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劲松  王洁 《武警医学》2005,16(7):507-50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监测经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TTE检查确诊ASD适合做封堵术的9例患者,术前多个切面综合测量ASD的直径,然后在术中监测经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的全过程,封堵术后即刻、1周内、1个月、3个月、6个月、1 a随访TTE,观察封堵效果、封堵器周边有无分流.结果9例ASD患者,除2例因缺损口过大(最大伸展径大于38 mm),选用最大的封堵器无效而放弃封堵外,其余7例均成功封堵,术后TTE未见残余分流.结论TTE对ASD封堵术前病例的选择,封堵术中监测及封堵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及评估肺动脉高压(PAH)对ASD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烟台毓璜顶医院58例ASD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6个月心脏相关参数: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根据术前是否伴有PAH分成两组,并比较两组年龄、ASD大小与PAH的关系,并对两组心脏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力术后均有下降,而PAH组下降较明显。术前肺动脉压力与ASD的大小及年龄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0.612、r=0.521。心脏各参数对比:其中LA时间因素(P=0.149)、LVEDd主效应(P=0.247)及LVEDV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术后无论是否存在PAH,心功能在术后短期内都会有一定程度改善,同时PAH患者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不可逆转的肺血管变化,早期积极的方法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继发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胸/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巨大ASD患者62例,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线透视监护下,根据ASD边缘不足情况分别制定封堵策略,选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封堵治疗,记录围术期并发症,随访复查7 d、6个月、18个月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片和临床事件(心包填塞、心脏破裂、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死亡).结果 56例巨大继发孔ASD经导管封堵成功,成功率90.3%.6例患者试封堵失败,根据分型分别为后缘并下腔静脉缘不足型3例,主动脉缘并下腔静脉缘不足型3例.围术期并发症包括封堵器脱落2例、房间隔残缘断裂1例,3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房间隔补片修补术.一过性ST段抬高和一过性黑矇各1例.术中及随访期间无临床事件发生.结论 巨大ASD 可以行介入封堵治疗,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巨大房间隔缺损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有封堵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在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小儿ASD患者,封堵术前应用TTE筛选适应证,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观察ASD位置、测量ASD大小和残余边缘长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ASD分流束和各瓣膜反流情况。应用连续波多普勒(CW)估测肺动脉压力。封堵术中应用2DE监视封堵器位置是否正常,应用CDFI观察是否有残余分流。封堵术后应用2DE测量心腔内径的变化,观察封堵器是否有移位、脱落。应用CDFI观察是否有残余分流,应用CW估测肺动脉压力变化。结果本组68例小儿ASD患者经TEE术前筛选适应证、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判断,实施ASD封堵术全部获得成功,包括合并畸形全部实施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因小儿ASD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受限制,只能依靠TTE检查。因此TTE在小儿ASD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费用,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有关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VSD的临床对比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VSD大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计算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成功率、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次要并发症等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共11篇文献,总样本量2 0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导管封堵组和外科手术组性别构成比、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导管封堵组患者的年龄较高,治疗的VSD直径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导管封堵组的成功率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3%比98.4%,P=0.99);经导管封堵组总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9%比25.05%,P<0.000 01)、(0.56%比2.44%,P=0.002)、(9.91%比22.69%,P< 0.000 01);经导管封堵组住院时间低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2.05)d比(11.08±3.76)d,P< 0.000 01];经导管封堵组的手术费用稍高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 793.76±2 196.06)元比(16 919.96±2 647.63)元,P=0.36].结论 经导管封堵VSD成功率、手术费用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无明显差别,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患者,因此随着封堵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适应证范围内经导管封堵术可作为VSD外科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SD)的术后早期及近期随访结果,评估两种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机器人心脏不停跳ASD修补术的30例成年患者作为机器人组(TEASD-R),并采取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30例成年患者作为介入组(TIASD-O).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相关情况、术后近期随访结果、术后30d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TEASD-R组无术后早期及近期并发症(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外周血管栓塞及新发心律失常等),而TIASD-O组存在相应并发症,其中两组术后新发心律失常、术后早期右心房大小、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及住院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0d躯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微创ASD修补术后近期无三尖瓣关闭不全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好,适应证较广,但也存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和外科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既适宜行封堵术也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33例继发孔型ASD患者按意愿分为介入治疗组(以下简称介入组,共137例)和外科手术组(以下简称外科组,共96例).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残余分流率、住院天数、输血量和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年龄[(49±8)岁和(48±7)岁,P=0.135]、性别构成比和术前心功能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外科组较介入组缺损直径大,分别为(24.9±6.8)mm和(18.9±5.4)mm(P<0.001).两组技术成功率(97.1%和100%,P=0.151)和残余分流率(0.7%和0%,P=0.583)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死亡,但外科组并发症发生率(30.2%和16.1%,P=0.015)和输血量[(273.1±491.5)ml和0 ml,P<0.001]高于介入组,住院时间[(12.0±4.0)d和(4.6±3.3)d,P<0.001)]和操作时间[(212±36.5)min和(60.0±17.7)min,P<0.001)]均长于介入组,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介入组,分别为(29839.6±7533.1)元和(39570.0±5929.5)元(P<0.001).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对于40岁以上ASD患者,只要适应证选择合理,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性而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n=72)方法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即刻止血时间、徒手压迫时间、制动时间、压迫过程出血量及操作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ExoSealTM封堵组技术成功率为98.1%(51/52).ExoSealTM封堵组、人工压迫组即刻止血时间分别为(0.28±0.08) min、(5.83±1.46) min,徒手压迫时间分别为(2.65±0.57) min、(7.70±1.88)min,制动时间分别为(2.72±0.43)h、(6.15±0.69)h,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xoSealTM封堵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人工压迫组出现皮下血肿3例,假性动脉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 (1/52)、5.56%(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压迫组压迫过程出血量为(1.11±0.86) ml,明显低于ExoSealTM封堵组(7.83±2.08) 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逆行经股动脉介入术中采用ExoSealTM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TEE严格筛选并确认符合条件的ASD患者28例,观测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形态、延伸状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TTE引导下,以声束测量房间隔缺损的最大伸展轴径,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封堵装置,并在术中准确引导和监测封堵器的放置,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28例,1例失败转外科治疗,1例因缺损小无需封堵,其余26例均封堵成功.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的应用价值体现在术前病人的选择,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监测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上.超声引导下经导管器Amplatzer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TE筛选27例继发孔型ASD患者,经TTE引导进行封堵术.结果 27例患者成功进行了Amplatzer封堵术,24例无残余分流,3例残余分流(〈2mm),术后1个月复查分流消失.结论 TTE在ASD介入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GIN)的效果.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静脉水化组(n=90)和口服水化组(n=90),术前及术后6h内分别经静脉滴注和口服途径补充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72 h血清肌酐(SCr)及脑钠肽(BNP)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变化差异.结果 静脉水化组和口服水化组间术后24h、48 h、72 h SCr和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功能不全Ⅲ级患者术后24 h、48 h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均可有效地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CIN,但心功能Ⅲ级患者接受口服水化疗法更加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尿道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HOLRBT)与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 7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8例)采用TURBT治疗,观察组(n=40例)采用HOL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肿瘤术后1年复发情况、膀胱穿孔例数、尿道狭窄例数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及分级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但术中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膀胱穿孔例数、尿道狭窄例数及肿瘤术后1年复发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OL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与TURBT比较更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股沟管顺皮纹微切口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与经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自2008年7月至2017年4月解放军202医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6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为A组(n=401)与B组(n=205)。A组采用经腹股沟管顺皮纹微切口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B组采用经腹腔镜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局部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6.73%(27/401),高于B组0.49%(1/2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囊水肿、睾丸鞘膜积液和急性附睾炎术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相比,经腹股沟管顺皮纹微切口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更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部队基层医疗单位开展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内镜黏膜下肿瘤隧道切除术(STE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内窥镜科自2016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2例接受内镜治疗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STER组(n=18)与ESD组(n=3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引导封堵伞封堵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80例ASD患者,术前用TTE观察ASD位置,形态,大小及周缘情况,术中采用TTE进行封堵术中引导和监测CX,术后即刻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残余分流。结果:880例ASD患者,873例均在TTE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ASD封堵,8例有(2~3)mm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分流消失。21例多发孔ASD,其中16例2处缺损,5例3处缺损,16例置入一个封堵伞,2例术后少量残余分流;6例置入2个封堵伞,1例置入3个封堵伞。12例合并其他畸形,其中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分别先用封堵动脉导管、室间隔缺损和球囊扩张肺动脉狭窄,然后再封堵ASD成功。3例封堵伞脱落,2例开胸取出伞修补ASD,1例通过抓捕器取出伞,二次封堵成功。5例ASD患者封堵失败转入外科手术,TTE测量ASD直径(3~38)mm,选用封堵伞大小为(6~42)mm。结论:TTE在术前选择合适病例,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及术后判定疗效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介入治疗不同类型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伴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120例左IVCS伴血栓形成的患者,全部经颈静脉插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52例患者施行腔静脉滤器置入、65例行左髂总静脉成形术.结果 120例包括左髂总静脉闭塞或重度狭窄伴髂股静脉血栓68例,左髂总静脉闭塞或狭窄伴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32例及左髂总静脉轻度狭窄(<60%)伴髂股静脉血栓或下腔静脉血栓20例.血栓完全溶解98例,部分溶解22例.55例随访2~24个月,血栓复发2例,髂静脉支架闭塞2例.结论 经颈静脉介入治疗不同类型左IVCS伴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单侧股静脉路径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212例。根据不同的股静脉入路,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116)经传统双侧股静脉路径穿刺置鞘,左侧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右侧放置标测和消融导管,B组(n=96)经改良路径穿刺置鞘,即经单侧右股静脉分别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标测和消融导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股静脉穿刺时间、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所需时间、X线总曝光时间和消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穿刺股静脉成功所需时间分别为(446.56±89.25) s、(439.57±67.79) s(P=0.52),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所需时间分别为(2.21±1.23) min、(2.05±1.13) min(P=0.33),消融时间分别为(71.34±15.48) min、(69.76±18.03) min(P=0.49) ,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3.34±1.87) min、(3.19±1.19) min(P=0.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穿刺处假性动脉瘤各1例,B组出现穿刺处血肿1例;均未发生股动静脉瘘、心脏压塞、左心房食管瘘、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经单侧右股静脉路径行房颤射频消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TE筛选出26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室间隔缺损(VSD)以及1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并应用TTE在封堵术中监测及在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共61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即刻TTE及X线造影均未见残余分流,各瓣膜未见病理性反流.术后1个月及3个月TTE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3例室缺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经治疗后好转.2例ASD、2例VSD及1例PDA未完成封堵.总成功率为93.8%(61/65).结论 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术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途径血管内溶栓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组)采用经颈静脉穿刺后,置管造影并植入滤器,留置导管持续血管内溶栓同时联合足背静脉溶栓;而同期有16例患者(对照组)仅行足背静脉溶栓.结果 治疗组溶栓时间为(6.6±2.3)d,对照组为(8.2 ±1.4)d;所用尿激酶总量治疗组为(552±224)万u,对照组为(700±166)万u.联合溶栓能显著减少溶栓时间与尿激酶用量(P<0.05).治疗组溶栓前后大、小腿周径分别减小(4.6 ±2.1)cm、(4.0±2.1)cm,对照组分别为(3.2±1.7)cm、(2.7±1.5)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完全溶通率为66.7%.对照组完全溶通率为3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例患者在血栓完全溶通后从原穿刺处将滤器取出.结论 经颈静脉途径导管内溶栓联合足背静脉溶柃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效果好,完全溶通后可从原穿刺处回收滤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比性分析.方法 选取烟台毓璜顶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62例ASD,比较患者术前TTE、TEE与RT-3DE测量的ASD最大直径及面积(三维测量)与术中封堵器直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