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探讨该实验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带状疱疹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两组间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带状疱疹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不同,CD4+/CD8+与正常组比较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老年组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差异尤其明显;带状疱疹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也存在差异(P<0.01),带状疱疹不同性别患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下降,男性与女性患病机率无差别;在临床中检测T细胞亚群对反映带状疱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见于2~8岁的儿童,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蛋白尿。近年来研究表明,HSP发病机制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激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IgA介导的血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97例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不同年龄组的患者间存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不同性别组、不同视觉模拟评分组患者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0):940-942
目的观察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儿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4~+/CD8~+、CD56+CD16+)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CD3~+、CD4~+、CD8~+细胞分别为(56.36±4.78)%、(28.14±1.55)%、(21.03±2.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5±5.63)%、(33.12±2.57)%、(28.52±3.12)%(P<0.05);研究组患儿CD4~+/CD8~+、CD19+细胞分别为2.51±0.36、(31.85±3.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0.37、(18.61±2.57)%(P<0.05);研究组患儿CD56~+CD16~+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体内存在免疫紊乱,CD3~+、CD4~+、CD8~+细胞降低与CD4~+/CD8~+、CD19~+细胞上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52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胸腺肽a1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显著降低;52例经泛昔洛韦治疗后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2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下,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91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明显下降,CD4/CD8值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NK细胞检测结果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所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须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杨晓松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1):50-50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单克隆抗体醛化红细胞花环法。结果脑梗塞患者的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P〈0.001)、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过敏性紫癜病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①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 (HSP)病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 (Th)亚群的功能变化 ,以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②方法 对 2 0例HSP病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经PMA +Ca2 + 导入剂 (Ionomycin)体外诱导 4 8h ,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4 (IL 4 )、γ 干扰素 (IFN γ)、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水平。③结果 HSP病儿急性期PBMC经体外诱生IFN 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t=6 .133,P <0 .0 1) ,IL 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6 .5 4 8,P <0 .0 1) ,IFN γ/IL 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t′ =5 .717,P <0 .0 1) ,TGF 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5 .86 2 ,P <0 .0 1) ;PBMC培养上清液的TGF β1水平与IFN γ水平呈正相关 (r=0 .6 5 4 ,P <0 .0 1) ,与IL 4水平呈正相关 (r=0 .80 4 ,P <0 .0 1) ,而与IFN γ/IL 4比值呈负相关 (r =- 0 .4 5 7,P <0 .0 5 ) ;HSP病儿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GF β1、IL 4、IFN γ水平及IFN γ/IL 4比值与无肾损害组皆无显著性差异 (t或t′=0 .6 2 4~ 1.74 1,P均 >0 .0 5 )。④结论 HSP病儿急性期Th1/Th2失衡 ,呈现Th2相对优势状态 ;体内出现保护性或调节性Th3功能增强 ,但TGF β1保护性调节不足 ,使Th1/Th2失衡不能纠正 ;HSP病儿急性期Th细胞亚群功能变化与其急 相似文献
11.
12.
高血压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及T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女各15例,与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人对照,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测定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及酵母花环试验测定红细胞免疫,发现高血压病患者CD3,CD4,CD8及RCR均明显低于正常组,CD4/CD8比值及RICR高于正常组,高血压Ⅲ期的CD8减少及RICR增加比Ⅱ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各型T淋巴细胞亚群在带状疱疹患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统计确诊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各型T淋巴细胞亚群与该病发病、疼痛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在发病方面:带状疱疹组总T淋巴细胞为(63.22±9.99)%,低于对照组的(63.26±12.16)%;Th为(36.83±8.65)%,低于对照组的(37.07±9.62)%;Th/Ts为1.85±0.81,稍高于对照组的1.62±0.88;但上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s为(22.50±7.33)%,对照组为(26.22±7.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病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方面,T淋巴细胞亚群与该病疼痛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8、0.086、0.096、0.00;与该病病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4、-0.013、-0.093、-0.07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疼痛程度和病程尚不能确定与T淋巴细胞亚群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32例带状疱诊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含量及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结果显示:32例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值均显著降低(P〈0.01),CD8^+,mIL-2R均升高(P〈0.05)。提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细胞免疫障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益生菌颗粒在初治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益生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前后CD4+、CD8+及Th17/Treg比值水平。结果 经过2个月治疗,试验组CD4+、CD4+/CD8+比值、Treg细胞比例、Treg/Th17比值水平高于对照组,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为肺结核患者综合性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致敏花环法.结果 肿瘤患者CD3+、CD4+、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CD8+明显升高(P<0.01);不同肿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CD3+、CD4+、CD4+/CD8+比值均比未手术组高,CD8+比未手术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用于肿瘤患者的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已愈来愈引起广大医务工作的重视。本试图通过测定老年人T细胞亚群的分布状态,探讨年龄对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及生理、病理意义,为提高老年人的抗病能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美国BD公司)以“门技术”确定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数据结果,对21例健康老年受试及29例健康青年受试进行测定。结果:老年人的CD3、CD4、CD4/CD8较青年组有下降(P<0.05),其中CD4较青年组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显性。从而表明随年龄增加,机体的免疫活性降低。结论:加强对老年人的免疫检测及调节,是提高老年患的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微量血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取静脉血的困难,使测定T细胞亚群成为常规的工作,本文作者利用废旧一次性输血器自制微试管,初步建立了用微量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技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并用该法与常规方法测定了部分成年健康人与献血者,经统计两法均值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APAAP技术具有取材方便,简单快捷,易于推广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反复收检标本,有利于病情观察,在儿科领域更具有实用价值。在两种方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实验中发现CD_4~+/CD_8~+比值偏低,个别例数倒置的现象,值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方法 选择6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后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胎龄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相对于胎龄≥32周早产儿,胎龄<32周早产儿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0.05);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相对于出生体重≥1.5kg早产儿,出生体重<1.5 kg早产儿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O.05);早产儿窒息后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0.05).结论 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免疫功能越低;窒息缺氧可导致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