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新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年龄≥60岁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至2010年12月31日。应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资料。结果共131例血液透析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5(14~41)月,死亡52例,中位生存期48(37.72~58.28)月。主要死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脑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的透始年龄、透析前合并脑血管疾病比例、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比例、Chari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5比例、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临时导管比例、透析原因为心力衰竭比例、透始eGFR均显著高于非死亡患者,而CCI=3~4比例、透始尿量、血肌酐、血白蛋白均显著低于非死亡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74.6%、63.2%、48.0%、33.9%。Cox回归分析显示透始年龄(HR=1.070,95%CI1.015~1.127,P<0.05)、透析前合并脑血管疾病(HR=2.052,95%CI1.035~4.068,P<0.05)、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HR=1.888,95%CI1.029~3.463,P<0.05)、CCI≥5(HR=2.675,95%CI1.323~5.411,P<0.05)、透始血白蛋白(HR=0.949,95%CI0.901~0.999,P<0.05)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疾病。透始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状况可能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作为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用于评估多种病理条件下的营养状况。本文系统评价GNR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章。结局指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检索的截止日期是2020年11月。通过Review Manager 5.3提取和汇集HR值及其95%CI及其他的相关信息。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10 16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未设定截断值时,GNRI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结局(HR=0.96,95%CI:0.94~0.98,P0.001)、心血管死亡率结局(HR=0.94,95%CI:0.91~0.980,P0.001)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血管事件结局(HR=0.96,95%CI:0.86~1.08,P=0.510)无统计学意义。设定截断值后二分类值GNR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结局(HR=2.13,95%CI:1.84~2.46,P0.001)、心血管死亡率(HR=2.00,95%CI:1.04~3.88,P=0.04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NR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有关,GNRI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及全因死亡的预测意义。方法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透析龄、血压、血钙、血磷、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测定患者单次透析前CFPWV,并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收集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及死亡原因,绘制生存曲线,明确CFPWV在MHD患者中的临床预后意义。结果具有不同水平CFPWV患者(大于等于13m/s、小于13m/s)的远期预后存在显著性差异,CFPWV小于13m/s的患者累积生存率及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生存率高于CFPWV大于等于13m/s的患者;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 1.052,95%CI 1.019~1.086,P=0.002)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HR 2.972,95%CI 1.240~6.590,P=0.007)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FPWV(HR 5.697,95%CI 1.460~22.235,P=0.012)及年龄(HR 1.080,95%CI 1.014~1.150,P=0.017)、糖尿病(HR 5.961,95%CI 1.590~22.354,P=0.008)、平均动脉压(HR1.056,95%CI 1.003~1.112,P=0.038)、脉压(HR 0.952,95%CI 0.911~0.995,P=0.030)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FPWV的不同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更高的CFPWV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研究单个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转移性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心血管死亡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40例MHD患者,对2008年6月至2017年6月随访9年间发生的首要终点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及次要终点事件(MSCT检查发现冠状动脉钙化)证据的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检验,分析临床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透析龄(HR=1.218,95%CI 0.987~1.586,P0.001),血清磷(HR=1.126,95%CI 0.092~2.638,P=0.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HR=1.112,95%CI 0.806~1.132,P=0.032),与使用非含钙降磷药呈负相关(HR=0.627,95%CI 0.223~1.164,P=0.037)。心血管因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HR=1.016,95%CI 0.935~1.062,P=0.014),透析龄(HR=1.233,95%CI 0.872~1.418,P0.001),血清磷(HR=1.146,95%CI 0.898~2.674,P=0.007),与血红蛋白(HR=0.880,95%CI0.806~1.203,P=0.033)呈负相关。结论透析时间越长,血清磷越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越高,MHD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越高,使用非含钙降磷药则降低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年龄越大,透析龄越长,血红蛋白越低,血清磷越高,MHD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终末期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和血脂水平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终末期IgA肾病患者115例均行维持性透析治疗,其中血液透析60例,腹膜透析55例。收集患者性别、首次透析年龄、透析方式、有无MS、Charlson并发症指数等临床资料;记录首次透析前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酸、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随访5年,记录转归(肾移植、转为其他透析方式)及生存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终末期IgA肾病患者5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MS及首次透析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预测终末期IgA肾病患者5年内死亡的价值。结果 随访至2021年6月,行血液透析者转归率、病死率分别为16.67%、33.33%,行腹膜透析者分别为23.64%、29.09%。MS(HR=3.356,95%CI:3.214~4.017,P=0.005)、血清总胆固醇(HR=2.235,95%CI:1.816~2.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5月~2017年3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29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采用门诊或电话进行定期随访,每季度1次,随访终点为主要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根据COX多因素回归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60岁(HR=2.80;95%CI:1.56~5.01;P0.001)、心血管疾病史(HR=2.08;95%CI:1.07~4.07;P=0.032)、透析龄≥36月(HR=2.36;95%CI:1.25~4.44;P=0.008)以及QT间期离散度≥63 ms(HR=2.14;95%CI:1.20~3.82;P=0.010)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模型初始C-index为0.719(95%CI:0.652~0.786),采用重复Bootstrap自抽样方法进行1000次内部验证后C-index为0.722(95%CI:0.656~0.788),且经Hosmer-Lemeshow检验该模型拥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χ~2=8.124,P=0.632)。结论基于上述4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较为准确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2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6:4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参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IDH定义,将建模组分为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采用单因素分析IDH发生的危险因素,将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价值,验证组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40.09%,其中,透析前收缩压(OR=0.959,95%CI:0.932~0.988,P=0.005)、血红蛋白(OR=0.962,95%CI:0.929~0.996,P=0.030)、血镁(OR=79.558,95%CI:2.644~2393.594,P=0.012)、合并糖尿病(OR=16.066,95%CI:4.914~52.530,P<0.001)、合并高血压(OR=5.221,95%CI:1.661~16.409,P=0.005)是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P=0.71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最佳临界值为0.436,灵敏度为0.83,特异度为0.887,约登指数为0.717,实际应用的正确率为83.15%。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长期随访队列的生存分析,探讨腹膜炎发生频率对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14年4月新进入腹膜透析治疗的成人(年龄≥18岁)终末期肾病患者,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按患者腹膜炎发生频次分为3组:A组(<0.2次/年);B组(0.2~0.5次/年);C组(>0.5次/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共221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经过多因素COX回归,患者年龄(HR=1.058,95%CI:1.040~1.076,P<0.001)、Charlson合并症指数(HR=1.274,95%CI:1.107~1.466,P=0.001)、时间平均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HR=0.998,95%CI:0.996~0.999,P=0.001)和腹膜炎发生频率(HR=3.301,95%CI:2.098~5.196,P<0.001)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膜炎发生频率不同的3组间总体生存率存在差异(χ^(2)=99.473,P<0.001),C组死亡风险高于A组(HR=2.022,95%CI:1.184~3.452,P=0.010);高于B组(HR=3.450,95%CI:1.723~6.906,P<0.001);而A组、B组死亡风险无差别(HR=1.013,95%CI:0.621~1.652,P=0.958)。结论腹膜透析治疗中,腹膜炎发生频率可以影响患者生存。但其影响存在阈值,当腹膜炎发生频率超过0.5次/年时,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92例患者,采用衰弱症状学量表进行衰弱评分,根据不同衰弱评分分成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分析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抑郁状态。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衰弱评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因素。结果入选的92例老年MHD患者中无衰弱组32例(34.78%),衰弱前期组29例(31.52%),衰弱组31例(33.70%)。3组间患者的年龄(F=23.094,P<0.001)、透析龄(F=11.405,P=0.003)、血红蛋白(F=16.327,P<0.001)、白蛋白(F=15.347,P<0.001)、血前白蛋白(F=6.759,P=0.002)、C反应蛋白(F=7.851,P=0.001)、25-羟维生素D(F=18.367,P<0.001)、尿素(F=5.017,P=0.009)、肌酐(F=4.985,P=0.009)、抑郁(χ~2=10.549,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MHD患者衰弱评分与C反应蛋白(r=0.327,P=0.001)、尿素(r=0.285,P=0.006)、血肌酐(r=0.322,P=0.002)、抑郁(r=0.503,P<0.001)呈正相关,与透析龄(r=-0.468,P<0.001)、血红蛋白(r=-0.533,P<0.001)、白蛋白(r=-0.473,P<0.001)、前白蛋白(r=-0.281,P=0.007)、25-羟维生素D(r=-0.524,P<0.001)呈负相关。透析龄(OR=11.000,95%CI:0.888~0.970,P=0.001)、血红蛋白(OR=13.189,95%CI:0.803~0.936,P<0.001)、白蛋白(OR=8.158,95%CI:0.591~0.907,P=0.004)、C反应蛋白(OR=6.650,95%CI:1.099~2.002,P=0.010)、25-羟维生素D(OR=16.392,95%CI:0.666~0.868,P<0.001)、抑郁(OR=3.939,95%CI:1.015~10.457,P=0.047)是老年MHD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中衰弱发生率高,衰弱的发生和透析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25羟维生素D、抑郁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藏族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及与内地(长沙市)患者透析时机的差异。方法以1997年8月至2008年12月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116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1997年8月1日至2005年12月30日,B组: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评价开始透析时肾功能[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表示]、尿毒症症状、并发症以及首次透析的情况,了解西藏地区CRF患者的透析时机,比较西藏与内地CRF患者透析时机的差别,分析影响透析时机的因素。结果西藏地区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时eGFR为(2.75±1.4)ml/(min·1.73m2),其中95.6%(110/116)为过晚透析。A组与B组患者尿毒症症状、并发症、自动出院、死亡、移植情况无明显差异,继续透析B组高于A组(P0.001)。与内地透析患者比较:原发病方面西藏地区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低于内地,分别为38.7%和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肾脏疾病高于内地,分别为35.4%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西藏地区首次透析eGFR水平明显低于内地(P0.001)。结论西藏地区CRF患者近10年多数透析时机过晚,差于以长沙为代表的内地地区。过晚透析导致高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2019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透析治疗的患者491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1:1匹配高通组和低通组各54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7年次级通畅率。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高通组和低通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7年次级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匹配前:87.9%和84.3%,HR(95%CI)=0.834(0.449~1.548),P=0.566;匹配后:91.2%和82.1%,HR(95%CI)=0.836(0.224~3.120),P=0.790]。结论高通量透析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并提供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774 8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08,95%CI:1.05~1.11,P<0.001)、吸烟(OR=1.56,95%CI:1.09~2.23,P=0.010)、饮酒(OR=1.24,95%CI:1.04~1.48,=0.020)、药物误用(OR=1.08,95%CI:1.05~1.11,P<0.001)、脑血管疾病(OR=1.17,95%CI:1.08~1.26,P<0.001)、冠状动脉疾病(OR=1.27,95%CI:1.08~1.49,P<0.001)、心力衰竭(OR=1.2895%CI:1.19~1.37,P<0.001)、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不同腹膜初始转运状态磷清除率对血磷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单中心规律随访超过3个月的患者,收集透析初始月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及腹膜平衡试验,对不同转运功能之间血磷、腹膜及尿磷清除率及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504人,高转运患者透析初始月血磷低于低平均(F=5.452,P=0.020)及低转运患者(F=9.441,P=0.003)。腹膜磷清除率与4小时肌酐D/P(r=0.280,P<0.001)、透析剂量(r=0.452,P<0.001)呈正相关,与尿磷清除率(r=-0.205,P=0.020)、血磷(r=-0.332,P<0.001)、肾小球滤过率(r=-0.229,P=0.004)呈负相关。ROC曲线示腹膜磷清除率预测高磷血症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584~0.723,P<0.001),截断值为28.75L/W,低及低平均转运患者nPCR预测高磷血症AUC为0.660(95%CI:0.577~0.742,P=0.001),截断值为1.026g/(kg·d)。COX生存模型示:高龄(OR=1.055,95%CI:1.003~1.193,P<0.001),透析初始月低白蛋白(OR=0.907,95%CI:0.871~0.945,P=0.001)是所有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尿磷清除率(OR=0.430,95%CI:0.213~0.866,P=0.018)仅对腹膜转运功能较低的患者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转运功能越低,腹膜磷清除率越低,血磷越高。低尿磷清除率是腹膜低及低平均转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研究单个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转移性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123例MHD患者,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随访10年间发生的首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及次要终点事件:影像学检查发现转移性钙化证据(胸片提示主动脉弓钙化、腹平片提示腹主动脉钙化、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瓣膜钙化)的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检验,分析临床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HR=0.225,P<0.001)和低血清白蛋白水平(HR=0.041,P=0.001);心脑血管因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HR=0.035,P=0.035)、高钙磷乘积(HR=1.678,P=0.049)、血钙水平低(HR=0.020,P=0.030);转移性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2003年时患者的透析龄(HR=0.693,P<0.001)。结论透析时间越长,MHD患者发生转移性血管钙化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77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结果 177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患病率为27.68%(49/177),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χ~2=4.731,P=0.030)、教育程度(χ~2=10.767,P=0.001)、血红蛋白(t=-2.255,P=0.02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OR 5.625,95%CI2.695~11.740,P0.001)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OR 4.950,95%CI 2.447~10.009,P0.001)、步态平衡(OR 4.950,95%CI 2.447~10.009,P0.001)、视力(OR 0.160,95%CI 0.059~0.431,P0.001)、便秘(OR 2.913,95%CI 1.463~5.798,P=0.002)、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风险(OR8.261,95%CI 1.865~36.582,P0.001)和营养不良(OR 24.117,95%CI 5.069~114.733,P0.001)、社会支持况状包括客观支持(t=-2.876,P=0.005),主观支持(t=-2.419,P=0.017)及支持利用度(t=-3.505,P=0.001),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低(OR0.178,95%CI 0.071~0.444,P0.001)、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 2.644,95%CI 1.026~6.815,P=0.044)、营养状况下降包括营养不良风险(OR 11.475,95%CI 2.247~58.609,P=0.003)和营养不良(OR 11.920,95%CI 2.141~66.348,P=0.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低(OR0.740,95%CI 0.611~0.895,P=0.002)及便秘(OR 2.729,95%CI 1.102~6.758,P=0.030)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式,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长期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山西省2013年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中登记的1597例行MHD 3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统计分析以下参数:①基线指标:性别、年龄(进入透析时的年龄)、透析龄、血管通路类型、透析器种类、抗凝剂;②原发病分布、治疗转归及死亡原因;③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透析前血压、尿素氮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尿素清除指数(SpKt/V)、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血清白蛋白(blood albumin,Alb)。结果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3.2%)为最主要的原发病,糖尿病肾病患者≥50岁较50岁(31.5%比7.4%)比例明显升高(χ~2=160.520,P0.001);②首位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42.19%),其次为脑血管事件(25.78%)和感染(10.94%);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RR=0.532,95%CI:0.366~0. 772,P=0.001)、Hb≥100g/L(RR=0. 510,95%CI:0.374~0.696,P0.001)、Alb≥35g/L (RR=0. 355,95%CI:0.266~0.472,P0.001),透析前血压≤140/90mmHg(1mmHg=0. 133kpa)(RR=0.689,95%CI:0.496~0.957,P=0.026)为结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心血管事件为首位死亡原因,50岁MHD患者糖尿病肾病比例明显升高,原发病类型、贫血、低蛋白血症、透析前血压可影响MHD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影响因素及生存预后。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透析科2021年12月─2023年8月177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肌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HD肌少症与非肌少症患者12个月生存预后。结果 177例MHD患者中,65例发生肌少症(36.72%),112例未发生肌少症(63.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78,95%CI:1.030~1.143,P=0.002)、透析龄(OR=1.019,95%CI:1.008~1.030,P=0.001)、合并糖尿病(OR=4.802,95%CI:1.484~15.603,P=0.009)、低体力活动水平(OR=4.222,95%CI:1.013~17.653,P=0.048)是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12个月后MHD肌少症患者生存率为69.23%(45/65),非肌少症患者生存率为89.29%(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变异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肾内科229位MHD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患者转归资料。根据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变异度(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IDWG-CV)三分位数0.374(0.287,0.410),将患者分为IDWG高变异组、IDWG中变异组和IDWG低变异组3组。分析IDWG-CV与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229例患者平均年龄(61.79±14.47)岁,平均透析龄(58.93±21.10)月,死亡患者55例(24%),其中心血管事件死亡24例(10.5%)。IDWG-CV高变异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高于IDWG-CV中变异组和IDWG-CV低变异组(χ^(2)=8.724,P=0.013),全因死亡率高于IDWG-CV中变异组和IDWGCV低变异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5.219,P=0.074)。结合IDWG是否达标的亚组分析显示,IDWG未达标且高变异组的全因死亡分别高于其他5组(χ^(2)=22.351、2.030、11.379、0.765、11.831,P<0.001、0.154、0.001、0.382、0.001)心血管死亡较其他5组相比最高(χ^(2)=11.672、7.506、10.201、1.851、7.305,P=0.001、0.006、0.001、0.174、0.007)。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R=2.365,95%CI:1.160~4.822,P=0.018)、少尿(HR=0.525,95%CI:0.284~0.972,P=0.040)、低蛋白血症(HR=0.291,95%CI:0.162~0.522,P<0.001)和高IDWG(HR=3.385,95%CI:1.909~6.002,P<0.001)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HR=0.223,95%CI:0.087~0.575,P=0.002)和高IDWG(HR=3.318,95%CI:1.387~7.940,P=0.007)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DWG未达标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达标的患者(χ^(2)=26.570、10.423,P<0.001、0.001);IDWG高变异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低变异组和中变异组的患者(χ^(2)=7.116、10.097,P=0.028、0.006)。结论MHD患者IDWG变异度较大的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高,其中IDWG不达标且变异度大的患者死亡率更高。控制IDWG达标且低变异度可能更有益于提高MHD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低钠浓度透析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3年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行MHD治疗的患者,设定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7 mmol/L,比较低钠透析6个月后肱动脉反应性舒张直径增长百分率;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自抽样法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区分度与准确性。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ED轻度异常42例,重度异常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透析龄(OR=1.429,95%CI:1.241~1.657,P<0.001)、肱动脉血流量(OR=1.611,95%CI:1.472~1.713,P<0.001)、超敏C反应蛋白(OR=1.376,95%CI:1.194~1.582,P<0.001)、丙二醛(OR=1.518,95%CI:1.407~1.684,P<0.001)是ED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472,95%CI:0.3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前后体液分布特点及与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方法入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MHD患者99人,无显性水肿,近期无严重感染、心力衰竭等。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患者透析前后总体液(total body water,TBW)、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water,ECW)和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water,ICW),记录患者透析前血压及超声心动图等数据。应用Pearson分析超滤量与透析前后体液变化的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等的相关因素。结果(1)入选99例MHD患者(男/女:60/39),年龄中位数61.00(47.00~69.00)岁,透析龄中位数63.00(39.00~118.00)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高血压肾损害19例,糖尿病肾病17例,其他22例,病因不详1例。(2)临床评估透析后达到干体质量的患者,经生物电阻抗测量仍有22.2%透析后容量负荷过重。(3)透析前后ΔECW与超滤量高度正相关(r=0.822,P0.001),ΔTBW与超滤量中等强度正相关(r=0.594,P0.001),而ΔICW与超滤量弱度正相关(r=0.210,P=0.037)。(4)透析前ECW/TBW(P=0.023,OR=1.187,95%CI 1.024~1.377)、透析后ECW/TBW(P=0.019,OR=1.156,95%CI 1.024~1.306)、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P=0.021,OR=1.005,95%CI 1.001~1.010)为透析前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5)透析后ECW/体质量(P=0.041,OR=1.196,95%CI 1.007~1.420)、女性(P=0.026,OR=0.358,95%CI 0.145~0.882)、i PTH(P=0.014,OR=1.004,95%CI 1.001~1.006)、透析前高血压(P=0.045,OR=3.177,95%CI 1.026~9.842)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LVH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有高于非LVH组趋势(4.45±1.68比3.86±1.50,t=1.859,P=0.066)。结论容量负荷过重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高可能与左心室肥厚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