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方法:185例(283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2例(3侧)颞下颌关节后脱位病例,应用鸭嘴形开口器置于脱位侧上下颌磨牙间,张大开口器,使磨牙间距达到1.5~2.0cm,然后旋转开口器,下颌关节前脱位者使下颌骨向后移位、下颌关节后脱位者使下颌骨向前移位,同时快速抽出开口器,使关节复位。结果:185例(283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2例(3侧)颢下颌关节后脱位病例的复位效果均满意。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控性强,稳定性好,对不能用常规手法复位的病例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侧向脱位的诊治方法。方法根据颞下颌关节侧向脱位临床特点,对诊断为颞下颌关节侧向脱位的3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采取一手压、一手推的手法复位。结果3例患者均1次复位成功。复位后面部形态、面肌紧张度、咬合关系即刻恢复。结论根据颞下颌关节侧向脱位临床特点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手法可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3.
易鸿  朱晓康  刘敏 《口腔医学》2012,32(9):576-576
目的 探讨按压法在颞下颌关节前脱位中的应用。方法 本组26例,采取大拇指按压髁突前上缘,对颞下颌关节前脱位进行复位。结果 3例患者经3次复位成功,其余23例患者均1次复位成功,复位时间1~2 min。结论 按压法对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具有复位速度快,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Ⅲ类牵引治疗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患者10例,4例患者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8"字连续结扎法增强支抗行Ⅲ类牵引治疗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6例患者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8"字连续结扎及微型种植钉联合支抗法行Ⅲ类牵引治疗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随访6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后复诊,10例患者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均未再发生,下颌尖牙均未伸长。结论Ⅲ类牵引使下颌向远中移动,限制下颌过度前伸及开口过大,对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法。方法:对32例单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单手法复位。结果:全部病例均复位成功,复位时间短,复位过程中患者配合好,无明显痛苦。结论:单手复位法是单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有效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50例各类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患者使用"分侧复位法"进行颞下颌关节复位,1次成功49例、失败1例,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与传统的颞下颌关节复位术对比有操作简单、复位迅速、效果可靠、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患者中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为防治颞下颌关节脱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口腔急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94例.以问诊调查方式研究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关节脱位的类型、性质、原因及治疗方法等.用x2检验,SPSS16.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急诊患者中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占3.60%;年龄分布为8-92岁,20-29岁为40.42%;双侧前脱位为83例(88.30%);急性脱位61例(64.89%);有颞下颌关节疾病史、张口过大造成颞下颌关节脱位74例(78.72%).结论:在口腔急诊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以急性、双侧前脱位多见,以有颞下颌关节疾病史加上张口过大,如打哈欠、咬硬物、大笑为诱因居多,手法复位加绷带制动为有效治疗手段,及时诊治颞下颌关节疾病,强化口腔健康宣教对防治颞下颌关节脱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前脱位临床上以急性和习惯性前脱位较常见。颞下颌关节脱位后,应及时复位。目前,治疗方法有口内法、口外法和颌间复位法等。我科自2007年11月以来,应用杠杆原理颌间撬动法复位颞下颌关节脱位病例78例,并利用调查表方式统计患者的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常比较困雅。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口内外联合手法复位法”对4例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患者实行手法复位,取得了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4例患者,均为双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全部为老年,其中50—60岁3例,70岁1例;男性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口颌系统姿态肌链平衡理论对颞下颌关节复位过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改进复位手法;运用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治疗87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患者,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分侧口内外联合法可有效避免升颌肌群反射性收缩,提高复位效率;87例患者均成功复位,术程用力轻巧高效,髁突下降指征明确,患者并发症少。结论 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是一种高效、便捷、微创的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口颌系统姿态肌链平衡理论对颞下颌关节复位过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改进复位手法;运用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治疗87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患者,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分侧口内外联合法可有效避免升颌肌群反射性收缩,提高复位效率;87例患者均成功复位,术程用力轻巧高效,髁突下降指征明确,患者并发症少。结论 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是一种高效、便捷、微创的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光军 《口腔医学》2004,24(2):89-89
我科自1992年12月—2 0 0 1年10月共收治颞下颌关节脱位85例,均顺利复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85例,男39例,女4 6例,年龄15~86岁,病程0 5~14h ,其中单侧脱位者5 0例,双侧者35例;急性初次前脱位5 8例,复发性脱位2 7例。复位方法:均采用口内法复位,双侧脱位者先复位一侧,再复位另一侧。患者无需采用单一的端坐位,可侧卧或仰卧。术者面向患者,双手带无菌手套,拇指伸入患者口内,放在下颌磨牙合面上(磨牙缺失者,也可放入于前磨牙上或磨牙后垫区) ,其余4指握住下颌体,并尽量靠近下颌角处。以患侧髁状突为中心,患侧下颌升支为杠杆,作上…  相似文献   

13.
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改良口外手法复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是口腔科常见急症。近年来,作者采用一种改良口外手法复位对62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患者进行复位,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10月-2004年11月,应用改良口外法复位颞下颌关节前脱位62例,其中男性23人,女性39人,年龄17~75岁。62例均为前脱位,其中双侧脱位者47例,单侧脱位者15例,急性脱位者36例,复发性脱位者26例。1.2复位方法复位前嘱患者尽量放松,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请患者端坐在口腔治疗椅上(或普通无靠背座椅,后背及头部紧靠墙壁)。下颌牙合平面的位置应低于术者双臂下垂时肘关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硬化治疗颞下颌关节囊松弛(半脱位)和复发性脱位的效果。方法:采用50%葡萄糖注射剂行关节上腔注射治疗6例颞下颌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和7例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患者,观察疗效;并对其治疗前后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进行评分,评价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13例患者临床疗效满意,随访2月至半年无复发,治疗后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50%葡萄糖注射剂行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半脱位和复发性脱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老年人好发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病因、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近5年156例老年人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针对好发病因、复位方法与保持、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本组病例中112例为口外法复位,44例为口内法复位,全部复位成功。修复牙列缺失,以咬合板诱导恢复咬合关系,加强咀嚼肌功能锻炼可预防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发生。结论:老年人颞下颌关节脱位多与老年人伴发脑血管病、脑萎缩,牙列缺失,营养失衡导致的咀嚼肌群功能与自主调节性减退有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控制与延缓脑萎缩并加强咬合诱导锻炼,是预防老年人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对大鼠下颌关节超微结构的影响;无症状颞下颌关节的关节杂音声电图研究;血管化腓骨肌瓣下颌骨重建中髁突不同处理方法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手法复位在单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位中的应用;鼠颞下颌关节创伤后感觉神经肽阳性纤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并有效防止复发的方法.方法 对3例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除将残余关节盘复位缝合外,分别用喙突、残留髁状突及喙突联合钛金属关节头恢复颞下颌关节结构.结果 病例1术后1年复查,张口度为2.5 cm,咬合时下颌偏术侧.病例2术后1年复查,张口度为3.7 cm,咬合关系正常.病例3术后3个月复查,张口度为3.9 cm,前牙轻度开(牙合).结论 恢复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使残余的关节盘复位,保留残留的髁状突,并使其复位固定,有望提高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手术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颌间牵引固定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患者34侧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进行颌间牵引固定治疗,其中5例10侧辅以下颌运动训练。颌间牵引固定4~6周,固定拆除后,待开口度接近或稍小于正常开口度时,嘱患者以此为限,不再做大开口运动,使之养成以此为界的记忆性最大开口度,行使日常功能。如辅以下颌运动训练,可在此时进行。患者治疗后至少追踪观察半年。结果 17例34侧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者,治疗后半年内均无复发,半年后亦未再来就诊。12例单纯弹性牵引固定者与5例辅以下颌运动训练者,疗效相当。结论颌间牵引固定可用于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最大闭口咬合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的接触特征分析;下颌骨延期植骨对兔颞下颌关节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颞下颌关节后脱位的复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MRI上关节盘与髁突相对位置的颞下颌关节复发性前脱位分类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经验。方法 选择2003年5月—2016年5月治疗的45例颞下颌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依据MRI分为Ⅰ型(关节盘无移位)、Ⅱ型(关节盘移位)、Ⅲ型(骨关节病)及Ⅳ型(存在精神或神经功能障碍),依据分类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Ⅰ型28例(62.2%),Ⅱ型12例(26.7%),Ⅲ型2例(4.4%),Ⅳ型3例(6.7%)。Ⅰ型患者采用关节结节增高术或关节镜下硬化剂注射术;Ⅱ型患者采用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锚固)及关节镜下关节盘复位固定术,辅助关节结节增高术;Ⅲ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手术;Ⅳ型患者均采用关节结节凿平术。随访期间未发现开口受限、开口疼痛、脱位复发。结论 基于MRI影像学特点对颞下颌关节脱位进行分类,对术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