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质量的意义。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期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曹会超  李鹏 《贵州医药》2023,(3):357-358
目的 探究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再予以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指导,两组患者均治疗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行走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测评下肢运动功能(FMA)、膝关节功能评分(HS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SS、FMA、Harri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可有效缩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促进下肢相关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且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是适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3.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54-355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6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及6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显示,两组患者术后Harris全髋关节评分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功能逐渐恢复,但观察组患者Harris全髋关节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整个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对于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效果好,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玲 《淮海医药》2022,40(1):92-94
目的:评估肠内营养混悬液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院骨科就诊的68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和营养,观察组行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情况、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相似文献   

6.
凌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22-123,12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翟娅楠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28-12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THR术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在术后第3个月末,对护理干预的效果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护理干预组优21例(70.0%),较好9例(30.0%);对照组优12例(40.0%),较好18例(60.0%)。护理干预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98.57±2.09),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3.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HR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剖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方法 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数字编号分为对照组(奇数)及观察组(偶数),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9.
张大江 《首都医药》2015,(3):323-324
目的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分别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2组髋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恢复术后生活质量上,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要明显优于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无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评分比较,3个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辅助椎管内麻醉对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七氟醚吸入辅助麻醉,研究组35例予以丙泊酚辅助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1h(T2)、6h(T3)、12h(T4)时MM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h、术后24h、术后7d时POCD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72h时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辅助椎管内麻醉对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降低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尝试将快通道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护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60例在骨科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2010年1月至12月期间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2011年1月至12月期间手术的30例为观察组,围手术期进行FTS治疗和护理,术后按照3、6、9、12 m四个时段进行随访,由专人运用Harris评分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w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w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髋关节功能康复进程加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FTS理念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护理是安全可行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了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一定病例资料的统计,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入我院治疗的69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治疗组)40例,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组(对照组)29例.术后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状况,翻修率的统计,结合对髋关节功能的评分,评价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翻修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二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336-33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能力的价值。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并在出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以及3个月对患者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以及术后恢复,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能否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的超过65岁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规律排便训练等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腹胀、便秘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腹胀、便秘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减少老年患者术后由于制动引起的腹部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秦志敏  刘瑞  刘晓霞 《河北医药》2014,(13):2072-2074
目的:探讨徇证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徇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GDS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抑郁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个体化运动处方对于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方法 将本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78例年龄均在65岁以上行髋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02例年龄在65岁以上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宣教的形式指导运动训练;研究组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制定运动处方,并按计划进行运动预防.结果 研究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3.8%),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6例(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P<0.01).两组患者均由同组医生负责,年龄、性别及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个体情况给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运动治疗,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延续功能康复护理对社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8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出院后定期回院复诊;观察组45例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并接受延续功能康复护理指导.两组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术后并发症发生、服务满意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满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满4、8、16、24周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对照组有4例,观察组为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握康复护理知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功能康复训练能促进社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连续性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实施后,干预组患者Hariss髋关节的评分为(75.22±4.97)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9.55±5.33)分,对照组患者Hariss髋关节评分为(67.53±5.66)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0.55±5.91)分,干预组患者的Haris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性舒适护理,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比较明显,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头孢呋辛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术前用药情况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治疗,观察组的50例老年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治疗,然后统计两组的术后感染率及围术期炎性应激指标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炎性应激指标表达水平也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孢呋辛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患者的术后感染及炎性应激状态均有积极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