA表达,肝纤维化模型组和与肝纤维化模型+紫杉醇组肝组织均有α-SMA表达,后者的α-SMA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前者(P0.05);与无处理的HSC-T6细胞比较,TGF-β1与紫杉醇+TGF-β1处理后的HSC-T6细胞纤连蛋白及I、III型胶原m RNA与蛋白均明显上调(均P0.05),后者的上调程度明显低于前者(均P0.05)。结论:紫杉醇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产生和发展,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中TGF-β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复方三叶香茶菜(三叶香茶菜、黄根、三七)的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运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复方三叶香茶菜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运用苏木素-伊红染色、Massi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肝脏羟脯氨酸、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质表达状况.结果 复方三叶香茶菜能显著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损伤,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血清ALT和AST含量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组织TGF-β1及CT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 复方三叶香茶菜能有效地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大鼠的肝损伤及纤维化进程,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复方三叶香茶菜显著抑TGF-β1和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不同时间行脾切除术后肝组织TGF-β1与α-SMA m RNA水平的变化,探讨脾切除对肝纤维化发展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模型组)、肝硬化模型+切脾组(切脾组),采用腹腔内注射40%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切脾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后早期(第2周)、中期(第4周)、晚期(第6周)分批行脾切除术。造模后第8周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q 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和α-SMA的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肝小叶结构完整,模型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假小叶形成;各切脾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病变,且随着切脾时间的延迟逐渐加重,但均轻于模型组。q 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肝组织TGF-β1和α-SMA的m RNA的水平均较明显升高(均P0.05),升高程度均表现为:模型组晚期切脾组中期切脾组早期切脾组(均P0.05)。结论:脾切除能降低了肝组织TGF-β1与α-SMA的表达水平,故脾脏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干扰素-γ(IFN-γ)治疗大鼠肝纤维化,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及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NF-γ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3组。用3%硫代乙酰胺(TAA)100mg/kg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同时肌肉注射INF-γ5U/d。在肝纤维化诱导第8周处死,用Masson染色观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肝纤维化程度、TGF-β1和Smad3表达比正常组增高(P<0.05),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IFN-γ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胰腺纤维化及TGF-β1、α-SMA、MMP-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胰管内注射2%三硝基苯磺酸的方法制备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TX干预组。PTX干预组于术后第2天给予PTX腹腔注射,6mg/(kg·d),4周后收集各组胰腺标本。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同时做组织胶原纤维染色。部分胰腺组织液氮冻存,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发生胰腺纤维化,PTX干预组有轻度纤维化。PTX干预组α-SMA、TGF-β1、TIMP-1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MMP-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TX干预组胶原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PTX抗大鼠胰腺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TGF-β1、α-SMA、TIM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抗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C、D组分别为缬沙坦早期治疗组和治疗组.B、C、D组大鼠均给四氯化碳(1次/3d,共8周)诱导肝纤维化,C、D组大鼠分别于第1、4周予以缬沙坦(20mg/kg,每天1次)灌胃治疗,所有大鼠于第8周处死.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其受体(TGFR)ⅡmRNA,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肝组织H-E染色及电镜检测病理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生化技术检测肝功能变化.结果与B组大鼠比较,RT-PCR显示经缬沙坦治疗,C、D组大鼠肝内TGF-β1与TGFRⅡ mRNA表达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减少(P&lt;0.01),TGF-β1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大鼠肝组织TGF-β1在C组与D组表达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经缬沙坦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血清透明质酸酶明显降低(P&lt;0.05),肝功能好转(P&lt;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TGF-β1与TGFRⅡ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核转录因子KLF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脏核转录因子KLF6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用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中KLF6、TGF-β1、α-SMA表达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CⅣ。结果模型组大鼠高脂喂养8周呈现单纯性脂肪变,肝脏KLF6、TGF-β1、α-SMA的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随着脂肪变的加重,KLF6mRNA表达上调(0.62±0.10,P<0.01),于16周达高峰(1.01±0.07,P<0.01),24周略有回落(0.81±0.08,P<0.01);而TGF-β1和α-SMA的mRNA表达于16周时开始增高(0.62±0.19、0.77±0.12,P<0.01),24周达高峰(0.91±0.07、1.08±0.19,P<0.01)。相关分析发现,KLF6与TGF-β1、α-SMA表达以及肝纤维化分级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48、0.859、0.706,P<0.01)。结论高脂饮食引起KLF6表达增强,最初可能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随着其表达进一步增强,可引起TGF-β1和α-SMA表达持续上调,从而促进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雌二醇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影响的实验性研究,探讨雌二醇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雌二醇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1、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雌二醇可以明显减少肝脏胶原沉积,可以明显降低TGF-β1、TIMP-1的表达(P<0.05).结论 雌二醇可能通过下调TGF-β1、TIMP-1抑制胶原合成及加强胶原分解,从而抑制肝纤维化形成.雌二醇可以作为一种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表达趋势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关关系;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UUO模型。3~4周龄幼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3、7、14、28天取大鼠8只处死。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MP-7、TGF-β1及α-SMA蛋白表达。了解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模型组BMP-7表达逐渐下降,TGF-β1、α-SMA表达进行性增高,干预组BMP-7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TGF-β1、α-SM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高(P〈0.05),BMP-7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BMP-7表达显著增多(P〈0.05)。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成负相关(r分别为-0.844、-0.787、-0.952,P均〈0.01)。结论:BMP-7表达减少伴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出现,提示BMP-7可能具有维持小管上皮细胞表型作用。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可能通过下调TGF-β1、α-SMA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上调BMP-7蛋白的异常低表达,直接或间接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阻止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梗阻性肾积水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20只)、模型组(20只)、药物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5只).在建模和给药后的第3、7、14、21、28天,每组各随机处死动物4只(假手术组1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变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以上三种蛋白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术后肾间质逐渐出现纤维化改变,并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TGF-β1、α-SMA和Col-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亦逐渐升高.第14天,模型组TGF-β1和α-SMA的表达量达到高峰,28 d时各指标的表达均达到最高,TGF-β1、α-SMA和Col-Ⅰ分别为51.84%、72.59%和68.73%.治疗组各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第28天时,三项指标依次为33.84%、32.59%和48.73%,与模型组比较P<0.05.Banff评分显示治疗组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其余两组未见肾间质纤维化改变.结论 IFN-γ具有减轻积水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作用,该作用与其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肌成纤维细胞(MyoF)激活和减少Col-Ⅰ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BSA诱导Wistar大鼠产生免疫性肝纤维化后,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与10μg/g紫杉醇(紫杉醇处理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以相同的方式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天注射1次,28d后处死大鼠获取血与肝组织标本,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与血清及肝组织胶原相关指标、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分离肝星状细胞(HSC),检测HSC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肝纤维化改变、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而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与肝组织胶原相关指标明显升高、肝组织α-SMA与TGF-β1表达率明显升高、HSC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及mRNA明显上调(均P0.05)。紫杉醇处理组以上指标的变化程度均明显小于模型组(均P0.05),且部分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部分P0.05)。结论:紫杉醇对BSA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改善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纤维化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Sim组),治疗组术前3 d予20 mg·kg~(-1)·d~(-1)辛伐他汀生理盐水混悬液3 mL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成模后7 d处死各组大鼠。行HE、Masson、PAS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Wnt4和β-catenin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β-catenin、Wnt4、GSK-3β、p-GSK-3β、CollagenⅠ、α-SMA和E-cadherin蛋白在各组大鼠肾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肾组织β-catenin、Wnt4、α-SMA、p-GSK-3β、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 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 0.01),与UUO组相比,Sim组肾组织α-SMA、CollagenⅠ、Wnt4、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表达减少(P 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多(P 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肾脏纤维化病变,可能与其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鼠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在肝纤维化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按时间将小鼠分为模型4、5、6周组(各10只),并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各6只),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胶原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IGFBPr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纤维连接蛋白(FN)、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和分布,同时以Western blot检测IGFBPrP1、α-SMA和Smad3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IGFBPrP1由0.21±0.03上升到5.03±0.09,α-SMA由0.11±0.04上升到10.09±0.18,Collagen Ⅰ由0.22±0.01上升到11.01±±0.16,FN由0.31±0.09上升到19.81±1.62,TGF-β1由0.49±0.02上升到5.97±0.19,Smad3由0.22±0.03上升到2.03±0.07,这些检测因子在模型组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强(F=783.141,998.200,886.715,935.242,931.241,697.118,P<0.05).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IGFBPrP1的表达与α-SMA、Collagen Ⅰ、FN、TGF-β1和Smad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906,0.927,0.988,0.947,0.977,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的IGFBPrP1蛋白表达量由0.23±0.01上升到0.92±0.07,α-SMA蛋白表达量由0.36±0.02上升到1.39±0.03,FN蛋白表达量由0.03±0.00上升到0.12±0.02,Smad3蛋白表达量由0.09±0.01上升到0.56±0.04,模型组小鼠的蛋白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F=57.316,201.214,103.871,72.966,P<0.05).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IGFBPrP1的表达与α-SMA、FN和Smad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982,0.924,0.965,P<0.05).结论 IGFBPrP1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水平逐渐上调,IGFBPrP1的促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促进肝星状细胞激活、使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Collagen Ⅰ和FN的合成与分泌增加及影响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iRNA干扰大鼠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2(ADAMTS2)基因后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评估ADAMTS2基因作为一种新的靶向基因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针对大鼠ADAMTS2 mRNA 2237、2597及690位点的siRNAs.用筛选出的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体外转染HSC-T6,应用实时PCR、Westem blot及MTT等方法研究沉默ADAMTS2基因对大鼠HSC活化、增殖等生物学特性及对基因ADAMTS2、α-SMA、COL1α1、COL(I)、TGF-β1、MMP-2和TIMP-3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相同注射剂量(50 nmol/L)及时间(48 h)下,2237位点的siRNA-ADAMTS2具有最高的抑制效率;能显著抑制ADAMTS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率80%以上);显著抑制COL(I)、α-SMA和TGF-β1在HSC中的表达.HSC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化学合成的siRNA-ADAMTS2干扰载体能有效抑制ADAMTS2基因在大鼠HSC-T6细胞系中的表达,抑制HSC的活化和增殖,同时显著降低COL(I)、α-SMA和TGF-β1的表达,具有潜在的阻止甚至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ADAMTS2可能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有效靶位,抑制ADAMTS2在肝脏的表达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黄灵脾颗粒对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灵脾颗粒(中药)组,每组10只,通过夹闭肾蒂45 min后恢复肾脏血流再灌注建立模型,建模成功后次日各组大鼠开始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给予大黄灵脾颗粒灌胃。术后12周检测各组大鼠Scr、BUN、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显示中药组肾组织损伤轻于模型组,且中药组24 h尿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Masson染色显示中药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中药组肾组织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黄灵脾颗粒可改善AKI大鼠肾脏病理,降低尿蛋白水平,抑制TGF-β1和α-SMA的表达,并减轻AKI后肾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丹酚酸B 30 mg·kg-1·d-1)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2)UUO模型第9天时大鼠肾组织TGF-β、α-SMA和Vimentin表达明显增强,炎细胞浸润明显增加.采用丹酚酸B治疗后,肾组织TGF-β1、α-SMA和Vimentin表达的异常增强能得到有效抑制,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丹酚酸B具有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抑制炎细胞浸润和TGF-β1过度表达,进一步阻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Ps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标准饲料30g,GPs组于术前3d至术后9d每天给予GPs200mg·kg-1·d-1灌胃,第9d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CTGF、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CTGFmRNA含量;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TGF-β1、α-SM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GPs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CTGF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788,P<0.01)、TGF-β1(r=0.879,P<0.01)、α-SMA(r=0.940,P<0.01)为正相关关系。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以抑制肾纤维化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从而遏制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不同时间点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TGF-β1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3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 ml,实验1组(n=15)和实验2组(n=15)注入平阳霉素1 mg+碘油0.2 ml,2周后实验2组再次化疗栓塞.分别于第1、2、4、8周取材,并行苏木素-伊红(HE)、VG染色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肝纤维化分级在第1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4、8周时实验2组肝纤维化的级别高于实验1组(P<0.01).实验1组肝组织TGF-β1表达水平在第4周时最高,第8周时下降;实验2组在第2周时上升,持续到第8周实验结束,实验2组肝组织TGF-β1表达水平高于实验1组(P<0.05).结论 经兔肝TACE术可引起肝纤维化,纤维化的程度与次数有关,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在TACE术后不同时间点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