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85%肥胖或超重,在"中满内热"病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演变,提出辛润苦泄法为初发2型糖尿病的基本治则之一,以期丰富经方在临床的运用,为中医治疗消渴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血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及血瘀络脉组各30例,分别记录体重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并检测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脂。结果:各组间高胰岛素血症所占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湿热困脾型高胰岛素血症所占比例最高;各组血脂异常患者所占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湿热困脾型血脂异常所占比例最高;四组肥胖患者所占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湿热困脾型肥胖者所占比例最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且湿热困脾型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与中医其他辨证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病因引起儿童肥胖症(obesity)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儿童肥胖症提供辩证诊断依据。方法对89例肥胖儿童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测定空腹、服糖后2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肝脏B超、血脂、皮质醇检测,对合并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者的骨龄、性激素及性腺进行测评,并根据结果进行肥胖症临床分型。分别记录其舌质、舌苔、脉象,结合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随机抽取22例属脾虚湿困血瘀型患者,检测其血液流变性。结果89例儿童肥胖症检出单纯性肥胖不伴有并发症32例,肥胖伴并发症28例,症状性肥胖29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中湿热中阻型25例,脾虚湿困伴血瘀型4例,脾虚湿困型1例,其他2例。肥胖伴有并发症患者中湿热中阻型8例,脾虚湿困伴血瘀型17例,其他3例。症状性肥胖患者中湿热中阻型2例,脾虚湿困伴血瘀型23例,脾虚湿困型2例,其他2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P<0.01,P<0.001)。结论不同临床分型的肥胖症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肥胖儿童湿邪阻滞型多发,单纯性肥胖患者中湿热中阻常见,在肥胖伴有并发症及症状性肥胖患者中脾虚湿困伴血瘀型易见。伴有血瘀证表现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从中、西医角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理机制、中医证型进行概述,指出西医认为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引起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关系密切,中医则认为由痰湿困脾引起,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病率显著增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超重和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肥胖的发生发展。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作为一种新的疾病状态,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脂、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从健脾化湿角度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2型糖尿病和肥胖两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其病因病机多为脾气亏虚,痰湿内盛,治以健脾化湿法为主。目前,从健脾化湿角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理论在不断完善,但仍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对其临床疗效的不够深入、研究成果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文章基于对本病的认识,从中医病因病机及多角度治疗的角度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其不足之处,以期为糖尿病合并肥胖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参考方向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90%以上存在胰岛素抵抗,西医认为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引起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关系密切,中医则认为痰湿困脾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病机,本文主要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理机制进行概述,为临床制定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西医结合预防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飞  崔博乐  闫小光  张军  李怡 《陕西中医》2014,(10):1294-129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对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肥胖或超重者居多,合并症杂,并发症多;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多,气阴两虚夹瘀是最常见证型。结论:老年糖尿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以虚实夹杂为主,瘀血内阻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贯穿病程始末。  相似文献   

8.
吴元洁 《北京中医药》2007,26(9):578-580
在糖尿病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现已发现,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全身性胰岛素感受性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使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其相应的效应.以它为基础的物质代谢紊乱所表现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是当代医学研究的热点.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现试从中医痰湿的角度浅探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宣武区、昌平区及平谷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208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生访谈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8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含超重)621例,占70.0%,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患者768例,占80.8%,肥胖2型糖尿病实证患者中,肝胃郁热证占69.3%。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存在较大差异,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肥胖患者为2型糖尿病的主体,肝胃郁热证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主要以阴虚火旺为主要病机,以"三多一少"为主要临床表现。据报道,2017年全球糖尿病人口约有4.51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6.93亿。预计至2030年全球肥胖患者将会达到11.2亿,超重患者将会达到21.6亿。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约占到糖尿病总数的60%~70%。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周羽  祝萃 《光明中医》2016,(16):2312-2314
目的对初诊2型消渴病病人发病特点及中医临床辨证分型进行分析,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饮食习惯、家族史等因素与患病及辨证分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2014年9月19日—2015年7月20日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入院的122例初次诊断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资料登记,记录其临床发病特点、饮食运动习惯、家族史、疾病发现方式等,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中消渴病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或兼血瘀53例(43.4%)、湿热困脾或兼血瘀30例(24.6%)、无症状25例(20.5%)、阴虚燥热8例(6.5%)、阴阳两虚或兼血瘀6例(4.9%)。研究对象中87例(71.4%)偶然发现糖尿病,35例(28.7%)因怀疑患糖尿病而就诊。68例(55.7%)有糖尿病家族史,85例(69.7%)体重超重或肥胖,88例(72.1%)平素嗜食肥甘厚味,79例(64.8%)平日不参加运动锻炼,这些因素与中医分型中的湿热困脾或兼血瘀证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与年龄、家族史、嗜食肥甘厚味、少动、超重或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初诊糖尿病患者中有部分人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可能会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探讨代谢综合征胰岛素分泌功能及敏感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观察与本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湿热困脾型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均高于气阴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者(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湿热困脾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与中医肥满疾病的病机为脾胃功能异常及西医的"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始动因素"的说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以肥胖或超重者居多。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针对以肥胖为特征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级联反应,注重辨识"脾壅络滞"病机。脾壅,指脾气壅塞,是中焦食气不化,脾气受困,呆滞不行的病机变化;络滞,指络脉郁滞,邪气留滞于络脉,依附难去,络脉不畅的病机变化。肥胖2型糖尿病的核心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脾壅络滞"的病理环节密切相关,疏壅通络法,疏导壅塞的气机,通畅络脉,是针对性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一病的范畴,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进行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并根据其多饮、多食、多尿的程度轻重分为上、中、下三消,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养阴生津、补肾降火等原则,但在临床实践中,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多见,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肥胖,无口干、多饮、多食症状。对此,笔者尝试以健脾益气法对58例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症患者进行了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肥胖2型糖尿病的证候学本质并探讨其病机和理法方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142例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158例。采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等信息比较2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肥胖2型糖尿病组较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偏小(P<0.05),腰围显著增加(P<0.01),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及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小便频多症状增加(P<0.05),多汗症状显著增加(P<0.01)。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以瘅热为其证候学本质,治疗当以辛开苦降之法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6.
从脾虚夹湿夹瘀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消渴病已有久远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但一般多从肾虚、肺燥、胃热立论,以滋阴清热为法.本人有幸跟随浙江省级名中医、主任医师王福仁学习,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乏其人,且他们大多燥热之象不明显,"三多"症状也不典型,仅表现为形体肥胖,或饮而不多,或有自汗,或小便次多,大便干或烂,纳谷不旺,或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经糖耐量试验测定才确定为2型糖尿病.对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以脾虚夹湿夹瘀(称一虚两夹)立论施治,往往收到良效,现将其异于常法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痰湿论治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医病机和西医病理两个不同角度探讨了"胰岛素抵抗"与中医"痰湿"的相关性,阐述了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试图揭示痰湿的物质基础及其实质,并从病理方面探讨痰湿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联系,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意在揭示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理实质,提示痰湿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为运用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年龄、病程、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62例2型糖尿病首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见,其次为阴阳两虚型,然后是阴虚热盛型和湿热困脾型;病程5年以上兼有血瘀证表现者高于5年以下:湿热困脾证TC,TG和LDL-C增高,HDL-C降低,气阴两虚证TC,TG和LDL-C与之相比较正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者以气阴两虚证最多;并发症也以气阴两虚证为最多。结论 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进展,中医证型逐渐由阴虚热盛、湿热困脾向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演变,且多兼有血瘀。  相似文献   

19.
黄连素对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及瘀血阻络型2型糖尿病各30例,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予黄连素0.5 g,餐前15 min口服,每日3次,疗程3个月。观察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以评定降糖疗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以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黄连素对湿热困脾型组的降糖作用及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个证型组(P<0.05,P<0.01)。结论黄连素对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多与体质、环境、遗传、饮食、情志等因素有关,中医对于糖尿病的认识由来已久,认为其核心病机为"中满内热",西医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西医更注重降糖与减重病重,综合管理。本文就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