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感染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小鼠口服阿苯达唑亚砜150mg/kg·d×28d 时,细粒棘球蚴囊的生发层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皮层受损、皮层细胞核周胞质广泛溶解和空泡形成、线粒体肿大和变性等,与阿苯达唑相仿。感染小鼠口服吡喹酮500mg/kg·d,连给3个月时,生发层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给药15~30d 的相仿。动物剖检时仅少数囊塌陷和干瘪。这些囊的超微结构于停药6个月后仍示有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吡喹酮、甲苯达唑及阿苯达唑对NIH鼠体内细粒棘球蚴组织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药物治疗3~14天,均能迅速引起生发层内糖原、AKP、ACP及ATP酶的减少、减弱或消失,以甲苯达唑组的为最明显,阿苯达唑及吡喹酮的较轻,但对生发层内DNA、RNA、蚤白质结合的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以及碱性蛋白质的影响仅见于7及14天。亦以甲苯达唑组的较为显著。停药后,上述变化的恢复时间,吡喹酮及阿苯达唑的分别为14~30及30天,而甲苯达唑组的则需90天。  相似文献   

3.
4.
小鼠于感染继发性细粒棘球蚴后用甲苯达唑口服治疗,剂量为12.5~100mg/kg/d×10时囊肿抑制率为49.2~77.5%,用阿苯达唑100~300mg/kg/d×10~14治疗的为61.3~72.1%,而用吡喹酮400mg/kg/d,或800mg/kg/d,2次均服,疗程为10d时则无效,但若给服500mg/kg/d×14,囊肿抑制率为63.4%。药物有效各组的每鼠平均囊数,除个别组外,均较相应对照组的为少。此外,甲苯达唑与吡喹酮合并服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吡喹酮、甲苯达唑及阿苯达唑对体内、外细粒棘球蚴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能引起生发层表面粗糙、间质疏松、空泡变性、生发细胞结构模糊、核伊红深染及细胞崩解等病变,均以甲苯达唑组的为最重,发生率亦较高,而吡喹酮与阿苯达唑组的相似,均较轻,发生率亦较低,停药后,一些生发层的损害逐渐恢复正常,以吡喹酮及阿苯达唑组的较迅速,而甲苯达唑组的则较缓慢。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在不同的药物处理,疗程、剂量和感染时间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以感染率,囊重(抑制率)、囊数及包虫病理改变为评价指标,观察了联合应用阿苯达唑与吡喹酮治疗小鼠腹腔感染的原头节及包虫囊的效果。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无论对感染的原头节还是发育的包虫囊均有明显疗效,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在原头节感染早期用药的效果较优,这一结果对临床化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对感染了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小鼠,于吡喹酮(Pra)500mg/kg/d、甲苯达唑(Meb)25mg/kg/d或阿苯达唑(Alb)300mykg/d治疗14天后,取包囊液测定了其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发现吡喹酮组小鼠囊液中有2种氨基酸的浓度高于对照组,有3种氨基酸的浓度低于对照组。而甲苯达唑组和阿苯达唑组囊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各有14种和13种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可干扰细粒棘球蚴囊的氨基酸代谢。  相似文献   

10.
在疗程为10~14d时,甲苯达唑对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的最低有效剂量为25mg/kg/d,阿苯达唑的为100mg/kg/d。在所用的疗程下,甲苯达唑的剂量较阿笨达唑100~300mg/kg/d低3~11倍时,它们的疗效相仿,但甲苯达唑100mg/kg/d的疗效则优于剂量大l~2倍的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与阿苯达唑合并治疗未能明显提高疗效,但此2种药物并用吡喹酮治疗则疗效明显提高。实验证明阿苯达 唑亚砜的疗效优于阿苯达唑,而阿苯达唑用则无效。  相似文献   

11.
阿苯达唑脂质体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阿苯达唑脂质体(liposom alalbendazole,L-ABZ)及其联合西咪替丁(cim etidine,CTD)治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的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将阿苯达唑脂质体及西咪替丁(1.5% 乳液阿苯达唑200 m g/kg,西咪替丁100 m g/kg),经口灌喂感染小鼠3个月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小鼠肝、腹细粒棘球蚴囊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以阿苯达唑脂质体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组细粒棘球蚴囊组织变性坏死改变最为显著,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脂质体包封阿苯达唑,可提高阿苯达唑的抗细粒棘球蚴作用,西咪替丁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小鼠细粒棘球蚴不育囊的超微结构。其囊壁由角皮层和生发膜构成,角度层含有纤维基质和不规则形颗粒,生发膜又可分皮层区和细胞区。在皮层区基部见到线粒体,微毛间见到“吞饮泡”样质膜凹陷;在细胞区主要有皮层细胞、肌细胞、含糖原细胞等,在有的含糖原细胞中还见到“核仁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培育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株 ) ,以供用于免疫预防研究。方法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蚴患者的肝脏中取出包囊 ,以生发层和原头节为培养材料 ,采用RPMI1640、199和改良 DMEM培养液 ,用鼠尾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的培养瓶 ,对其进行初培养 ,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以胶原蛋白作为支撑材料 ,应用改良 DMEM培养液培养的人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和原头节效果优于其他 ,已成功地培育了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并传至第 2 0代。原代培养时间需 2 8d- 4 5d,3代以内细胞为多形态性。结论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培育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株 ) ,以供用于免疫预防研究。方法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蚴患者的肝脏中取出包囊 ,以生发层和原头节为培养材料 ,采用RPMI1640、199和改良 DMEM培养液 ,用鼠尾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的培养瓶 ,对其进行初培养 ,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以胶原蛋白作为支撑材料 ,应用改良 DMEM培养液培养的人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和原头节效果优于其他 ,已成功地培育了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并传至第 2 0代。原代培养时间需 2 8d- 4 5d,3代以内细胞为多形态性。结论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20%小牛血清-RPMI 1640中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经甲苯达唑或阿苯达唑20μg/ml作用3~5d后,其死亡率分别为42.4~64.2%和40.6%。用囊液培养原头节时,两种药物的效果更差。甲苯达唑或阿苯达唑与低浓度的吡喹酮合并应用时,原头节的死亡率较两药单用的明显增加。小鼠1次口服甲苯达唑或阿苯达唑1g/Kg后4h,其血清具有较强的抗原头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细粒棘球绦虫原虫节受浓度为0.05~1μg/ml的吡喹酮作用后,其皮层即出现肿胀、空泡,严重者还发生破裂,脱落并暴露肌层或实质组织;部分细胞显示核浓缩,溶解及崩裂。该药还能迅速引起原头节体内糖原含量的减少以及AKP和ATP酶活力的减弱,但对虫体核酸及蛋白质的作用则发生较慢或影响较小。初步认为吡喹酮的体外杀虫作用主要是通过药物破坏原头节的皮层并抑制虫体的糖代谢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特异性抗原的ELIB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渍试验(EITB),证明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和囊液含有特异性抗原,分子量为52kDa和38kDa,而囊壁则含有此2种抗原。生发细胞的52kDa抗原可识别感染小鼠和包虫病患者血清的特异性抗体,对囊虫病人和正常人血清则无反应条带。  相似文献   

18.
透射电镜观察到丙硫咪唑治疗后绵羊原发性细粒棘球蚴囊壁角质层疏松,局域性坏死;生发膜皮层区微绒毛脱落或消失,远端胞浆中出现巨大空泡;生发膜细胞胞浆疏松,细胞器排列紊乱,微管局限性扩张、破裂,线粒体空泡化,高尔基复合体解体,核膜完整性受损,溶酶体增大、增多。提示丙硫咪唑对绵羊原发性细粒棘球蚴有广泛的细胞内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用小白鼠腹腔包虫动物模型,以囊肿平均重量、囊肿抑制率和血清抗体滴度为指标,筛选了中(包括藏医药)、西药共51种。实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直茎紫堇对囊肿的抑制率分别达89—98%和67—85%,有较好的抗包虫作用,血清抗体滴度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贯众、赛北紫堇、青蒿素、蒿甲醚、吡喹酮、芦荟、Cetrimide、喜树碱、埃紫堇、绿绒蒿、补骨脂、复方3号、29味能消散等13种药物初步显示有抗包虫作用,但需进一步重复。其它的36种药物,未见到有抗包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