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复杂肺段切除术与简单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围术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1月—2021年8月采用机器人辅助下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28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5例、女180例,年龄23~83岁。将285例患者按肿瘤位置及切除方式分为复杂肺段组(170例)和简单肺段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基线特征以及围术期结果差异,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胸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持续性肺漏气发生率、术后30 d死亡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后30 d死亡。RATS复杂肺段组有1例中转开胸。复杂肺段组与简单肺段组在手术时间[(97.36±38.16)min vs.(94.65±31.67)min,P=0.515]、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69±1.85)d ...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0(14~86)岁。切口选择3孔法。肺段动脉、静脉使用Hem-o-lo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10例,肺转移瘤3例,肺良性疾病7例。平均手术时间133.0(90~240)min,平均出血量85.0(50~20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应用于Ⅰ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剖性亚肺叶切除治疗肺结节的指征选择、技术要点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在我院行解剖性亚肺叶切除的242例ⅠA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1例、女161例,中位年龄57.0(50.0,65.0)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肺段组(n=148)、联合肺段组(n=31)、扩大肺段组(n=43)和解剖楔形组(n=20),总结各组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 242例患者中位病史4.0个月;胸部CT结节的中位最大径1.1 cm,81.0%的患者实性占比≤0.25;术后病理为原发肺腺癌240例;中位手术时间130.0 min,中位出血量50.0 mL,术后中位引流时间3.0 d,总住院费用(5.3±1.2)万元。组间比较,联合肺段切除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肺段切除(P=0.001);解剖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P=0.000)、术中出血量(P=0.000)、术中淋巴结采样数量(P=0.007)、住院费用(P=0.000)均短于或少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总引流量、术后漏气和术后住院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早期肺癌行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生存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3个月(95%CI:6.9~10.6),中位生存期为30.9个月(95%CI:20.5~25.2);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略高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具有医源性创伤低、疼痛轻、术后恢复迅速的特点,可有效清除肺部病灶,患者生存期与肺叶切除术基本无差异,可作为不耐受肺叶切除术或合并其他高危疾病的肺癌患者患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孔胸腔镜辅助下铥激光肺楔形切除术与其它两种传统方法(机械性切割吻合器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手术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25例单孔胸腔镜辅助下肺部小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铥激光楔形切除术(铥激光组)33例,男1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9.21±11.31)岁;机械性切割吻合器肺楔形切除术(吻合器楔形术组)48例,男17例、女31例,平均年龄(57.27±11.30)岁;肺段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平均年龄(63.00±9.68)岁。比较三组患者手术中肺断面漏气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日平均引流量、发热、疼痛及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指标中,体重指数、性别、吸烟史、病理结果的良恶性比例、病灶最大直径、病灶位置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铥激光组患者年龄和胸膜粘连比例与其它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个数的分布上,吻合器楔形术组多病灶的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双10F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21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使用的胸腔引流管管径不同分为A组(108例)和B组(105例),分别采用28F和双10F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口Ⅰ级愈合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再置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8h 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其他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追加止痛药物率显著低于A组(15.2%vs. 76.9%,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其中引流管口延迟愈合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10F胸腔引流管用于选择性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引流量,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评价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机器人肺段切除术68例患者(机器人组)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49例患者(胸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肺段切除类型、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清扫淋巴结组数及个数、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总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明确两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比胸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1.94±0.64)分Vs(2.29±0.65)分,P<0.05];N1淋巴结清扫的组数[1(1~2)组Vs 2(1~3)组,P=0.002]和数量[2(1~3)枚Vs 3(1~4)枚,P=0.014]有差异,机器人组优于胸腔镜组;住院费用为80815.00(47914.79~113023.66)元和98213.41(65302.90~155561.88)元,机器人组高于胸腔镜组(P<0.05).结论:机器人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而机器人肺段切除术可能有更好的N1淋巴结清扫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肺结节三维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结节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维重建模拟手术组和非三维重建模拟手术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三维重建模拟手术组术前与术中吻合率分别为:结节部位100%,靶段血管96.67%,靶段支气管96.42%;三维重建模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非三维重建模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基于三维重建个体化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有效,较常规手术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及胸腔镜用器械切除肺叶,自制淋巴结摘除钳完成淋巴结清扫。结果5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180min,平均109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22min。均未输血,1例术后漏气术后32d出院,1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19d出院,余53例术后住院4~11d,平均8.3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5例,原发性肺癌38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1例,转移性肺癌1例。良性病变行肺楔形切除术,32例原发性肺癌行解剖学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4例肺癌胸膜广泛播散未手术处理,2例肺癌因肺功能差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肺周围型结节病变,治疗临床早期原发性肺癌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显影技术在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胸科医院280例(荧光法145例, 改良膨胀-萎陷法135例)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简单肺段组113例, 复杂肺段组167例, 使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法校正复杂肺段组中荧光法和改良膨胀-萎陷法患者的基线数据后, 分别比较两组中荧光法和改良法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简单肺段组中荧光法和改良膨胀萎陷法患者在肺段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感、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复杂肺段组中, 荧光法在肺段切除时间上较改良膨胀萎陷法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 荧光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一致, 荧光法在复杂肺段手术中运用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后护理的特殊性并改进护理方案。 方法选择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单操作孔单肺叶切除或单肺段切除术的60例患者,将肺叶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案定义为常规护理,将肺段切除术后改进的护理方案定义为特殊护理,根据手术方法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三组。①肺叶切除常规护理组(n=18);②肺段切除常规护理组(n=21);③肺段切除特殊护理组(n=21)。特殊护理措施是指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强化术后呼吸道护理、延长拔胸管时间、术后不适指数评估与充分止痛。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不适指数、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肺段切除常规护理组术后第1、5天的不适指数显著高于肺叶切除常规护理组和肺段切除特殊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间术后第3天的不适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常规护理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肺叶切除常规护理组和肺段切除特殊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因手术术式的不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后护理与肺叶切除术相比有其特殊性,通过改进的护理方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不适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胸腔镜下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整理本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NSCL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观察组,选择同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比较: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术后24~48 h总引流量前者低于后者,P<0.05。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比较:术前两组病人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FVC、FEV1%均低于术前,组间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2例,采用标准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切口,按照解剖学依次用钉高2.5 mm 白色钉仓处理肺段动脉、肺段静脉,用钉高3.5 mm 蓝色钉仓处理支气管,同时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及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115~260 min,平均182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230 ml.胸腔引流时间2~6 d,平均3.5 d.术后住院3~11 d,平均7.5 d.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腺癌6例,鳞癌2例,转移癌2例,炎性假瘤1例,结核球1例,其中原发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Ⅰa期.12例随访1~24个月,平均9个月,10例肺癌均无复发、转移.结论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于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功能差或有其他合并症而不适合行肺叶切除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86例临床资料。手术均为3切口。对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总结,对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现况、优势及适应证进行分析。 结果86例患者顺利施行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或改行肺叶切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60.59±42.4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7.06±1.23)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6.78±3.54)枚,平均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4.84±2.12)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53±1.41)d。术后病理:腺癌78例,鳞状细胞癌1例,黏液腺癌1例,良性结节6例,其中原发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Ⅰa期。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复发及死亡。 结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其远期预后效果缺乏前瞻性数据支持,必须严格把控肺段切除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3年9月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41例的临床资料,均有反复咯血,术前CT提示肺曲菌球可能,病灶直径1-5 cm。肺叶切除术29例,肺段切除术8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结果手术时间:29例肺叶切除(156.4±57.7) min,8例肺段切除(167.5±56.4)min,4例肺楔形切除分别为35、47、54、65 min。出血量20-1100 ml,中位数150 ml。中转开胸3例(胸顶粘连)。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11 d,中位数3 d;术后住院时间4-19 d,(8±2)d。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5月,5例有少量间断痰血。结论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单纯型肺曲菌球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VATS的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37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组(37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接受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皮肤受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VV、FVC、FEV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段切除组MVV、FVC、FEV1%水平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皮肤无反应率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肺叶切除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患者31例为观察组,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3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术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48.26±30.92)min,术中出血量(127.65±19.47)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72±2.59)d,总引流量(1052.26±46.14)ml,术口Logas疼痛评分(5.18±1.7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缘复发率(16.13%)、病死率(32.26%)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9个月(95%CI:5.6~11.8),中位生存期为22.7个月(95%CI:17.2~29.4);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2.5个月(95%CI:8.4~17.6),中位生存期为34.3个月(95%CI:25.6~43.4),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与观察组的6.90%无显著差异。结论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可有效清除病灶,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是肺功能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合并其他疾病手术风险高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两孔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收集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共收集患者275例,最后纳入统计233例,其中行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79例(A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154例(B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站数、术后前3 d引流量、拔除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后3 d、1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等。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情况。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总数量、站数、N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站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1个月及6个月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两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均可有效治疗肺癌,两孔法胸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3月单治疗组23例胸腔镜下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资料。术前行三维重建,明确结节所在流域的动脉及切除范围,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离断靶动脉,无需处理支气管,然后行荧光反染,切除肺实质。结果 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扩大切除,无中转肺叶切除。手术时间(138.4±35.0)min,术中出血量(30.0±19.7)ml,术后引流时间(2.3±0.9)d,术后住院时间(4.6±1.4)d,肿瘤最大直径(1.0±0.3)cm。切除淋巴结(3.2±1.3)枚,均未见肿瘤转移。术后并发症3例,无死亡。结论 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对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经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桐林  王俊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1):676-678
随着胸腔镜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经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已很广泛。自1992年11月至1994年3月,经胸腔镜行肺肿物手术12例,其中10例行肺楔形切除术,2例因肿瘤距肺门较近,经内镜肿瘤活检后,中转开胸,分别行肺叶切除和肿瘤摘除术。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合并症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作者就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临床分型、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