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K点刺激联合吞咽-摄食管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河池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00例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颅脑损伤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K点刺激...  相似文献   

2.
吞咽障碍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高达70%,亦是颅脑外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引起患者窒息、噎食。早期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颅脑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作者通过对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的早期识别、吞咽功能训练、K点刺激联合吞咽摄食管理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探索最佳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摄食-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摄食-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经口喂养进食训练。[结果]显效26例,有效6例,有效率达94.1%。[结论]对颅脑外伤后摄食-吞咽障碍的病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促进了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摄食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吞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舌癌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舌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康复管理,观察组于术后5 d给予早期吞咽摄食干预。术后5 d、术后2周、术后1个月,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2周,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吞咽摄食干预可显著改善舌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吞咽-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康复科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康复科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经口摄食管理,包括评估病人吞咽安全性及有效性、制订安全性食谱、经口摄食管理及效果评价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AA)、中文版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记录两组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吞咽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吞咽-摄食管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晓敏  朱美红  曾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62-264
目的观察吞咽-摄食管理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吞咽-摄食管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障碍等级及干预后疗效。结果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9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吞咽-摄食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K点刺激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将30例最小意识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K点刺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改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周后实验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K点刺激可改善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吞咽专科护士在提高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吞咽摄食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做改良洼田饮水试验,洼田饮水试验2级以下者,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经口进食水或经验饮食;研究组25例对洼田饮水2级以下者,吞咽专科护士采取V-VST评估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进行病人吞咽摄食训练,给予病人吞咽摄食管理,每周复评吞咽能力。吞咽专科护士根据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制定了两组病人摄食过程中主要7项质量管理控制指标:进食环境安静、进食体位大于30°、口腔清洁度达到12~16分、食物形状符合评估要求、进食一口量符合评估要求、食物口中放置位置符合病情需要、进食速度合适;最后比较两组病人经过干预后3项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差异性:进食安全性指标(进食呛咳情况、进食后音质变化、血氧饱和度变化大于5%)、感染指标(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营养指标(实验室检查-清蛋白量、前白蛋白量)。[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专科护士在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摄食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提高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摄食过程中质量控制指标,提高病人进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病人吞咽过程中的呛咳、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的风险,提高病人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徐新平  孙洁  张蒙蒙  吴迎迎 《中国康复》2020,35(11):568-57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程度对摄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入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根据电视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结果及24h入量,筛选并统计各组中存在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比较3组患者摄食-吞咽障碍发生率。同时,对三组患者进行认知-摄食训练,训练周期为8周,以24h入量、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得分、口腔运送时间(OTT),软腭上抬时间(SET)为评定标准,比较各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训练前后的摄食-吞咽功能。结果:经统计学分析,3组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不同(P<0.05),重度认知障碍患者更易发生摄食-吞咽障碍。训练后组内比较,中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24h入量、VDS分值、OTT、SET均较前改善(P<0.05),轻度患者的24h入量、OTT也较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训练前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24h入量、VDS分值、OTT较轻、中度组差(P<0.05),轻度患者的SET较中重度组好;训练后,轻度组相关摄食-吞咽功能指标结果最佳(P<0.05);轻中度组较重度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障碍程度对卒中后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及康复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影响。认知障碍程度越重,摄食-吞咽障碍发生率越高,且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越差;认知障碍程度越轻,摄食-吞咽功能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摄食训练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患的吞咽功能障碍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使患尽早恢复吞咽和摄食功能。方法 患入院即进行吞咽功能及摄食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早期康复组患的吞咽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金玲  吕桂玲  宋剑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57-1958
目的 探讨食物形态及吞咽姿势对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的疗效.方法 对83例急性脑卒中伴可经口进食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2例,对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科学的评估,给予安排个体化的食物形态及吞咽姿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形态及姿势进食.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希望疗法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吞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7例,入院时统一编号分为常规组33例和干预组34例。常规组采取吞咽训练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希望疗法;比较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希望水平[采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吞咽障碍程度[采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组主动学习、参与训练、参与分享交流及效果监测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ADHS中路径思维、动力思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吞咽障碍程度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希望疗法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吞咽训练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希望水平,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吞咽-摄食管理在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所有关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摄食管理预防相关性肺炎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员筛选文献后进行资料提取,由双人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共有6篇文献纳入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吞咽功能正常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试验组吞咽障碍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吞咽-摄食管理可以全面评估及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可降低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梁吒吒  胡嘉媚  吕少芸  陈怡  朱杰琳 《全科护理》2021,19(15):2103-2106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联合吞咽-摄食管理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医院神经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吞咽功能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级管理及吞咽-摄食管理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吞咽障碍性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管理联合吞咽-摄食管理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中国人吞咽安全有效性测试(CSSET)指导下的直接摄食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方法 将180例入选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留置鼻胃管护理,观察组在中国人CSSET指导下给予带管直接摄食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胃管拔除率指标变化及差异性。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OIS评分均值为(5.10±0.51)分、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评分为(9.12±0.86)分、胃管拔除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56±0.65) 和(3.21±1.51)分及26.6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15.5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安全有效性测试指导下的直接摄食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奇  王翔  范亚蓓 《中国康复》2009,24(1):35-3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颅脑损伤后致吞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定,摄食-吞咽功能障碍(VGF)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2组饮水试验评定及VG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常规吞咽训练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帕金森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软件将36例帕金森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给予吞咽电刺激及常规吞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改良曼恩吞咽功能评估量表(MMASA)、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MMASA评分[(62.0±8.2)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SSA评分[ (28.2±4.0)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MMASA评分[ (77.9±12.6)分]、SSA评分[ (32.9±3.6)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拔管率(47.1%)明显优于对照组(15.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吞咽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对帕金森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吞咽体操与冰刺激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医院神经外科从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93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用组45例和常规组4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联用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用吞咽体操与冰刺激干预.分析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